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蛋白質讓核糖核酸展現活力

2020-11-27 中國科學院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4日(北京時間)報導,耶魯大學和韋恩州立大學的科學研究顯示,一種複雜的RNA(核糖核酸)與蛋白質共同作用,在蛋白質的幫助下能經過整形,重新塑造成合適的形狀。這些存在已久的古老RNA通過不斷進化,在年輕的蛋白質中尋找合適的搭檔,輔助自己完成功能使命。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13日的《自然》雜誌網絡版上。

科學家曾經認為,絕大部分細胞活動都是由蛋白質控制著,然而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多種RNA分子也在大量生物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這項研究針對的是一種比較大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特殊RNA,也就是目前已知的Ⅱ組內含子(group Ⅱ introns)。Ⅱ組內含子源於原生生物、真菌、藻類、植物細胞器以及細菌和古細菌基因組中,具有自我剪接功能,許多Ⅱ組內含子的剪接反應需由蛋白質輔助才能完成。

研究論文介紹了Ⅱ組內含子的作用過程以及形態和功能之間的關係,並指出在幫助Ⅱ組內含子和其他RNA形成最佳造型的過程中,酵母菌蛋白質Mss116發揮了重要作用。

論文作者之一、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安娜·瑪莉·派爾教授說,這種Ⅱ組內含子RNA和Mss116蛋白質之間的互相反應很有趣:一個早已存在的古老RNA分子,經過漫長的等待以期遇到合適它的蛋白質搭檔,在這個等待過程中它自身也在逐漸進化,變得能跟更加「現代派」的年輕蛋白質合作,從而完成調控自身活性的過程。

早期的教科書認為RNA只是一種簡單的化學媒介,在DNA(脫氧核糖核酸)指令和蛋白質合成之間充當信使。但在人類的30億個基因編碼中,只有2%是蛋白質合成基因,而多種多樣的RNA則隱藏著其餘大部分基因的重組、激活或關閉的秘密。

派爾說,理解RNA的摺疊過程非常關鍵,對我們掌握那些只有一條RNA染色體的病毒的感染過程很有幫助,比如C型肝炎或西尼羅河病毒。在生物體中,RNA的作用遠比我們5年前認為的重要得多,需要進一步研究它們的結構和作用機制。

