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國門衛士」顧建鋒從事線蟲檢疫20多年,他的任務是——揪出看...

2021-01-19 瀟湘晨報

2021年01月06日 浙江日報第00008版 本報記者李華通訊員莫超琳任傑斌

2020年底,寧波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顧建鋒主編的《慧眼識線蟲——口岸檢疫線蟲圖鑑》出版,並被列入國門生物安全叢書。他說:「希望把我用笨辦法、苦功夫積累的經驗,轉化為可實操的參考資料,讓年輕人投身線蟲檢疫時少走些彎路。」

顧建鋒不扛槍、不站崗,卻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國門衛士」。他耕耘線蟲檢疫崗位20多年,帶領寧波海關線蟲檢測團隊,有效防止檢疫性線蟲入侵,為保護我國農林業生產及生態安全作出了貢獻。顧建鋒要揪出的線蟲,隱藏在進境木材和各種植物體內,大多是肉眼看不見的「偷渡客」。一臺顯微鏡,就是顧建鋒的「武器」。

不放過一條「漏網之蟲」

在寧波海關技術中心植物檢疫實驗室見到顧建鋒時,他正在滿是化學儀器的實驗室裡埋頭看顯微鏡。顯微鏡下的玻片上,是剛剛從一批進口木材中分離出的線蟲。

拿起玻片仔細觀察,肉眼完全看不出有東西。「我把它投影到屏幕上,你就能看清它的樣子了。」顧建鋒身穿白大褂,戴著高度近視眼鏡,說話輕聲細語而不失嚴謹。見我對線蟲好奇,他打開電腦上與顯微鏡連接的操作界面,完成對焦後,只見一隻形似蚯蚓的線蟲在電腦屏幕上扭動,看著有些瘮人。

「不要看它們小,可以說是五臟俱全。」一說到線蟲,有些不善言辭的顧建鋒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你看,這是它的頭,它的尾巴,這是它的牙齒……」大部分線蟲肉眼觀測不到,個子最大的也只有三四毫米長,比頭髮絲還要細。

「它們的危害很大嗎?為何對這些小東西如臨大敵?」我不解地問。

顧建鋒的神情嚴肅起來。「這個就是線蟲裡最有名的外來生態殺手——松材線蟲。」對著屏幕上一張線蟲照片,顧建鋒介紹,「1982年在南京首次發現,目前,已經在我國大面積擴散,病死松樹超過1000萬株。雖然它沒手沒腳,卻可以通過天牛攜帶快速傳播擴散,入侵一個月即可導致一棵松樹死亡,幾年就能毀掉一片森林。」

近年來,我國對外來生物安全越來越重視,在有害生物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了《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其中,約200多種線蟲被列為植物檢疫性線蟲。

「列入名錄的200多種線蟲,就是我們要重點防控的『偷渡客』。」顧建鋒說,口岸人員會對原木、木質包裝和景觀樹、種球、根、土等進境貨物抽樣,並把樣本送到顧建鋒所在實驗室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檢疫性線蟲,就會進一步採取除害處理、退貨或銷毀等相關措施,嚴防有害生物傳入國內。

回憶起揪出鱗球莖莖線蟲的經歷,顧建鋒至今還有點緊張。

「這種線蟲很可疑,大家手頭工作放一放,一起來做比對!」2016年的一天,在對一批西班牙苜蓿草樣本檢測時,一種形態陌生的線蟲出現在顯微鏡下。憑著經驗和直覺,顧建鋒如臨大敵,發動整個實驗室對線蟲進行形態和分子生物雙重鑑定。花了幾天時間,比對了幾十種參考資料後,它的身份被最終確定——鱗球莖莖線蟲。這是一種被我國列入「黑名單」的檢疫性線蟲,其寄主達500多種,可嚴重危害鬱金香、水仙、風信子等觀賞植物以及多種農作物,能在極端乾燥的環境中存活。國家質檢總局隨即向全國口岸發布警示通報。「當時我國口岸還沒發現過這種線蟲活蟲,如果不小心,它可能就成了『漏網之蟲』。」顧建鋒說。

