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任何公式,用白話就能說明:光速離開一年,地球上過了多久?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曾經這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拿出光速的鐘慢效應公式簡單一算就知道了,但這樣並不能說明問題,因為這個公式是狹義相對論中延伸出來的,屬於暴力解決型,要讓大家透徹理解這個問題,還真有點不容易,也許廣義相對論可以。

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到底說了什麼?

大神牛頓發現了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之後,一直試圖解釋引力是靠什麼傳遞的,他借用了亞里斯多德的以太的概念,來解釋天體之間萬有引力的傳遞。牛頓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彼此之間沒有聯繫,兩者具有絕對性,儘管科學界對此也將信將疑,但苦於實在找不到引力傳遞已經反駁牛頓驗證的方式,另外也看在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觀測中都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份上,大家就先信了牛頓的鞋,因此牛頓的以太說支持下的絕對時空觀。

但好景不長,科學界的發現總是不斷的挑戰絕對時空觀, 1859年法國天文學家勒威耶發現的水星進動問題首先就觸碰到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因為怎麼計算都發現水星應該和觀測到的軌跡不一致,它肯定在太陽周圍繞彎路了,但也缺少證據。

1887年的麥可遜莫雷實驗則推翻了以太假說,當然科學界不會如此武斷,這個實驗斷斷續續到二十世紀初仍然在激烈討論中。

如何通俗的來理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簡單的說,廣義相對論認為是質量改變了空間的結構,使得水星在太陽周圍的彎曲空間中「迷路」了,這就是以絕對時空為依據計算和實際觀測之間差異的根源,表面似乎只解決了水星進動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將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直接拉下了神壇。

廣義相對論認為,時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質量在改變空間的同時也改變了時間,這個結論是震撼的,比如說我們兩個帶著校準好的原子鐘,旅行去了一個地方,回來卻發現兩個鐘不一致了,這不是挑戰認知麼?事實上就是這樣,能改變時間的不止是質量,還有速度。

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認為,時間和空間不是獨立的概念,它們之間的紐帶是速度,速度越快在單位時間內跨越的距離就越遠,但就時空結構而言,這個速度有一個上限,那就是光速!光速就是時空的結構特性,也許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空間的距離就代表著時間,而這個衡量尺度就是光速!

因此當我們話題中的速度達到光速時,衡量空間的尺度就依然有效,但時間卻處在了比較尷尬的地位,因為你會發現似乎不需要時間光速就能跨過這個尺度,當然這是針對光速旅行者而言,因為根據相對論時空觀,觀測者所處的位置時間仍然正常流逝,而對於觀測者而言,光速旅行者已經永生,但這個理論卻並不適用光速旅行者,因為光速旅行者的計時工具中時間依然在流逝,但這個時間與外界時間已經不再同步。

我們無法將一個停滯時間中的過去的一段時間換算成觀測者所處的時空中的時間,因為這將出現一個除數為0的算式,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那麼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需要尋求答案時,將會非常困難,因為這不可換算!

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描述

對於時間的描述,科幻小說《三體》中星環號載著死神程心以極度接近光的速度到達目的地,只用了52小時就跨過了在地球人看來需要287年才能到達距離,而事實上地球真正經過的時間就是287年,這就是速度的魅力!

關於質量影響時間,《星際穿越》中的形容是很透徹的,卡岡圖雅黑洞附近的米勒行星受到引力影響,時間變慢,而軌道上的老黑卻是普通時間,如果不是以廣義相對論理解,那麼這劇情就是BUG,但各位肯定不會這樣認為。而最終庫伯被關閉的五維空間丟到了土星附近,很多朋友問,庫伯的太空衣內氧氣有限,為什麼被巡邏飛船發現是還沒死?當然這是劇情需要,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黑洞內受到巨大引力影響,這是一個只能用理論物理來討論的世界,時間?也許不需要的,外界多久都可以,對於庫伯就像剛剛發生。

