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再現吸食鴉片的清朝人:賣妻賣女,骨瘦如柴,圖七迷迷糊糊

2021-01-14 騰訊網

鴉片俗稱大煙,源於罌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鹼是嗎啡。罌粟原先產於南歐及小亞細亞,後人們發現其有安神止痛等諸多醫學功效,遂被廣泛傳播。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時,鴉片就已經傳到了中國。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就曾使用大麻和鴉片作為麻醉劑。在唐乾封二年,就有鴉片進口的記錄。照片中是清末青樓女子正在抽大煙。

明朝時期,就有國人開始抽菸。之後有人將鴉片混入普通菸草,後被崇禎皇帝命止。清朝時期,仍然有人抽菸和吸食鴉片,但由於價格高昂,所以當時能抽起鴉片的大多是有錢人的愛好。1813年,嘉慶皇帝明令禁止抽鴉片。當時是鴉片戰爭發生前四十年。照片中是躺著抽鴉片的清末女子。

19世紀初,英國為逆轉中國對其長久以來的貿易順差,遂開始向中國傾銷鴉片以獲取暴力。罪惡的「鴉片貿易」使得英國迅速「出超」,這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據統計,1820-1840年間,中國外流白銀約在1億兩左右。除此外,國人因吸食鴉片導致身體虛弱,不僅造成農業衰落,就連軍隊的戰鬥力也大幅度下降。如任其發展下去,中華民族必將面臨滅亡的危險。 照片中清末抽鴉片的男子。

當時吸食鴉片的人絕大多數是有錢的王公貴族們,而對於許多財力有限的家庭來說吸食鴉片無疑是個災難。因為吸食鴉片容易上癮且難戒,高昂的支出勢必掏空家庭,很多人在破產後為了能夠吸食鴉片甚至會典妻賣女,以此換錢吸食鴉片,因此鴉片使得無數家庭支離破碎。這張照片就是因吸食鴉片家破人亡只能流落街頭的「菸鬼」。

鑑於此,朝廷派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禁菸。在當時絕大多數的鴉片都是從廣州進入中國,鴉片商人勾結當地官員一起販賣鴉片,因此之前雖有禁令,但是形同虛設。林則徐來到廣州後,勒令鴉片販子交出鴉片,並且承諾從此不再販賣,如有發現,立即就地正法。在此期間林則徐嚴懲了包庇鴉片貿易的貪官汙吏,並在虎門將收繳鴉片盡數銷毀,百姓們看了皆拍手稱快。照片中是清末吸食鴉片的滿族女子。

虎門銷煙觸動了英國人的利益,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英國為了能繼續向中國傾銷鴉片並且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戰爭,最終以清政府的戰敗結局,並且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鴉片更是泛濫成災。照片中是抽食鴉片的清朝人。

照片中是一個富貴家庭的女子正側臥在床上,因剛剛吸食完鴉片而迷迷糊糊。當時很多大戶人家的姨太太都會吸食鴉片來排解寂寞,這個風氣一直延續到民國。

後來很多人為了能夠持續吸食鴉片竟然想出了自己種植鴉片的主意,漸漸的很多百姓也開始種植鴉片以此來換錢,他們會將粗加工的大煙膏賣到煙館,在電視劇《白鹿原》中就有這一場景。當時有記載百姓們往往「棄田之半以種罌粟,膏腴之田遍種罌粟,而五穀皆種貧瘠之地」。這張照片就是清末四川地區的罌粟田。

照片中三名清朝人正在罌粟田中。罌粟田中盛開著一朵朵毒花,三個人手持工具正在收集罌粟的汁液,然後加工成鴉片供自己吸食和出售。鴉片的大量種植拉低了鴉片的價格,街上的「煙館」也一個個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

