15個位次!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升至31,中國如何做到的?

2020-12-06 經濟日報

近年來,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迅速。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躍升至31位,較上一年提升15位。這其中,智慧財產權保護髮揮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國將聚焦重點行業、產品和市場,加大對制假源頭、重複侵權、惡意侵權查處力度,推動信息公開與聯合懲戒,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

在4月26日世界智慧財產權日這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介紹了《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報告》指出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取得新進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投資貿易更加便捷。

打擊侵權取得成效

近年來,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迅速,但仍有一些侵權假冒行為擾亂著市場秩序。對此,甘霖表示,2019年,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在法治建設、行政執法、司法保護、社會共治、宣傳教育、國際合作等各方面均取得積極成效。

首先,開展重點領域整治。我國在網際網路領域,開展「劍網」「鐵拳」等系列專項整治,解決侵權假冒高發多發、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其次,強化司法保護力度。2019年,公安機關破獲侵權假冒偽劣犯罪案件1.6萬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萬餘名。全國法院新收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48萬餘件,審結47萬餘件。同時,創新執法監管方式。按照國務院部署安排,推進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並不斷推進部門區域協作。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統籌協調,促進行政執法、刑事執法、司法審判、仲裁調解有序銜接,形成全鏈條打擊。同時,聚焦重點行業、產品和市場,加大對制假源頭、重複侵權、惡意侵權查處力度,推動信息公開與聯合懲戒,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甘霖說。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躍升至31位,較上一年提升15位。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中,智慧財產權保護髮揮了重要的作用。

對此,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表示,一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在百分制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了78.98分。」張志成表示,我國積極強化智慧財產權源頭保護。一方面,2019年商標註冊平均審查周期已經縮短至4.5個月,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7.3個月;另一方面,嚴厲打擊專利非正常申請和商標惡意註冊行為,2019年通報非正常專利申請3.8萬件,駁回非正常商標申請3.9萬件。

在智慧財產權執法方面,我國制定完善商標專利侵權判斷和檢驗鑑定標準,印發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指南,提高執法指導效果。2019年全國智慧財產權系統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3.9萬件,同比增長13.7%。

此外,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建設進展迅速,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已建設31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和20家快速維權中心,為市場主體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

國家知識產權局4月24日發布的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顯示,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較2018年提升2.10分,較調查啟動之初的2012年提高了15.29分,滿意度大幅提升,反映出社會各界對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充分認可。

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過去的一年中,我國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審判職能作用,注重通過裁判激勵科技創新,加大對智慧財產權犯罪行為打擊力度,有效發揮刑罰懲治和震懾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功能,為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務。

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負責人李劍介紹,2019年我國進一步健全了智慧財產權審判體系。2019年1月份,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設立,統一受理全國範圍內專利等技術性較強的智慧財產權上訴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南京等21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內設專門審判機構,跨區域集中管轄部分智慧財產權一審案件。加上2014年成立的北京、上海、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至此形成了由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庭、智慧財產權法庭、32家高級法院、3家智慧財產權法院,以及部分中級、基層法院共同組成的智慧財產權審判新格局。

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獲得國際社會讚譽。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位列14,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2019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約六成企業認為中國智慧財產權行政與司法保護力度明顯加強。

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顯示,在各類權利人主體中,外資企業滿意度得分最高,為82.25分。這體現了以外資企業為代表的外國權利人對我國一視同仁、同等保護的認可。

