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如何出現的?科學家:6500萬年的災難就是答案

2021-01-09 三體使者

達爾文乘坐貝格爾號艦環球考察5年的時間,最終將全世界採集的各類資料、數據匯總,總結出了生物的進化論,包括人類,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生物進化的產物,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則一切都來自於41億年-35億年之前,從原始海洋中出現的第一個單細胞生命。進化論認為,現代人類和類人猿之間,最開始有著同一個祖先,大約在1000萬年之前,伴隨著東非大裂谷的出現,猿類一部分選擇繼續留在樹上,而另一部分則選擇來到地面,進化也開始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前進。

那麼,人類究竟是如何出現的呢?2002年,在遼寧凌源發現了一個白堊紀時期的動物化石,這個化石距今已經有1.25億年的歷史,雖然它的頭顱骨因為時間太久,早已經被壓變形了,但是,它的毛皮、牙齒、軟骨等仍然清晰可見,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個化石是真獸下綱的最早祖先,將它命名為「始祖獸」,如果沒有它的出現,哺乳動物也不會存在,相應的,人類也不會出現。

讓我們看一下時間,白堊紀中晚期的時候,地球上仍然是恐龍稱霸的時代,哺乳動物雖然出現了,但是生存情況並不樂觀,很多恐龍都以哺乳動物為食,特別是恐龍晚期的傷齒龍,更是差一點將哺乳動物給捕食滅絕了。幸運的是,6500萬年前,地球因為一顆小行星的撞擊,導致了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的發生,恐龍的數量銳減,而且此後地球的氣候發生了巨變,無法適應環境變化的恐龍和絕大部分生物,都在那場災難中滅絕了。

哺乳動物的祖先幸運的生存了下來,並且開始了快速的進化。時間又過了3000多萬年,在非洲的熱帶森林中,猿類出現了,它們也是與人類最接近的生物,現代研究將猿類稱為人類的「表兄弟」。

某種意義上來說,猿類的出現奠定了人類出現的基礎,畢竟,根據進化論,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現代研究認為,700萬年前,南方古猿開始嘗試著直立行走,此後漸漸脫離了猿類的形態,朝著猿類和人類之間的過渡性生物——類人猿的方向轉變。此後,大約180萬年之前,世界上最早的人類——能人出現了,他們也讓地球上高等生物的出現,有了更多的可能,特別是能人第一次走出非洲,也讓地球上進化出了更多的人科生物。

14萬年之前,由非洲能人進化成的智人出現了,並且開始走出非洲,完成了現代人類第一次世界大遷徙,當時地球上已經具有很多其它人科生物了,比方說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等等,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認為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不過,後來科學研究卻表面,北京猿人與現代人類存在生殖隔離,與我們並不是同一個物種。嚴格意義上來說,智人打敗了其餘的16種人科生物,成為了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他們才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當然,一直到1萬年之前,人類祖先的生活仍然非常的原始,一直到人類進入農業社會,才開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相關焦點

