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DuNE技術構建手機集成自適應天線調諧器的解決方案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在蜂窩手機內實現天線調諧的最大障礙是缺少一種損耗低、調諧率高的高性能、可電調諧電抗元件。這種元件的最大挑戰是功率處理能力和線性度。作為MEMS和BST方法的一種替代方案,Peregrine Semiconductor採用其UltraCMOS工藝技術和HaRP設計創新,開發了一種已申請設計方法學專利的DuNE技術,來製造實用的數字調諧電容器(DTC)。那麼如何利用DuNE技術構建自適應天線調諧器的關鍵構建模塊呢?

如今的手機不僅僅是通話設備,它還必須支持移動電視、藍牙、WLAN和GPS等應用。由於新特性、新功能以及輕薄短小的工業設計要求,留給手機天線的空間非常有限。天線被裹包在設計內並被施以彎曲布線,因而降低了其效率。幸運地是,這種天線性能損失可以通過天線調諧來補償,天線調諧利用動態阻抗調諧技術來優化天線性能。

當 無源天線無法滿足預期性能要求時,通常採用開環天線調諧系統,對天線在設定頻段和工作模式的性能進行微調。這種技術還會把與發射/接收頻率、調諧機制或手 機使用狀態(滑蓋或摺疊)等相關的環境因素考慮在內。當設計手機的時候,這些信息被存儲在基帶存儲器內的查找表中。但開環系統不對天線的工作狀況進行實時 監測,所以它無法把變化的環境因素考慮在內。

在蜂窩手機內實現天線調諧的最大障礙是缺少一種損耗低、調諧率高的高性能、可電 調諧電抗元件。這種元件的最大挑戰是功率處理能力和線性度。用於GSM發射器的天線功率要達到+33dBm,但在不匹配條件下,可調諧元件必須要能處理功 率達+40dBm(30V峰值)的RF信號。

為實現可調諧天線和濾波器,設計人員採用微機電系統(MEMS)和諸如鈦酸鍶鋇(BST)等鐵電材料技術進行了實驗。雖然這些技術具有很大應用前景,但現在尚不能大批量生產。為解決手機天線的可調諧問題,設計人員需採用經過驗證且可立即投入大批量生產的新技術。

手機RF收發器部分的阻抗被設計成50Ω。理想情況下,天線應在整個頻段的阻抗都為50Ω。但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出現,因為小巧手機的天線與生俱來就具有帶寬窄、匹配性能較差、發射效率低等特徵。帶寬限制迫使手機天線設計人員在整個工作頻段內不將天線阻抗目標設定為50Ω。

用 戶拿持手機的方式等環境因素也將影響手機天線的阻抗。一般情況下,手機天線工作的電壓駐波比(VSWR)小於3.0:1,但當用戶的手指放在天線發射器上 時,VSWR會被惡化至9.0:1。考慮到信號鏈上所有設備都被設計為工作在理想的1.0:1的VSWR,所以即便在開闊無障礙的地方,這種性能惡化的後 果也非常嚴重。

為滿足這些嚴苛的功率要求,自適應天線調諧也許是唯一選擇。這個方法強制天線在怎樣環境下都具有50Ω阻抗, 從而使系統其它部分工作在最優狀態下。雖然當天線阻抗為50Ω(1.0:1 VSWR)時,天線調諧器將自身的損耗增加到了電路中,但與未經過校正的系統相比,自適應天線調諧技術可以顯著降低調諧器輸入到天線輸入之間的整體插入損 耗,從而提升PA和RF濾波器的性能。

手機天線設計人員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發射和接收的頻率不同。多頻段天線要求電路在頻段邊沿具有很好的性能,並能主動跟蹤天線的失諧,並在很短的時間對重新將天線調諧到合適的狀態。

有 幾項技術被建議用作天線調諧方案,包括採用MEMS開關電容和BST電容。不過,採用MEMS和BST技術的主要挑戰在於:它們都需要高偏置電壓(30V 或更高)才能實現調諧,通常需要一個獨立CMOS充電泵和控制晶片。一般無法將這些技術與RF、模擬和數字電路集成在同一裸片上,因此,實現自適應天線調 諧器需要用到多個IC。典型情況下,基於MEMS和BST技術的自適應天線調諧器都是採用多晶片模塊(MCM)技術實現的。

作 為MEMS和BST方法的一種替代方案,Peregrine Semiconductor採用其UltraCMOS工藝技術和HaRP設計創新,開發了一種已申請設計方法學專利的DuNE技術,來製造實用的數字調諧 電容器(DTC)(圖)。它們帶數字控制功能的可變電容器,可滿足蜂窩手機天線調諧對低偏置電壓、高線性和高調諧精度的要求。該DTC採用倒晶片封裝,尺 寸僅1.36×0.81mm。

