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史上的今天 | 10月12日——發現DDT殺蟲作用的瑞士化學家穆勒

2021-03-01 金普化學之家

沒有用發明一詞,是因為他真的沒有製取和發明過這種藥物,但是他第一個發現DDT能殺滅害蟲的人,DDT的危害公諸於眾後,他也因此成為破壞環境的罪人。

1965年10月12日,瑞士化學家保羅·赫爾曼·穆勒去世,穆勒因發現了DDT的殺蟲功效,獲得194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首次由非生理學家奪此殊榮。DDT和青黴素、原子彈被譽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三大發明。由於其對環境汙染過於嚴重,目前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經禁止使用DDT,穆勒也因此從英雄變為罪人。


Paul Hermann Müller  (1899-1965)

【人物生平】

1899年1月12日,穆勒出生於瑞士的奧爾登,不久全家遷居巴塞爾。高中畢業後進入得來費斯公司作研究助手,後轉入倫查公司作科學工業研究所的化學助手。1918年入巴塞爾大學學習化學,1922年獲得博士學位,即在巴塞爾大學化學教研室任講師。1925年到巴塞爾的蓋基染料公司工作。1946年成為植物保護物質開發研究部部長代理。

穆勒早期研究植物色素和鞣劑,對皮鞣劑研究較多。1933年以後開始研究殺蟲藥劑。後來經多次實驗,他發現DDT能殺滅多種害蟲,於是把DDT製成殺蟲劑。由於DDT用途廣泛,效果良好,後來人們把它和青黴素、原子彈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三大發明。由於發明DDT殺蟲劑,他獲得了194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1965年10月12日米勒逝世於瑞士的巴塞爾,終年66歲。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學名為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是有機氯類殺蟲劑,結構式(ClC₆H₄)₂CH(CCl₃)。中文名稱從英文縮寫DDT而來,為白色晶體,不溶於水。為20世紀上半葉防止農業病蟲害,減輕瘧疾傷寒等蚊蠅傳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由於其對環境汙染過於嚴重,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禁止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宣布,重新啟用DDT用於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預防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等在世界範圍的捲土重來。

1962年,美國科學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靜的春天》中闡述,DDT進入食物鏈,是導致一些食肉和食魚的鳥接近滅絕的主要原因。人們甚至從南極企鵝體內檢測到DDT。因此從70年代後滴滴涕逐漸被世界各國明令禁止生產和使用。

DDT能在生物體內長期累積,會擾亂生物的荷爾蒙分泌,2001年的《流行病學》首次證實了人體內DDT水平升高會導致精子數目減少。除此以外,新生兒的早產和初生時體重的增加也和DDT有某種聯繫,已有的醫學研究還表明了它對人類的肝臟功能和形態有影響,並有明顯的致癌性能。

因為專業,所以卓越!