相關焦點

  • 鴉片又難聞又難看,為何清朝老百姓還抽?全因英國人用了這餿主意!
    在萬曆沒有在朝堂上的幾十年裡,有專家考證,他經常抽鴉片 清朝晚期,由於清政府到處割地賠款,導致國庫空虛國家已經窮到了這個地步了,百姓的生活也好不到哪裡去,很多家庭連飯都吃不上,甚至有些人賣兒賣女。鴉片的樣子臭烘烘的,樣子也很難看,黑乎乎的。
  • 清朝老照片:圖二官員跪拜英軍,最後一張有錢人妻妾野外打靶!
    清朝老照片:圖二官員跪拜英軍,最後一張有錢人妻妾野外打靶!清朝時期,兩個賣包子的小販,很是簡陋的環境。 清朝時期,廣州的一位官邸差役。那時的拍照技術不是很好,所以把人拍的很矮。
  • 百年前西方人把清朝畫成這樣,來看看那時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吧
    圖中畫的是清朝皇室在北京北海上乘船遊玩,不遠處是位於瓊華島上的北海白塔。圖中畫的就是如今的北海公園,位於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是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在店鋪門口還有一個上門乞討的乞丐,圖中的清朝人髮型都是金錢鼠尾髮型,還是比價符合當時情況的,電視劇上我們常看到的清朝那樣的大辮子是清末才有的。圖中畫的是一欽差大臣前去某地視察饑荒,只見欽差衣著華麗,一副趾高氣的樣子。邊上的饑民衣衫襤褸的餓的皮包骨,饑民想去與欽差訴述饑荒被邊上的士兵給攔截。
  • 清朝老照片:圖3是中國人的恥辱,最後一張是真實的「小燕子」
    清朝的女子真漂亮啊! 清朝的宮女在抱著阿哥和格格!
  • 清末老照片,王爺福晉容貌敦厚俏麗,羊倌在頤和園放羊旁若無人
    喜歡歷史的人都喜歡那些泛黃的老照片,給人一種親切厚重之感。裡面的人都已經作古,拍攝者甚至不會想到有一天它們會藉助網絡呈現在世人面前。尤其是一百多年前的晚清老照片,目之所及,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清朝的普通百姓,當那些洋教士第一次將笨重的照相機對準他們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露著新奇。清初的「鼠尾辮」早已經無跡可尋,到了清末已經全被「陰陽頭」取代,辮子又粗又長。灰楞楞的鏡頭下,百姓的市井生活,袒胸露背,為生計奔波忙碌。
  • 清朝老照片:朝廷重臣李鴻章和兒媳合影,京城裡的馴鷹人!
    圖為一組由英國記者莫理循在清朝末年拍攝的百姓生活舊照,這組珍貴的清朝老照片中不但有朝廷重臣李鴻章和兒媳們的合影老照片,而且亦是可以一窺清朝時期京城裡的馴鷹人是何等的霸氣瀟灑。 這是清朝末年的朝廷重臣李鴻章和兒孫輩及兒媳們的合影舊照,站在後排的女性的右一和右四及右五都是李鴻章的兒媳
  • 「世界首富」伍秉鑑真的是靠賣鴉片致富的嗎?
    不久之後,巴夏禮在「每天可繁殖1000隻蛆」的刑部大牢裡倖存下來;兩廣總督葉名琛在加爾各答的牢房裡絕食而死;晉商倒閉,後人頗多吸食鴉片蕩盡家產;十三行沒落、東印度公司覆滅;幸運的是林則徐,他在新疆實地考察與資料收集,提醒當局真正憂患在俄國……教科書之外的鴉片小史今天,儘管有不少人以豔羨的語氣談論伍秉鑑的財富,但伍秉鑑在各種敘述中因一直與鴉片
  • 清朝真實老照片:女子側臥容貌清秀,清朝巨人身高兩米四
    清朝真實老照片:圖中的男子是清朝巨人,身高兩米四,比現代的姚明還要高圖中的男子頭頂上的毛髮長出來了,影響到了美觀程度,於是路過的剃頭匠就幫他剃頭。有句歇後語叫做:剃頭擔子一頭熱,正是來源於此。剃頭也是清朝時期人們的一種生活特色。
  • 清朝真實老照片:百姓很心酸,第二張的大象讓人吃驚!
    清朝真實老照片:百姓很心酸,第二張的大象讓人吃驚! 大象讓人吃驚,這牙齒太長了吧!
  • 清末老照片,吃飯挨訓的小妾,賣秘制烤鴨的侏儒,滿腿膿瘡的苦力
    清末老照片,吃飯挨訓的小妾,賣秘制烤鴨的侏儒,滿腿膿瘡的苦力 身後是破舊的茅草屋,不管是不是擺譜,都讓人看了心堵。窮人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富人卻在裝模作樣,貧富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有錢人即便在窮山僻壤也就裝個樣罷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
  • 清朝珍貴老照片:第二張是杭州大運河,最後是洋辦學校的女學生!
