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6月5日電(記者 林波)6月5日,作為我國新《環保法》實施後的首個世界環境日,寧波海關響應「踐行綠色生活」主題,大力倡導「低碳減排、綠色生活」。針對個別不法企業為追逐高額利潤,鋌而走險,汙染環境、漠視環保等問題,寧波海關在國門前全力阻截「環境殺手」,拱衛一方藍天。
據統計,今年1月至5月,寧波口岸共刑事立案偵查10起涉及環境保護的案件,立案案值達3.6億,涉稅近9000萬元。其中,查獲的「環境殺手」包括未經處理的油汙水、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木炭等。
油汙水:「環保」幌子下的二次汙染
表面上打著環保標籤,實際以回收國際船舶油汙水為幌子,在成品油中混入油汙水走私,導致二次汙染。近日,寧波海關緝私局對「3.25」走私成品油專案的9名犯罪嫌疑人執行逮捕。
4月15日,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下,寧波海關聯合青島、大連等海關,開展「3.25」走私成品油專案聯合查緝行動。
經查證,涉案公司是一家從事船舶排汙業務的企業,打著「環保」的旗號,假借為國際航行船舶清理「油汙水」的名義,從國際航行船舶上回收船用燃料油,轉賣給下家,謀取高額利潤。為了將成品油偽裝走私入境,走私團夥會在成品油中混入汙水,人工製造「油汙水」逃避監管查緝。
據寧波海關介紹,「油汙水」是在船舶航行過程中產生的油渣廢水,直接排放至海裡,會造成魚、蝦、浮遊生物等的死亡,破壞海洋漁業資源和生態平衡。
作為《73/78防汙公約》的締約國,我國先後頒布了《海洋環境保護法》、《船舶汙染物排放標準》等法律法規,對包括船舶排放的含油汙水做了規定,同時應運而生了油汙水回收行業。
走私木炭:在霧霾下消失的森林綠肺
木炭,是以原木作為原料進行燒制的,整個製作過程黑煙滾滾、煙氣刺鼻,不僅會產生大量可吸入顆粒物,也會對大氣造成嚴重的汙染。除此之外,每燒制一公斤木炭往往需要消耗10多倍重量的原木,大量燒制木炭,不僅是對我國森林資源的無情屠戮,也會進一步加劇水土流失。
2012年至今,寧波海關連續偵破9起走私出口木炭案,隨著相關嫌疑人陸續被依法判決,寧波口岸走私出口木炭的勢頭獲得有效控制。但在日韓等國家對木炭持續高需求、走私出口木炭高利潤等原因的驅使下,一些不法分子在消匿了一段時間以後,又開始重起爐灶大肆從事走私出口木炭的不法勾當。
日前,寧波海關緝私局成功破獲一起走私出口木炭案,涉案公司通過私自調換轉關貨物的方式,走私出口的木炭多達60多個貨櫃,重量1300餘噸。
自2014年9月以來,涉案公司用在義烏採購的玻璃杯、洗碗刷等日用品作為道具裝入貨櫃向義烏海關申報出口,待義烏海關放行以後剪斷海關的關封,裝入木炭後,再施上自己製作的關封運往寧波口岸出口。
目前,兩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打擊消耗臭氧層物質 把守國門巧「補天」
科學研究發現,破壞臭氧層的罪魁禍首是人造氟氯碳化物,這類化學物質被統稱為「消耗臭氧層物質」,即ODS,我國對其實施嚴格的出口許可證管理政策。一些申請不到出口配額、沒有許可證的不法分子,向海關申報時,就企圖採取夾藏方式偽報、瞞報品名,將其「偷渡」出境。
近日,寧波海關火眼金睛,查獲一起利用偽報品名方式夾帶出口二氟一氯甲烷的案件。經查,當事人浙江某公司製作虛假報關單證,利用四氟乙烷與二氟一氯甲烷極度相似的特點,企圖以夾帶方式將160箱、近2噸的二氟一氯甲烷混裝在四氟乙烷中偷運出國門,被寧波海關當場查獲。
二氟一氯甲烷是大名鼎鼎的「臭氧層殺手」,屬國家限制出境貨物,可仍有不法分子利字當頭,通過偽報、夾藏等方式,進行消耗臭氧層物質走私出口的違法活動。
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早在2006年9月,由中國海關總署發起倡議在亞太地區開展「補天」行動,有效遏制ODS非法貿易。氟利昂等消耗臭氧層物質是海關的監管重點,不管企業或個人採取何種違法方式,海關都將予以堅決的打擊。希望從事進出口行業的企業和個人也能夠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共同加入到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的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