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鑽石「種植」工廠揭密,10人每3天「收割」上百顆原鑽

2020-08-15 新鮮看

往期文章

在地球表面以下約200公裡深處的地球地幔內。天然鑽石是在1300°C到1500°C的高溫和5萬-7萬大氣壓的壓力下形成的。隕石,金伯利巖和其他火成巖將晶體帶到地球表面。實驗室中生長的鑽石與開採的天然鑽石完全相同。

左邊是天然開採鑽石,右邊是人工種植鑽石

人造鑽石的首次嘗試是在18世紀末進行的,當時科學家得出的最終結論是,鑽石的基礎是碳,它與石墨的區別僅在於其晶格。破壞鑽石的結構要比形成鑽石容易。

左-天然天然鑽石,右-人工種植

19世紀末以來,科學家試圖將廉價的碳(煤或石墨)轉化為堅硬而有光澤的鑽石。許多人都聲稱成功,其中包括法國化學家亨利·莫桑,英國物理學家威廉·克魯克斯等著名科學家。但都不能提供所獲得結果的嚴格證據。

技術來源:俄羅斯專利號 RU2586140C1 (2016.06.10發布), RU2650971C1 (2018.04.18發布)等

金剛石的合成技術——CVD(化學氣相沉積,氣相沉積)。

將小金剛石種子放置在特殊腔室中的基板上。藉助微波輻射,碳氫化合物氣體(例如,甲烷)被加熱到高溫(3000°C),分子分解為碳和氫原子,形成電離氣體。氣體中的碳沉積在加熱到600-700°C的基板上,添加到鑽石晶體中以使其進一步生長。

1954年,在通用電氣的實驗室中獲得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鑽石。通用電氣的技術為HPHT(高壓高溫),電弧壓機中放置了石墨和充當催化劑和溶劑的鐵-鎳-鈷熔體。

1980年代末,俄羅斯科學院新西伯利亞分公司的科學家創造了一種稱為「分裂球」(BARS)的無壓力裝置,溫度可以升高到2000°C,壓力可以升高到2萬個大氣壓。

液壓機壓接一個特殊的容器,裡面裝有金屬熔體(鐵,鎳,鈷等)和石墨。將金剛石籽晶(直徑最大為0.5毫米),將其置於石墨層上。然後壓制石墨。液壓機壓接帶有上述所有組件的陶瓷容器。電流流過容器腔室,將熔體加熱到所需溫度。

金屬充當金剛石晶種上碳結晶的溶劑和催化劑。在溫度和壓力的影響下,石墨的共價pi鍵轉換為金剛石的sigma鍵。金屬在此過程中熔化,而石墨則沉積在晶種上。生長一個大或幾個較小的晶體的過程平均持續12到13天。

1990年的成功測試後,七位著名的蘇聯科學家(其中兩名是白俄羅斯人)提出了創建世界上第一座鑽石合成工廠的想法。

白俄羅斯被選為基地,成為阿達瑪斯「Adamas」公司的創始人。

第一批人造鑽石。

其中4人後來去了美國,在1995年創立了Genesis鑽石公司。剩下的3人前往聖彼得堡和莫斯科,這就是世界上三個最初的人造鑽石中心。

車間共有10名員工操作120個分裂球和幾十個氣瓶。

分裂球的氣缸控制面板:調整溫度,壓力,時間和氣體,監控鑽石生長狀態。鑽石的生長取決於許多細微差別,例如,外部環境在各個階段的溫度變化。

打開液壓電弧爐體。

黑色油壓軟管,產生壓力。並給3.5噸的爐體提供電流和溫度。

打開分裂球。

設備內部有兩個球體:一個大球和一個小球。

每個分裂球的球體由6個部分組成,由特殊合金製成的衝壓頭。

大衝壓頭重16公斤,小衝壓頭重不到1公斤。

小衝壓頭是消耗品。每個成本為200美元,平均經過五次合成後作廢。

設備入口處的為1500°C,壓力為1800個大氣壓,在內部,溫度最高可升高2000°C,壓力最高可升高1至2萬個大氣壓,溫度和壓力在整個鑽石生長過程中都會發生變化。

