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天象劇場「節目指南」:年中與年尾 日月食成對

2021-01-15 中國微山網

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全球將迎來不少精彩天象——年中與年尾兩對的日月食、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最好觀測時機的水星大距……2021年的天象劇場依然好戲連臺,無論是天文愛好者還是偶爾湊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能夠在新的一年一飽眼福,領略星空的魅力。

年中與年尾,日月食成對

每年的日月食都是最令人期待的天象奇觀。一年中,至少會發生2次日食,最多則有可能發生5次日食和2次月食。比較常見的情況是發生2次日食和2次月食,分為兩對,每對包含1次日食和1次月食,它們相隔半個月,而兩對之間的間隔,則為5個多月。2021年就是如此,將在年中和年尾各出現一對日月食。

5月26日我們將會迎來一次月全食,在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可見帶食月落,即可以看到被地影遮擋的「紅月亮」落山;而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可見帶食月出。這次月食,月球是從地球影子的邊緣附近經過,所以全食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僅僅從北京時間19時09分持續至28分。

當晚19時10分左右,在我國東北最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例如廈門,將看到一輪黯淡的紅色圓月貼著地平線出現在東偏南方向的低空,它的高度只有幾度,大氣消光比較厲害,加上全食階段的月亮本身很暗,對於想要捕捉這一天象奇觀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與之結伴的,是6月10日的日環食,環食帶從加拿大南部開始,經過加拿大北部、格陵蘭島西部以及北冰洋,在俄羅斯東北部結束。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可以欣賞到帶食日落,且越往北太陽被月亮遮擋的程度(食分)越大。越往西,因為日落更晚,可以看到的日偏食過程更長,烏魯木齊及其北部地區將是不錯的觀測地。

另一對日月食,則要等到11月19日的月偏食,這次月球幾乎正好從地球影子的邊緣掠過,是極其接近全食的偏食。北京時間15時18分,月輪開始缺蝕。17時03分,月面被地影遮擋程度達到最大,約為99.4%。18時47分,它又恢復光亮。

我國除西部少數地區外,其他地方都能見到帶食月出。東北的觀測條件最好,當天的月亮比西部地區更早升起。

12月4日,我們將迎來日全食,全食帶從大西洋南部開始,經過南極洲,在太平洋南部結束。大西洋南部、南美洲極南部、南極洲、印度洋南部、大洋洲極南部、太平洋南部等地可以看到日偏食。我國境內看不到這次日食,要想一睹為快就得去南極洲了。

三大流星雨,英仙最可期

除了日月食,流星雨也是我們翹首以盼的星空大戲。象限儀、英仙座、雙子座流星雨因流量穩定,被人們稱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象限儀流星雨活躍在每年1月上旬,它的輻射點位於牧夫座。2021年其流量極大出現在北京時間1月3日22時30分左右。不過當天的月相為虧凸月,晚上不到9時就已升起,直到天亮後才會落下,對觀測影響很大。

英仙座流星雨活躍在8月暑期,火流星較多,觀賞性很高。2021年其流量極大將出現在8月13日凌晨3時左右,黎明前是觀測的好時機。當天的月相為上弦月,前半夜就會落下,對後半夜的觀測沒有影響。英仙座流星雨的活躍期也比較長,8月12日和13日晚上都可以進行觀測。在沒有光汙染並且大氣透明度較好的地方,每小時大約能見到50—75顆流星。

雙子座流星雨出現在每年12月中旬,2021年其流量極大時間為12月14日15時左右。觀測流星雨時,通常後半夜能見到的流星更多,因此14日凌晨是較為合適的觀測時段。但當天月相為盈凸月,會對觀測有所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流量要小一些的流星雨,如天琴座流星雨、寶瓶座η流星雨、獵戶座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等,由於月光的幹擾,它們在2021年的觀測條件都不太好。

選對時間,金木水火土都能見

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平時並沒有多少機會去野外觀測。不過當我們在傍晚散步時,只要天氣晴好,也能見到一兩顆亮星在空中孤懸。它們往往都是行星。

除了太陽、月亮以及人造衛星,金星是我們肉眼能見到的最亮天體。2021年上半年,金星幾乎都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不易觀測。下半年,它轉為昏星,出現在日落後的西方天空,而且地平高度都在15°以上,易於觀測。12月4日,金星達到最大亮度,且在北京地區觀測時,其日落時地平高度可達21°,是觀測的最好時機。

2021年是觀測水星的好時機。水星和金星一樣,只作為晨星或昏星出現在黎明或黃昏。不過由於它離太陽更近,亮度也更低,觀測條件要苛刻得多。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一年通常只有2到3次觀測水星的最佳機會,即發生在3月底到6月初之間的東大距,以及發生在9月初到12月初之間的西大距。