相關焦點

  • 化學史上的今天 | 6月20日——發現阿爾德反應的阿爾德
    化學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什麼?有何重大的化學發現,有哪些化學趣聞?金普化學之家與您分享。歡迎金粉兒來稿或提供相關資料。
  • BBC紀錄片《化學史》,看看歷史上化學家們的腦洞有多大?
    化學史上一個知名物質出現了——燃素。當時人們出於對大自然的無知與敬畏,也包含發現新事物新元素的熱情,於是提出了「燃素」這一個錯誤的概念,但是它在當時受到科學家們的追捧。是不是被當時化學家的清奇腦迴路帶了節奏?下面這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燃素到底是個啥玩意。看了這個例子之後,大家是不是對燃素有了認識。
  • 化學史上的今天 | 2月8日——自由基化學的奠基人摩西·岡伯格
    1866年2月8日,猶太裔美國化學家摩西·岡伯格出生於烏克蘭。岡伯格是自由基化學的奠基人,他於1900年發現第一個自由基。在嘗試製備更為立體擁擠的六苯乙烷的過程中,岡伯格發現了三苯甲基自由基,成為人類首次發現可以穩定存在的自由基,因為這樣他被認為是自由基化學的奠基人。從德國回國後,岡伯格繼續在密西根大學任教,1927年他升任化學系主任,直至1936年退休。1931年,岡伯格曾擔任美國化學學會主席。岡伯格成年後一直和他的妹妹索菲婭在安阿伯市居住,兩兄妹未曾結婚。
  • BBC 紀錄片 ---- 化學史
    其實,一切元素早已存在於宇宙中,發現它們並加以運用則是化學家們刻苦鑽研再加上奇思妙想的結果。化學的歷史,是那麼有趣,那麼迷人。從煉丹師、鍊金術師變成現代化學家,你知道這其中的故事嗎?你知道曾經人們認為存在的這種元素——燃素嗎?
  • 趣話化學史——化學家的誕生——波義耳和他的《懷疑派化學家》
    並且,在此後的幾千年裡,隨著人類從新石器時代步入到青銅器時代再到鐵器時代,生產力是不斷提高,社會上興起了鍊金/丹術,在這些古代哲學的思想指導下,人們開始了懵懂的化學研究。在研究中,中國的煉丹術士們發現了火藥的配方,西方鍊金術士賈比爾發現了硫酸、硝酸、鹽酸,並且發現了能溶解黃金的王水。賈比爾甚至還提出「凡是金屬,都是硫和汞構成」的一套鍊金理論。
  • 瑞士化學家「第二天才」霍夫曼逝世 曾發明迷幻藥
    核心提示:著名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因心臟病發作於29日晚死於瑞士巴塞爾附近的家中,終年102歲。英國去年出爐的一份「天才排行榜」將發明了迷幻藥物的瑞士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列在了第二位。艾伯特·霍夫曼(資料圖)新民網4月30日報導 據美聯社報導,著名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因心臟病發作於29日晚死於瑞士巴塞爾附近的家中,終年102歲。
  • BBC紀錄片《化學史》 三集全(視頻)
    其實,一切元素早已存在於宇宙中,發現它們並加以運用則是化學家們刻苦鑽研再加上奇思妙想的結果。化學的歷史,是那麼有趣,那麼迷人。從煉丹師、鍊金術師變成現代化學家,你知道這其中的故事嗎?你知道曾經人們認為存在的這種元素——燃素嗎?
  • 化學史上的今天 | 6月30日—— 第一個重組DNA的生物化學家伯格
    化學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什麼?有何重大的化學發現,有哪些化學趣聞?金普化學之家與您分享。歡迎金粉兒來稿或提供相關資料。1926年6月30日,美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學家保羅·伯格(Paul Berg )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
  • 化學史上的今天 | 6月25日——物理化學界的雙料大咖能斯特
    化學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什麼?有何重大的化學發現,有哪些化學趣聞?金普化學之家與您分享。歡迎金粉兒來稿或提供相關資料。1864年6月25日,卓越的物理學家、物理化學家和化學史家瓦爾特·赫爾曼·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出生於德國。他是現代物理化學的創建人之一。
  • 教學研究:新課標視域下化學史的科學本質教育功能研究
    1.2  化學史化學史是科學史的一個分支,美國著名的科學史家薩頓認為:「科學史是描述人類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關於自然認識的歷史」。那麼,化學史也就是描述人類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關於自然的化學知識的歷史[10]。長期以來,科學史是科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科學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對學生理解科學本質有促進作用[11]。
  • 法蘭克-穆勒 Franck Muller 瘋狂時間全瑞士女士腕錶