相關焦點

  • 蛋白質可幫助核糖核酸調控活性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4日(北京時間)報導,耶魯大學和韋恩州立大學的科學研究顯示,一種複雜的RNA(核糖核酸
  • 《蛋白酶K\核糖核酸酶活力》等六項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
    各有關單位及專家:   根據2015年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歸口的《蛋白酶K》(計劃編號:20154062-T-424)、《蛋白酶K酶活力及雜質檢測方法》(計劃編號:20154061-T-424)、《核糖核酸酶和脫氧核糖核酸酶純度檢測方法》(計劃編號:20154060-T-424)、《核糖核酸酶活力檢測方法》(計劃編號:20154059-T-424)、《脫氧核糖核酸酶酶活力檢測方法》(計劃編號:20154057-T-424)、《生物產品中功能性微生物的檢測》(計劃編號:20154063-T-424)6項國家標準於近日形成了徵求意見稿。
  • 美媒:新技術可讓人體細胞重返年輕 讓它們煥發活力
    新華社北京4月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可以改寫人體細胞的程序,使之重返年輕狀態,從而讓它們煥發活力。他們希望這項技術會有助於治療組織細胞老化引起的骨關節炎和肌肉萎縮等疾病。
  •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 「三葉草」的詩篇:人工合成核糖核酸背後...
    這一串數字,在現代科學史上留下可資紀念的歷史鏡頭——我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測得了全部生物活力。核酸是生命的奧秘所在。生命體遺傳信息的儲存、複製和表達,都由核酸控制。婀娜多姿的核酸長鏈,宛如繚繞在巍峨的科學峰巒上的玉帶,召喚著有志者去攀登、去摘取。十餘年來,至少有十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同研究核酸有關。
  • 轉移核糖核酸結構含有重要進化信息
    在目前已發現的眾多核糖核酸中,轉移核糖核酸是基因和蛋白質之間最直接的媒介。像許多其他核糖核酸一樣,轉移核糖核酸幫助把基因翻譯成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鏈。在特殊酶的幫助下,每個轉移核糖核酸分子識別並與特定的胺基酸結合,並將胺基酸運送到合成蛋白質的系統中。
  • 研究發現一種小核糖核酸與Ⅱ型糖尿病有關
    新華網倫敦2月6日電(記者 劉石磊)英國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刊登報告說,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小核糖核酸與胰島素耐受性相關,該發現或為開發Ⅱ型糖尿病新療法提供思路。
  • R平方增強人體腦力、體力、性活力,可以讓人變年輕!
    原因非常多種,尤其在現在汙染嚴重的世界裡,根本是加速老化的大環境,從空氣汙染、飲食的化學殘留物、還有資訊發達造成的輻射汙染等等,這些生活中的毒素一累積,就很難排出,所以造成老化加速,然後病痛經常發生、睡眠不好、記憶力不好、體力不好等老化現象。R2讓細胞排毒,細胞能量提高,細胞年輕了,人也就年輕了!1、R2的意義何在?
  • 日研究發現一種小核糖核酸與神經形成有關
    新華網東京8月23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在利用實驗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一種小核糖核酸與腦神經和視網膜神經的形成有關。
  • 科學家揭示核糖核酸酶P原子解析度結構及工作機理
    新華網瀋陽10月9日電(記者王瑩)核糖核酸酶P(RNaseP)是一類古老的核酸內切酶,它是除了核糖體之外目前存於所有生命體中的兩類核酶之一。然而,核糖核酸酶P原子級結構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析,其催化剪接的分子機理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題。
  • 核糖核酸幹擾技術(RNAi技術)介紹
    但是最激動人心的是轉錄後基因沉默現象的技術應用,即在多種有機體中應用核糖核酸幹擾(RNA interfere ,RNAi)技術進行特異性的基因剔除以研究相應的基因功能。那麼核糖核酸幹擾現象是如何被發現?它是怎樣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怎樣把它應用到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中呢? 10多年前,Rich Jorgensan和他的同事在矮牽牛花中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
  • 提升精卵活力的11種食物
    在準備懷孕前3個月至半年,多吃一些富鋅食物、動物內臟等,能提高精子和卵子的活力,增強孕育能力,更有助於生出健康聰慧的寶貝。為了便於大家理解以下推薦11種食物的上榜理由,先來了解以下營養素在人體中是幹什麼工作的,又是怎樣影響精子、卵子的活力的。提升精卵活力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的主要建築材料,也是消化食物和抵抗疾病的領軍大將。精子和卵子的構成自然也離不開蛋白質。
  • 百度地圖2020Q3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 以時空大數據展現城市活力
    以百度地圖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例。該報告以中國100個主要城市為研究對象,基於對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海量位置大數據、POI數據、交通出行數據、中國銀聯大數據產品行業智能決策平臺相關數據等挖掘計算所得,客觀反映了城市的出行態勢、夜間消費情況、人口吸引力和產業創新活力。
  • 核糖核酸酶MRP加工rRNA前體機制獲解析
    核糖核酸酶MRP加工rRNA前體機制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4:40:43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雷鳴、武健等研究人員合作解析出核糖核酸酶MRP加工rRNA前體的機制
  • 脫氧核糖核酸,載體在細胞中的遺傳信息
    在RNA分子的媒介下,DNA上的每個基因在生物蛋白質合成的過程中都定義了一個蛋白質。存在形式細胞中的DNA攜帶著遺傳信息。在真核生物中,它集中在細胞核裡。用途脫氧核糖核酸主要用在遺傳工程中,例如修飾某些細菌細胞以產生重要的物質,例如胰島素。
  • 美樂家基健能飲料——讓你感受年輕活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上班族發現,自己平時夜以繼日地工作,十分疲憊,這時候你可以選擇美樂家基健能飲料,感受年輕的活力,讓自己重燃鬥志。
  • 轉運核糖核酸 tRNA的結構與功能
    轉運核糖核酸(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tRNA)是一種比較小的RNA,一般由74-93個核苷酸構成,分子量約25 kd,沉降係數4 s。在發現microRNA之前,它是最小的RNA。 tRNA的功能是轉運胺基酸,按照信使RNA的鹼基序列合成蛋白質,稱為接頭作用。
  • 轉運核糖核酸(tRNA)的結構與功能
    轉運核糖核酸(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tRNA)是一種比較小的RNA,一般由74-93個核苷酸構成,分子量約25 kd,沉降係數4 s。在發現microRNA之前,它是最小的RNA。
  • 大腦記憶組織核糖核酸位置圖首次繪出,有望治療老年痴呆症
    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月31日電 據當地媒體報導,一個由以色列科學家領導的以美研究小組,成功繪製出大腦記憶組織中的核糖核酸(RNA)的位置圖,讓人們能以納米級解析度觀察核糖核酸分子
  • 中國農業大學高振江團隊發表了蛋白質組學對種子活力研究新成果
    本研究利用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及其它生理生化實驗技術探索了結合射頻(RF)和熱風乾燥(HAD)技術RF-HAD在玉米種子上的應用。結果顯示,RF-HAD具有加快乾燥速度和提高活力的優點,因此可應用於種子乾燥。此外,它還有助於更好的儲存,因為它有利於種子在乾燥過程中具有高活力的休眠。該研究結果將為玉米種子的工業規模乾燥提供理論指導。
  • 我科學家研究環形核糖核酸取得新進展
    人民網上海9月19日電(記者姜泓冰)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在線9月18日發表中國科學家在環形核糖核酸(RNA)研究方面的創新性成果。 這一最新成果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楊力課題組和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課題組合作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