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以活動物為食 吃了7年生青蛙蚯蚓無數

2020-12-07 央視網科教

  他年紀不大卻有7年生吃動物的經歷,蚯蚓、青蛙、蛇、狗、麻雀……他成天活蹦亂跳,從不生病,鄰居罵他「上輩子是畜生」,他生吃四腳蛇嚇壞司機,生吃蚯蚓竟能分辨不同口味,生吃癩蛤蟆驚呆記者。

小軍先將癩蛤蟆砸死,然後剝皮吃下

  當面吃蚯蚓癩蛤蟆

  昨天下午,記者在南海鎮小軍家中見到他時,他一口否認自己曾吃「那些東西」。

  小軍個兒不高,但長得挺壯,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額頭前的一撮頭髮,是倒著向上長的。但凡有人問到他生吃活物的事,他總是閃爍其詞,答非所問。

  「我把它們當零食。」父母離開後,小軍小聲告訴記者。並將記者帶到距家約200米的一個土堆邊,動作麻利地用手在地上刨,不一會,就興奮地大叫:「抓到了,抓到了。」記者還沒反應過來,他就張大了嘴,毫不猶豫地把一條蚯蚓放進嘴裡。

  「今天抓的蚯蚓口味不好,要是黃泥地裡的蚯蚓那才好吃呢!」舔了舔嘴,小軍說。

  小軍又將記者帶到一旁的水塘邊,來回走了幾圈後,突然蹲下:「捉到一隻!」記者一看,一隻大大的癩蛤蟆被他捉在手裡。

  小軍將癩蛤蟆往地上一摔,順手撿起塊石頭,兩下就將癩蛤蟆打得不能動彈。去皮洗淨後,他便有滋有味地撕嚼起來。記者還沒回過神,蛤蟆大腿已經成了他的美餐。他整個動作乾脆利落,前後不到3分鐘。

  小軍告訴記者,他從6歲時就開始生吃活物,到現在已有7年,吃了多少已不記得,只記得還吃過青蛙、蛇、狗、雞、麻雀,每隔20多天就要吃一次。他說,有一次還將別人的狗打來悄悄生吃了。但他最喜歡吃的,還是青蛙。

  第一次吃的是蚯蚓,小軍說,是小夥伴逼他吃的:「我打不贏他,就只有乖乖聽話。你猜蚯蚓什麼味?有點苦,並不難吃。」

  之後不久,小軍又吃了次蚯蚓:「那天我放學玩到天黑才回家,怕外公又不讓吃飯,就想在外面吃點東西,身上沒錢,就想起那天吃的蚯蚓。」小軍說,他從此就習慣了生吃各種動物。

  小軍管那些東西叫零食:「久了不吃就想。」

  父母為此非常痛苦

  「我到現在都不相信我兒子會吃這些東西。」小軍的父親黃明說。

  黃明是湖北人,1995年倒插門到了妻子王賢會家。婚後,小兩口一直在廣東打工,小軍一直由外公撫養。

  2001年,夫妻倆過年回家,聽到鄰居關於兒子生吃活物的傳言,怎麼也不相信,小軍也矢口否認,二人便沒放在心上。兩年後,回家過年的黃明又聽到愈演愈烈的傳言,妻子決定不再打工,留在家中觀察兒子。今年,黃明也沒外出打工,他要好好看著兒子。

  只要兒子不上學,王賢會便會把兒子帶到地裡一起幹活,暗中監視小軍是否真有生吃小動物的嗜好。

  「沒發現異常現象。」整整5年,王賢會發現小軍確實喜歡生吃蔬菜,1.5公斤重的黃瓜能一口氣吃下好幾個,空了還下河摸螃蟹和魚吃;但從沒發現小軍生吃過其他小動物。

  可是鄰居關於小軍的傳言卻從未停歇。王賢會告訴記者,小軍特貪玩,只要做完吩咐的事情,就跑到外面野去了。是不是這個時間去偷吃小動物呢?是兒子隱藏得太深,還是鄰居惡意亂說,夫妻倆沒有頭緒,只知這些年,兒子從沒生過病,連拉肚子都沒有過。

