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億元 2019上半年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在華投資一覽

2020-11-27 蓋世汽車網

近期,工信部發布公告確認,自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下稱《規範》),同時廢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隨著這被稱為汽車電池「白名單」的廢止,新能源汽車電池市場開始完全放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魏秋利對蓋世汽車表示,此次開放動力電池白名單,會對中國已有的動力電池「雙寡頭」格局(寧德時代、比亞迪)產生衝擊,本就佔據市場份額較小的二、三梯隊企業或將面臨大面積破產。

此外,據彭博新能源報告預測,截止2025年,全球鋰電池電芯產能或將達到1090GWh,其中國佔據約63%市場份額。

政策的放寬和龐大的增量市場,促使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進一步加快回歸中國市場步伐。

在2019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外資動力電池廠商在華投資總額近500億元。松下、SK Innovation、LG化學三家日韓動力電池廠商更是動作頻頻,具體梳理如下:

松下

早在去年松下創業百年紀念會議上,掌門人津賀一宏曾發表過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和圓桌討論,核心便是如何在中國「開疆擴土」。

2019新年前夕,有外媒報導稱,曾經的全球動力電池霸主松下已斥資數億美元在中國大連工廠新建兩條生產線, 據了解,該工廠目前整體產能接近5GWh,擴產後,年產量將接近9GWh。

而僅擴產一月後,松下與豐田汽車宣布,雙方將在2020年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根據雙方公告,松下將攜手豐田共同研發、生產動力電池。新公司的出資比例為豐田持股51%,松下持股49%。合資公司成立後,除松下特斯拉工廠外,剩餘5家電池工廠控制權將全部由新公司掌握,其中包括大連工廠。

有業內人士分析,松下和豐田兩大巨頭在動力電池產業合作,將加快雙方在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進展。得益於豐田旗下PHEV車型卡羅拉和雷凌,目前松下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正在穩定提升,今年4月,其動力電池裝機量已攀升回第16位。

SK Innovation

就在松下大肆擴張之時,韓國動力電池巨頭SK Innovation(下文簡稱SK)也宣布將加大在中國市場投資力度。

5月15日,SK宣布將投資約33.5億元在中國建設第二座動力電池工廠,至於更多細節,這家韓國動力電池「後起之秀」並未過多透露。

作為韓國最大石油化工集團,SK如今正在聚焦新能源產業,而在動力電池領域,這家韓國排名前三的跨國企業想要爭奪頭把交椅。其集團會長崔泰源放言,將大力扶植集團的化學部門SK Innovation,力爭讓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這位韓國第三大跨國集團掌門人計劃,到2022年,將SK電池年產量從目前47GWh提高至55GWh。

而早在去年8月,SK還曾在江蘇省常州市斥資24.4億元,投建鋰離子電池隔膜(LiBS)和陶瓷塗層隔膜(CCS)生產工廠。這座佔地近15萬平方米的工廠,擁有4條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和3條陶瓷塗層隔膜生產線,預計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在SK江蘇工廠動工同時,SK旗下子公司SK Holdings作價2700億韓元,成為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大股東。而靈寶華鑫是全球少數能夠生產符合動力電池標準的高精度電解銅箔企業之一。SK意在掌握電池全產業鏈。

此外,一個月前,恆大集團主席許家印飛抵首爾,和崔泰源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展開深入交流,或在不久之日,SK和恆大也終將擦出火花。

LG化學

就在SK Innovation持續增資中國動力電池產業之時,它在化工、能源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LG化學也在中國豪擲百億,不甘落後。

二十六天前,吉利汽車一則公告顯示LG化學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的擴張野心。公告稱,吉利集團旗下子公司上海華普國潤將與LG化學成立從事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電池的合資公司。據悉,該合資公司註冊資本達1.88億元,吉利和LG化學各出資50%。

LG化學電池所所長金明煥曾表示,「開放創新、產業本土化是LG化學在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將不斷加大本土研發投入,加強與本土產業鏈的合作與融合,加強工藝及裝備製造的本土化。」

