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並不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第1代衛星,而是在地球發生一場重大撞擊事件之後產生了,那場慘烈的撞擊,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幾乎改變了地球原始構成,完成地球重生,也撞擊產生了一個地球位星,那就是月球。這一理論是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堅持的月球起源推測。
科學家們對月球起源的推測是否正確,關鍵還要以證據說話。最有力的證據,莫過於將月球表面土壤的成分與地球進行對比,如果所含的成分吻合,那就說明月球曾經是地球的一部分,是一種劇烈的撞擊,導致地球部分成分飛濺的太空,形成月球的。
中國嫦娥5號,從月球表面帶回來了2000克的月球土壤。近日,科學家完成了月球樣品檢測分析,發現月球土壤中不少元素,和地球內部外星殘骸的元素相同,這也證實了數億年前發生的那次猛烈撞擊事件。
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一個像土星大小的流浪星球,猛烈撞擊地球,直接增加地球總質量近1/3,同時由於小部分物質飛濺到地球大氣層以外,在吸引力的作用下,飛濺出去的物質逐漸凝聚,形成了現在的月球。
因此,月球表面物質的成分,與這個類似土星大小的行星構成元素是相同的,這也證明了,月球曾經是從地球上分裂出去的事實,地球才是月球真正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