本ID微信公眾號同號: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歡迎關注

公眾號同步發布,請搬運的幾個微信公眾號三思

相關焦點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而人類目前飛得最快的飛行器也不過幾十千米每秒,這還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化了十幾天的時間。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花了十幾天的時間。首先,相對論禁止人以光速運動,因為人是有靜止質量的,加速到光速需要無限能量。如果有人以足夠接近光速的速度離開地球,然後再以相同速度返回,那麼,地球上的時間會過去多久呢?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目前光速是全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而人類目前飛得最快的飛行器也不過幾十千米每秒,這還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化了十幾天的時間。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東西可以比光移動的速度更快。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回到地球上,實際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目前光速是全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而人類目前飛得最快的飛行器也不過幾十千米每秒,這還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化了十幾天的時間。
  • 乘坐飛船亞光速飛離地球,1天後返回,地球上過了多久?
    光速,目前科學家們發現的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等一個文明的等級達到了3級文明,那麼他便可以以光速進行飛行,去往宇宙中任何一個地方。而對於人類來說,目前只有一級文明的70%,光速飛行對於我們來說,真的太過遙遠了,根據科學家們推測,一般來說當人類可以成功達到光速的20%,那麼我們便會飛出太陽系。
  • 光年是光行走一年?用超光速飛行1光年要過多久?答案出乎意料
    若問這世界上運動最快的速度是什麼,那麼毫無疑問絕對是光速。自從愛因斯坦提出光速是一切傳遞信息的速度中最快的速度之後,經過後來其他科學家們不斷的研究補充,光速成為我們所認知的速度中最快的速度。雖然說在後來出現的量子糾纏與宇宙膨脹速度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超越了光速,但是他們的速度卻是不帶信息傳播的。
  • 乘坐光速飛船,在宇宙中旅行一年,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我們常常會說,一山更有一山高,每個人觀察世界的角度都被自己的眼界限制,就像是地球上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是宇宙中有無數的類地行星,很多星球上的山峰都要比珠穆朗瑪峰高,很多時候並不是答案不正確,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 時間膨脹的感受,光速飛船乘員與地球觀測者時間差異有多大?
    有人問:如果以光速離開地面一分鐘,馬上返回,到達地面後,地球上過了多久?諸如此類問題多如牛毛,過去時空通訊也多有闡述,但既然感興趣者眾多,就在說說。這個問題本身概念模糊,不知所云。以光速離開1分鐘,是光速飛船裡的人感受1分鐘,還是外面的觀測者時間1分鐘呢?這個馬上返回又是什麼意思呢?是行駛了1分鐘突然原速返回,前後一共用了2分鐘,還是有其他什麼意思呢?
  • 以無限接近光速離開地球1小時返回,會經歷什麼?科學家給出答案
    愛因斯坦在他的相對論理論作出判斷:物體的時間會隨著速度的加快而變慢,讓物體的速度逐漸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就趨向於停止,當速度等於光速時,時間就完全停止,如果有能力超越光速,時間就會倒流,因此也就可以回到過去了。這就是愛因斯坦的關於時間與速度的預言,那麼按照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假如人類製造一艘光速飛船,駕駛著這艘光速飛船離開地球1小時,會經歷什麼事情?
  • 當我們以亞光速從地球出發,1年後返回,地球上有什麼變化?
    雖然在地球上,我們坐飛機和高鐵等,已經感覺交通非常的方便,想去任何一個地方也大多非常的便利,但是在宇宙中航行卻將時間和距離無限放大,就拿太陽系來說,人類目前的速度想要飛出太陽系,如果外圍真的存在奧爾特星雲,那麼則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 當我們以亞光速從地球出發,1年後返回,地球上有什麼變化?
