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2020-11-25 騰訊網

科幻小說《三體》中星環號載著死神程心以極度接近光的速度到達目的地,只用了52小時就跨過了在地球人看來需要287年才能到達距離,而事實上地球真正經過的時間就是287年,這就是速度的魅力!

俗話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在很多神話故事中,人們把超越地球空間範圍的旅行確認為「天上飛行」,在天上快速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返回人間,世間的時間尺度將與旅行者完全不一致,好像人間的時間被快進了一樣。傳說裡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與愛因斯坦的理論暗合,例如在《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只是到天庭做了十幾天的「弼馬溫」,而當回到花果山時才知道這裡已經過去了很多年。

在之前很多人認為古人的智商非常低,但是隨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發現,古人流傳的很多觀點都與現代的探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科幻小說《三體》(public domain)

目前我們已知的光速是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而人類目前飛得最快的飛行器也不過幾十千米每秒,這還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化了十幾天的時間。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首先,相對論禁止人以光速運動,因為人是有靜止質量的,加速到光速需要無限能量。如果有人以足夠接近光速的速度離開地球,然後再以相同速度返回,那麼,地球上的時間會過去多久呢?

在相對論的框架下,時間和空間不再是絕對的存在,它們會隨著觀測者所在的參照系不同而發生變化。根據狹義相對論的鐘慢和尺縮效應,參照系的速度越快,並且越接近光速,時間會變慢到趨於停止流逝,空間會被壓縮到趨於零,具體公式如下:

上式中,ΔT和ΔL分別為運動參照系的時間和距離,Δt和Δl分別為相對靜止參照系的時間和距離,v為相對速度,c為光速。

如果太空旅行者的運動速度能夠達到0.866c,當他在太空中飛行1年返回地球上之時,地球上的時間已經是兩年之後。地球人會認為太空旅行者是在前年離開地球,而不是去年。

如果速度更快,時間膨脹效應越顯著,例如,當速度為光速的99.9996252%時,經過1年太空飛行的人回到的將會是365年之後的地球,跟他同個時代的人早已不在人世。而如果太空旅行者以這樣的速度飛行1天,地球上的時間將會過去1年,這可謂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愛因斯坦相對論(pixabay)

不過,相對論表明沒有絕對時空,也就沒有哪個參照系更高級,所有參照系皆平權。既然如此,地球上的人會覺得太空旅行者因為運動而時間變慢,反過來,太空旅行者也會覺得自己是靜止的,地球在遠離他,所以地球上的時間會變慢。那麼,究竟是誰的時間變慢了呢?

事實上,上述問題討論的時候已經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那就是加速和減速的過程。太空旅行者乘坐飛船從地球上出發,需要不斷加速才能達到亞光速,回到地球上又要進行減速。也就是說,整個過程都是變速運動,而上述的公式只適合慣性參照系,也就是勻速直線運動或者相對靜止的情況。經過加速和減速之後,飛船成了非慣性參照系。

由於太空旅行者需要力進行加速和減速,所以太空旅行者會真切地感受到慣性力,真正在加速或者減速運動的是太空旅行者。加速運動不是相對的,地球並沒有加速。因此,時間變慢的是太空旅行者,而不是地球。

總之,以光速離開並返回,無論飛船上的太空人會如何因此而改變其壽命的長短,就統一的時間尺度而言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我們不能否認太空人會因高速運動而產生變化,卻將其變化歸結為時間尺度的改變。

世界因為人類的變化,逐漸被填寫。那些落後的技術已經不足以支撐人們了解這個世界。當人們開始探索宇宙時,這就已經表明了人類的內心。其實人類是始終都在嘗試,在逐步的了解這個宇宙,通過去太空觀察,到底與地球有何不同,然而人類也許永遠也看不到宇宙的真相。

