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土壤最新檢測數據顯示,月球是從地球分裂出去的

2021-01-15 正道商經

月球並不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第1代衛星,而是在地球發生一場重大撞擊事件之後產生了,那場慘烈的撞擊,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幾乎改變了地球原始構成,完成地球重生,也撞擊產生了一個地球位星,那就是月球。這一理論是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堅持的月球起源推測。

科學家們對月球起源的推測是否正確,關鍵還要以證據說話。最有力的證據,莫過於將月球表面土壤的成分與地球進行對比,如果所含的成分吻合,那就說明月球曾經是地球的一部分,是一種劇烈的撞擊,導致地球部分成分飛濺的太空,形成月球的。

中國嫦娥5號,從月球表面帶回來了2000克的月球土壤。近日,科學家完成了月球樣品檢測分析,發現月球土壤中不少元素,和地球內部外星殘骸的元素相同,這也證實了數億年前發生的那次猛烈撞擊事件。

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一個像土星大小的流浪星球,猛烈撞擊地球,直接增加地球總質量近1/3,同時由於小部分物質飛濺到地球大氣層以外,在吸引力的作用下,飛濺出去的物質逐漸凝聚,形成了現在的月球。

因此,月球表面物質的成分,與這個類似土星大小的行星構成元素是相同的,這也證明了,月球曾經是從地球上分裂出去的事實,地球才是月球真正的老家。

相關焦點

  • 地球是否遇到天體之災,才把月球「扔」出去的?
    ​至於月球的成因一直都是困擾人類上百年的難題,雖然人類科學技術在近現代獲得了長遠的發展,但是對這一問題還是存在著不少的爭論。對於月球的成因主要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共振潮汐分裂說是解釋月球起源多種說法中比較著名的一種說法。
  • 月球從何而來?這項研究顛覆了科學家的認知
    月球究竟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們還沒有統一的結論。目前,科學界認為最合理的解釋是「撞擊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和火星差不多大的天體和地球發生撞擊,一部分地殼脫離地球表面,形成了現在的月球。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月球表面的金屬含量遠比想像中的更高。這項研究成果向傳統的「撞擊說」發起了挑戰。
  • 月球土壤和地球一樣嗎 月球土壤和地球有什麼區別
    導語:各國對月球的探索從未間斷過,其中,我國近期發射了嫦娥五號,為的就是去月球挖土回來。對月球土壤的研究,將對人類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那麼,到底月球土壤和地球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具體月球土壤和地球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了解。
  • 被地球「甩」出去,月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被地球「甩」出去,月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 抬頭望月,你看到的月球其實是地球的一部分
    月球背面圖(由於月球自轉和公轉周期一致,所以在地球上只能看到同一面月球,也就是月球正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研究月球的起源,一項利用石質隕石新分析法的研究顯示,月球誕生於44.7億年前,當時根本沒有人類,所以我們只能推測月球的形成原因
  • 嫦娥1號數據顯示月球比地球圓 月球最高海拔9840米
    嫦娥一號所獲數據顯示月球比地球更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02:18 新京報本報訊 (記者鮑穎 )根據「嫦娥一號」獲取的數據,中國科學家首次精確地測出了月球最高點和最低點,並發現,月球比地球更圓。
  • 月球是怎麼形成的?比地球早還是晚?科學家有這兩種猜測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不但為夜行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還為地球阻擋了很多隕石的襲擊,對於地球來說,它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那麼它和地球有什麼聯繫呢?是先有的月亮還是先有的地球?月球又是怎麼來的?科學家也早就發現月球上的土壤成分和地球上的土壤成分非常相似,這也為這個假說提供了有力證據不過這個說法也不是所有科學家都認可的,還有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從地球當中分割出去的,被稱為「分裂說」,這恰巧也能解釋月球上的土壤成分,為什麼和地球那麼相似。
  • 揭秘月球的起源之謎,月球土壤的年歲是多少
    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億年以前,從一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另一種理論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許是從太平洋地區"摳"出去的。然而"阿波羅"登月探險的結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結構成份差別很大,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假說,即"俘獲說"。他們認為,月亮是偶然闖入地球引力場,而被鎖定在軌道上。可是,要從理論上解釋這一過程的機制,難度相當大。因此,上述3種理論全都難以站得住腳。
  • 關於月球的最新冷知識:礦藏比地球少、水分子會「跳舞」
    LAMP提供的數據顯示,隨著一天內月球表面的變暖和變冷,水分子會在月球表面「跳舞」。探測發現,月球向陽面水分子大部分時間與月球土壤緊密結合。月球在中午前後表面溫度達到峰值,月球受熱,水分子融化並被加熱,然後在不同的寒冷地點「手舞足蹈」,直到找到一個足夠冷的地面,再被月球表土吸收,或在被吸收前上升進入大氣層。
  • 從月球和地球關係探究月球「身世」之謎
