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質點
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叫做質點,研究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如果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質點.
對質點理解
(1)質點是一種理想化模型,實際並不存在.
(2)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
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
建立質點模型的兩個關鍵點
(1)明確題目中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質點是對實際物體科學地抽象,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對實際物體進行的近似,質點實際上並不存在.
(2)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能忽略不計時,可將物體視為質點,並非依據物體自身大小來判斷.
2.參考系
(1)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2)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所選擇的參考系不同,對它的運動的描述可能會不同.通常以地球為參考系.
參考系的選取
(1)參考系可以是運動的物
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但被選為參考系的物體,我們假定它是靜止的.
(2)比較兩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必須選同一參考系.
(3)選取不同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對同一物體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4)選參考系的原則是觀測運動方便和描述運動儘可能簡單。
3.坐標系
坐標系: 為了精確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1)直線坐標系(一維坐標系):為了描述沿直線運動的物體
(2)平面直角坐標系(二維坐標系):為了描述在平面內運動的物體
(3)空間直角坐標系(三維坐標系):為了描述空間裡的物體
4.時刻與時間間隔
(1)時刻:指某一時間點
(2)時間間隔:指某一時間段(時間間隔又叫做時間)
(3)時刻與時間間隔的表示:時間軸
5.路程與位移
(1)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叫路程. 特點: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2)位移: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叫位移(用來表示物體(質點)的位置變化的物理量)特點:即大小,又有方向(描述位移時既要描述大小,又要描述方向)
6.標量與矢量
(1)標量:我們把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標量
例如:路程、溫度、質量、密度等:
(2)矢量:我們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矢量
例如:力、位移、速度等:
(3)矢量的描述:首先規定正方向,與正方向相同為正,為正方向相反為負,這裡正負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7.速度
物理學中用位移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
間的比值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其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軌跡上物體所在點的切線方向指向前進的一側,
是矢量.瞬時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標量.
8.速率
(1)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是標量。
(2)瞬時速率是瞬時速度的大小,也是標量。一般情況下提到的速率都是指瞬時速率,是標量。
9.加速度
(1)定義:速度變化量和發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
(2)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3)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即跟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4)物體做加速運動,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5)物體做減速運動,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物體做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關鍵是看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的方向關係,而不是看加速度的變化情況.加速度的大小隻反映速度變化(增加或減小)的快慢.
10.對速度與加速度關係的三點提醒
(1)速度的大小與加速度的大小沒有必然聯繫.
(2)速度變化量與加速度沒有必然的聯繫,速度變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變化的時間決定.
(3)速度增大或減小是由速度與加速度的方向關係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