而回溯今年1月,LG化學還曾宣布,將在2020年前再投資約72億元,在中國南京新港開發區新建一家動力電池廠及一家小型電池廠,兩家工廠各投資約36億元。在此之前,LG化學總投資約138億元的電池項目已在江寧濱江開發區正式動工。這座年產32GWh動力電池的工廠擁有電極、電芯生產線23條,其中動力電池16條、儲能電池3條、小型電池4條,預計2023年全面投產。

LG集團副會長、LG化學CEO樸鎮洙曾表示,為應對高速發展的汽車動力電池需求,該項目將主要服務快速增長的全球動力電池客戶。他強調,中國有豐富的優秀人才供應,有著全球最優的投資環境,LG化學十分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將會繼續在中國加大投資,把該項目作為LG化學全球最大電池製造基地,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現階段,LG正在中國大肆收購動力電池相關公司。在近一年內,這家韓國排名第二的跨國企業從上遊鋰資源,再到正極、負極、隔膜鋰等電池材料、鋰電池生產設備,進行全面投資,將其納入供應商體系。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曾表示,2020年政策開放以後,競爭還會進一步加劇,因為日韓的企業包括三星、LG、SK、松下等在我國都有非常大的產能布局,這些項目都在快速建設產能。

而在外資動力電池持續增資中國市場情況下,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或將迎來變革。

相關焦點

  • 2018年上半年動力電池項目匯總:單筆投資金額高達500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動力電池、鋰電行業等產業鏈上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行業相關項目投資熱情持續高漲,尤其是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5月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4.50GWh,同比增長213%。1-5月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12.67GWh,同比增長224%。
  • 投資55億產能16GWh!這家500強企業又一個動力電池項目籤約
    磷酸鐵鋰年內首次提價;又一家鋰電材料企業創業板IPO獲受理;三大千億級鋰電巨鱷已集結,該領域藍海變紅  據瀟湘晨報報導,11月21日,2019年營業收入2626億元、在2020《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29位的 青山實業,與浙江嘉善縣人民政府達成上海蘭鈞16GWh鋰電池項目籤約,預計年底開工建設。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5億元人民幣, 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 這家500強企業又一個動力電池項目籤約
    據瀟湘晨報報導,11月21日,2019年營業收入2626億元、在2020《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29位的青山實業,與浙江嘉善縣人民政府達成上海蘭鈞16GWh鋰電池項目籤約,預計年底開工建設。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5億元人民幣,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 年終紀事2019|動力電池(下)——成本
    回望2019,新舊力量正面交鋒,科技創新加速格局重構,商業生態發生巨大變革。汽車之家行業頻道推出《年終紀事2019》特別策劃,深訪新聞當事人與現象製造者,探討影響產業命運的焦點話題,詮釋行進中的汽車中國。本文是動力電池系列的下篇,上篇我們解析了競爭格局及變化(傳送門),本文將聚焦動力電池成本走勢。
  • 搶灘動力電池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最終,高瓴資本以100億元的認購額居首,與其存關聯關係的珠海高瓴穗成認購6億元;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認購37億元。而此前,本田已與寧德時代敲定了56GWh的訂單,並就動力電池研究開發、供應及回收再利用等展開合作。
  • 又是日韓!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日韓,這兩個國家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卻都「野心」不小。不僅雙雙躋身發達國家俱樂部,就連在我國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更是可與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稱「中日韓」,松下、LG化學、SKI、三星SDI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是「省油的燈」。不僅如此,這兩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企業也相當厲害。
  • 日韓氫燃料電池市場:「狼也來了」!
    日韓,這兩個國家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卻都「野心」不小。不僅雙雙躋身發達國家俱樂部,就連在我國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更是可與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稱「中日韓」,松下、LG化學、SKI、三星SDI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是「省油的燈」。 不僅如此,這兩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企業也相當厲害。
  • 5年間動力電池價格下降六成 企業仍有降成本空間
    然而,一邊是材料上遊領域包括鎳、鈷、銅、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一邊是車企受補貼退坡政策影響希望降低成本,而新能源車成本有近一半來自於動力電池,上擠下壓,動力電池企業如何應對?未來動力電池行業又將走向何方?