採用DuNE技術能在單晶片中集成自適應天線調諧器的關鍵構建模塊。

與 體CMOS和絕緣矽(SOI)技術不同,UltraCMOS場效應管(FET)因採用完全絕緣的藍寶石基底,所以可被堆疊起來處理很大的RF功率。它能 在+20dBm到超過+40dBm的功率範圍內進行調諧,能滿足GSM和WCDMA手機對功率的要求,而不是降低Q值或調諧率。

相關焦點

  • 手機射頻開關領域的工藝之爭: RF-SOI Vs.MEMS
    RF器件和製造工藝市場正在升溫,這種態勢對於智慧型手機中使用的兩個關鍵組件 - 射頻開關器件和天線調諧器尤為明顯。射頻器件製造商及其代工合作夥伴繼續推出基於RF SOI工藝技術的傳統射頻開關晶片和調諧器,用於當今的4G無線網絡。最近,Global Foundries為未來的5G網絡推出了45nm RF SOI工藝。
  • 5G各類場景的天線解決方案
    在鄉鎮郊區,5G可使用8T為主的普通天線。主宏站場景5G天線解決方案見圖9。a)64T/32T 3D賦形天線。在密集城區,5G天線宜採用64T/32T為主的Massive MIMO 3D賦形天線。波束賦形技術的實現不僅需要更多的天線陣子,同時也需要天線由過去的射頻處理單元同天線陣子相分離的無源向融合後的有源天線轉變,以實現各個天線陣子相位和功率的自適應調整。缺點是算法複雜,大規模的天線陣列增加天線的體積和重量,天線造價昂貴。
  • 【觀察】手機天線技術的發展與挑戰
    GPS天線位於左上部,近場通信天線(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和無線充電線圈在手機中部。 此外,手機中還集成了先進的磁性安全傳輸線圈(MST,Magnetic Secure Transmission)位於攝像頭附近。MST是一種行動支付技術,是利用手機發射信號來模擬傳統的磁條卡。
  • 關於手機的天線調諧,你有四點須知!
    背景:為何需要天線調諧由於手機運行所需的頻段、功能和模式的數量不斷增加,現代手機的 RF 前端 (RFFE) 設計也日益複雜。需要採用更多天線,使用載波聚合 (CA)、4x4 MIMO、Wi-Fi MIMO 和新的寬帶 5G 頻段來提供更高的數據速率,因此智慧型手機中的天線數量從 4-6 個增加到 8 個或更多。與此同時,可用於移動系統天線的空間縮小,導致天線效率降低。
  • DBS電視接收機低中頻與直接轉換調諧器的比較
    但這種窄帶伺服迴路需要很大的交流耦合電容,這類電容通常無法集成至晶片。直接轉換調諧器的另一個缺點是,信號路徑組件的1/f噪聲可能導致調諧器噪聲指數 (noise figure) 大幅下降,因為1/f噪聲會與零中頻位置的目標 (複數) 信號頻譜重迭。由於雙極電晶體的1/f噪聲遠小於MOS電晶體,大多數的零中頻DBS調諧器都採用雙極技術。
  • 德州儀器公司的GC5322型集成發射方案及線性化方案的需求討論
    這種自適應數字預失真方案擴展了功放的線性範圍,同時波峰因數有降低,可以更強力驅動射頻PA,而且效率更高,同時滿足傳輸譜效率要求及調製精度要求。 這種新型數字前置補償器已經集成到了德州儀器公司的GC5322型集成發射方案中。幾百萬門專用信號處理器(ASSP)採用0.13微米CMOS工藝製造,並且包含了數字上轉換、振幅因數降低以及數字預失真。
  • 高功效DVB-H/T晶片解決方案
    該方案包括兩款晶片:OmniVia TUS9090和OmniTune TUA9000。OmniVia TUS9090是全集成化系統級晶片,包括射頻調諧器、DVB-H/T 解調器和集成的存儲器。OmniTune TUA9000是用於接收DVB-H 和 DVB-T制式數位電視信號的直接轉換式多頻段矽調諧器(VHF、UHF和歐美採用的L頻段)。這些產品面向移動數位電視產品,例如手機、PDA、移動媒體播放器和筆記本電腦等。
  • Metawave超材料頻率自適應轉向技術,解決精確控制雷達波束
    Metawave的模擬雷達技術基於電子轉向控制天線。它採用具有雙埠的單根天線,一端連接到發射器(Tx)或接收器(Rx)鏈路,另一端連接到微控制器(MCU)。 Freeman說:「今日的雷達解決方案即使採用了最佳的數字波束成形技術,或許能可靠地看到車子前方200公尺處的距離,也能偵測到有『東西』在那裡,但他們沒法辨識那是什麼。」 而現實情況是DBF不是支持高解析度就是高信噪聲比(SNR),並非二者兼具。
  • 5G行動裝置天線調諧解密
    5G手機牽涉到整個產業鏈的技術升級,它和4G手機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哪些技術又會在5G手機的普及當中起到關鍵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天線。5G手機與4G手機一個明顯的區別是射頻組件的大幅增加,作為信號傳輸的「公路」,手機天線也被視為5G手機升級的「先行」要素。5G顯著增加了移動天線必須支持的新頻段。
