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由於天線頻段多、手機側邊曲面構型等因素,天線設計有別於4G手機。產業界開始發布各種工藝路線,本文以問答方式綜述天線布局及其製造工藝。
一、 天線布局在外露的側面,用什麼工藝路線?
"天線外露"是沿用4G時代金屬邊框分段做天線思路,天線指標最佳的結構就是外露,因此4G金屬機身時代是「清一色」的外露做法。但5G手機天線眾多,會導致金屬中框分段太多而有損美觀,不如在塑膠上「雕刻」金屬圖案做天線。這種雕刻有兩種模式:
其一,是真雕刻金屬做天線(LMA),其二是雕刻塑膠(LSA),再把雕刻塑膠圖案金屬化。
雕刻塑膠再金屬化是主流,因為雷射鐳射圖案精細、金屬化後附著力強、產能高、良率高。
圖1 在手機外殼金屬邊框的塑膠材質上做LDS工藝天線
二、5G手機中框上布局天線是主流嗎?
5G終端從主流結構來說,機身內部是鈦鋁合金包塑膠邊注塑的結構件,這個結構件之外邊的一部分是一級外觀面,一級外觀面上部分區域可以做LDS天線。因此中框布局做5G天線是主流。
圖2 鈦鋁合金包塑膠注塑(低成本、剛性強,適合做內部結構件)天線製造在塑膠上
三、 鈦鋁合金被LDS塑膠包邊注塑後再做LDS天線,工藝上是否衝突?如鈦鋁合金被LDS製程中藥水腐蝕?
鈦鋁合金不耐酸鹼,因此需要在製造過程中,對工件進行保護,其保護途徑是成熟的化學品,參考陽極氧化時,對金屬保護流程,很多保護性塗料選擇性噴塗後,再雷射鐳射時留出LDS加工區即可。近年,LDS藥水也有提升,化學鎳藥水也有非酸性的中性藥水。
下圖是2017年前後量產的一款鈦鋁合金包LDS塑料上製造LDS天線的產品;
圖3 量產過的鈦鋁合金包塑膠邊框結構,在白色LDS塑膠上做天線
圖4 鈦鋁合金包塑膠邊框上做LDS天線的化學鍍現場(微航)
因此無論哪家一級供能解決了以上的保護難題,就有了立足於5G天線的製造,畢竟這是天線製造的主戰場。
四、 玻璃後蓋上做天線有成功案例嗎?
華為P30玻璃後蓋上有兩條天線,機身內FPC上焊接了LDS天線,與後蓋天線無線耦合。這種無線耦合好處是:機身內LDS天線不要考慮全向輻射指標,只要把信號耦合到後蓋,由後蓋上的天線去全向輻射。對於手機內緊張的空間來說,天線指標可延伸到後蓋解決。機身內LDS天線可以採用高介電係數材料,如陶瓷或者高介電LDS塑料來設計的更體積小巧,定向的與後蓋天線互耦。
五、 中框上外露一級外觀面,其上天線如何與機身內部貫通?
上文提到的無線耦合是一種方式,而另一種方式就是「細孔」:直徑在0.1mm內導通的細孔被噴塗油漆後覆蓋了,實現了「隱形」。
六、 LDS製程中,雷射能一次性鐳射天線圖案時打出直徑0.1mm細孔嗎?深度多少?能在後續化學鍍時實現金屬化嗎?
雷射能在做LDS鐳射時一次打孔,無需再取出素材換用專門的雷射打孔機。這取決於雷射裝備種類,並非任何LDS鐳射機都可以做到。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雷射機:
雷射打的孔直徑在0.1mm,化學鍍時可實現金屬化,確保雙面導通,下圖示實驗報告摘要,素材是PC,厚度是0.7mm,孔徑0.1mm,化學鍍長金屬後,孔變成0.05mm:
圖5 微航在PC-LDS材質的殼體上做雷射穿孔實驗
在直徑0.1mm的細孔內實現導通,化學鍍填小了孔徑。毫米波外露天線與內部的接觸需要此工藝支撐。
七、如何看待5G手機中的LCP路線?
LCP材質表面金屬化在低頻段是成熟的,但在28Ghz毫米波頻段,LCP材質金屬化最佳模式是附著一層非金屬化低損耗膜,然後在上面雷射沉積金屬,即LDS工藝,而非走傳統蝕刻路線。微航已用實驗證明過這項工藝的可行性,但目前日系和臺系還在走敷銅蝕刻路線。敷銅路線的最大難題是粘接銅箔的膠在毫米波的損耗非常大,且難以解決。
而微航採用的是無膠體系,因此損耗低。在此我們歡迎各位提供LCP膜,由微航加工好傳輸線來共同進行測試!
八、 LCP和LDS兩條路線,在5G手機中哪條路線為主?
兩條線路都會用上,即硬質LDS和軟質的LCP會組合使用。LCP表面金屬化也可以用LDS來實現。
九、 您覺得5G手機天線產業下步狀況?或者趨勢?與4G時代有何區別?