相關焦點

  • 營商環境排名兩年跳升47位 中國改革經驗圖獲世界銀行推廣
    世行的這份報告認為,中國近年來在「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建立改革協調機制、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加強信息化技術應用、推動國際國內改革經驗雙向交流等方面創造了成功經驗。  近年來,中國大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全球排名持續大幅提升。
  • 北京市副市長殷勇:北京的營商環境顯著提升 評分排名全球第28位
    殷勇指出,近年來,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北京的營商環境顯著提升。作為樣本城市,北京助力中國在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排名中比去年提升15位,比前年提升47位,位列全球第31位;如果把北京的評分單獨排名,相當於排名全球第28位。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中國主要城市營商環境評價中,北京已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
  • 治理視角下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2003年起,世界銀行每年公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覆蓋全球190個經濟體。2019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我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在第31位,比2018年上升了15個位次。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是營商環境改善程度最顯著的經濟體之一,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產業鏈聚合發展,引領優化營商環境「新趨勢」
    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過去兩年裡,中國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從2018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連續兩年躋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個經濟體之列,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
  • 全球城市排名大幅躍升,廣州憑什麼?
    Kearney,下稱「科爾尼」)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榜單。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中國內地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排名均有提升,其中,廣州排名提升幅度最大,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大幅躍升8位;在「全球城市未來潛力排名」中,廣州從2019年的65名躍升到今年的54名,躍升11位。
  • 走出去智庫:未來一年 中國要進入世界營商環境前二十 我們要如何做?
    結合最近網上在議論各地GDP增長數據,我認為,雖然各地非常重視GDP增長,但當前更重要的是營商環境的改善,因為未來城市和地區的競爭將是營商環境的比拼,這有三個原因:首先,當前國際形勢越來越複雜,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未來經貿摩擦會越來越多。
  • 北大張志學教授團隊發布中國省份營商環境評價2020,您的家鄉排第幾?
    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志學教授、光華思想力外聘研究員、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張三保副教授等共同完成的《中國省份營商環境研究報告2020》近期正式出爐。報告評估了中國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7大區域、9大區域戰略/倡議的營商環境,比較了「全國整體」和「不同區域」的營商環境,還形成了31份分省報告,就下一步「如何積極推動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出了詳細、具體的建議。
  •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報告①對標最高標準的指標體系如何構建
    圍繞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發展目標,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聚焦世界上被公認為全球城市的20個國際大都市,立足全球城市的功能作用和實際特點,在2019年已對外發布的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基礎上,2020年又對指標進行了修正完善,構建了包含7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41個三級指標的「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標體系」。
  • 中國營商環境改善被國際點讚 外商投資法備受期待
    改善營商環境,增加國際競爭力,中國展現了不少誠意。隨著外商投資法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外國投資者對中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充滿了更高的期待。11月22日至23日,由財政部、北京市政府、世界銀行聯合主辦的優化營商環境高級別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以「更好的營商環境,更有活力的中國和全球經濟」為主題。在23日的工商界平行論壇上,多國代表對中國營商環境改善「點讚」。
  • 武漢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升至第13位
    原標題: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升至第13位武漢抗疫科技成就獲世界認可1至5位。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與2018年該榜單相較,武漢仍居全國第四,位次提升6位。據介紹,自然指數是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於2014年首次推出,已發展成為國際公認的、能夠衡量機構、國家和地區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高質量研究產出與合作情況的重要指標。
  • 2020環球趨勢大會:產業鏈聚合發展,引領優化營商環境「新趨勢」
    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過去兩年裡,中國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從2018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連續兩年躋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個經濟體之列,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
  • 榕江: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發展潛能
    近年來,榕江縣不斷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為市場活力充分迸發創造良好環境,企業在這裡投資安心、放心、順心,項目實現早落地、早生產,同時給全縣富餘勞動力帶來穩定就業。 據第三方營商環境評估,榕江縣由過去2017年的全省81位,躍升到2019年排全省13位,上升了68個位次。
  • 【國際】韓國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的經驗與啟示
    【國際】韓國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的經驗與啟示 2020-11-05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報告⑤上海港口實力較強,通勤時間過長
    【編者按】在進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中國正在加快推進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改善企業營商環境,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是中國提升國際吸引力與競爭力必須修煉的內功。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鄭州排17位
    2020年中國哪個城市營商環境位居前列?經過測算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12月21日,《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2020年,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在城市營商環境中排名全國前四,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第五名至第十名。
  • 2021開年首次國常會,營商環境為何成為首要議題?
    經濟發展的「空氣」  從短期來看,要促進中國經濟穩定恢復,好的營商環境不可或缺。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好的營商環境就像水、陽光和空氣,一時半會兒也離不開」……這幾年採訪企業時,最常聽到的就是一個詞就是營商環境。
  • 優化營商環境,要解決這些突出問題
    根據世行最新發布的《2019年的營商環境評估報告》,我國營商環境總體評價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已經躍居第46位,比2013年累計上升50位,是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大幅度躍升至第28位,五年累計上升130位。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問題,這一點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 劉賜貴在海南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創一流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和信心,進一步凝聚全省力量,以超常規的認識、舉措、行動取得創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效,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以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深化市場化改革,推進高水平開放,以實際行動創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全球投資興業優選地。下面,我講三個方面問題。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召開這麼大規模的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創一流營商環境是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的目標要求。
  • 打造營商環境「畢節高地」——畢節市強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掃描
    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成立營商環境整治綜合督查組,統籌調度全市營商環境整治工作,會同各縣(區)採取「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方式開展專項整治,實現營商環境整治「全覆蓋」「無死角」。結合實際,在徵求29個市直單位和各縣(區)意見並送市司法局完成合法性審查的基礎上,出臺了《畢節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
  • 「營商環境」成高頻詞 年內7次「現身」國常會
    原標題:「營商環境」成高頻詞 年內7次「現身」國常會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琪近年來,我國對標國際先進經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屢創新高。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激發企業活力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創造優良的投資創新環境對企業自主發展、抓住市場機會開展業務有重要意義,也有力支持實體經濟渡過難關,穩定經營。實際上,今年以來,「營商環境」也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高頻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