  • 2019上半年光伏組件企業出貨量及排名一覽
    2019上半年光伏組件企業出貨量及排名一覽光伏電池組件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獨家)  作者:少年遊  2019/9/3 8:25:43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開學月的來臨,光伏人終於迎來了「萬獸回籠」的喜訊,與此同時行業內各大一線組件企業的半年報也陸續出爐,2019上半年的組件出貨量亦逐漸浮出水面,具體情況請看下文。
  • 能動周刊 | 韓國曉星、現代汽車在華投資新項目 ;徐工、東京電力...
    韓國曉星、現代汽車在華投資新項目。徐工、東京電力布局新能源車相關領域。沙特將大幅減產以提振油價。東方雨虹總市值首次突破1000億。特斯拉去年交付量接近50萬輛。天合光能上市半年後再擬募資近53億;Rivian尋求數十億美元新融資。  焦點新聞  | 併購與分拆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中國趕超日韓!2020年鋰電池供應...
    2020年,日本和韓國在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日韓兩國在電池和四大關鍵原材料製造方面優勢明顯,但在電池金屬精煉和開採方面的影響力不及中國。與中國相比,日韓兩國可通過環境和RII(監管、創新和基礎設施)的優勢彌補原材料供應鏈的劣勢。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1-11月全球動力電池投擴產能超過...
    在28起項目中,中國企業佔21起,國際企業佔7起;數量上,有3/4的動力電池投擴產項目由中國企業發起。  11月電池裝車量排行榜發布12日,來自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2.7GWh,同比增長40.7%,環比增長29.1%。
  • 動力電池風向又變了?
    近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了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根據數據顯示,10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為5.87GWh,同比增長44%。其中三元電池共計裝車3.4GWh,同比增長15.7%;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2.4GWh,同比增長127.5%,三元鋰電池的裝車量優勢依舊。
  • 比克推出新款動力電池可續航500公裡
    在這場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競賽中,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下稱比克電池)又邁出了一大步。5月16日,比克電池推出了已實現量產的18650-3.0Ah電芯,能量密度達到近250Wh/kg,可支持純電動乘用車500公裡的續航裡程。
  • 【SMM乾貨】2019年全球鋰電池行業擬投放產能一覽(持續更新中)
    LG化學在華追投72億再建電池廠:1月上旬消息,LG化學宣布,計劃在2020年前再投資1.2萬億韓元(約合72億元人民幣),用於在中國南京新港開發區建設一家動力電池廠及一家小型電池廠。兩家工廠各投資6000億韓元,相關投資合同已於1月9日在南京籤署完成。
  • 2017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動力電池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目前,CATL合計擁有動力電池產能約18Gwh,主要客戶包括北汽、吉利、上汽、華晨寶馬、宇通、中通、南車時代等。2016年,CATL動力電池產量約6.8Gwh,營業收入約148億元,2017年上半年,CATL動力電池產量約4Gwh,營業收入約80億元。
  • ...儲能|負極|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高禾投資研究中心|正極材料|鋰...
    固態電池的三大電解質體系各有優劣,目前全球固態電池企業都在不同的電解質體系上進行技術研發。其中,歐美企業偏好氧化物與聚合物體系,而日韓企業則更多致力於解決硫化物體系。2. 中遊分析固態電池產業鏈中遊為固態電池企業。目前固態電池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和中日韓。
  • 2017上半年鋰電四大材料「吸金」超438.33億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仍非常大。有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增至31GWh,到2020年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125Gwh。隨著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增加,鋰電行業勢必迎來大規模投擴產態勢,未來資本市場對動力電池的投資將進一步加速。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通道,國內鋰電池市場保持較高增速,鋰電池材料將繼續受益。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1期:大突破!1周之內解決2個「卡脖子...
    據外媒報導稱,豐田汽車旗下Primearth EV Energy公司的全新工廠將於2021年建成,預計每年可生產約10萬套車載電池,落成投產後,豐田在華電池年產能將達到40萬套左右。如果將2018年開始建設的產能擴增工廠計算在內,這將是豐田在華建設的第4家鎳氫動力電池工廠。
  • 世界500強排名329位的青山實業又一個動力電池項目籤約
    據瀟湘晨報報導,11月21日,2019年營業收入2626億元、在2020《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29位的青山實業,與浙江嘉善縣人民政府達成上海蘭鈞16GWh鋰電池項目籤約,預計年底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