截至目前,顧建鋒帶領團隊已累計截獲檢疫性線蟲2000多種次。

為「敵人」畫肖像立家譜

1972年出生的顧建鋒,從小生活在農村,曾在南京農大學習植物保護專業。

2002年,在參加一場中德木材傘滑刃屬線蟲鑑定技術培訓班時,顧建鋒結識了兩位德國線蟲專家,由此跟線蟲深深結緣。

「通過他們,我了解到國外對線蟲研究已經很深入,相比之下國內差距很大。如今中國口岸吞吐量越來越大,線蟲檢疫肯定需要更強大的技術支撐。」因此,顧建鋒一頭扎進了浩如煙海的線蟲世界。

「線蟲研究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的豐富和未知。」顧建鋒說,國際上普遍認為線蟲至少有50萬種以上,而目前已描述的只有2萬多種。

種類多,這也是線蟲鑑定最難的地方。在顯微鏡下捕捉各類線蟲的主要鑑定特徵,準確總結出種內和種間的差異,即便對於顧建鋒來說,這也是十分複雜的工作。說話間,顧建鋒習慣性地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眼睛不舒服,是我們的職業病。」他苦笑道。

「發現一個不常見的線蟲,我們要四處查資料作對比,確定它的種類。如果查不到,就要進行新種認定,為他們畫肖像、立家譜。」顧建鋒說,他的工作也算是複合工種,不僅要懂專業知識,還得懂英語、會畫畫。

「這是我們最新發現並命名的一種線蟲。」在電腦上打開一篇英文論文,對著一幅由他手繪的線蟲圖像,顧建鋒如數家珍地介紹起這種線蟲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危害性等——這篇論文2020年10月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Nematology》(線蟲期刊)上,這種發現於日本進口雞爪槭上的線蟲,也正式被顧建鋒命名為日本吻球線蟲。今後,如果其他地方發現這類線蟲,顧建鋒的研究成果就成為最權威的參考。

讓鑑定識別智能化

在實驗室的一側,顧建鋒自豪地向我介紹起一個上著鎖的柜子。「這裡面裝著5000多片線蟲標本,有200多種線蟲,是國內標本數量最大的線蟲標本庫。」顧建鋒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標本說。

20多年來,他發現並命名線蟲新種58種、亞種4種、新紀錄種13種,建立新屬2個。正因為有這些標本作為重要證據,這些成果才受到國際認可。

「線蟲標本數量,實際上也體現了行業內的國際話語權。」顧建鋒說,現在,經常有國際線蟲研究專家聯繫上他,要借線蟲標本進行研究。

俯首與線蟲打了20多年交道,顧建鋒在科研領域碩果纍纍:發現並命名線蟲新種58種;先後出版專著7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9項,並受邀參與松材線蟲國際標準的修訂;2014年,顧建鋒主持的「口岸高風險種苗病原分子檢測和檢疫處理技術研究及其體系構建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年,顧建鋒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譽,成為寧波海關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研人員。

榮譽紛至沓來,實驗室裡的顧建鋒,心卻更定了。

「線蟲研究是在拓展生物學的認識邊界,沒有捷徑可走,必須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去做研究。」這是顧建鋒在線蟲檢測業務培訓班上經常重複的一句話。

顧建鋒還有一個目標:他正帶領線蟲團隊探索智能識別系統,希望讓線蟲鑑定識別智能化、便捷化。

「現在線蟲形態檢測需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而且至少要兩三天。以後通過智能化手段,可能新手也只要幾分鐘就能得到初步檢測結果,在提升口岸效率的同時,也讓國門防線和生態安全更有保障。」顧建鋒說。

