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海平面上升將遠超出IPCC估計(圖)

2020-12-03 搜狐網

冰蓋融化會導致海平面很快上升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我們的海岸線會比我們預料的早很多消失在水下嗎?一項有關融化冰蓋的新研究發現海平面上升將遠超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估計,可以達到每世紀上升1米多的速度,由此將會造成更大的災難。此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

  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的安德斯·卡爾森在新報告中說,下一個世紀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造成格陵蘭冰原融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將是目前估計數值的二三倍。

如果卡爾森的估計是對的,那麼他們表示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年預測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18-59釐米的這一預測非常保守,而當時IPCC的預測結果被大家所公認。

  在此研究中,科學家還一致認同正在融化的格陵蘭冰原會如何改變海平面。此陸地冰原佔地1700萬平方公裡。卡爾森解釋說,其原因之一就是歷史記載表明沒有氣候變化影響如此巨大的冰原的先例。「我們之前從來沒有看到冰原的消失。但現在我們有記載了。」

  歷史見證

  在重建最後冰河時代末的冰蓋融化事件中,卡爾森及其同事發現在9.5萬到7千年前曾覆蓋大部分北美地區的勞倫泰(Laurentide)冰蓋快速消融過二次。

  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巖石中的鈹同位素來測定勞倫泰冰蓋最後二次是如何消融的。他們發現此冰蓋在9000-8500年前快速消融,之後處於穩定,再之後在7600-6800年前發生了最後的快速消融。

  此小組計算出此冰蓋每一次融化期所釋放出來的水量以及由此導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他們得出在消融早期每一百年應該導致海平面上升1.3米,而在最後消融時期,每一百年應該導致海平面上升0.7米。

  之後,卡爾森採用複雜的電腦模型――即常用於預測未來天氣變化的模型來模擬在溫暖世界中的冰原是如何快速消融的,又如何導致海平面上升的,以此來檢驗他們的計算結果。結果表明,此模型預測當時的海平面每一百年上升了1.3米。

  與卡爾森共同完成此研究的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研究院的加文·斯其米特說:「導致勞倫泰冰蓋快速分裂的力量和同一電腦模型預測我們這個世紀將經歷的這種力量相當,如果我們不儘快遏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勞倫泰冰蓋快速消亡事件將可能重演。」

  目前地球氣候正在發生變化。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馬克·西戴爾表示,「勞倫泰冰蓋應對以往氣候變化的這種動態反應可以認為與格陵蘭冰原目前和未來的消融情況類似。然而,他們的工作表明格陵蘭冰原未來消融將導致海平面每一百年上升1米應該沒有問題。」

  海平面上升將造成嚴重損失

  海平面每一百年至少上升1米還被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研究院的首腦詹姆士·漢森預測過。漢森認為我們的氣候將很快達到顛覆的頂點,即達到極限點,不能逆轉的點。屆時,冰原將快速消融。

  卡爾森表示他的小組發現有證據表明較大的冰原能快速分裂。而且,導致勞倫泰冰蓋快速分裂的力量相當於現今格陵蘭冰原所面臨的這種破壞力。如果科學家從勞倫泰冰蓋消亡獲得的教訓是對的,那麼由格陵蘭冰原消融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估計就嚴重低估了。

  總之,這些冰原擁有的水量足可以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0米。而卡爾森的研究僅僅只考慮了格陵蘭冰原。如果海平面每一百年上升1米的預測是對的,那麼到2108年至少有1.45億人得告別自己的家園,其中大多數是亞洲人。近來的研究表明陸地冰原可能比原來我們設想的要融化得更快。受危害最嚴重的城市可能是甘比亞首都班珠爾、奈及利亞經濟首都拉各斯以及那裡的1500萬個家庭,現在拉各斯一些低於海平面的地區已經飽受頻繁的洪水襲擊。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另一個嚴重危害是海水對內陸肥沃農田的入侵。「這將使得地下水不再能飲用,也不再適宜農業灌溉,造成食品和飲用水危機。」「地球之友」駐加納的計劃協調員喬治·阿伍迪(George Awudi)說。

  此外,在準備2006年的史登報告 (Stern Report)過程中,英國廷德爾中心的經濟學家根據1995年的人均GDP估算出了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經濟損失總計將達到9440億美元。

  減排才治根本

  為此,環境專家們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不過都認為建設龐大的海岸防浪堤沒有用處,而且成本太高。海洋地質學家、德國環保組織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在奈及利亞的計劃執行負責人史蒂芬·克拉莫說,「明智的選擇是遷移到高地,但這也是個艱難的選擇,尤其是對於奈及利亞來說,這意味著放棄其位於拉各斯的經濟中心以及德爾塔三角洲的石油儲備。」