2021年有兩次水星大距都非常接近最佳觀測日期。以北京地區為例,5月17日,日落時水星的地平高度可達19°,這時水星是昏星,可以在傍晚時的西方天空中尋找;10月25日,日出時水星的地平高度為17°,這時水星是晨星,要在黎明時向東方天空尋找。如果在我國南方觀測,水星更高一些,觀測條件會更好。

火星在2021年的觀測情況正好和金星相反。它在上半年的觀測條件更好,而下半年則難以見到。1月至3月,火星從雙魚座運行至白羊座。日落後由東南方天空轉入西南方天空,約在次日凌晨1時落下,前半夜的觀測條件都不錯。4月至5月,火星由金牛座順行至雙子座,日落後由西南方天空轉入西北方天空,下落時間提前至23時左右。6月以後,它的落山時間越來越早,觀測條件越來越不理想。從9月到12月,它幾乎都被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難以看到。

「行星之王」木星在2021年初,被太陽的光輝掩蓋,不易觀測。進入4月,可在後半夜見到。8月20日前後迎來最佳觀測時機,這時它位於摩羯座,日落後從東方升起,整夜可見。此後,它的可見時間慢慢轉為前半夜。

土星是人們肉眼可見的最遠行星,公轉周期約為29.5年,在星空背景中運動得很慢。一年中,大約有9到10個月,夜晚天空中都能見到土星。2021年土星全年都在摩羯座運行,除了1—3月它離太陽太近不利於觀測外,其他夜晚都能找到它的身影。8月2日前後,土星在日落後將從東方升起,整夜可見,是觀測的最佳時機。

除了這些天象之外,還有行星合月、月掩行星等也值得一看。3月10日清晨,一彎殘月將與木星、土星、水星同時出現在東方低空,上演「三星伴月」天象;4月17日21時42分到22時左右,在海南省文昌市可以見到月掩火星,我國其他地方可見火星合月。新一年的這些精彩天象,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作者系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李鑑)

