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六張名片」鳥道雄關,雲南候鳥遷徙圖鑑

2020-12-08 品巍
鳥道雄關

「燕來雁往歡聚雄關歌盛世,鳥走鶯飛相逢鳥道話春秋」

隆慶關位於巍山縣城東北33公裡處,是巍山六張名片——鳥道雄關所在地。

鳥道雄關是茶馬古道和西南古絲綢之路的要衝,千百年來,承載了連接內外,溝通南北的交通紐帶職能,至今這裡仍是巍山物種多樣、地形險峻的明證。

與此同時,鳥道雄關更是三條中國候鳥遷徙路線之一。

「鳥道雄關」

每當秋冬季節,聚集於雲南境內的候鳥會從雲南北部地帶沿著橫斷山脈,經過巍山,到達東南亞一帶,以此越冬。

現存的「鳥道雄關」石扁為明代萬曆年間所刻,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唯一一塊關於「鳥道」的石碑。

由此可見,巍山作為鳥類遷徙的必經之地由來已久。

·候鳥遷徙要衝·

1仲秋·尋跡候鳥遷徙之路

每年仲秋時節,成千上萬鳥類從雲南北部出發,沿著高山河流,順著橫斷山脈,經過巍山,抵達東南亞。

離開寒冷的地帶到達溫暖的地方過冬是許多鳥類的生存指南,所以,對於隨季節變化遷徙而居的候鳥來說,這是一條極其重要的越冬遷徙之路。

由於通過這條路線遷徙的候鳥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因此它也成為了中國候鳥遷徙路線三條中的一條,極具代表性。

雲南的很多候鳥,正是通過這條既定路線遷徙越冬,到達溫暖的東南亞,安然無恙地度過寒冷的季節。

·遷徙路上的迷宮·

2隆慶關·遷徙路上的迷宮

位於巍山境內的隆慶關,海拔2650米,是候鳥遷徙路上的咽喉通道,也是鳥類前行路上的迷宮。

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從印度洋北部灣刮來的西南風受橫斷山脈的阻擋,會在隆慶關一帶形成遮天蔽日的濃霧,遮住山川河流、日月星辰。

夜晚以星星月亮為航標的候鳥飛到這裡,就會陷入迷宮般的濃霧中。

平時飛行高度不低於200米的鳥類到了這裡,只能離地2-3米「匍匐前進」,不僅讓遷徙之旅速度慢了下來,很多鳥類還會走不出這「迷宮」,在這裡盤旋打轉、互相撞擊,不時發出婉轉悽切的哀鳴,許多鳥類更是殞命於此。

·雲南鳥類環志第一站·

3鳥道雄關·雲南鳥類環志第一站

1997年9月25日至10月8日,國際鳥類研究會在鳥道雄關召開。

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等國家地區的四十多位鳥類研究專家、學者來到鳥道雄關進行科學考察,召開會議。

會議結束後,一行人將鳥道雄關確定為「雲南鳥類環志第一站」,以後每年都在這裡進行鳥類環志活動。

到了今天,鳥道雄關成為了巍山的重要標誌。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徘徊不前的候鳥既是路經巍山的旅客,也是巍山生態多樣性的重要構成,值得每一個人去認真愛護。

延伸閱讀:鳥類環志是指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鳥環由鎳銅合金或鋁鎂合金製成,上面刻有環志的國家、機構、地址(信箱號)和鳥環類型、編號等。一般把環戴在鳥的跗蹠部(腳環),此外,還有把環戴在鳥的頸部、翅根、鼻孔等處。戴環後即進行鳥體測量,數據記在統一設計的專用環志卡上,然後放飛。通過回收環志鳥,可以了解候鳥遷徙的行蹤、年齡以及種群數量等寶貴資料。

