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海洋營養元素檢測技術

2021-01-10 嘿科技時代

成果與項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海水中營養元素的含量是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參數,海水的富營養化和適宜的營養鹽結構是引發赤潮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國家「十一五」海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海洋赤潮綜合監測,水質與汙染多參數綜合監測,營養鹽自動在線分析等技術」。

技術簡介:

通過對光路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及溼化學分析方法的創新,應用間斷化學分析進樣技術,「U」型長光程流通池,及多波長LED光束耦合技術,開發出一種高精度、低檢測限、低功耗、低劑量,可應用於海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全自動水質營養鹽在線分析儀,並實現成果轉化及批量化生產。

應用領域:

間斷化學分析儀及連續流動全自動化學分析儀,主要可應用於水(海水、地表水、廢水、飲用水)、土壤、植物、菸草、酒、食品等領域營養元素監測。

嘿科技時代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與科技,金融,人才等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探索了技術轉移過程中技術供方和需方的不同角度之間的矛盾,致力於建立雙方良好的溝通機制,提高技術轉移效率,全面推進社會科技水平的提高。您也可以訪問嘿科技時代網站了解更多項目內容。

相關焦點

  • 科研|海洋生物特色營養組分開發
    近年,科學家研究發現,海洋生物具有獨特的營養成分,包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類脂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這些物質是人類生長發育、健康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海洋食品也逐步成為人類營養源的重要來源。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船載流式細胞儀系統、營養鹽自動分析儀...
    採購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船載流式細胞儀系統、營養鹽自動分析儀、ICCD光譜探測器、營養鹽分析儀、元素分析儀、原子力顯微鏡、總有機碳分析儀採購項目 採購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採購人地址:青島南海路7號採購人聯繫方式:0532-82898629
  • 海水營養鹽分析檢測
    平均每立方公裡的海水中有3570萬噸的礦物質,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種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海水營養鹽海水營養元素(營養鹽、生源要素):主要是與海洋植物生長有關的要素,通常是指N、P及Si等。嚴格地說,海水中許多主要成分和微量金屬也是營養成分,但傳統上在化學海洋學中只指氮、磷、矽元素的這些鹽類歸為海水營養鹽。因為它們是海洋浮遊植物生長繁殖所必需的成分,也是海洋初級生產力和食物鏈的基礎。
  • 海洋與科技「聯姻」 擦出行業新「火花」
    為此,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在國家和省財政的支持下,啟動了一系列的科技興海項目,旨加快廣東海洋科技創新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當海洋與科技「聯姻」,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海洋與漁業》記者深入一線,採訪海洋領域的創新型企業相關負責人,挖掘出了亮點紛呈的創新產業。
  • ...元素分析儀、原子力顯微鏡、總有機碳分析儀採購項目評標結果公示
    採購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船載流式細胞儀系統、營養鹽自動分析儀、ICCD光譜探測器、營養鹽分析儀、元素分析儀、原子力顯微鏡、總有機碳分析儀採購項目 採購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採購人地址:青島南海路
  • 關於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及獲選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的通知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張訓華、溫珍河、郭興偉、郝天珧、侯方輝、張明華、楊金玉、尹 航、羅偉東、王忠蕾、丘學林、朱曉青、王保軍、陸 凱、王明健一等獎1.項目名稱:大黃魚脂類營養研究推薦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 元素檢測和樣品前處理技術論壇召開
    有毒有害元素檢測和樣品前處理技術專題報告論壇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6月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分會主辦,北京雄鷹國際展覽公司承辦的2012
  • 我區2項海洋生態環境研發項目獲廣西科技計劃 重點研發項目立項
    近日,廣西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牽頭申報的「環境激素與微塑料對海洋貝類聯合毒性及健康風險監測技術研發」和「空天地立體協同的北部灣水產養殖面源汙染智能監測與解析技術示範研究」2個項目獲廣西科學技術廳重點研發項目立項。
  • 立足海洋科技,逢時科技贏得用戶信賴
    立足海洋科技,逢時科技贏得用戶信賴 2020年09月29日 17:1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有數據顯示,不僅是在山東,在國家海洋戰略的推進下,全國海洋科技產業的發展以及老百姓對海洋生物健康的認知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海洋膳食認可度提升 南極磷蝦油受推崇 以近些年來營養膳食市場上較為火爆的南極磷蝦油為例,南極磷蝦油的銷售量逐年呈現遞增勢頭。市場調查的相關數據顯示,8月份VIK純南極磷蝦油的單日銷量就達到了數千瓶。
  •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及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獲優書目...