  • 人類是外星來的嗎?6500萬年前,人類佔領地球,殺了恐龍嗎?
    諸如,「恐龍是被外星人滅絕的」和「地球人類起源於6500萬年,並且是外星人的後裔」這大概是小夥伴們聽聞過的,有關恐龍滅絕和人類起源最奇葩、最具顛覆性的理論了,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科學家關於恐龍的滅絕緣由雖然存在很多種說法,但是它們都基於了對恐龍化石和當時所處環境狀況研究得出的結論,都具有相關的證據。
  • 生物大滅絕每6500萬年發生一次,按周期剛好輪到人類
    顯然不是,數十億年的歲月裡,地球的生態發生過很多次的變故,其中出現過五次大型的生態災難,從而引發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除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之外,還發生過20多次小型的滅絕事件。如果你仔細研究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的時間周期,你就會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平均每6500萬年左右,地球的生態系統就會發生一次劇變,從而引發生物大滅絕。
  • 6500萬年過去了,科學家是怎麼找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
    1.在2億3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2億多年時間裡,恐龍一直是地球上最興盛的物種。在2億年-1.4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恐龍達到鼎盛時期。這其間,最著名的恐龍有:雷龍梁龍,大家熟悉的霸王龍翼,龍鯊齒龍,暴龍,等等眾多品種。
  • 未來人類將會面臨這3大「災難」,科學家:別不重視!
    未來人類將會面臨這3大「災難」,科學家:別不重視!人類在地球上的年齡已經達到了幾百萬年,不過和地球相比,只不過是一粒塵埃而已,事實上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就曾經有過其他文明,但是他們由於一些原因在地球上消失殆盡,伴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也使得很多物種在地球上滅絕,比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
  •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在地球上一個物種的消失並不罕見,至於這些物種消失的原因,很有可能是難以適應地球多變的環境而導致的,可是地球環境變化的原因往往是由於人類活動而引起的,所以從根源來講,還是人類作用的結果。地球在一次又一次的物種消失過程當中,很多的物種都在地球上徹底的消失了,只有極少數的生物可以倖存下來,進化成為其他的形態,或者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
  • 地球還可以供人類生存多久呢?科學家給出的答案,可能不太樂觀!
    地球還可以供人類生存多久呢?科學家給出的答案,可能不太樂觀!從科技文明發展至今,在無數科研人員們的心中,一直困擾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生命到底是如何出現的?針對這個問題,他們做出了無數的大膽猜想,在最終的結果之中,進化論深受科學界的認可。
  • 6500萬年前恐龍是如何滅絕的?這種情況你不會想到
    地球誕生46億以來,生物系統有過幾次更新,也就是幾次生物大滅絕,最近的一次是6500萬年的恐龍大滅絕,對於恐龍的滅絕現代科學家有種種猜想和觀點,主流觀點是隕石撞擊地球造成的。大約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脫離了小行星帶的引力,然後向地球襲來,而當時在地球上生活的恐龍自然不知道一場滅絕大災難要降臨了。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已經1億多年前,它龐大的身軀讓恐龍成為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和我們人類一樣。有的人說,恐龍雖然在地球上生活了1億多年,比人類在地球上的時間還要漫長很多,可是恐龍是沒有智慧的。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是怎樣撞向地球的?
    當然,也有一些朋友可能會認為,或許是因為恐龍的消失,我們人類才會有機會發展成為現在這樣的水平。確實,如果恐龍沒有消失,我們人類祖先在數百萬年前與體型龐大、數量非常多的恐龍競爭,說不定會處於下風。當然,現在恐龍已經消失,談論我們是否能夠戰勝恐龍,似乎不切實際,畢竟我們沒法直接與之對比。
  • 如果出現這4大災難,人類將何去何從?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上萬年,在這上萬年的時間裡,地球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優良環境,為人類的發展「保駕護航」。雖然宇宙的環境是未知兇險的,好在人類存在的這些年地球並沒有發生超嚴重的自然災害。溫室效應是一個惡循環,人類工業飛速發展,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溫室氣體會引起海平面升高,進而導致冰川融化匯入海洋,始終往復。科學家曾經預言,地球馬上就會迎來第6次生命大滅絕,而這次的直接原因就是氣候變化,幕後推手是人類自己。除了氣候變化外,科學家認為還有四大災難,如果一旦發生,人類也只能走向滅亡。遠古病毒的釋放。
  • 6500萬年前,小行星不撞擊,恐龍會進化成什麼?專家有個大膽猜測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圓臉兔6500萬年前,宇宙中發生了一件足以令整個地球都為之震顫的大事件,那就是一顆小行星直接撞擊了地球。這次大撞擊引起了地球上火山的急劇反應,大面積持續噴發巖漿,地球的溫度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這樣惡劣的氣候變化,讓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相當的痛苦,直接走向了滅絕的道路。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而地球上的生物,目前科學家根據發現的生物化石,大約在38億年前藍細菌就在地球上出現了,經過數十億年的發展演化,現在地球上已知有180萬個物種,科學家預估沒有發現新物種可能比已知的還要多。當然了在這幾十億年的發展中很多物種都經歷了從起步到繁榮最後再到衰落滅絕的過程,從本質上來看就是因為環境的變化不再適合生存,一些生物沒有辦法適應環境自然就會被淘汰。
