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問答5-6:
【問】
孔內發生銅渣的原因為何?PTH中膠渣去除若不完全,鍍化學銅後孔內會有什麼情形發生,是否會造成銅絲或銅渣及孔塞?一般去膠渣的要求程度為何?如何確認膠渣去除清潔與否?是屬除膠不良或孔不良所造成?
【答】
銅渣多半出自槽液中的固體粒子沉積所致,比較常見的來源包括化學銅粗糙、電鍍燒焦顆粒沉積等,仔細找出粒子來源並杜絕它就可以解決。膠渣清除不全,只會造孔環與孔壁互連處有分離狀態,不應該發生其他問題才對。
De-smear只要不超過0.3milEtch back(回蝕)即可,一般而言除膠渣程度控制是以咬蝕量為主要指標,如果咬蝕量穩定但仍然有殘膠質量問題,則可能有兩種狀況:其一是膠渣確實未清乾淨,來自於過多不良鑽孔產生的殘膠。其二是膠已清除,但沾黏在孔壁未被後來的水洗清除。前者必須改善鑽孔製程,而後者則要改善水洗或強化De-burr的高壓水洗清潔能力。
在製程控制方面,監控測試用的無銅基板重量損失可以作為除膠渣量的指標,但是這種作法只能保證藥水作用狀況,並不能保證每個孔都有完整除膠。觀察方面目前除了切片外也可以用立體顯微鏡檢查,當觀察到重量損失偏低並發生殘膠,則應該要將問題責任歸於除膠渣。如果重量損失保持正常水平,則應該認定問題是來自於鑽孔,以上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