只需要3天,取代自然生長周期的數個世紀。

在球體的中心是一個特殊的陶瓷立方體。其中包含著所有的技術。

在立方體被發送到棒之前,先將其填充:放置一個特殊的壓製片,該壓製片由通常是金屬的單個部件,和一小顆鑽石組成。

然後,將立方體放在烤箱中乾燥,並用某些材料浸漬,只有在完成所有這些步驟之後才能將其放置。然後放入石墨棒,石墨環境使鑽石有生長。

鑽石是否生長,技術非常反覆無常,甚至取決於工人手的溫度。鑽石可能大,可能小,可能好或壞,或者根本不長。

這完全取決於十幾個因素:組裝立方體的工程師的手,乾燥的方式,是否正確地浸漬了立方體,直到車間的溫度以及石墨的質量。種植鑽石並不僅僅是簡單打開開關。

3天後,將立方體從BARS上移開,打碎並得到一個小的金屬圓錠,在上面依稀可見鑽石毛坯的邊緣。

將金屬圓錠放入燒瓶中,並倒入王水。

將燒瓶放置在專用櫃中並加熱,以加快反應。

正常條件下,金屬會在兩個小時內溶解,僅剩下鑽石。然後取出鑽石,將其洗淨並浸入鉻混合物中。

去除石墨並獲得乾淨的鑽石,稱重,裝袋。

包裝好的原鑽發給一家俄羅斯公司進行切割。

鑽石加工

加工後的鑽石比最初的毛坯重量可能會減少30%到60%。這取決於毛坯鑽石的形狀和純度。

人工鑽石在化學和物理特性方面與天然鑽石沒有任何不同。

相關文章

甚至需要進行雷射刻字才能分辨。

雷射雕刻的刻字用肉眼看不到,但使用10倍放大鏡很容易閱讀

雷射打標的服務已成為一種時尚,如心願,感激,出生日期和婚禮紀念等。可以在重量超過0.30克拉的鑽石上用進行雷射打標。外文字符的最大數量為50個。

2019年人工鑽石產量接近200萬克拉。中國出口的人工鑽石,每克拉低至不可思議的0.2到1美元。

不僅出口人工鑽石,還大量出口鑽石生產爐。

2015年破紀錄的人工鑽石,加工前重達30克拉。

這一枚28克拉,大小如同硬幣的人工鑽石,現在已不算稀奇。

人工合成,可以獲得自然中稀有的有色鑽石。製造彩色鑽石需要額外的處理,因此也需要更長時間。

Bayco珠寶的黃色和白色天然鑽石

黃色鑽石是氮原子浸漬的結果,

棕色鑽石和粉紅色鑽石是晶格彎曲(熔化過程)的結果。

一家俄羅斯公司在三年前,即2017年,收穫了最大的藍色人工鑽石,該鑽石被切成5克拉鑽石,售價為25萬美元,幾乎比這種稀有顏色的天然鑽石要便宜一個數量級。

相關焦點

  • 鑽盈:「鑽石的起源,你了解嗎?」
    後來這顆鑽石被切磨成10.73克拉的橢圓形鑽石,最初被命名為「奧萊利」後易命名為「尤利卡」這是南非首次發現鑽石。鑽石被皇室貴族視為珍寶1887年法國王室珍品拍賣會上,美國珠寶商人Charles Lewis Tiany收購大批法國王室珍寶自此鑽石從只被皇室貴族擁有,被帶向了民間的財富階層。
  • 《一起來跳舞》(原天天炫舞)3.14專屬你愛的回應!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白色情人節,在這個空氣都散發著甜蜜溫馨氣息的日子裡,《一起來跳舞》(原天天炫舞)為每一對戀愛中的玩家精心準備了「愛的回應」主題,願每一份愛情都能得到回應,願《一起來跳舞》(原天天炫舞)中的玩家都能擁有滿滿的愛情收穫。此外,《一起來跳舞》(原天天炫舞)還與統元植益飲品開啟全新異業合作,千萬瓶新品上架,讓我們舞動全城!
  • 世界名鑽 五大黑色鑽石
    世界上的著名鑽石之中,黑色鑽石並不多見,因此那些世界聞名的黑色大鑽石,一直是寶石鑑賞家和收藏家們夢寐以求的對象。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世界著名的五大黑色鑽石。雖然這傳說已不可考,但這傳奇的故事一直被流傳成為珠寶界的名鑽,增添了大家好奇對它背後所蘊藏的神秘感。阿姆斯特丹(The Amsterdam)這顆寶石呈梨形切割,冠部的主要翻面呈水平分開。為了紀念荷蘭阿姆斯特丹市建立700周年而命名。這顆黑鑽非常稀,重達33.74克拉,由一顆55.85克拉的原石切成。此黑鑽發現於南非。
  • 珠寶設計師是如何看待莫桑鑽和鑽石的區別的
    其實珠寶設計是極具夢幻色彩的,從寶石的甄選,到K金屬質地的選擇、再到線條款式的設計靈感,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設計師發揮極強的創造力與想像力,每一筆沉澱的都是設計師對於珠寶、對於藝術的熱愛。我的腦子裡有很多想法想要表達東西,設計的作品也天馬行空,但有些人會說的我的首飾厲害之處在於莫桑珠寶,而不是設計,的確在寶石方面選莫桑鑽確實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它紅寶石、藍寶寶石比不了的,但還是會有很多人專業人士是認可我的設計理念還是製作水準的。我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件追求夢想的事情。