  • 滅絕至少6500萬年的物種再現地球,原因未知
    ,所以被認為已經滅絕了但是並沒有滅絕,當然對於大多數生物來說,可能是在某種情況之下,出現了人類意想不到的模式,所以這些生物才再次被發現並沒有滅絕,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幾種生物的詳情。而對於為何這種被人們認定為已經滅絕的物種又出現了,至今都沒有一個確定性的答案,也就是科學家們沒有明確的說到底是為何,難道是這近90年的時間,沒有人發現?是不是這樣暫時也不明確,如果後續有報導我們再來看看。
  • 挖出萬年石雕:出現巨人與恐龍搏鬥畫面!科學家:人到底哪兒來的
    按照進化論,世界上最早的猿人大約出現在距今500萬年左右,而恐龍是滅絕於6500年前,中間整整差了近6000年的歷史,並且當時的猿人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人類,所以按照常理兩者應該是不可能見面的。但是考古學家在秘魯納斯卡平原北部一個山洞中卻發現了數塊石頭,而這些石頭上赫然雕刻著兩個本應相距數千萬年的物種——人類和恐龍。
  • 如果6500萬年前沒有恐龍滅絕的發生,後來恐龍會進化成什麼樣?
    這是自然法則下的必然,人類之所以能夠誕生,並不是我們有多麼的得天獨厚,人類有多麼的了不起。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探索,人類能夠在600萬年前誕生,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6500萬前那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為什麼這麼說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是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那個時期恐龍已經在地球生活了1.6億的時間。
  • 6500萬年前,災難逼迫它們進化
    通過考古化石分析,大約8000萬年之前,蝙蝠的祖先就已經出現了。2006年,在內蒙古,考古學家曾經發現了一處哺乳動物化石,距今大約有6500萬年,時間上與恐龍滅絕的時期相吻合,這個化石經過檢測,最終判定為遠古翔獸的化石,體重大約為70g,體長不超過14釐米,基本上與老鼠相差無幾。
  • 人類能決定物種的存亡?科學家給出答案,大多數物種都受人類幹擾
    比方說大約在6500萬年前,由於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導致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走向了滅絕的命運。恐龍的消失也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災難發生後,地球的氣候環境發生了變化,棲息地被毀、食物短缺等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各個物種的恐龍數量都越來越少,最終在經過上百萬年的掙扎後,伴隨著最後一隻恐龍的消失,恐龍才真正從地球上滅絕。
  • 恐龍滅絕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偷偷發生,這次剛好是人類
    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就不得不提到魚類,泥盆紀就被稱為魚類的時代,更早之前統治地球的是三葉蟲,但是因為南方海洋兇殘的鸚鵡螺出現了,導致三葉蟲逐漸的沒落。 硬骨魚登陸魚鰭變四肢,爬行動物的春天到來了,逐漸的發展壯大到巔峰最後再沒落,最後恐龍就出現了,它們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在大約6500萬年前滅絕。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就不得不提到魚類,泥盆紀就被稱為魚類的時代,更早之前統治地球的是三葉蟲,但是因為南方海洋兇殘的鸚鵡螺出現了,導致三葉蟲逐漸的沒落。 硬骨魚登陸魚鰭變四肢,爬行動物的春天到來了,逐漸的發展壯大到巔峰最後再沒落,最後恐龍就出現了,它們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在大約6500萬年前滅絕。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宇宙很大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也很古老138.2億年的高齡,基於人類目前的觀測技術尚未發現過地外生命的存在,當然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也只支持太陽系內探測,可想而知宇宙中的生命很稀有。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就不得不提到魚類,泥盆紀就被稱為魚類的時代,更早之前統治地球的是三葉蟲,但是因為南方海洋兇殘的鸚鵡螺出現了,導致三葉蟲逐漸的沒落。硬骨魚登陸魚鰭變四肢,爬行動物的春天到來了,逐漸的發展壯大到巔峰最後再沒落,最後恐龍就出現了,它們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在大約6500萬年前滅絕。
  • 人類會遭遇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嗎?科學家認為,災難或許已經開始
    40億年前,最初的生命誕生在深海的熱泉周圍,在漫長的時間中,這些構造簡單的原核生命逐漸進化,終於在5億年前迎來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2000萬年的時間內,地球上突然出現了大量的無脊椎動物,我們在地層中完全找不到這些動物祖先的化石,這些動物就是「憑空出現」一樣,突然之間就遍布地球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