  「我從不當爸爸媽媽的面吃,他們要打死我。」小軍告訴記者。

  在這個偏遠的山村,小軍的怪癖無疑成了人們茶餘飯後最有味的談資,這讓黃明夫妻陷入深深的痛苦中:「我們都覺得抬不起頭,也不再和鄰居過多來往。」

  「各種說法都有,不斷有人叫他怪物、野人,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大家說他上輩子是畜生,就連他額頭前那撮倒著長的頭髮,也被說成是畜生的標誌。」王賢會說著捂臉哭起來。

  「這孩子好吃。」鄰居李鳳雲說。當記者問他們怎麼稱呼小軍時,幾個跑來看熱鬧的鄰居同時沉默了。

  希望科學驅趕流言

  「我不是畜生!」說起鄰居們的閒言碎語,小軍有些恨恨的。對那些諸如「怪物」之類的外號,小軍只說「聽起傷心」,便不肯再說什麼。

  小軍所在學校的老師張國倫說,小軍在學校很勤快,但就是沒什麼朋友,成績差。至於生吃活物的事,張老師說:「聽同學說過,但沒親眼見過。」

  「我勤快是想讓老師和同學喜歡我。」小軍說,班上同學們要麼不搭理他,要麼就讓他表演吃蚯蚓、青蛙。小軍說,他過得並不開心,他不想跟同學玩,不想理那些叫他畜生的人。

  記者和小軍在附近沒人的地方採訪時,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小軍,快回來!」小軍渾身打了個冷顫:「爸爸在叫我,他會打我。誰也不喜歡我。」小軍邊說邊躲在記者身後往回走。

  「前年我惹爸爸生氣了,他拿刀砍我,你看嘛。」小軍挽起褲腿,左腿膝蓋旁,真的有5釐米長一個刀疤。

  「那確是他爸爸砍的。前些年外出打工,對小軍關心照顧少了些,他就是在那時開始吃『那些東西』。」王賢會承認丈夫是個急性子人,對兒子的教育比較粗暴:「但我們真的很愛小軍,不然我們為啥都放棄打工回來守著他,他怎麼不明白?而且,他什麼話都不告訴我們。」

  「他外公是個泥水匠,每天很忙。小軍常惹他生氣,有時就不讓他吃飯。」小軍的外婆唐碧蘭說,如果說小軍真是擔心在家沒飯吃而去吃「那些東西」,那就想得太多了:「我們其實都很疼他,怎麼會真不讓他吃飯呢,嚇嚇他而已。」

  「我還是不相信兒子會吃那些東西。」黃明說,如果這是真的,他希望通過科學的解釋讓鄰居們明白,兒子不是怪物,更不是畜生。

  生吃四腳蛇好嚇人

  「天哪,那個孩子真的將一隻四腳蛇活生生吃下去了。」昨晚,李師傅邊比劃邊向記者講述那天下午見到的驚人一幕。

  「就像吃雞爪那麼隨意。」前不久,車牌為渝H02622的司機李師傅,在重慶黔江區南海鎮小南海民俗文化博物館等客,突然,他發現一個小男孩從茂密的草叢中鑽出來,手裡逮著一隻四腳蛇,嫻熟地去皮取肉,毫不猶豫地放進嘴裡,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不到一分鐘只剩下四腳蛇的尾巴在嘴角……

  年近40的李師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即攔下路過此地的一位老農打聽。

  「少見多怪!」老農不以為然地說:「他吃活青蛙你更沒見過吧!」

  老農告訴李師傅,生吃四腳蛇的小男孩叫小軍(化名),13歲,家住附近。在當地,小軍生吃蚯蚓、青蛙、四腳蛇等已不是新鮮事。

  「不相信?我就親眼見他吃過蚯蚓。」吳天富是小軍的鄰居,見記者一臉懷疑,她又說:「不信你問我侄女。」

  「那時小軍還小,我和侄女在地裡挖土,他抓起一根蚯蚓就放進嘴裡嚼起來,我們嚇慘了,叫他吐出來,他轉身就跑。」吳天富說,這幾年,她再沒見過小軍這樣,但發現他常常獨自一人往後山跑。