    從月球和地球的關係 探究月球「身世」之謎  新華社電 (記者 李斌 吳晶晶)關於月球的形成最常見的有同源說、分裂說、捕獲說和碰撞說四種。  ———同源說:月球和地球是姐妹關係。原始的太陽系是一團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雲。
  • 月球探索大盤點:十條月球詭異難解現象
    1、月球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一直都有爭議,現在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幾種。一是月球是和地球一起形成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月球和地球一樣,從一團宇宙塵埃之中,慢慢的形成了。二是分裂說。這個說法認為,月球原本是屬於地球的,在地球最初的形態中,因為轉速高,一部分地球物質被甩了出去,形成了現在的月球。三是俘獲說。這種說法認為,月球和地球原來沒啥關係,但是偶然機會,月球進入到了地球的引力場,被鎖定在了現在月球軌道上。四是飛船說。
  • 月球,外星人的監視器?
    有人說月球有可能是外星人監視人類的工具,你覺得呢?以下關於月球的謎題讓月球本身的存在變得撲朔迷離。1.月球的起源問題月球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種說法:分裂說、俘獲說、同源說和碰撞說。首先是分裂說,這是最早解釋月球起源的假說,認為月球本身就是地球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後形成了月球。但是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認為以地球的自轉速度不可能拋出像月球那麼大的物質。而且既然是分裂出去的話,本身的物質成分應該是一致的。
  • 關於月球的五個最新冷知識
    圖中虛線圈顯示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下質量異常區域。本版圖片均來自NASA官網今日視點月球是全體人類共同的圖騰。LAMP提供的數據顯示,隨著一天內月球表面的變暖和變冷,水分子會在月球表面「跳舞」。探測發現,月球向陽面水分子大部分時間與月球土壤緊密結合。月球在中午前後表面溫度達到峰值,月球受熱,水分子融化並被加熱,然後在不同的寒冷地點「手舞足蹈」,直到找到一個足夠冷的地面,再被月球表土吸收,或在被吸收前上升進入大氣層。
  • 月球土壤不能種菜,中國人天賦無處施展,月球基地食物來源怎麼辦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兩公斤重的月球土壤也被帶回來,未來將對月球土壤進行各種科學檢測和分析。我們中國人最關心的是月球土壤能不能種菜,然而這麼多年不管是美國還是前蘇聯對月球土壤的檢測分析發現月球土壤裡沒有任何有機物,也就是沒有含有碳的化合物或者碳氫化合物,對於植物來說有機物是其養分的重要來源,沒有有機物植物則不能正常生長發育,對於自帶種菜技能這種種族天賦的中國人來說,可謂大失所望。
  • 月球土壤的主要成分 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
    導語:土壤也分多種類型的土壤,主要區別在於其所含元素的不同。其實,每個星球的上的土壤是有一定區別的,例如,離我們最近的月球,其土壤成分和地球就不同。那麼,月球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到底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一起來看看。
  • 中國「嫦娥」九天攬月,將帶回2KG月球土壤,為何沒有美國多?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1967年,人類首次成功登月,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帶回「月球土壤」21.55千克;隨後1969年,阿波羅12號出發,帶回34.35千克「月球土壤」;1971年,阿波羅14號、15號分別帶回42.27千克和77.31千克「月球土壤」;1972年,阿波羅16號和17號分別帶回95.7 千克、110.5 千克「月球土壤」。
  • 嫦娥五號將從月球帶回土壤研究,為什麼美國也想得到這些土?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很久,不少科學家提出了多種猜想,比如:地球俘獲說,地球分裂說等等。直到阿波羅登月後,人類取得了大量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之後,通過對這些樣本的分析,才最終提出一個目前被主流所接受的說法:小行星撞擊說。
  • 月球土壤和巖石樣品這樣被帶回地球 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
    如何將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品在無人條件下進行打包,並保證樣品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不能有任何汙染,這就要求一個專門的裝置——月球樣品採樣封裝系統裝置,它能夠自動承接、封裝月球樣品並具有密封功能。
  • NASA最新照片顯示美國國旗還"飄揚"在月球上
      美國國旗和投射在月球上的陰影。  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美國太空人多次成功登陸月球,將國旗插在月球表面的土壤中。對此 ,科學家們猜想:現在這些國旗是否還存在?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探測器發回的最新照片顯示,儘管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部分美國國旗仍然屹立在月球上。
  • 月球被撞哭了隕石的功效使得月球脫水
    月球,常被我們稱之為月亮。它是我們地球的伴星,也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自古以來就不知道為地球抵擋了多少次的隕石撞擊的一位太陽系內的地球的好夥伴的存在。它是太陽系內的第五大衛星,也是質量最大的衛星,更是太陽系內質量上僅次於木衛一的衛星。其直徑與質量則分別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與八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