【來源:海關總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山東口岸首次從進境種苗中截獲傳毒性有害生物——胼胝擬毛刺線蟲
    從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近日,青島檢驗檢疫局對一批進口自德國的高山杜鵑(種用)檢疫查驗時發現,植株長勢較弱,經對植物和栽培介質分別取樣送實驗室檢疫鑑定,並經檢驗檢疫系統線蟲專家顧建鋒研究員覆核鑑定,截獲物為傳毒性有害生物——胼胝擬毛刺線蟲(Paratrichodorus porosus),這是山東口岸首次從進境種苗中截獲該類線蟲。
  • 寧波海關:守護國門安全 服務強港建設_杭州網
    浙江日報近年來,非洲豬瘟、沙漠蝗、草地貪夜蛾……新發突發的重大動植物疫情疫病和外來入侵生物頻頻衝擊國門,時刻威脅口岸國門生物安全。一旦傳入,將危及我國農業生產、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作為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的寧波舟山港,每天海上巨輪穿梭往來,路上集卡川流不息,堆場貨櫃鱗次櫛比,貨場貨物堆積如山。
  • 疫情防控期間 這堂國門生物安全課大家都值得一學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4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李華 通訊員 王志豪 臧森 王燕)可愛的蝸牛居然會吃掉如此多的農作物;不起眼的線蟲居然會讓松樹成片死亡;漂亮的鳳眼蓮居然會導致生態破壞.....
  • 可攜式顯微鏡助力海關截獲外來物種 爭做國門生物安全小衛士
    作為進境種苗指定口岸,新港海關集中技術力量狠抓現場檢疫及初篩鑑定環節,織密植物疫情防控防線,累計截獲紅火蟻,新菠蘿灰粉蚧,菜豆象,中對長小蠹等有害生物,嚴防植物疫情傳入。 可攜式顯微鏡3R-MSA600海關檢測活蟲示意圖 當前,出入境檢驗檢疫職能和隊伍已經劃入海關,在國門安全管控方面,海關將在原有安全準入(出)、稅收徵管風險防控基礎上,增加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等職責
  • 寧波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 為檢疫性有害生物
    7月4日,寧波梅山檢驗檢疫局通報, 近日,該局對一批來自西班牙的進口棕櫚實施檢驗檢疫時,截獲數隻蝸牛,經寧波局技術中心鑑定,該昆蟲為檢疫性有害生物散大蝸牛。目前,這批棕櫚已經實施了檢疫除害處理。檢驗檢疫人員還在這批進口棕櫚中截獲短頸劍線蟲、滑刃屬線蟲等其他有害生物,其中短頸劍線蟲也是重要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散大蝸牛是寧波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helix aspersa)是全球人為傳播最為廣泛的有害生物之一,其食性非常複雜,幾乎取食所有的綠色植物,最喜蔬菜和瓜果,對園藝生產造成嚴重的破壞。
  • 最美「國門衛士」,廣東女警增援雲南磨憨口岸守衛國門
    她穿著藍色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雖然看不清楚臉,但動作乾脆利索。    「祖國那麼大,邊境地區的風景一定很美,我想去看看,守護國門守衛邊境,祖國需要我們,我要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童曉芳笑道。  邊境執勤「雲團圓」中秋節仍在守國門  邊境地區的自然風光別有特色,執勤現場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磨憨地處熱帶地區,天氣多變且反覆無常。上一刻烈日灼人,下一刻就暴雨傾盆。
  • 警察節丨「國門衛士」冬日悅跑,迎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禮讚國門 最美衛士」悅跑活動。...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胡嘯宇 陳浩棋 董俊峰 陳文星 周然 黃俊生為迎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近日,在江門、在中山、在深圳……廣東各地邊檢站組織民警職工開展「禮讚國門 最美衛士」悅跑活動。
  • 國門前打響低碳保衛戰 寧波海關全力阻截「環境殺手」
    中新網寧波6月5日電(記者 林波)6月5日,作為我國新《環保法》實施後的首個世界環境日,寧波海關響應「踐行綠色生活」主題,大力倡導「低碳減排、綠色生活」。針對個別不法企業為追逐高額利潤,鋌而走險,汙染環境、漠視環保等問題,寧波海關在國門前全力阻截「環境殺手」,拱衛一方藍天。
  • 國際航班如何檢疫?記者直擊杭州蕭山機場海關檢疫現場
    為確保順利執行這次任務,4月30日晚,楊駿和各小組組長開完最後一次應急預案準備會後,直接睡在了辦公室。在他看來,目前的檢疫工作雖然已經擁有標準化『流水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依然可能有突發情況,自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決不讓一例病例漏過,確保檢疫工作的質量。8時50分左右,飛機最終落地。
  • 大連海關首次在木質包裝中截獲松材線蟲 可危害70種針葉樹