    清朝珍貴老照片:第二張是杭州大運河,最後是洋辦學校的女學生!圖為清朝蘭州城裡的闊太太,那時候是火柴風靡的時期,很多闊太太都用上了「洋火」。圖為清末杭州大運河,裝載木材的船隻擠滿了河道,可以看出來當時普通老百姓的忙碌與辛苦。
  • 洋人看砍頭,正室看小妾洗衣服,清朝的老照片今天看有什麼感覺?
    對於清朝這個朝代,是我們很多人都比較感覺興趣的一個朝代了,因為一方面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另外一方面,清朝也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再加上現在的很多的古裝劇有很多的題材都是取之於清朝的,所以,人們還是比較的熟悉的。
  • 罕見歷史老照片:圖1俄羅斯女車手非常帥氣,圖4袋狼被曝曬而死!
    罕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位俄羅斯女車手,精緻的五官、帥氣的短髮,穿著一身皮衣皮褲騎著摩託車 罕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位穿著旗袍的民國婦女,笑容很甜。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大部分沒見過,最後一張讓人懷念!
    ,價格也非常的昂貴,當時擁有這樣一臺專業照相機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沒見過。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露天菜市場,賣菜大爺的衣服有個性,這樣更涼快了。
  • 歷史過目難忘瞬間:圖7原照收藏在哈佛大學博物館,圖9犯人跪成一排...
    圖1:1902年,北京。 圖2:【清朝的大辮子話務員】1910年,北京電話總局,一群留著大辮子的話務員正在操作人工交換機。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讓人懷念,最後一張娶老婆標配!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小學的操場上,一群小孩子在操場上跳繩、玩耍,那時候雖然學校的設施很簡陋,但是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那種無憂無慮時光讓人懷念。
  •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臣家的夫人醜出天際,最後一張神似打狗棒!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臣家的夫人醜出天際,最後一張神似打狗棒!清朝時期,大臣家的夫人穿著華麗,但是醜出天際。 清朝時期,普通人家的婦女。
  • 鴉片的大規模種植和貿易:清政府逐步走向滅亡的開端
    但鴉片的種植從18世紀末起繼英國人佔領印度之後,迅速地發展起來了。東印度公司於1757年獲得了它在孟加拉的最早領土權。它於1765年將其領土權擴大到了比哈爾(Bihar).1773年,它又奪取了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壟斷權。它先是在孟加拉,後又在中印度的馬爾瓦發展罌粟的種植業。
  • 學生黨「最愛」的四種雪糕,七個小矮人上報,圖四動漫迷愛不釋手
    所以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吃雪糕也吃得多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學生黨"最愛"的四種雪糕,七個小矮人上報,圖四動漫迷愛不釋手的雪糕有哪些吧!第一種:巧樂茲巧樂茲是伊利的一種雪糕,伊利是個很大的品牌,它裡面的雪糕肯定也不止這一種,都是味道很好,而且還很平江的雪糕巧樂茲算其中一種吧。
  • 歷史瞬間:圖7原照收藏在哈佛大學博物館,圖9犯人跪成一排被斬首
    【清朝的大辮子話務員】1910年,北京電話總局,一群留著大辮子的話務員正在操作人工交換機。當時的北京,剛剛引進共電式電話交換機,取代了原來的磁石交換機。圖片中是慈禧太后派人將自己的畫像抬到西班牙公使館,轉送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辛丑條約》籤訂後,慈禧太后致力於與列強修好。1896年,李鴻章(左)、李翰章兄弟合影。這老哥倆長相高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