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如果未能實現全球排放目標,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可能會超過1米,到2300年則超過5米。
該研究使用了100多位國際專家對低排放和高排放兩種氣候情景下全球平均海平面變化的預測。通過調查該領域的眾多領導者,該研究對其未來海平面上升範圍的預測提供了更廣泛的保證。
在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2攝氏度的情況下,專家估計到2100年上升0.5米,到2300年上升0.5至2米。在高排放情況下,變暖4.5攝氏度,專家估計,到2100年,上升幅度為0.6至1.3米,到2300年,上升幅度為1.7至5.6米。
主持調查的南大亞洲環境學院代理主席班傑明·霍頓教授說,海平面上升的預測和對它們不確定性的了解對於做出明智的減災和適應決策至關重要。
霍頓教授說:「海平面預測的複雜性以及相關科學出版物的數量之多,使得決策者很難獲得有關科學狀況的概述。要獲得這一概述,對領先的專家進行調查非常有用。預期的海平面上升,這將為未來的情況提供更廣闊的前景,並告知決策者以便他們準備必要的措施。」
5月8日發表在《自然夥伴雜誌氣候與大氣科學》上的海平面上升預測超出了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先前估計。
由NTU領導的國際研究是與香港大學,愛爾蘭的梅努斯大學,英國的達勒姆大學,美國的羅文大學,美國的塔夫茨大學以及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的。
合著者,美國羅文大學環境科學助理教授安德拉·加納(Andra Garner)博士說:「我們知道,地球將來還會出現進一步的海平面上升。」 「但是,低排放量與高排放量相比,海平面上升專家項目的數量存在明顯差異。這為未來提供了很大的希望,並且有強烈的動機立即採取行動避免更嚴重的影響海平面上升。」
「這項國際研究基於106位海平面專家的知情意見,並強調了實行低排放政策以限制海平面上升的至關重要性,」數學與統計系助理教授Niamh Cahill博士說。在愛爾蘭的梅努斯大學就讀。
選擇了參加調查的106位專家,因為他們是從領先的出版物資料庫中選出的最活躍的科學海平面研究出版商(自2014年以來,至少有六篇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過的論文)。
在回答開放性問題時,氣候變化專家將格陵蘭和南極冰蓋確定為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這些冰蓋是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的重要指標。基於衛星的測量結果表明,冰蓋正在加速融化。但是,專家們還指出,成功減少排放量可以限制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和影響。
未參與此項研究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地球科學系教授安德裡亞·達頓博士說:「這項研究的主要收穫之一是,我們今天的行動可以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未來我們的海岸線將退縮多少。這種知識是有力量的,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行動選擇更好的結果。」
該論文「根據專家調查估算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及其在2100年和2300年之間的不確定性」已於2020年5月8日星期五發表在《氣候與大氣科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