  阿伍迪同時堅稱,「考慮到其經濟、社會和文化影響」,重新安置人口計劃是絕不可以考慮的,因為這種解決方案只是考慮了問題的起因卻沒有考慮如何適應其結果。他還說,「工業化國家應該先行採取措施以削減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也有專家說,即使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在今後50到100年裡海平面仍將會不斷上升。(元元)

  

(責任編輯:羅園)

相關焦點

  • 研究稱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紅樹林在2050年之前消失
    根據一項新研究,紅樹林的適應速度不夠快,無法擺脫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到2050年可能會消失。 這是因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有增無減,這些森林將無法跟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這些樹木在儲存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保護社區免受風暴和海岸侵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南極冰川又出事了,這次海平面上升多快了?
    據最近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的報導,南極有「末日冰川」之稱的南極思韋茨冰川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這塊和英國差不多大小的冰川每年退縮約半英裡。科學家估計,冰川將在約200至600年內失去所有的冰,這將使海平面上升約0.5米。
  • 海平面上升超預期?專家:2100年海平面上升或超過1米
    整體上而言,南北極冰川融化是可以肯定會提升海平面上升的,並且根據海洋公報也可以看到,每年雖然上升都是以不過這可能是一個短暫的厄爾尼諾現象,因為預估在春季之後,主要的監測區域將可能處於中性狀態,所以說厄爾尼諾消失也可能快了,當然消失之後,我們全球的氣候將會再次出現一番新景象,然後回到我們海平面的問題上。
  • 科學家警告:美國東海平面加速上升,2200年全球海平面或上升10米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最近,威廉和瑪麗維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VIMS)的研究人員發布了美國海岸線2019年度報告。科學家對美國緬因州至阿拉斯加沿岸的32個監測站近51年水位觀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海平面上升速度遠超歷年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科學家警告稱,這對紐約、休斯頓等低海拔城市來說意味著災難的降臨……VIMS 2019年報告單顯示,在美國東、西海岸的32個監測站中有27個海平面上升,其中25個站點的水位上升速度高於2018年。
  • 地球升溫海平面上升 全球6億人口恐遭水淹(圖)
    地球升溫海平面上升 全球6億人口恐遭水淹  英國27日出版的期刊《環境與都市化》刊文說,因全球升溫、海平面上升,全世界大約6.34億生活在海拔10米以下地區的居民有被洪水和風暴淹沒的危險。  數據驚人  這一研究文章由英國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戈登·格拉納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德博拉·巴爾克、哥倫比亞大學布麗奇特·安德森等環境研究權威人士聯合執筆。文章分析了全球低地與人口分布情況,數據堪稱驚人。
  • 研究稱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的歐洲洪災中逾八成可通過抬高海堤避免
    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指出,海平面上升導致預計會發生的歐洲洪災中,至少有83%的洪災可以通過抬高約三分之一的歐洲海岸線堤防而避免。
  • 從視頻片段中推斷樓層平面圖 新AI研究令人大開眼界
    平面布置圖對於可視化空間、規劃路線和溝通建築設計非常有用。例如,一個進入新建築的機器人可以使用平面圖快速感知總體布局。創建平面圖通常需要一個完整的布局,這樣3D傳感器和攝像機就可以捕捉到整個空間。1月11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近日,來自Facebook、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一種人工智慧技術,利用視覺和音頻,從一個短視頻剪輯中重建一個平面圖。研究人員斷言,音頻提供了空間和語義信號,補充了圖像的映射能力。他們說,這是因為聲音天生是由物體的幾何形狀所驅動的。聲音從表面反射回來,揭示了房間的形狀,遠遠超出了相機的視野。
  • ()NASA詳細解讀海平面上升原因(組圖)
    來自NASA海平面變化小組的專家稱海平面上升趨勢已經不可避免,但是並不能確切知道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研究人員指出導致海平面上升最主要的因素是海水的熱膨脹。  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加劇了海水熱膨脹,其中海洋吸收了超過90%的熱量。
  • 考古學家發現最早抵禦海平面上升的防禦工事,現沉睡...
    考古學家發現最早抵禦海平面上升的防禦工事,現沉睡海底  olivia chan • 2019-12-19 21:00:54 來源:前瞻網 E4007G2
  • 如果空氣品質未達到排放目標,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超過一米
    該研究使用了100多位國際專家對低排放和高排放兩種氣候情景下全球平均海平面變化的預測。通過調查該領域的眾多領導者,該研究對其未來海平面上升範圍的預測提供了更廣泛的保證。在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2攝氏度的情況下,專家估計到2100年上升0.5米,到2300年上升0.5至2米。
  • 受海平面上升影響 世界多地未來或將失去部分土地
