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基礎工作是各項工作的基石。今年是我省「三基建設」全面深化提升的關鍵之年。在這樣一個重要節點,如何把「三基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如何全面推進「三基建設」工作紮實開展、大見成效?
兩年多的實踐,作為資金和政策的保障部門,省財政廳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加強「三基建設」,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戰略部署。為了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省財政廳將服務和保障全省「三基建設」作為財政工作的重要任務,著力構建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的財力分配體制機制,持續有力推進「三基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
他們以改革精神、法治思維和創新辦法,出組合拳、打整體仗,一項一項抓好落實、一步一步向前推進。隨著財政投入的持續加大,隨著「三基建設」的持續發力,全省的基層組織「活」起來了,基層陣地「亮」起來了,黨員幹部精氣神「旺」起來了……
加大投入力度推進「三基建設」
最近兩年,令長治市長子縣宋村鄉政府料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他們居然吸引了三名「90」後幹部加入,其中兩名還是碩士研究生。本以為鄉裡留不住人,沒想到兩位年輕幹部卻說:「吸引我們紮根基層工作的動力,不僅僅是環境的舒適、收入的增長,更是黨委和政府沒有忘記基層幹部的初心。」
這事兒放在以前,吸引研究生落戶條件艱苦的鄉鎮,基本是天方夜譚。而今,居然成了眼前的現實。為什麼?究其原因,原來是「三基建設」讓鄉村幹部紮根基層提升幹事創業的「熱度」高漲。
據了解,長治市縣域每個鄉鎮運轉經費不低於60萬元,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平均不低於10萬元,鄉鎮機關食堂夥食補助額的到位和鄉鎮工作補貼的兩次提標,以及村幹部基本報酬的保障,都讓基層幹部感受到政策的溫度,心穩了,工作勁頭更大了。據昔陽縣委組織部調查,願意紮根在鄉鎮工作的年輕幹部比例達到60%以上,比過去大幅提升。
這一切變化,都源於各級財政持續加強「三基建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三基建設」支出需求。據統計:2017年投入68.6億元,2018年投入78.1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2019年上半年各級財政預算安排「三基建設」保障資金77.87億元。
以晉中市財政局為例,該局積極籌措財力,連續三年拿出1000萬元配套資金用於鄉鎮幹部周轉房、辦公用房填平補齊和鄉鎮機關基礎設施均等化建設項目,有效改善了鄉鎮辦公環境。其中,壽陽縣高標準保障基層組織運轉,一般鄉鎮運轉經費達到100萬元、合併鄉鎮達到120萬元。長治壺關縣財政為每個鄉鎮再配套50萬元保運轉,鄉鎮運轉經費每年達到60萬元保障標準。
三年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既讓本系統的「三基建設」工作走在前,通過抓基層、打基礎、提能力,推動財政可持續發展;還以強烈的政治責任和歷史擔當服務保障「三基建設」,通過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
讓政策落地更加「精準」
「已經很知足了。待遇一年比一年好,是對我們最大的激勵和認可。任務再重,也願意紮根基層。」2019年7月26日,省財政廳調研選樹小組赴晉中、陽泉、長治、晉城等市,對9個縣(市、區)的「三基建設」實地調研、挖掘選樹一批「三基建設」先進典型。面對省財政廳工作小組,晉中市昔陽縣東冶頭鎮黨委書記楊衛東發自肺腑地感慨。
楊衛東在鄉鎮基層工作25年,在他的記憶中,「過去,辦公樓是瓦房,房屋門窗變形,屋頂一到雨雪天就漏水。辦公室和宿舍區沒分開,文件櫃後面支一張簡易床,鄉鎮幹部白天擠在一起辦公,條件雜亂擁擠。冬天靠火爐取暖,燃煤常常不夠用,還有安全隱患,食堂簡陋、飯菜單調……」
如今,走進東冶頭鎮機關院內,鄉鎮有了幹部周轉房,冬季取暖用暖氣,食堂飯菜每天換花樣,在鄉鎮工作吃得好花錢少,可休息能洗澡,還有閱覽室和文體活動場所,用他的話說,「跟以前比,天壤之別」。
以前,鄉鎮幹部的吃住條件差,報酬低,基層鄉鎮留不住年輕幹部,留下的積極性也不高。現在,除了辦公、住宿、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外,鄉鎮工作補貼標準也提高了,鄉鎮幹部收入高於縣直同級別幹部,工作積極性被大大調動。
事實上,鄉鎮辦公條件的明顯改善正恰恰體現出「三基建設」政策的「溫度」。不僅鄉鎮幹部的辦公環境「改天換地」,在落實「三基建設」投入政策方面,各級財政因地制宜創新方法提高政策落地的「精準度」,也充分放大了政策效果。
2019年,晉中市出臺「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二十五條」,加大鄉村資金投入力度,繼續提高農村幹部待遇。在省定標準上再增加20%;介休市把所屬鄉鎮按規模分三類,核定三檔運行保障標準,試行差異化分配。壽陽縣和昔陽縣在市級財政量化指標、競爭立項的基礎上,區分輕重緩急,集中資金,逐年分批對鄉鎮辦公用房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使「小資金髮揮大效益」……
這些生動實踐,打破了基層財政資金分配的「大鍋飯」,提高了大家的滿意度,充分激發和調動了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建起基層投入長效保障機制
省委提出「三基建設」的部署後,省財政就迅速行動,在深入部分基層鄉鎮(街道)和農村(社區)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加強「三基建設」財政投入保障實施意見。該意見具體涉及16項財政保障投入政策,每年僅省財政就需投入35.69億元。新出臺的政策主要有提高鄉鎮工作補貼標準、明確鄉鎮機關食堂夥食補助政策、推進鄉鎮幹部周轉房建設、加強基層組織運轉經費保障以及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五項。
為持續深入推進全省財政系統「三基建設」,在更高起點、更高水平上深化拓展並推動實現「整體提升、全面進步」,今年,省財政廳又印發了《全省財政系統「三基建設」2019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該清單通過細化責任分工,劃定任務落實路線圖和時間表,壓實「一把手」抓「三基建設」工作責任,健全完善上下銜接、整體聯運的工作格局,紮實有序推進「三基建設」工作高效實施。
「三基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必須站在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政治高度,力度不減、常抓不懈。既要立足當前,整合資源,著力解決現實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更要著眼長遠,統籌規劃,從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確保「三基建設」持續鞏固提升,不斷走向深入。(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