    雖然在地球上,我們坐飛機和高鐵等,已經感覺交通非常的方便,想去任何一個地方也大多非常的便利,但是在宇宙中航行卻將時間和距離無限放大,就拿太陽系來說,人類目前的速度想要飛出太陽系,如果外圍真的存在奧爾特星雲,那麼則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 光速是有限的,那來自太陽的一束光到達地球要多久?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個基本知識——光速。即使是偉大的牛頓,這位經典物理學的祖師爺,也沒能認識到光速是有限的(他的公式裡實際上隱含著光速無限大的條件)。而我們現在知道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它是一個常數。
  •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人類在月球上待一天,地球上是過了多久?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人類在月球上待一天,地球上是過了多久?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有明確的時間概念,一天是24個小時,一個月是31天,一年是365天。當地球上的人類到達天上之後,過去一天的時間,其實經常早就過了一年以上的人在苦苦的等待,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虛構的,只存在於一些虛構的神話故事當中,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存在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從多高的地方落下,物體的速度才會超過光速?
    從理論上看,1個g的加速度,多久會達到光速?天上掉下的隕石最高速度有多少?所以從理論上來看,這就是一個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的極限速度,再超過就不可能了,因為地球大氣層的摩擦還會讓它部分減速!如果恆定1個g,多久會加速到光速?
  • 光速離開地球一分鐘再返回,會如何?光:地球已沒,宇宙已死
    例如:當參照物是電線桿子時,汽車是有速度的,如果參照物是汽車上的駕駛員,那麼汽車的速度則為零,因為無論汽車有多快,他始終都在汽車上,稱之為相對靜止。平常我們談及的時速都是汽車相對於地面,或者靜止於地面上的物體,因此一切速度都可以稱之為相對速度。圖:邁克遜莫雷實驗,發現光速不變不過,上個世紀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 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離,但一光年距離光真需走一年嗎?
    當然這個結論是基於光速不變原理得出的,即光速對於任何參考系都是個常數。光速是個常數在理論上是來自於麥克斯韋的聯立方程組的推導,在實踐上和觀測上也屢屢被證實。比如在大型對撞機上,無論對粒子用多大能量加速,粒子總也達不到光速。這就是光速限制原理。
  • 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飛行5分鐘,地球上的時間過去了多久呢?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光速,真空中光速每秒可以達到30萬千米,這個速度從地球一秒多就可以到達月球,太陽光到達地球也只需8分鐘,可以說是人類難以想像的快。目前亞光速飛船甚至光速飛船正在研究之中,人類現在連普通宇宙飛船的研製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安全,光速飛船從理論到現實的難度可想而知。說到光速飛船,那麼很多人不禁要問,如果一艘宇宙飛船以接近光速飛行5分鐘,那麼時間會不會變慢?地球上的時間會不會過去很久了?狹義相對論說明了物體的速度與時間的關係,速度越快,時間相對越慢。
  • 30歲的太空人以亞光速飛150年,他回到地球時是多少歲?
    假設地球上有一位年齡為30歲的太空人,他乘坐亞光速飛船離開地球。那麼,經過150個地球年的飛行之後,再回到地球上,該太空人的歲數是多少呢?首先,需要強調的是,但凡談到相對論效應,需要明確某個時間是相對於哪個參照系來說。因為根據相對論,不同參照系之間的時間流逝速率並非一致。
  • 1g的重力加速度持續加速,一年後就是光速,真的只是巧合嗎?
    看到有網友提出了一個問題,以1個g的加速度持續不斷的加速一年,剛好約等於光速!而且地球環繞太陽也是萬有引力的結果,似乎光速和引力之間存在某種特殊的聯繫,是不是發現了引力的秘密就能超越光速了?
  • 限制人類離開地球的並不是技術和光速,真正的兇手是「氧氣」
    但是現實生活卻是非常骨感,人類既不能夠隨意在宇宙中穿梭,甚至在地球上穿梭也是無法能夠實現的,而根據計算人類離開我們的太陽系至少需要一萬年以上,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人類也許無法能夠離開我們的太陽系。,達到科幻電影裡面的場景,但是真正限制人類遠離地球的真的是光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