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導,為了應對網絡社交媒體上對英國的輿論攻擊,英國陸軍打算組建一支「鍵盤俠」部隊。該部隊主要職責是關注網絡輿情變化,防範別有用心之人挑撥是非,破壞國家的安定團結。據悉,這支部隊薪水不菲,但如果想要進入「鍵盤俠」部隊任職,需要熟練的使用推特、臉書、You Tube等社交媒體,此外,應聘者需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在同敵人「周旋」的過程中,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鍵盤俠」是一群現實中膽小怕事,卻在網絡世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談笑風生的人群。在「鍵盤俠」群體中,網絡噴子尤其令人憎恨。但如果將「鍵盤俠」運用在對的地方,則會產生出人意料的結果。因為「鍵盤俠」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著輿論的走向,或多或少影響著人們對於熱點事件的看法與態度。這不僅體現在社會領域,還體現在國家意識形態領域。例如在美國主導的多場「顏色革命」中,往往就少不了「鍵盤俠」的身影。
在戰爭中,「鍵盤俠」必不可少。在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敢偷襲珍珠港?除了軍事實力外,與國內廣泛的民意基礎脫不開關係。當時日本媒體大肆鼓吹美國準備對日開戰,絲毫沒有和平誠意。鋪天蓋地的宣傳讓日本民眾誤認為這一切都是美國的錯,這就導致全體日本民眾紛紛支持對美國的戰爭。最終,在這場輿論宣傳戰中,日本軍方成功隱瞞了真實信息,對美軍珍珠港發動了襲擊。
美國在全球發動的「顏色革命」,照樣離不開「鍵盤俠」的助攻。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的媒體將薩達姆塑造成一個「劊子手」的獨裁者形象。這導致部分伊拉克民眾對薩達姆非常痛恨,伊拉克政府在戰爭中喪失民眾基礎,最終被美軍輕而易舉的推翻。從中可以看出,在網絡輿情戰中,「鍵盤俠」的地位有多麼重要了。
西方媒體非常擅長製造假新聞,真相往往被他們人為地掩蓋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國家不應該作壁上觀,而應該也組建一支網絡部隊,在關鍵時刻搶佔輿論制高點,這樣對我們有利。未來,世界各國搶佔輿論制高點,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仍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