相關焦點

  • 青蛙吃什麼食物
    ,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幾乎都是消滅森林和農田害蟲的能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青蛙吃什麼食物吧!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幾乎都是消滅森林和農田害蟲的能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青蛙吃什麼食物吧
  • 9歲男孩為治療地中海貧血吃蟑螂臭蟲青蛙
    為了治病,男孩甚至吃過蟑螂、臭蟲、青蛙等,好不容易與姐姐進行骨髓造血幹細胞配對成功,高昂的費用卻讓他們望而止步。  經硯山縣廣播電視臺和阿舍鄉政府鄉工作人員證實,王建國病情屬實。5月1日晚18點30分,平遠《夢天使·微公益》群將在平遠鎮平遠廣場舉辦募捐公益晚會,如果你想幫助王建國,可以到現場進行捐款。
  • 從「榴槤蚯蚓幹」說起,在吃的美學裡發現食的智慧
    楚天都市報5月22日訊(記者 賀俊 實習生 曾敬 通訊員 代建勇)《流浪地球》裡的「榴槤蚯蚓幹」有什麼營養價值?詩詞中蘊含著哪些美食文化?這場名為「吃的美學,食的智慧「的食育演講,吸引了八年級的近200名學生。此次演講,是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武漢六中上智中學校本課程《EDPA人生課》中的內容之一,旨在邀請學生們感興趣的職業精英,講述如何「做最好的自己」,為學生們的人生導航。
  • 如何養殖青蛙?青蛙的高效養殖技術
    那麼,如何養殖青蛙?現將青蛙的高效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青蛙的養殖池建設  1.種蛙池:種蛙池面積一般為4-10平方米為宜,池高0.8米,池內水深0.1-0.15米,池內水陸面積比為3∶1,並設有棲息的石穴,池底鋪有較大的鵝卵石,溼度保持80%。
  • 冷知識:一條蚯蚓如果斷成兩截會變成兩條嗎?
    封閉式循環系統,消化管為一由前至後延伸的管狀構造,排洩則經由肛門或腎管進行,喜食腐質的有機廢棄物。在適宜的條件下,性成熟的蚯蚓能每月繁殖一次。剛產下的卵透明,呈橢圓或紡錘形,最初呈乳黃色,7天左右即變成紅色,再經7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小蚯蚓。小蚯蚓至60~70日齡,就性成熟。
  • 小蟲子有無數種,為啥偏偏蚯蚓成了釣魚人的萬能餌?
    有利於我們選擇,而且蚯蚓還可以進行人工養殖,不管需要多大的量都可以實現,現在我們用的蚯蚓大多數就是養殖出來的。而且可以針對不同的魚情選擇不同的蚯蚓,釣大魚就用個頭大,味道濃鬱的黑蚯蚓,綠蚯蚓,釣小魚可以用小紅蚯蚓。但蚯蚓稱為萬能餌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它的習性和味道讓魚喜歡吃,而是它的命運和「水蚯蚓」綁在一起了。所謂的水蚯蚓又叫紅絲衝,線蟲,顏色呈鮮紅色。
  • 透明「青蛙」,你見過嗎(圖)
