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幾年,區塊鏈很火,蹭著這股熱度,披上「區塊鏈」外衣的投資項目也成了香餑餑。「投資區塊鏈養寵,輕鬆領養『虛擬犬』,無需複雜的資本運作就能輕鬆暴富而且穩賺不賠。」不法分子向投資者描繪了如此美好的「錢景」,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心動不已,主動掏出了腰包。
(網絡圖片)
【案情簡介】
2019年夏天,平陽人林宏(化名)通過各種方式向身邊的熟人推薦他運營的一個名為「微禾區塊狗」的投資類APP,經營「虛擬犬」交易,並承諾該項目穩賺不賠。林宏介紹,投資者可通過登錄APP平臺,了解「虛擬犬」的名稱、價值、領養時間、領養天數、智能收益等信息,購買相應的「虛擬犬」進行領養,領養期間,投資者所購犬類會自行增值,到期後還可將其出售賺取差價,穩賺不賠。在林宏的帶動下,投資者們爭先付款領養了「虛擬犬」並熱情邀請投資朋友一同搭上這趟「發財的快車」。
(網絡圖片)
然而,投資者並沒有賺得盆滿缽滿而是陷入領養的犬類無法售出、投入的資金無法收回的困局,這才發現林宏承諾的「穩賺不賠」只是一場空。
【辦案結果】
近日,平陽縣人民檢察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林宏提起公訴。經查,林宏利用網絡平臺向社會不特定群體吸收資金共計人民幣120餘萬元。
(網絡圖片)
【法治君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本案中,林宏利用投資者追隨「區塊鏈」的熱情,打著「區塊鏈概念」,通過公開宣傳,以穩定收益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不斷擴充自己的資金池,但「虛擬犬」並非區塊鏈,該項目也絕非「穩賺不賠」,本質上這只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最終虧的還是投資者。
【法治君提醒】
天上不會掉餡餅,大家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不要盲目跟風,主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謹防上當受騙。
來源:平陽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