相關焦點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俗話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在很多神話故事中,人們把超越地球空間範圍的旅行確認為「天上飛行」,在天上快速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返回人間,世間的時間尺度將與旅行者完全不一致,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花了十幾天的時間。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俗話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在很多神話故事中,人們把超越地球空間範圍的旅行確認為「天上飛行」,在天上快速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返回人間,世間的時間尺度將與旅行者完全不一致,好像人間的時間被快進了一樣。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目前光速是全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而人類目前飛得最快的飛行器也不過幾十千米每秒,這還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化了十幾天的時間。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東西可以比光移動的速度更快。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回到地球上,實際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俗話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在很多神話故事中,人們把超越地球空間範圍的旅行確認為「天上飛行」,在天上快速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返回人間,世間的時間尺度將與旅行者完全不一致,好像人間的時間被快進了一樣。
  • 乘坐光速飛船,在宇宙中旅行一年,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我們常常會說,一山更有一山高,每個人觀察世界的角度都被自己的眼界限制,就像是地球上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是宇宙中有無數的類地行星,很多星球上的山峰都要比珠穆朗瑪峰高,很多時候並不是答案不正確,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 以無限接近光速離開地球1小時返回,會經歷什麼?科學家給出答案
    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感嘆如果時光能夠倒流那該多好啊,這樣就能夠回到過去挽回自己錯過的愛情,抓住失去的人生機會,好好的孝敬父母……可現實很殘酷,時間無法倒流,世界也沒有後悔藥,要想彌補這些遺憾,只能等到下輩子了。
  • 當我們以亞光速從地球出發,1年後返回,地球上有什麼變化?
    同時,愛因斯坦也表示,如果人類可以無限接近光速飛行,那麼時空就會發生變化,換句話來說,當我們亞光速出發飛離地球1小時後返回,地球早已經不是1小時之前的模樣。簡單來說,當我們坐著亞光速的飛船離開地球,我們過去的1小時,對於地球來說很可能是1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根據公式計算,如果我們以0.99999624c的速度飛離地球,我們在飛船上1小時的時間大約地球上會過去半個月,不過,如果我們的速度為0.999999999999無限接近光速去飛行,那麼當我們返回地球的時候,地球很可能早已滄海桑田。
  • 當我們以亞光速從地球出發,1年後返回,地球上有什麼變化?
    同時,愛因斯坦也表示,如果人類可以無限接近光速飛行,那麼時空就會發生變化,換句話來說,當我們亞光速出發飛離地球1小時後返回,地球早已經不是1小時之前的模樣。簡單來說,當我們坐著亞光速的飛船離開地球,我們過去的1小時,對於地球來說很可能是1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根據公式計算,如果我們以0.99999624c的速度飛離地球,我們在飛船上1小時的時間大約地球上會過去半個月,不過,如果我們的速度為0.999999999999無限接近光速去飛行,那麼當我們返回地球的時候,地球很可能早已滄海桑田。
  • 不用任何公式,用白話就能說明:光速離開一年,地球上過了多久?
    牛頓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彼此之間沒有聯繫,兩者具有絕對性,儘管科學界對此也將信將疑,但苦於實在找不到引力傳遞已經反駁牛頓驗證的方式,另外也看在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觀測中都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份上,大家就先信了牛頓的鞋,因此牛頓的以太說支持下的絕對時空觀。
  • 如果乘坐光速飛船從地球出發,遨遊一分鐘返回,地球過去了多久?
    在鍾慢效應的影響下,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乘坐光速飛船從地球出發,遨遊一分鐘返回,地球過去了多久?事實上,這個問題本身就有一個錯誤,前面我們所說了,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所以飛船的速度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如果飛船的速度真的達到了光速,飛船內的時間已經失去了意義。
  • 假如以光速離開地球,2天後返回家人還在嗎?愛因斯坦這樣說!
    過去出行只能靠我們的雙腳,速度非常慢,既費時間、精力還耗費體力。如今已經開始有了汽車、高鐵、飛機等等,每種交通工具的速度都是不一樣的。眾所周知,光速是我們人類現在無法所達到的速度,也是人類已知中的最快的速度。因為無法達到,所以才會更好奇。有人提出假設:以光速飛出地球,兩天的時間後返回家人還會存在嗎?
  • 光速飛行1年返回,地球上已經是滄海桑田,這該如何理解?