    前幾天一個雨後的夜晚,太原市大馬村的王先生在汾河下遊的石頭縫裡抓了一隻透明青蛙。有了這個寶貝,王先生每天四處挖土找蚯蚓餵它也不嫌累。7月4日,記者見到了這隻奇蛙。  後腿最透明,血管清晰可見  王先生回憶,那天晚上,他和朋友在汾河邊玩,手電光照之下,一個小東西忽然發亮。「那東西晃了一下我的眼睛,我順手就下去抓。」
  • [每日農經]分開養殖 青蛙大方闖市場20130424
    張苑:您看這是剛孵化出來四五天的小蝌蚪,非常的可愛,遊來遊去的,其實您看到這些黑色的池子都是青蛙卵的孵化池,有的呢剛剛孵化出來一兩天,像這個已經孵化出來四五天了,您說為什麼不把青蛙卵在自然的狀態下孵化,而是要把它們像這樣分別集中在不同的池子裡孵化呢?李建偉:一是可以減少它天敵的損害,這個時候老鼠是特別喜歡吃的,它會扎到池子裡面去吃它的卵,吃這些小蝌蚪,天上飛的鳥啊。
  • 青蛙養殖技術與管理:青蛙應該怎麼養?
    青蛙類又名田蛙、田雞等,歷來被稱為「莊稼保護者」,是30多種農作物害蟲的天敵,如螟蛾、稻苞蟲、稻蝗蟲、蟻蟻、蟋蟀、葉蟬等。當幼蛙的餵食粒徑為2.0 mm時,在幼蛙個體20 g~30 g時,在幼蛙個體3.0 mm時,在幼蛙個體30 g~50 g時,在幼蛙個體3.5 mm時。每天餵食大約是青蛙體內總重量的5倍。
  • 見過青蛙吃魚吃老鼠麼,我那可愛的小青蛙已經不是我認識的了
    在農村每到農忙之際,青蛙就出來了,在田間,池塘邊等地方出現,我最喜歡聽他們的叫聲了,季節隨著它的聲音而變遷,而我聽著它的聲音從入睡到清醒,和諧至極!從來只看到過青蛙吃各種昆蟲的,但當有一天你發現它也吃其它大型食物了,你還覺得它萌麼!吃魚,這怎麼吞的下的!
  • 青蛙不能吃了 生態養殖的牛蛙、石蛙可以放心吃!
    浙江在線杭州9月11日訊(通訊員 施水泉 見習記者 梁國瑞)  7月26日,本網和杭州其他各大媒體集中報導,通報淳安當地青蛙體內曼氏裂頭蚴寄生蟲的感染狀況,稱通過監測(解剖)發現當地青蛙體內的曼氏裂頭蚴寄生蟲的感染率高達45.63%。查看本網報導:《淳安近一半青蛙體內有寄生蟲專家提醒不要吃青蛙》。
  • 宋高宗下令禁止吃青蛙 因其皇后覺得青蛙像人
    宋代市民生活(資料圖) 青蛙也叫田雞,現代人都知道青蛙能吃害蟲,保護莊稼,因此不主張吃青蛙。其實,這個道理在古代也已經被人們所知曉。據宋朝葉紹翁的筆記《四朝聞見錄》記載,青蛙「能食害稼者」,因此也曾禁止吃青蛙。南宋時禁食青蛙,原因是宋高宗的皇后憲聖皇后覺得青蛙像人,不忍心吃,所以宋高宗下令禁止吃青蛙。然而,禁令還是不能阻止口饞的人們。有些人將冬瓜掏空,將青蛙放在裡面,送到嗜食青蛙的人的家門口,表面上稱 「送冬瓜」,實際上是送田雞。南宋詩人黃公度就喜歡吃田雞。
  • 美自閉男沙漠生存三星期 以樹根青蛙為食(圖)
    據新華社電 美國一名現年28歲男性自閉症患者以樹根和青蛙為食,承受37.8攝氏度氣溫,在美國猶他州的沙漠度過3個星期,12日獲救。男子名為威廉·馬丁·拉費弗。威廉的父親約翰·拉費弗告訴警方,威廉患自閉症。他6月6日或7日得到消息,兒子帶著狗在猶他州博爾德區域徒步旅行,用光所有的錢,裝備失竊。
  • 黃粉蟲和蚯蚓混養,蚯蚓吃蟲糞沙,黃粉蟲吃蚯蚓糞,可行嗎?
    黃粉蟲不能和蚯蚓混養!雖然這二種蟲類都可以單獨餵養並發展成一個小產業,但是,若是將黃粉蟲和蚯蚓放在一起混養,不單二種蟲類的生存環境有一定的差別,僅僅是黃粉蟲卵、幼蟲、成蟲之間要分開對待就不可能讓二種蟲類混養。