說明: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雲南鳥道雄關今年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
    鳥道雄關位於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每年秋冬交替時節,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從這裡經過,飛往緬甸、印度等地越冬,是候鳥遷徙的咽喉要道。經過全體環志人員努力,國際鳥類環志巍山站鳥道雄關今年共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其中琉璃藍鶲、紫壽帶、紅眉朱雀、赤朱雀等10種鳥類系首次亮相。
  • 雲南鳥道雄關今年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
    鳥道雄關位於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每年秋冬交替時節,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從這裡經過,飛往緬甸、印度等地越冬,是候鳥遷徙的咽喉要道。經過全體環志人員努力,國際鳥類環志巍山站鳥道雄關今年共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其中琉璃藍鶲、紫壽帶、紅眉朱雀、赤朱雀等10種鳥類系首次亮相。
  • 巍山鳥道雄關今年共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
    經全體環志人員努力,國際鳥類環志巍山站鳥道雄關今年的鳥類環志工作於11月6日結束收網,共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其中琉璃藍鶲、紫壽帶、紅眉朱雀、赤朱雀等10種,是在巍山首次網捕到。環志期間,工作人員去往鳥道雄關需要從站點步行3裡多的山路,24小時分組輪流值班輪流守網捕鳥,並按技術規程上環,準確鑑定鳥的種類,對所有種類進行測量(包括喙長、全長、翅長、跗蹠和重量)並做好記錄,及時完成數據錄入工作後將鳥兒放飛。
  • 10種鳥類首次亮相大理巍山
    近日,國際鳥類環志巍山站鳥道雄關今年的鳥類環志工作結束收網,今年共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其中琉璃藍鶲、紫壽帶、紅眉朱雀、赤朱雀等10種鳥類為首次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捕到。環志到的新種候鳥灰腹繡眼鳥。
  • 巍山成立兩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公益訴訟保護基地
    本報訊(特約記者 陸向榮 通訊員 劉蘭香)近日,巍山青華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公益訴訟保護基地和巍山鳥道雄關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公益訴訟保護基地先後掛牌成立。下一步,巍山縣將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和行政執法作用,統籌協調多部門聯動,進一步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力度,合力打造巍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品牌。【來源:大理州人民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江西千年鳥道十萬隻候鳥回遷,宇宙萬物和人類和諧相處
    智康科技看到江西吉安遂川縣「千年鳥道」迎來大批回遷候鳥,十萬餘只鷺鳥回遷,盤旋天空,覓食嬉戲,場面非常壯觀。這意味著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冬天花敗,春暖花開,有人離去,有人歸來。已經五月份了,五一小長假都過去了,氣溫也在逐漸升高,大批回遷候鳥來到了江西吉安遂川縣「千年鳥道」,這些鳥兒陸續從東南亞水域遷徙至湯湖鎮安村庫區。
  • 六項措施「護航」候鳥遷徙
    陳力表示,為了讓候鳥安全越津越冬,根據鳥類生活習性,結合專家和志願者意見,七裏海溼地主要採取了6項具體措施「護航」候鳥遷徙。一是科學調控水位,為鳥類營造良好棲息地。二是保障魚類密度,讓鳥吃得飽吃得好。三是架設棲息架,供鳥類築巢繁衍。四是實行葦草輪割,給鳥類留下充足空間。五是堅持晝夜巡查管控,嚴厲打擊破壞溼地行為,防止人為幹擾。六是加大護鳥宣傳,讓群眾加入護鳥大軍。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圖」
    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鵟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每年到劍湖溼地越冬的候鳥有近3萬隻,已經監測到各種鳥類150多種,其中珍稀保護鳥類有黑鸛、銅翅水雉、灰鶴、彩䴉、白琵鷺、鉗嘴鸛等。
  • 候鳥為什麼會遷徙?
    在國際上已知的9000多種鳥類中,4000種是候鳥,其他的則是留鳥(終年棲息於同一地區的鳥類,如喜鵲、麻雀和環頸雉等)。每年,幾十億隻候鳥組成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隊伍。  候鳥遷徙的距離遠近不一,近的幾公裡,或者只是從山的南坡飛到北坡。遠的則可飛翔上萬公裡。例如,北極的燕鷗在北極繁殖,飛往南極過冬,遷徙的路途達2.2萬公裡,生命的大半時間都在飛行中度過。