    山東維尼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洲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山東廣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秦 松、劉正一、牟春曉、邱盛堯、李斌、王壽軍、李文軍、鄭立勇、張 健、王學江、李 凡、畢遠新、王 蕾、洪華舟、張昭輝13.項目名稱:東太平洋魷魚資源開發與推廣應用
  • 863赤潮項目完成海水五項營養鹽分析儀進入試運行
    中國網4月8日訊 據東海監測中心消息,經過歷時2年多的工作,由東海監測中心負責牽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 「重大海洋赤潮災害實時監測與預警系統」 項目,配套研製的一批儀器設備和技術成果將逐步進入試運行階段。
  •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本次開放基金主要資助水下主被動電場探測定位方法、非磁金屬水下非聲探測及試驗技術研究、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安裝維修標準規範在我國應用研究三個重點課題的研究和開發。
  • 資訊 |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提交終評項目名單/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提交終評項名單
    來自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的相關專家共105名參與初評。會議期間還委託各專業組開展了2020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初選工作。(海洋優秀科技圖書評選)規則。海洋科學技術獎是經科技部批准、國家獎勵辦登記備案,在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協的指導支持下,由三家涉海科技社團共同設立的科技獎項,是立足我國科技實際,助推海洋科技工作者創新進取的重要舉措,中國海洋學會為該獎承辦單位,將與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一起繼續努力,把海洋科學技術獎辦出特色,辦出影響,更好地調動和激發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高峰,不斷創新進取,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 聚焦高鹽食品中重金屬檢測——食品中重金屬檢測技術交流暨標準...
    深圳海關食檢中心高級工程師顏治報告題目:食品中重金屬元素檢測技術顏治簡要介紹了重金屬檢測中常用的前處理和儀器分析方法,剖析了幾種方法的優缺點和在檢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近幾年,社會對嬰幼兒配方食品中重金屬問題關注度有增無減,但嬰幼兒配方食品基質複雜,前處理方式不同會直接影響其檢測結果。採用幹灰化方法處理嬰幼兒配方食品是食品檢驗中常用的方法。顏治提出,採用標準方法(幹灰化)處理某些嬰幼兒配方食品,在某些情況會使檢測的鐵、鋅含量偏低。他舉例說:某嬰幼兒配方米粉,添加的營養強化劑為氧化鋅,採用標準方法(幹灰化)處理後,檢測鋅含量明顯低於標籤值。
  • 土壤元素分析儀是哪種
    土壤元素分析儀,顧名思義就是對土壤進行分析的儀器,對了解土壤中的氮磷鉀、銨態氮、硝態氮、速效磷、速效鉀等很多種成分起到技術支撐,幫助人們選擇補充何種肥料,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肥料起到的施肥作用是不同的,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促進作物的正常生長,在土壤元素分析儀的幫助下,我們可以通過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營養成分、調節土壤酸鹼度、改良土壤結構、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性質;調節或改善作物的生長機制;改善肥料品質和性質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 「螢光檢測技術及裝備」和「黃麴黴毒素分析儀的研發及應用」項目...
    儀器信息網訊:2017年12月18號,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組織的「螢光檢測技術與裝備「和」黃麴黴毒素分析儀的研發及應用」項目成果鑑定會在北京京儀酒店召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劉長寬主持會議。
  • 【中國夢·踐行者】專注精密海洋儀器研發 她讓多項自主核心技術...
    這些儀器有的似透明玻璃匣子,有的像「金屬飲水機」,還有的形如鋼鐵八爪魚,從硬體研發、軟體編寫到樣機組裝調試,都由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女研究員李彩和她的研究團隊完成。其中水體體散射特性快速剖面測量技術、海水營養鹽高靈敏度分析技術、水下光學儀器及視頻攝像窗口防汙染技術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核心技術突破了國外壟斷。
  • 硒,生命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
    素有「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延緩衰老的營養素」之稱的硒,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被聯合國衛生組織及中華醫學會認定為繼碘、鋅之後的第三個人體必需補充的微量營養元素。近年來,隨著科學知識和營養學知識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硒的重要性。由於它有延緩衰老、抗癌等神奇功效,不少年輕人對補硒產品有很高的認知度,並選購各類補硒保健品送給長輩。
  • 南科大海洋系劉青松團隊項目入選2019年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
    近幾年,劉青松教授在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海洋磁學年輕研究團隊。該團隊以國家對海洋資源與環境的重大戰略需求以及前沿科學問題為導向,將「設備購置與設備研發」相結合,大力推動海洋磁學平臺建設和方法創新,開拓海洋磁學研究新方向。
  • 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揭牌 聚焦藍色海洋經濟發展
    12月30日,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亮相。據介紹,研究院致力於發展藍色海洋經濟,重點關注「海洋+藍色糧倉」「海洋+大健康」「海洋+現代畜牧養殖業」「海洋+現代種植業」「海洋+生物智造」「海洋+智能裝備」六大板塊,擁有海參營養保持與精深加工技術體系、海洋水產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體系兩項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