    雖然擁有「精細鐘錶大師」的稱號,瑞士制表品牌法蘭克-穆勒仍然一直致力於尋找全新的,不同尋常的方式來顯示時間。這是本款腕錶的第四個版本,上市之後,立刻為設立於1991年的年輕制表公司贏得了廣泛認同。 Franck Muller (法蘭克-穆勒)鐘錶是以其設計師而命名的品牌,同時他也是公司的創始人。
  • 化學史上的今天 6月25日物理化學界的雙料大咖能斯特
    化學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什麼?有何重大的化學發現,有哪些化學趣聞?物理化學的創建人能斯特1864年6月25日,卓越的物理學家、物理化學家和化學史家瓦爾特·赫爾曼·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出生於德國。他是現代物理化學的創建人之一。能斯特也是熱力學第三定律創始人,能斯特燈(白熾燈的前身)的創造者。
  • 化學史上的今天 6月25日物理化學界的雙料大咖能斯特
    化學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什麼?有何重大的化學發現,有哪些化學趣聞?物理化學的創建人能斯特1864年6月25日,卓越的物理學家、物理化學家和化學史家瓦爾特·赫爾曼·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出生於德國。他是現代物理化學的創建人之一。能斯特也是熱力學第三定律創始人,能斯特燈(白熾燈的前身)的創造者。
  • 盤點世界上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圖文)
    化學史家把以他所撰寫的《懷疑派化學家》問世時間作為近代化學的開始年代!拉瓦錫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國化學家、生物學家。他倡導並改進定量分析方法並用其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創立氧化說以解釋燃燒等實驗現象,指出動物的呼吸實質上是緩慢氧化。這些劃時代貢獻使得他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
  • 化學史上十大可以被打在公屏上「名場面」
    在化學史上有許許多多精美絕倫的實驗,美國的化學與工程新知曾邀請眾多化學家和歷史學家共同票選出十大最美麗實驗,條列於下。於是這個「馬拉松」式漫長的實驗,成為化學史上著名的實驗。電解了之前不能分解的苛性鹼,從而發現了鉀和鈉,後來又製得了鋇、鎂、鈣、鍶等鹼土金屬。他被認為是發現元素最多的科學家。
  • BBC紀錄片《化學史》全3集
    其實,一切元素早已存在於宇宙中,發現它們並加以運用則是化學家們刻苦鑽研再加上奇思妙想的結果。化學的歷史,是那麼有趣,那麼迷人。從煉丹師、鍊金術師變成現代化學家,你知道這其中的故事嗎?你知道曾經人們認為存在的這種元素——燃素嗎?這都可以在BBC紀錄片《化學史》中找到答案。
  • 盤點化學史上的偶然發現
    5、硝化纖維1845年,在瑞士西北部一個城市巴塞爾,化學家塞恩伯正在家中做實驗,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濃硫酸和濃硝酸,他急忙拿起妻子的布圍裙去擦拭桌子上的混合酸。事過之後,他將那圍裙掛到爐子邊烤乾,不料這圍裙「撲」地一聲燒了起來,且頃刻間燒得一乾二淨,這使塞恩伯大吃一驚。
  • 化學史上的今天 | 9月11日——法國化學家伊雷娜·約裡奧-居裡
    1897年9月12日,居裡夫婦的女兒伊雷娜·約裡奧-居裡(Irene Joliot-Curie出生於法國巴黎。她與其夫約裡奧共同發現中子的存在及發現人工放射現象。1935年,伊雷娜與丈夫(史稱小居裡夫婦)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 盤點中國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你們都認識嗎?
    侯德榜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啟榮,字致本,生於福建閩侯,著名科學家,傑出化學家在結構化學研究工作中有傑出貢獻,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從事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研究等,對中國原子簇化學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他所指導的新技術晶體材料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績。他早年設計的等傾角魏森保單晶X射線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數圖,載入國際X射線晶體學手冊,稱為"盧氏圖"。
  • 趣話化學史——火焰到底是個什麼鬼(上)
    在此基礎上,我們就大致可以寫成如此的反應:燃料-火微粒=灰燼那麼,雖然這種「火微粒」的說法能解釋植物等燃料的燃燒,可金屬在的煅燒則是會增重的呀?波義耳在做實驗的時候就發現,把銅、鐵、錫、鉛等金屬如果放在空氣中煅燒是如此,如果放在密閉的容器中煅燒又會怎樣呢?波義耳就把金屬放在密閉容器裡煅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