    如何最簡單的理解光速飛行一年地球過去100年?這種說法很多人都非常的不理解,為什麼時間的尺度會發生變化?按照狹義相對論來講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的流逝速度就會越慢,在這種因素的影響下就可能產生高速飛行一年地球過去百年的的情況。在這裡所說的是高速或者說亞光速,並不能說成是光速運動。按照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理論限制,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是永遠都達不到光速的,理論上來講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而如果想要在時間上看出差異性,速度必須要接近於光速才行。
  • 一個人以光速在宇宙飛行10秒,再返回到地球,家中的父母還在嗎?
    10秒,然後在返回地球,那麼他家裡的父母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嗎?時間膨脹理論認為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很簡單,如果一個人駕駛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飛船內的時間過了1秒鐘,地球上的時間已經過了700秒,也就是光速飛船以光速飛行時與地球形成的時間膨脹倍數為1:700,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一個人駕駛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10秒,然後再以光速返回地球需要的10秒,飛船內的時間總共流逝20秒鐘
  • 以光速飛離地球,1分鐘後返回,這個世界會有什麼變化?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到今天為止,都是一個困擾人類的難題之一,甚至還有研究者表示,時間可能並不存在,它不過是人類「想像」出來的罷了。可以說,人類是沒有辦法戰勝時間的,時間一直不斷向前飛馳,人類不是時間的主人,只是時間長河中的過客之一。時間似乎將人類困在了地球上,讓人類永遠沒有辦法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為何這麼說呢?人類的壽命實在是太短暫了,人類的飛行速度又太慢。
  • 時間膨脹的感受,光速飛船乘員與地球觀測者時間差異有多大?
    有人問:如果以光速離開地面一分鐘,馬上返回,到達地面後,地球上過了多久?諸如此類問題多如牛毛,過去時空通訊也多有闡述,但既然感興趣者眾多,就在說說。這個問題本身概念模糊,不知所云。以光速離開1分鐘,是光速飛船裡的人感受1分鐘,還是外面的觀測者時間1分鐘呢?這個馬上返回又是什麼意思呢?是行駛了1分鐘突然原速返回,前後一共用了2分鐘,還是有其他什麼意思呢?
  •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0秒鐘,然後再返回地球,他還能見到家人嗎?
    以光速飛行的時候,時間會停止對於時間膨脹效應這個科學預言,科學家只是初級驗證了時間真的會隨著速度變快而變慢,驗證的方法是利用了高精度的原子鐘,方法是這樣的:在飛機上放置一個原子鐘,然後在地面上也放置一個原子鐘,科學家發現飛機高速飛行時的原子鐘的時間真的過得比地面上靜止的原子鐘要慢一些,不過對於速度達到光速時間就停止這個核心結論就無法驗證了
  • 30歲的太空人乘坐光速飛船飛出150個地球年,再回到地球多少歲?
    在相對論沒出現之前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三十歲的太空人乘坐光速飛船飛離地球再返回用掉了150「地球年」,返回地球的是180歲的太空人屍體。這個回答應該好多人都沒有意見吧!即使到現在為止也是好多人認同的,因為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深入人心,並且低速世界這種觀念並不影響正常生活。如果在速度為光速或者亞光速的時候如果再用經典物理學去計算研究誤差就會很大不可忽略了,此時就要用相對論來探討。這個問題用狹義相對論來解釋會有另外一種答案,這個太空人返回地球大約還是三十歲!為什麼要說大約哪?繼續往下看。
  • 光速離開地球一分鐘再返回,會如何?光:地球已沒,宇宙已死
    可當一輛無限接近於光速(v)的飛船從上空超過ab,飛船上的太空人發現光的速度也是C,這個發現意味著光的運動是絕對的,光速是絕對速度,無論在誰看來都是C。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基於光速不變,推導出狹義相對論,他發現除了速度是相對的,質量、時間、尺寸都是相對的。
  • 如果有人以光速飛到宇宙中,1天後返回,他的家人還在地球上嗎?
    因為光速飛船上的時間變慢了,不再與地球上的時間同步。如果有人搭乘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1天再回到地球上,他的家人還在地球上嗎?因此,即便是飛到宇宙的盡頭,光速飛船也是一瞬間到達。如果再返回地球,也是一瞬間抵達。從出發到飛到宇宙盡頭,再到返回地球,光速飛船上的人感受不到時間流逝。然而,光速飛船外的時間就不是這樣子了。據估計,整個宇宙的半徑至少為12萬億光年(465億光年只是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當光速飛船完成星際飛行之後,飛船外的時間將會過去24萬億年。
  • 超越光速就能返回過去?
    然後想要真正了解相對論,並不是宣傳上的三言兩語就能清楚的,因此出現了許多關於相對論的謠言(一些不正確的認知),其中最為著名的一條可能就是——「相對論承認穿越時空的可能,但只有超越光速才能回到過去」關於這條謠言,小編本人我就有親身體會,因為我在上初中時就深深的相信這句話,一直認為超越光速就能回到過去
  • 如果人以光速飛行10秒,再回到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很難想像
    我們目前速度最快的星際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它用了40多年的時間才飛越太陽系,而如果我們能夠掌握光速飛行技術,那麼我們便能在一年內離開太陽系,可以想像這光速有多快。而上面說的是在星系間飛行,如果僅僅是在地球上利用光速飛的話,按照地球直徑12756公裡來算,一秒鐘可以圍繞地球飛行23圈半;地月的距離是384400公裡,如果利用光速飛行,那麼從地球去月球,連2秒都不用,但如果按照現有的飛行速度,去到月球可能需要幾天時間。就拿上個世紀,美國阿波羅計劃來說,當時美國的載人飛船就是花費了4天時間才從地球飛到了月球表面,由此對比,光速確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