  • 5顆中國發現的大鑽石,100克拉以上,它們分別是?
    南非產大鑽名鑽,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出國去南非旅遊常常有帶鑽石回國的說法。在大家的普遍認識當中,中國沒有大鑽名鑽,其實100克拉以上的中國鑽石有5顆,只是宣傳不多我們很少有人知道它而已。3.被日本天皇得到,據說現藏於日本皇宮。4.遺失或損毀於戰爭。5.流落於亞太某國。6.被中國民間收藏。很可惜也沒有它的圖片。二、常林鑽石1977年12月21日,發現於山東省臨沭縣,以發現地命名為「常林鑽石」,重量為158.78ct,長36.3mm,寬29.6mm,高17.3mm。
  • 全球首顆,俄羅斯發現鑽石包鑽石,形成於八億年前!
    今日一顆世界上從來沒有發現過的鑽石就從這裡被人們發覺了出來,據媒體報導,俄羅斯薩哈共和國西伯利亞一座鑽石礦日前發現了一顆奇特的「鑽中之鑽」,所謂的鑽中之鑽就是在裡面有一層自由的空間,在這個鏤空的小環境中還有一顆小鑽石。這顆無價之寶重僅0.62克拉,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首顆此類鑽石,據信已有8億多年的歷史。
  • 魔星鑽,獨立女性的選擇,女性自信的強大來源
    當初我打算為自己買鑽石的時候,曾一度被鑽石高昂的價格所勸退,直到後來朋友介紹我一家淘寶店——唯鑽會官方旗艦店。店鋪主打比利時魔星鑽,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這種似鑽石,又不是鑽石的魔星鑽,我開始瘋狂地了解它。魔星鑽源於魔星石。天然魔星石在1904年,Henri Moissan博士在亞利桑那隕石坑中發現的礦物。
  • 甜象草,新型高蛋白優質牧草,種植一次,收割7年
    可以直接用作牛、羊、豬等體型較大的家禽的青飼料,當植株長到1.5米的時候,一年收割5次左右,可進行直接投喂。由於甜象草營養價值較高,含糖分高,清甜可口,鮮草粗蛋白含量為4.6%、精蛋白含量為3%、糖為3.02%,乾草粗蛋白的含量為18.46%、精蛋白為16.68%,糖含量8.3%,適口性好,是牛、羊、豬、鵝、兔子、草魚、竹鼠和豚鼠都特別喜食的一種全功能性牧草。
  • 鋯鑽是什麼?鋯鑽和鑽石的區別都有哪些
    鋯鑽其實就是鋯石,是絕佳的仿鑽材質,常被充當鑽石替代品。之所以叫做鋯「鑽」主要是為了商業貿易。鋯鑽有兩種說法,一是天然寶石,二是實驗室製作的立方氧化鋯。鋯鑽對人體是否有害,具體要看是那種類型的,在購買之前可以留意一下。鋯鑽和鑽石的區別鋯鑽常作為鑽石的替代品,但具體來說,它們之間並不完全相同,是有一些區別的。
  • 真鑽表面長合成鑽?莫桑鑽覆金剛石膜?最新鑽石高仿技術,小心!
    從用其它外觀相似的天然寶石仿鑽石(如無色剛玉、無色尖晶石、無色託帕等等),到現今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而湧現出的各種人造寶石仿鑽和合成鑽石——鑽石打假之路可謂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之前的文章我們曾經全面的介紹了仿鑽的品種,但造假者的腳步從不停歇!今天J先生就和大家聊聊近年來市場新湧現的「高級」仿鑽的花樣兒!
  • 2020年培育鑽石現狀
    切磨工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定製不同大小、形狀、顏色和其他視覺特點的培育鑽石毛坯。這種靈活性讓「奢侈品石頭」變得讓人更加負擔得起(affordable)。 我們知道,天然鑽石從「壟斷期」發展到今天的「寡頭期」,一直以來都遵循著「生產商/礦企->批發商->切割廠」這樣的線性管道運作。
  • 這顆鑽石是「海洋之心」原型,佩戴者都厄運纏身,直到一個人出現
    1642年,法國探險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西南部發現一塊巨型鑽石,通體深藍,重112.5克拉。作為珠寶商的塔維密爾深知這將是一件絕無僅有的稀世珍寶,於是他瞞著所有人,秘密將這顆巨鑽帶回法國,獻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極為興奮,塔維密爾不但被封官,還獲得一大筆錢。
