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對標國際規則實施「全流程」國民待遇 更高質量引進外資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12月28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商務委主任華源介紹了上海外資工作有關情況。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葛平、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副局長吳水平、臨港新片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俊偉共同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上海市外商投資條例》,於今年11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外商投資法實施後地方人大出臺的首部外商投資條例,條例堅持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引資,注重對外商投資的促進、保護和服務,強調外資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與保障。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強化全方位高水平擴大開放。

《條例》創設開放專章,強化上海開放樞紐門戶功能,按照國家對外開放總體部署,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國家有關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措施在上海率先落實和先行先試;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區域實施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開放舉措。

二是對標國際規則實施「全流程」國民待遇。

《條例》注重對標、借鑑國際通行投資貿易規則,充分詮釋外商投資「可優待、不虐待」原則,在準入階段,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在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不得針對外商投資設置新的準入限制;在準入後階段,上海加大對外商投資企業享有準入後國民待遇的保障力度,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平等適用外商投資企業。

三是聚焦更高質量引進外資。

《條例》將近年來上海在外商投資促進工作中的一些創新實踐和做法予以固化,建立健全外商投資促進服務體系,為外國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全方位、精準化的投資促進服務。加大外商投資產業引導和優惠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精準度,從人才、資金和貿易便利化政策上支持跨國公司在滬設立和發展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打造高能級總部經濟、研發經濟平臺。

四是對照更高標準加強權益保護。

在徵收徵用、資金進出、智慧財產權保護、商業秘密保護、技術合作、參與政府採購、參與地方標準制定、從事城市特許經營等方面,做到對外資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創設政府部門「兜底服務」規定,由市、區商務部門牽頭協調外國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提出的跨部門、跨區域問題。發揮政企溝通圓桌會議、走訪調研、重大項目服務、「涉外服務專窗」等機制和平臺的作用,全市上下形成合力,為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打造更優更好的營商環境。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外商投資條例》:對標國際規則,實施「全流程」國民待遇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上海市外商投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今年11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外商投資法實施後地方人大出臺的首部外商投資條例,條例堅持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引資,注重對外商投資的促進、保護和服務,強調外資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與保障。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強化全方位高水平擴大開放。
  • 讓高地更高!「十四五」山東開放應有更大突破
    「十四五」期間,山東應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設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著力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實現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新突破。高標準推進山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引領和帶動全省高水平對外開放。
  • 理上網來|讓高地更高!「十四五」山東開放應有更大突破
    「十四五」期間,山東應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設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著力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實現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新突破。高標準推進山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引領和帶動全省高水平對外開放。
  •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知新覺)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更加需要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建議》提出:「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這為推動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指明了方向。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面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發展階段的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英明論斷,這是對我國「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發展戰略和路徑的重大調整,對於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 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原標題: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今年以來,雖然全球復甦踟躕,外部需求的「逆風」壓力可能捲土重來,但中國經濟的「增質」步伐依然行穩致遠。作為我國吸引外資的「強磁場」,上海今年以來的新設外資項目、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均呈現出量質齊飛的態勢。
  • 上海外資項目集中簽約 42個籤約項目投資總額共約550億元
    眾多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充分表明上海與外資的合作向著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邁進。↑上海外資項目集中簽約,42個籤約項目投資總額共約550億元。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說,「堅持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也是上海最大的優勢所在。上海一直以來走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始終歡迎各類企業來滬投資興業,始終是全球投資首選地。」
  • 上海再迎外資集中簽約 今年合同金額達5000億美元
    這是外資繼續看好中國、看好上海的有力明證,也充分表明上海與外資的合作向著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邁進。「這座城市對於巴斯夫而言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裡是我們的大中華區總部,更是巴斯夫集團重要的全球研發和創新樞紐。」
  • 外企中國40年:做真正的中國式公司,期待真正的國民待遇
    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外資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需求度越來越高,兩者交匯,加速了外資企業的本土化進程,直至如今,即便國際政治形勢、國際關係出現種種變動,這一進程仍在延續,顯示了全球化強大的生命力。4. 外資、合資企業與國內企業變得越來越像了,這是一位德國工具機領域隱形冠軍的中國公司管理人士觀察到的跡象。5.
  • 上海擁有怎樣的開放姿態,可以一次次拿下「外資大單」?
    9月16日,上海市政府42個外資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共約77億美元(約550億元人民幣)。再往前追溯,今年8月,總投資額為46億元的21個先進位造業項目在上海金山集中開工,其中有8個是外資項目;5月份,38個外資大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金額合約492億元人民幣。上海為什麼可以一次次拿下「外資大單」?
  • 構建中美自貿區(上):基本理論與國際經驗
    ,已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宣布將繼續大幅縮減負面清單,推動現代服務業、製造業、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金融業、醫療、教育等領域正逐步加快開放;第四,中國當前已經建立起智慧財產權制度的基礎框架,具備融入國際標準的條件。
  • 上海累計吸引380家外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新華網上海7月9日電(記者吳宇)上海市政府9日向40家外資企業頒發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證書,至此上海已累計吸引380家外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亨特道格拉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專業從事高檔建材生產經營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 簡化外資入場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去年12月,上海,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中國境外投資者認購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基金產品順利落地。同月,高盛集團正式啟動程序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高盛高華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證券公司。
  • 汽車安全附件3C實施規則換版 產品年底前應過關
    常州2016年5月25日電 /美通社/ -- 5月19-20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以下簡稱CQC)南京分中心,在江蘇常州舉辦了為期兩天的機動車安全附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實施規則換版培訓。TUV萊茵上海汽車零部件實驗室確保企業控制計劃轉版工作順利完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系統完成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由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認監委」)修訂完成的機動車輛及安全附件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於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實施規則的適用產品範圍包括汽車內飾件產品、汽車照明燈具、安全帶
  • 問策上海2025|蔣穎:我能夠想像這座城市的未來是無限的
    2021年起,我國將實施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上海也將迎來自己的「十四五」規劃實施期。即日起,澎湃研究所推出「問策上海2025」專題。本專題通過記者專訪、學者建言和問卷調查,呈現本地企業家、專家學者和市民大眾就上海如何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宜居城市等事宜的建言獻策和質樸識見。一併歡迎各界讀者提供真知灼見。
  • 為加快RCEP生效實施,中國拿出最新「任務書」
    為了RCEP儘快落地實施,這次會議拿出了最新「任務書」。  國內核准程序,提速!會議提到,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加快完成國內核准程序,推進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自然人移動等領域開放,推進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智慧財產權保護、貿易救濟、電子商務、政府採購、中小企業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實行更高標準規則。  「要讓RCEP正式運轉起來,中國的開放必須更深更廣。」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三、發揮比較優勢,優化國內區域布局提高東部地區貿易質量。加強京津冀協同發展,圍繞雄安新區建設開放發展先行區的定位,全面對標國際高標準貿易規則。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為依託,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為載體,進一步提升浦東新區開放水平,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以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重大合作平臺為重點,加強貿易領域規則銜接、制度對接,推進粵港澳市場一體化發展。提升中西部地區貿易佔比。支持中西部地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構築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