  • 360餘萬隻候鳥「過境」河南 世界稀有的10餘種
    科學家說,遷徙是動物的一種生存本能,而這種行為經歷了億萬年的進化而被選擇,最終固定下來。候鳥用它們的這種遷徙,詮釋出生命的延續是如此堅韌。人類以愛心向鳥兒們示好,鳥兒們自然會以自己的方式加倍回饋人類。每年冬天,穿越千山萬水,200餘萬隻候鳥「小憩」河南,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翩翩起舞,與河南人心靈互動。
  • 你知道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嗎?知道它們的遷徙有什麼特點嗎?
    你知道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嗎?知道它們的遷徙有什麼特點嗎?下面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很多鳥類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這些隨著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的鳥類稱之為候鳥。就特定觀察地點而言,這些南來北往的候鳥可依照它們出現時間的不同予以歸類,以臺灣為例,夏天由南方來到臺灣繁殖的候鳥稱之為「夏候鳥」,冬天由北方來到臺灣度冬的候鳥則稱為「冬候鳥」。如果候鳥在比臺灣更北的地方繁殖,在更南的地方過冬,它們在秋季南下與春季北返經過臺灣時只做短暫的停留,則稱之為「過境鳥」。
  • 雲南這個寶藏地方發現20個動植物新種!
    【相關新聞】雲南金平發現苦苣苔科一新種——金平奇柱苣苔再添新成員!大理南澗無量山發現5個蜘蛛新種10個新種首次亮相!雲南鳥道雄關今年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陳政)、圖片來源雲南銅壁關自然保護區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校對:朱詠梅編審:趙梅圭
  • 候鳥「大部隊」提前半月到京 遷徙高峰期到來
    和「先鋒部隊」提前到京一樣,冬候鳥進京高峰的時間也比往年提前了至少半個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介紹說,冬候鳥是指冬季要遷徙至南方越冬的候鳥,每年10月至12月,它們會集中飛越北京上空。待來年三四月份,春暖花開時,這些候鳥會北上飛往繁殖地。在經停北京期間,它們會選擇停留在官廳水庫、密雲水庫等地的灘涂溼地中。冬候鳥最典型的種群是大天鵝、灰鶴和雁鴨類。
  • 候鳥遷徙季 東灘溼地成為候鳥棲息天堂
    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春季候鳥遷徙季,南匯東灘溼地也熱鬧了起來,時不時可以看到蘆葦叢中飛起大批的野生鳥類。近期正是春季候鳥遷徙高峰。 據了解,整個遷徙季會持續至
  • 專注候鳥環志,積累科研數據 青春接力 追尋飛鳥蹤跡
    李書哲攝(人民視覺)核心閱讀遂川鳥道是我國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長江中下遊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18年來,曾祥鵬和他的老師鍾平華兩代人接力堅守,累計環志3萬多隻候鳥,積累了大量科研數據。在位於江西遂川的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一群追尋飛鳥蹤跡的年輕人。
  • 成都人冬日曬太陽「圖鑑」
    成都人冬日曬太陽「圖鑑」 2021-01-13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候鳥為什麼要遷徙?只是因為怕冷?
    ———小學語文課本《候鳥的遷飛》歷史上,人類也很早就注意到鳥類的遷徙現象,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及《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元鳥至,仲秋之月元鳥歸」句,分別描述了鴻雁和家燕南北定期遷飛的現象,是對鳥類遷徙特性的生動概括。根據鳥類遷徙的行為,可以將鳥類分成不同的居留類型。
  • 候鳥遷徙之路亟待保駕護航
    胡欣紅每逢候鳥遷徙季節,「圍網捕鳥」現象都令人有揪心之痛。據新華社報導,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儘管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但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網捕成風,野生鳥風化成「乾屍」,慘不忍睹。
  • 春季候鳥遷徙期將至 我省嚴打捕殺販賣候鳥行為
    龍頭新聞訊 14日,記者獲悉,省林草局以視頻形式舉辦了全省春季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工作培訓,省林草局提前啟動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刻,特別是我省即將進入春季候鳥遷徙期,任何一種野生動物都有攜帶傳播病毒的可能,將對人們生命和身體健康、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危害。省林草局提前啟動了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