  • 蚯蚓養殖技術,蚯蚓養殖周期
    蚯蚓俗稱曲蟮,中藥稱地龍,其經濟價值很高。此外,蚯蚓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解熱、鎮痙、平喘、降壓、利尿和通經絡的功能。所以蚯蚓養殖得以發展,那麼蚯蚓養殖周期是多少呢?以下做個介紹。蚯蚓養殖周期蚯蚓的生活周期是指從蚓繭產下開始,經孵化、幼蚓成熟,直至出現環帶並開始產卵。通常為3~4個月。日本選育的養殖良種太平2號、北星2號,生活周期最短僅47天,最長為128天。還有的品種長達140~180天,這與飼養溫度密切相關。蚯蚓的一生需經歷卵繭期、幼蚓期、若蚓期、成蚓期、衰老期共五個時期。
  • 捉青蛙、喝生水 2歲孩童得了肺吸蟲病
    原本肺吸蟲病發病年齡多為學齡期到青春期孩童,2歲低齡病患非常少見。小小的病卻是他平時愛跟村裡小夥伴一起在田野山水間捉青蛙、挖蚯蚓、喝生水患上的。  小小近4月來一直被間斷髮熱纏身,從最開始的肺囊性變,胸腔積液到肝脾腫大、多漿膜腔積液,腹壁移行性小結節,體重下降,病情越來越嚴重,可把小小的父母嚇壞了,忙帶小小到湖南省兒童醫院就診。
  • 李曉明:你養過蚯蚓嗎?以蚯蚓為鏈條的循環農業前景廣闊!
    其粗蛋白在5.1%-21.7%之間,是各種動物的良好飼料,尤其在水產養殖上。二、蚯蚓的功效和作用蚯蚓又稱地龍,是一種以治療中風、偏癱和心腦血管的中藥材,它主要可以溶血栓,降低血液粘稠度,淨化血管等功效。蚯蚓除有以上功能外,通過近些年的研究開發,還可以做出蚯蚓胺基酸葉面肥、蚯蚓保健原液、蚯蚓化妝品系列、蚯蚓蛋白乾粉等產品。
  • 忌吃青蛙肉和癩蛤蟆肉
    1、切忌食用青蛙肉 不少人好吃青蛙肉,他們只知道青蛙肉其味美,卻不知青蛙體內有一些對*有毒的汙染物質,不知吃後會產生慢性中毒。大家知道,青蛙是以捕捉農林害蟲為食,吞食的害蟲,往往會沾有農藥,這種農藥殘留在青蛙體內,隨血液循環移於蛙肉之中,也就是說,蛙肉中有農藥的殘餘,這是其一。
  • 青蛙和田雞有什麼區別? 教您怎樣區分田雞與青蛙
    ,頭長略大於頭寬,吻鈍圓而略尖,吻稜不顯,眼間距很窄,前肢短,批端鈍尖,後肢較短而肥碩,脛關節前達眼部,趾間幾乎為全蹼,背面的表皮呈黃綠、深綠或者是灰綠色,表皮比較光滑。   青蛙和田雞的繁殖區別   1、青蛙:青蛙的繁殖期為4-7月,產卵的高潮在4月間,一般在降雨前後和黃昏時開始鳴叫,引誘雌蛙抱對產卵,卵多產於秧田、早稻田或其他靜水域中,偶爾也在緩流水中產卵,每1卵塊有卵2-3.5千粒,多浮於水面,卵徑1.7-2.0毫米,蝌蚪體笨重,尾肌弱,尾鰭發達,尾末端尖圓,約經2個多月完成變態。
  • 吃青蛙的人怎麼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更加渴望這種節目的荒野求生,它吸引著無數人,夢想成為貝爺事實上,無論一個人多麼完美,都會有翻滾。你不記得那個叫「貝爺」的人曾經拍過節目吃青蛙的照片。怎麼搞的?荒野求生其實就是教別人如何更好地適應野外生活,如何獲得成就感,努力走向自己人生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