相關焦點

  • 收好這張2021天象劇場「節目指南」
    怕錯過今年的星空大戲收好這張2021天象劇場「節目指南」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全球將迎來不少精彩天象——年中與年尾兩對的日月食、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最好觀測時機的水星大距……2021年的天象劇場依然好戲連臺,無論是天文愛好者還是偶爾湊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能夠在新的一年一飽眼福,領略星空的魅力。
  • 火星合月新一年的精彩天象 讓我們共同期待
    2021年,全球將迎來不少精彩天象——年中與年尾兩對的日月食、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最好觀測時機的水星大距……2021年的天象劇場依然好戲連臺,無論是天文愛好者還是偶爾湊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能夠在新的一年一飽眼福,領略星空的魅力。   年中與年尾,日月食成對   每年的日月食都是最令人期待的天象奇觀。
  • 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 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與另外兩大流星雨相比,象限儀流星雨高峰期短,只有6至8小時,群內流星一般不會在天空中留下軌跡,但經常會有非常明亮的火流星出現。
  • 2021全年天象時間表一覽(觀賞時間+天象介紹)
    觀賞時間:5月26日10時  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紅月亮)  據介紹,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紅月亮),初虧17時45分;食既19時09分;食甚19時19分,最大食分1.015;生光19時28分;復圓20時53分。紐西蘭可見月全食全過程,我國東部地區可見月食,但都是月出帶食。
  • 象限儀流星雨迎來峰值 開啟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  【解說】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同期】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工程師 胡方浩  象限儀流星雨是每年的第一場流星雨,根據國際流星組織預報,2021年(象限儀流星雨)極大期時,天頂流量每小時出現率可達110,即每小時流星可出現的數量為110顆。
  • 象限儀流星雨今晚迎來峰值 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原標題】紫金山天文臺: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新年伊始,象限儀流星雨3日晚將迎來峰值。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 紫金山天文臺: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與另外兩大流星雨相比,象限儀流星雨高峰期短,只有6至8小時,群內流星一般不會在天空中留下軌跡,但經常會有非常明亮的火流星出現。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程師胡方浩介紹,象限儀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牧夫座內,在北鬥七星鬥柄下方。
  • 天象|2018年我國可見3次日月食·關注
    (記者周潤健)2018年天象劇場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諸多「天象大片」即將扎堆上演。天文專家介紹說,作為「超級大片」,2018年天宇將發生2次月食和3次日食,其中兩次月全食,一次日偏食我國境內可見。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2018年我國進入一個月全食的高發期,1月31日晚上和7月28日凌晨均有月全食發生。1月31日發生的月全食從19時48分開始初虧,至23時12分復圓。
  • 2020年年底天文天象總結和來年展望
    別急,這就給大家帶來2021年五大不容錯過的天象預報。 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見食地區示意圖 Credits: 有趣天文奇觀 03
  • 2021年天象觀測「大計劃」
    列一個計劃,得期待一哈:日月食:四個極端各類天象奇觀裡,日月食自帶三大光環加持:目視變化顯著、受眾面廣、相對稀缺,可稱為最大的觀測目標了。今年的日月食很湊巧,我將其稱之為「四個極端」:極北、極南、超大、超小。
  • 鼠年我國公眾可賞三次日月食
    新華社天津1月27日電(記者周潤健)農曆庚子鼠年到來,「天象劇場」佳片不斷,其中日月食這樣的「超級大片」更是引人關注。天文專家表示,這個鼠年將發生五次日月食,我國公眾可賞其中的三次。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日環食的最大特點是食分達到了0.994,非常接近全食,這樣的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這是繼2012年後,日環食再次光臨我國。屆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可賞『金邊日食』,其他地區可賞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史志成說。地球的影子分為「本影」和「半影」。
  • 快收藏這份2021年天象大戲節目表!
    「細到極致」的日環食在「最長白天」跨越了整個中國南方;二十一世紀百年裡僅出現六回的「十五的月亮十四圓」也如約而至;年末的「大流量」雙子座流星雨是對堅持仰望星空人們的最好褒獎……地球依舊在孜孜不倦地環繞太陽公轉,我們也向複雜的2020年揮手作別。新的一年,世間的大部分事情我們仍無法預料,但只要走出門抬起頭,日月星辰永在,精彩的「天空劇場」早已安排上了!
  • 「日中見鬥」:《周易》豐卦爻辭中的日月食天象解析
    日食,必定發生在日月相交的朔日。巧的是,《豐》卦的卦爻辭描述的,正是一次典型的日月之食。一、「日中見鬥」中的月食最早提到《豐》卦與日月之食有關的著作,是戰國時的易傳《彖》。「《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 收藏|2021年值得期待的天象觀測清單
    在剛過去的2020年 很多朋友受到疫情影響 無法出門觀看天象 不免感到深深的遺憾 但往者不可追,來者亦可思 今年的天象觀測又有哪些大目標呢?
  • 2021年天象時間表:超級月亮與月全食輪番上演
    2021年有何天象值得關注?對天文愛好者來說,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天象可能是月全食(紅月亮)巧遇超級月亮。超級月亮連續兩次輪流上演,可令公眾一飽眼福。 2021年第二次超級月亮 2021年5月26日10時,月亮運行到距離地球的最近點,兩者相距只有357311 千米,滿月視直徑達到33.5角分,全年最大,也比任何時候的太陽視直徑都大。當天19時14分,太陽、地球和月球排成一條直線而發生月全食(望)。
  • 2021年,仰望星空,精彩的節目早已安排上了!
    新的一年,世間的大部分事情我們仍無法預料,但只要走出門抬起頭,日月星辰永在,精彩的「天空劇場」早已安排上了!許個願吧!在2021年,帶著身邊人好好看一次日出、觀一次日落,或是在某個晴朗夜晚欣賞美麗的星空吧!流星雨會讓人滿意嗎?為什麼流星雨受歡迎?
  • 今晚月全食時間幾點 2018年1月31日月食月全食什麼時候出現
    [2018月食月全食是什麼時候]【月以稀為貴】今晚月全食時間幾點出現  一次月全食有初虧、食既、生光、復圓等重要時間點。趙之珩介紹說,本次月全食的初虧為北京時間19時48分,食既為20時52分,生光時刻為22時08分,復圓時刻為23時11分。
  • 2018小熊座流星雨極大值時間 「謝幕」今年天象劇場
    原標題:小熊座流星雨22日極大 「謝幕」2018年天象劇場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 12月即將結束,2018年天象劇場的大幕也將緩緩落下,謝幕演出是22日迎來極大的小熊座流星雨。  小熊座流星雨的活躍期一般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在冬至前後迎來極大,其母體彗星是8p/塔特爾,公轉周期是13.6年,上次回歸近日點是在2008年,下次回歸近日點將在2021年。  作為輻射點赤緯最高的流量較大流星群,小熊座流星雨非常適合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觀測。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該流星雨曾連續3年出現了每小時30顆左右的爆發。
  • 2018年日月食簡略
    縱觀所有天象事件,莫過於日月食最為特殊的一種天文奇觀,相比超級大彗星大流星雨什麼的,它最為頻繁最為可靠,那麼我們來聊聊2018年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出現日月食啦?今年全球發生3次日食,2 次月食。日食首先,我們來看看日食的情況。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日食啦?
  • 趙之珩:日月食沒有任何能量突發或轉換的過程 也從不牽扯自然災害...
    「12月21日,多災多難,這一天一定要安穩在家,不要出遠門,也不要有太多的戶外運動……」今年的12月21日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但在網際網路上卻被一些人貼上「庚子年災難日」的標籤散播。對此,天文專家明確表示,這和2012年12月21日被說成是「世界末日」一樣,都是譁眾取寵,危言聳聽,純屬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