  • 智能天線工作原理是什麼 智能天線技術發展介紹【圖文】
    面對挑戰,人們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得到比較廣泛認可的有兩種方法:一是移動運營公司調整基礎網絡的構成,增加基站數量和小區數量。這種方法需要相對巨大的基建投資,同時帶來的幹擾問題也比較突出;二是擴大頻譜帶寬,這種方法需要較高的頻率資源成本,況且頻率資源是有限的,頻譜帶寬不可能無限擴展。基於這樣的現實,智能無線技術也就應運而生了。
  • 無線產品功率放大器-天線接口的自適應調諧設計
    集中多個無線應用在單個設備中需要天線在較多頻帶上操作,因此會影響性能。此外,最新的變形手機設計趨勢對天線有不利的影響。這些變形手機包括滑蓋手機和旋轉手機,需要天線在所有位置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是,天線的阻抗取決於同其他導體和電介質的接近程度。對於蜂窩產品而言,最常見的導體和電介質是用戶的手和頭。
  • 採用封裝天線(Antenna-in-Package,AiP)技術的雷達晶片
    採用封裝天線(Antenna-in-Package,AiP)技術的雷達晶片 在汽車應用方面,射頻(RF)CMOS是雷達集成電路(IC)的下一代技術,其優點之一是低功耗。該優點對於物聯網領域等也很有吸引力。實際上,低功耗雷達晶片適用於停車管理、機器人避障、手勢識別、人體感應、液位計/物位計等應用。
  • 5G應用場景齒輪箱解決方案
    5G基站天線,面向未來,兆威天饋系統調節齒輪箱方案研發項目組結合手機基站的多頻多埠、小型化、智能化等方向演進,設計的手機基站天線電動齒輪能更智能化地自主控制調節仰角方向使移動帶寬能更高速流暢,智能化實現區域流量的最大覆蓋,最小覆蓋和主覆蓋範圍。
  •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打開APP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03 11:11:00 陣列天線就是天線研究的一種新方向
  • 移動5G設備天線調諧的詳細資料講解PDF文件
    要設計多個移動天線?面臨效率下降問題?這裡有一份指南,可幫助您使用 COFF 電容設備開發天線性能出色的產品,從而提高系統效率,擴大覆蓋範圍。 5G 技術促使移動天線必須支持的新頻段數量顯著增長。由於新型手機設計的複雜性,手機設計師需要在單個天線上使用越來越多的孔徑調諧器。
  • 基於MAX2180 LNA的AM/FM有源天線LNA設計方案
    本應用筆記介紹AM/FM汽車天線的一個參考設計(RD)。設計採用了適用於有源天線模塊的高度集成AM/FM低噪聲放大器(LNA) MAX2180。LNA在AM和FM信號通路上均集成了Maxim的自動增益控制技術,帶有用戶可選設置點。
  • 英飛凌推出兩款高集成度DVB-H/T接收器晶片
    DVB-H/T晶片解決方案:OmniVia TUS9090和OmniTune TUA9000。採用它後,在設計電子系統時可達到微型化之目的。此兩款全新解決方案將推動更低之系統成本、降低功耗、最終可增加採用移動電視技術及其應用之比例。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n-Stat之報告,至2007年底時,預期在移動電視應用市場使用者將會超過一千八百萬。該公司亦預測至2010年時,全球使用者將會超過一億三千萬。
  • 5G手機天線布局和製造技術問答
    5G手機由於天線頻段多、手機側邊曲面構型等因素,天線設計有別於4G手機。
  • 論文推薦| 郝雨時:噪聲協方差自適應控制下的雙天線GNSS/INS初始對準方法
    本文首先說明雙天線GNSS/INS組合導航初始對準模型,接著基於EKF說明系統噪聲協方差自適應控制及觀測噪聲協方差自適應控制,然後利用試驗,比較不同噪聲自適應控制機制對對準模型穩定性及精度的影響。最後,總結本文所採用的基於噪聲協方差自適應控制下雙天線GNSS/INS初始對準方法優勢。
  • 詳解膠粘劑在智慧型手機中的應用與解決方案
    手機的設計與製造越來越追求超薄超輕、超窄邊框以及屏大美觀。為了實現這些特點,手機廠商在組裝過程中越來越多採用膠粘劑來粘接組件。 下面介紹一下膠粘劑在智慧型手機中的技術應用與解決方案: 1、手機主板(包括晶片粘接、灌封、散熱,電池的粘合以及主板上零部件的粘合)主要用膠有:環氧底部填充膠luxbond 919、導熱導電膠、矽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