    李進 攝中新網大連5月30日電 (楊毅 林戈)大連海關30日發布消息稱,大連海關隸屬大窯灣海關關員口近日在一批從美國進口的貨物木質包裝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線蟲,該線蟲為我國東北口岸首次在木質包裝中截獲。目前,在大窯灣海關監督下該批木質包裝已被實施銷毀處理。該線蟲為我國東北口岸首次在木質包裝中截獲。
  • 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11月30日,海關總署舉行每月例行記者通報會,動植物檢疫司司長趙增連介紹了海關嚴把國門生物安全關、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有關情況。海關動植物檢疫工作,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護網,是國家主權在國門生物安全領域的重要體現,是國家維護國門生物安全的重要職責和手段,是實現國門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和屏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
  • 國門生物安全從...
    開放日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小朋友們看展覽、聽故事,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講解動植物檢疫法、昆蟲知識、植物蟲害查驗以及外來生物入侵等諸多國門生物安全知識。你知道嗎,昆蟲的身體構造有哪些?在實驗室,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的小朋友們化身生物學家,試著找出顯微鏡下芒果象甲和粉蚧的觸角和足,還能自己動手做昆蟲模型。
  • 番茄根結線蟲用什麼治簡單徹底?線蟲用什麼藥效果好?線蟲的防治
    番茄三、防治方法1、輪作倒茬如果同一種植區域連續多年種植番茄根結線蟲3、植物檢疫要治理根結線蟲可以從育苗開始加強田園進出口的檢疫工作,堅決杜絕人為傳播,決不允許從病區調集番茄種苗。的根部,防治線蟲需要增施一些防治線蟲型生物肥(比如,含有蘇雲金芽孢桿菌、淡紫紫孢菌等),線翹翹線蟲死翹翹,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有效預防線蟲的發生,增強長勢,減輕根結線蟲的危害。科學均衡的給作物補充多種營養元素,促使作物的主根和側根同時健壯發達,有效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病菌,從而使作物的根系部位,起到很好的綜合防病抗病能力。
  • 阻截日本毛刺線蟲 番禺檢驗檢疫犀利
    譬如你在動物園看到一隻美麗的來自南美洲的鸚鵡,你或者想像不到它要跟你見面,就先得接受取樣、隔離,過了檢驗檢疫這一關,確認沒有問題才能跟你見面。番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坐落在番禺區清河東路口岸大街8號,為廣州市內尤其是番禺區內的許多從事進出口的企業所熟悉,並為廣州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作出了貢獻。多年來,番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文明建設方面做出了不俗的成績,收穫了沉甸甸的榮譽。
  • 請在國門留步:海關衛生檢疫,嚴防第一道防線
    廣東一線口岸海關通過健康申報、體溫監測、醫學排查等措施,逢警必處,逢疑必查,嚴防國門的第一道防線。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指導旅客進行出入境人員健康申報 排查措施:抓好疫情防控拱北口岸入境測溫廳,閘口海關加強衛生檢疫崗位值勤工作,密切監測旅客體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檢疫員堅守國門:捕老鼠找跳蚤 伸出大腿讓蚊咬
    他們紮根邊疆,駐守國門。日前,國內20餘家媒體開展聚焦「國門之星」全媒體採訪活動,實地對各州市的「國門之星」推薦人選進行集中採訪報導。通過尋找「國門之星」,講述精彩國門故事。  河口  陳欣 築牢檢驗檢疫防線  2004年大學畢業後,陳欣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的號召,從江西老家來到了雲南河口,成為了河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一員。12年來,陳欣在單位幾乎輪遍了包括衛生檢疫、出入境貨物監管、辦公室行政、實驗室檢測等一系列崗位。
  • 看,就是它「擒獲」了有毒多寶魚
    本報訊 (記者 張小燕實習生許純峰)在愛滋病、口蹄疫、孔雀石綠、紅火蟻、蘇丹紅等重大疫情和食品安全事件背後,人們逐漸感受到了「國門衛士」檢驗檢疫部門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  昨日,廈門檢驗檢疫局結合世界愛滋病日、全國法制宣傳日大型宣傳活動,首次舉行開放日活動。這是中國檢驗檢疫百年來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 寧波口岸首次截獲「樹木殺手」大小蠹屬
    央廣網寧波12月24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施英利 劉斌)日前,寧波檢驗檢疫局穿山辦事處檢疫人員在對一批新加坡入境的空貨櫃實施現場檢驗檢疫時,從中截獲一頭小蠹科昆蟲,經寧波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鑑定為大小蠹屬(非中國種)(Dendroctonus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