  • 莫桑鑽與天然鑽石,不同點和共同點總結的妙
    莫桑鑽和鑽石火彩的區別,鑽石的色散值是0.044,莫桑是0.104,色散值越高火彩就越強,在同樣淨度、顏色、拋光下,莫桑鑽的火彩強過鑽石很多,看上去更閃。莫桑鑽和鑽石密度的區別,莫桑鑽密度3.22,鑽石是3.52。一般同樣切工和面臺大小的莫桑鑽的重量比鑽石更輕便一些,反過來同樣一克拉的重量和切工,莫桑鑽更大一點。
  • 鑽石恆久遠?中國合成鑽石可能徹底顛覆全球市場
    在極端高溫和高壓環境下鍛造了數千年的天然鑽石,每克拉可以賣到2000美元以上。
  • 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莫桑鑽跟鑽石是同一種東西嗎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在寶石中它是唯一一個由單一元素組成的,目前已知的鑽石主要形成於33億年前和12-17億年這兩個時間段,鑽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鑽石的形成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它包括鑽石的卡、淨度、色級、和切工。卡是我們常說的克拉,表示鑽石的大小。淨度是指鑽石中瑕疵的多少,瑕疵少的級別就高。但是如果鑽石的瑕疵多,就可能造成鑽石的表面非常暗淡。色級是指鑽石的顏色級別,鑽石的顏色由最罕貴的完全無色至黃、褐色,色澤越淺的鑽石,光線越易於穿透。
  • 藍色鑽石 隕落在深海之心的火焰
    「霍普」鑽石的原石產自印度,由法國的旅行探險家塔家塔維涅於1668年帶回法國獻給了路易十四世。原重110.5CT呈不規則形狀的「塔維涅」藍鑽被法國皇家鑽匠重新切割成76.13CT的心形。此的不久法國皇家就不幸連連。儘管有人把1958年以後美國所有的天災人禍都歸咎一過顆藍色的「霍普」鑽石,但更多的人視它為自然的傑作,欣賞它無與倫比的顏色與魅力。
  • 鑽石能養殖?鑽石「養殖」的時代來了?人工鑽石會取代天然鑽石嗎
    美國新聞媒體CNBC早前把一隻價值4,000美元、鑲有18卡白金和0.95卡人造鑽石的戒指,拿到紐約的鑽石店區測試。記者沒有說那是人造鑽石,用放大鏡檢查後,一間珠寶商開價3,800美元,另一間則是3,000美元。這些珠寶商雖然能準確說出鑽石的淨度和顏色,但沒有一家能指出它是人造鑽石。當記者揭露真相後,所有珠寶商都撤回報價。
  • 人造鑽石來勢洶洶,鑽石還像過去一樣有價值嗎
    圖中為戴比爾斯旗下人造鑽石時尚珠寶品牌Lightbox Jewelry生產的彩色人造鑽石。技術日臻完善,人造鑽石已能達到寶石品質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結構相同,但是誕生過程天差地別。這裡有兩顆鑽石,左邊這顆是在地底經過上百萬年才形成的天然鑽石,而右邊這顆是用機械設備只花了三四天合成的人造鑽石。這兩種鑽石有什麼區別?怎樣才能合成一顆高品質的人造鑽石?
  • 那曲藏民深度揭密新鮮冬蟲夏草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那曲藏民深度揭密新鮮冬蟲夏草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有人說冬蟲夏草是動物,有人說是植物,其實它是一種菌類。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因為無法人工種植,所以物以稀為貴,價格節節攀升,數量也隨著人們不斷採挖越來越少。那麼它為什麼不能夠被人們種植,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 臨沭:魯南水鄉柳編精美歷史遺存豐厚 紅薯質優味美常林鑽石熠熠生輝
    歷經幾百年的沿襲,臨沭民間的柳編技藝越發精湛,全縣有近十萬人從事柳編工作。2012年,臨沭柳編被正式列入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面對這顆前所未有的「大鑽石」,魏振芳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毅然決定將它獻給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