    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導西媒稱,類似紐約一樣的大都市、被大西洋衝刷的加拿大島嶼以及如同荷蘭和塞內加爾等擁有防洪傳統的國家,紛紛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這一現象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最顯著影響之一。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近兩米。荷蘭西、北部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政府打造了一個規模巨大的堤壩網絡來防洪,因為其59%的土地面臨洪水風險,26%的土地低於海平面,29%的土地在河流水位上漲時很可能會被淹沒。此外,堤壩無法保護的土地佔到4%。
  • NASA:未來200年海平面上升至少1米 或淹沒東京
    NASA:未來200年海平面上升至少1米 或淹沒東京 2015-08-28 08:11:40     資料圖片: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稱,最新的衛星數據顯示,隨著全球暖化,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上升一米或更多已無可避免。
  • 海平面上升威脅紅樹林
    加勒比海紅樹林 圖片來源:Nicole Khan近日,一項新研究分析了全新世冰川消退對紅樹林生長的影響,讓人們得以一窺生態系統將如何應對未來迅速上升的海平面。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不減少,到2050年,紅樹林將無法承受海平面上升之重。紅樹林主要分布在溫暖氣候地區,是寶貴的沿海生態系統。紅樹林儲存了大量的碳,有助於保護海岸線,為魚類和其他物種提供棲息地。研究人員利用過去1萬年的沉積物數據,根據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估算了紅樹林存活的機率。
  • 研究稱頭髮可檢測出精神分裂症;海平面上升威脅是此前估計三倍丨...
    【今日封面】近日,在俄羅斯莫斯科,全俄環境保護研究所的獵隼中心的一組猛禽圖走紅,該中心任務是繁殖、救助和照護這些猛禽,最終將其放歸自然。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新發現●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上海市調控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葉海峰等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控制系統,通過定製化細胞對綠茶中的代謝物原兒茶酸做出反應。糖尿病小鼠只需口服定製的濃縮綠茶或者原兒茶酸,便可定時定量地持續性獲取胰島素,控制體內血糖穩定,無需每天定時服用或者注射胰島素。
  • 研究稱,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洪水可能使我們的星球損失14.2萬億美元
    根據最新研究,如果世界無助於減輕海平面上升,沿海洪災將變得如此極端和具有破壞性,以至於到2100年可能造成價值高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20%的破壞。隨著溫度和海平面上升, 該研究估計,到 2100年,多達2.87億人可能遭受沿海地區的偶發性洪水襲擊,而如今這一數字為1.71億。超過100萬平方公裡的海岸線也可能遭到破壞-面積幾乎是法國的兩倍。
  • 格陵蘭島冰融化加速,如海平面上升約7米,我國大城市或被淹沒 ​
    作者:文/虞子期自從工業化以來,全球變暖是天天說,並且說了似乎也沒有用處,而全球變暖對人類的影響也在加劇之中,根據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發表的新研究數據指出,我們地球的海平面還在持續上升,並且隨著氣候臨界點的觸發,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在持續加速之中,科學家稱格陵蘭島冰川將不復存在,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 海平面上升怎麼辦?科學家們試圖控制海沙的運動,以重建海岸線
    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在持續上升,包括印度洋的馬爾地夫在內的許多島國正面臨著生存的威脅,在未來幾十年內這些地區可能會被海水淹沒。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都在想方設法拯救這些地區,一方面減緩全球變暖,另一方面試圖重塑這些地區的海岸線以阻擋海水。
  • Jared Green: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範圍圖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世界領導人開始認真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但在這個世紀和未來我們依然面臨著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巨大危機。
  • 若海平面上升60米,修建60米高的大壩防止陸地被淹是否可行?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在地球上,海平面的影響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並且全球不少地區每年都受到了威脅,而最近不少的科學愛好者也在討論這個問題,那就是「若海平面上升很明顯海平面的上升與氣候關係是最為密切的,當地球溫度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海平面也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因為氣溫上升會導致南北極冰川,高原冰川,山地冰川等同時融化,當這些快速融化的水沒有被利用的時候,就會出現大規模的堆積,從而更多的會流入到海洋之中,所以這樣直接就導致海平面上升了,雖然我們看到的海平面上升都是「微乎其微」。
  • 海平面上升多少?
    近日,紐約大學有科學家稱,他們發現在南極洲一處很關鍵的地方,冰川下面竟有創紀錄的溫水存在。所測點水的溫度比冰點還高2度,也就是1攝氏度多點。科學家表示,這是個非常令人震驚的發現,如果這處冰川融化,可能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會感覺到海平面上升了。它完全消失會導致海平面上升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