4G時代分前後兩段時期:2009年-2014年的LDS發展黃金時期,一批上市企業都上了德國裝備,德系裝備為主支撐了產業出貨;2014年至今,蘋果手機把天線做在外殼金屬中框上,這對LDS產業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天線與機身一體化後,即使設計時考慮天線但製造時卻沒有這個部件,餘下的傳輸線採用FPC來實現。這導致業界缺乏訂單,無力更新裝備,也沒趕上設備自動化、無人化的浪潮。
以2017年穀底的LDS雷射代工單子為例,3D鐳射加工費降到了一元內,靠一臺機器一個人,雙班2人的人海戰術,企業基本沒有利潤。雖然LDS業界目前依舊採取人海戰術,但以先進裝備來開闢工業4.0的道路是大勢所趨。5G手機的更多天線能提升產值不假,但擴大產能的同時節省人力資本開支才是當務之急。總之,5G時代LDS製造的無人化是與4G時代的最大區別。
十、 關於微航的無人產線?
(1)來自於代工經驗資料庫:我們從製造代工做起,積累了耳機、手錶、手機、傳感器等各種天線製造代工經驗。也同步開發出幾種雷射機;
(2)微航設計的無人線確保了柔性:適合不同大小尺寸的產品自動上線;
(3)重要指標——精度:微航為一家業內巨頭代工過±50微米精度的天線,每天加工7萬隻。而微航無人產線利用毫米波加工產品,其精度只會更高!
精度決定了無人產線的技術路線,用機械手來做動作還是平臺來做動作?這個決定異常重要,因機械手精度高檔的在17微米至25微米之間,屬於串聯機器人;而平臺屬於並聯機器人。串聯機器人總誤差在手指末端是不定方向的;但並聯機器人是解耦的,末端誤差的指向是可控的——用傳感器糾正。因此,微航一直用五軸或者六軸平臺來做,機械手僅用於上下料。
一個有趣的案例是,2019年,某巨頭面向雷射裝備界招標一臺多頭的3D雷射機,用於5G基站塑膠振子加工。而我司平臺方案獨家中標,只因其他公司都是機械手方案!對於加工幅面幅面更大的筆電等產品,顯然平臺方案更合適。
(4)選好雷射源:雷射的開關頻率高則鐳射出的線條狗牙小,因此皮秒雷射價格更勝一籌。因此微航在2013年進入雷射設備研製時,就將開關頻率定在2倍於進口雷射裝備。曾有客戶在租賃我司設備前,用相同手機外殼對比了不同雷射機鐳射效果,發現微航機器做的更為細膩。還有一個應用場景是在線打微細孔,用於手機外露天線與內部電路相連,微航裝備可做到同步進行,無需換機臺。
其次是雷射機的光斑小於進口裝備20%,即使國內LDS都仿真國外裝備,微航始終與業內保持區別。以上這類高開關頻率、細光斑、打細孔等都需要特殊的光源。
圖6 微航LDS雷射產線部分場景(目前單人單機的人海戰術是行業現狀)
圖7 微航的「無人化」產線(僅需一人),是5G時代LDS產線工業4.0的需求
十一、微航的LDS技術有被一級供客戶使用嗎?
沒有一級供使用則不能進入主流,微航在4G時代承接一級供轉包的製造單,積累了設備運營經驗。但如何在2017年的行業谷底,進一步將3D雷射鐳射加工費降低至平面普通的雷射鐳射水平?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創新設備,因此設備研製要圍繞柔性化、高精度化、高速度、無人化四個主要指標進行。所幸,我們開創了全自動產線,已開始向一級供提供。相應的,微航研製的材料和積累的寶貴加工經驗也轉移到客戶手上。在此歡迎更多客戶聯繫,訂購我司裝備!
十二、5G手機中最難設計的天線是哪個頻段,工藝如何實現?
低頻段如700Mhz頻段,採用MIMO,手機需要四個角落上布設天線,可以採用氧化鋁陶瓷做基材,其介電係數為7左右,損耗也低,天線3D布局在陶瓷上;也可以採用介電係數在7的LCP-LDS塑料(微航提供)縮小體積。
十三、如何看各種LDS升級新聞?
LDS涉及藥水、裝備、材料、工藝等細分領域,期待不斷看到產業升級的消息!5G天線最終的最佳模式還沒有定,前期一些成熟的工藝也會被互相融合,例如:鈦鋁合金包塑膠做天線工藝,NDA路線還可以再優化,NDA是把一段鈦鋁合金注塑時候內埋,成型後用CNC去除部分金屬工藝,是目前天線的主要路線。但5G天線複雜,細微的線段很多,一種優化思路是內埋高溫陶瓷天線,即注塑時將鈦鋁合金和陶瓷天線一併成型。這種路線,減少了複雜度,提升了良率,而陶瓷天線可以預先做好。高溫陶瓷相比低溫LTCC的損耗更低,成本也更低,但難點是精細3D電路化,若用上微航陶瓷塗料後就可以再做成3D天線,這是一種陶瓷LDS工藝,陶瓷天線也可以與FPC焊接一體進行組裝。但無論哪種工藝都離不開材料和裝備的支撐!
來源:深圳市微航磁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