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的大規模種植和貿易:清政府逐步走向滅亡的開端

2020-12-06 每天讀文史

引言

向那些沒有工業的殖民地地區輸入製成品,標誌著形成今天第三世界區屈從於富裕國家歷史的一大轉折點。但這種轉折僅僅在19世紀末,才隨著機器大生產的發展而產生。1786年獲得了與廣州貿易壟斷權的東印度公司,於1800年左右從約克郡(Yok-shire)向中國出口了一些棉織品和毛織品。

但在印度找到了買主的英國紡織品,在中國的銷售情況卻很不好,因為中國的棉紡手工業非常發達並能滿足其所有需要。

▲中國古代紡織業

中國棉紡品僅僅在19世紀最1850後幾年間,才受到了大量進口美國紡織品的威脅。況且,英國東印度公司並不是以出售製成品,而是靠走私毒品來獲取其主要利潤的,以微小體積掩飾著的毒品所具有的巨大價值,使當時仍為一種冒險行為的赴華旅行,變成了高收益的活動。貿易逆差雖然鴉片僅僅在20世紀初葉才開始在中國大面積地種植,但它自明末以來,卻已經在那裡廣為人知了。鴉片已由李時珍在其著名的藥物學著作-16世紀末的《本草綱目》中提及,並以其阿拉伯文 afyn(阿芙蓉)之對音名稱出現。它於17世紀被葡萄牙人輸入福建,其進口量在下一個世紀初葉,達到每年近兩百箱。但是,在1729年,它是一種官方明令禁止的物品。

▲罌粟花

這項禁令於1731年擴大到了整個中華帝國。但鴉片的種植從18世紀末起繼英國人佔領印度之後,迅速地發展起來了。東印度公司於1757年獲得了它在孟加拉的最早領土權。它於1765年將其領土權擴大到了比哈爾(Bihar).1773年,它又奪取了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壟斷權。它先是在孟加拉,後又在中印度的馬爾瓦發展罌粟的種植業。

從1810年起,它共迫使廣州進口了4000~5000箱(每箱裝有約65公斤的毒品)鴉片。儘管中國政府頒布的禁令,從18世紀末起成倍地增加(如1796、1813、1814、1839和1859年),但鴉片的進口量也在迅速地增長在1816年,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權很快就受到自由貿易的競爭(該公司於1833年被解散),於是它決定系統地發展這項收益頗豐的貿易。從英國的屬地(首先是孟加拉,其後是馬爾瓦)和在很小的程度上從土耳其進口的鴉片,從1820年左右直至整個19世紀期間,始終在不停地增長。

▲大量種植鴉片的百姓

這種毒品的銷售可能在六十多年間於英屬印度與中國貿易關係中,形成了其收入的主要來源。正是由於這種毒品,英國的在華貿易才避免了當時出現逆差。在「鴉片戰爭」之前的幾年間,中國的鴉片進口無疑突然增加了,它解釋了北京政府的震驚與不安。我們暫且撇開吸毒引起的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傷害不談,因為最經常的是,只有地方上的小官吏和衙門中的官員們才會吸食它。事實上,鴉片的走私產生了負面的倫理、政治和經濟影響。它於鴉片戰爭(1839~1842年)的前夕,在廣東製造了一種無法擺脫的困境,而只有通過嚴厲的措施才能解決。

▲吸食鴉片的清朝官員

由於在所有級別上都編織了一整套陰謀網,以供船老大、走私海盜、搬運工、商人、官府職員和具有各種銜爵的官吏們使用,就更擴大和加劇了腐化。此外,無疑正是經濟原因,才最大限度地刺激了中央政府作出反應,因為這種走私,破壞了中國那本來就被18世紀末連綿不斷的戰爭,以及人口壓力削弱了的經濟。正是鴉片的輸入在1820~1825年左右,才引起了中國外貿差額的突然不平衡。外貿直到那時為止都對中國有利,但從這一時期起,卻開始出現逆差了。儘管對中國產品的採購,自18世紀末以來仍在繼續發展。但在中國銷售鴉片,再也不能通過購買中國貨來抵消和平衡了。

▲清代鴉片貿易

中國的出口產品中,最重要的是茶葉。它自宋元時代以來,就是亞洲腹地最重要的商品。茶葉從1730年左右起在歐洲的傳播,導致了其採購量的持續增長(尤其是從1760~1770年起),它們從1720年左右起的1.27萬噸,增長到1830年左右的36萬噸。這種重要的商業變化,在中國引起了反響,促進了茶葉種植園(主要是在廣東、江西和安徽,但也包括福建、浙江、江蘇和湖南)、茶葉的手工業組織和外貿的發展。其他的中國產品,在向歐洲的出口中,只佔據著一種不太重要的位置。但它們的發展也不能說不太明顯。

▲清代茶葉作坊

絲綢的採購從1750年左右的1200擔,發展到1830年左右的6400擔;歐洲對被稱作「南京土布」(米黃色布或紫花布)的細棉布的購買量,從1785~1791年間的338000匹,發展到1814~1820年間的1 415 000匹。但中國貿易的這種發展,仍不足以抵消由鴉片走私引起的逆差。在1800~1820年間,共有1000萬兩白銀流入了中國。而在1831~1833年間,則共有1000萬兩流出了中國。由於相繼強加給中國的「條約」,主要由於購買鴉片引起的中國白銀外流,在19世紀始終未停止過(在該世紀末,鴉片仍佔全部進口量的30%).太平天國戰爭期間(1851~1864年)的大部分貿易,都是在上海成交的。僅在廣州港,就有3000萬兩白銀外流。

結語

由於從1832年起著手進行的鹽政改革,國庫的赤字可能是被壓縮了,但人口的增長和新財源的缺乏,又導致了物價飛漲和全面的貧困。國家不可能毫無舉措地和眼睜睜地看著其貨幣的外流。

相關焦點

  •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使得我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這場戰爭也成為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為此英國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而鴉片貿易給也他們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其鴉片輸入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還破壞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1839年6月,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並勒令外國煙販交出所有鴉片,並要求承諾不要再販賣。
  • 最早到中國來販賣鴉片的是誰?中國人厭惡地稱他為「鐵頭老鼠」
    18世紀後半葉到19世紀30年代,英國正處於從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通過工業革命走向"自由」資本的階段。這期間。英國殖民者一方面仍沿著原始積累階段那種海盜式的侵略活動,在殖民地和經濟落後的國家幹著殺人越貨、販賣奴隸、販運轉片等極其野蠻的掠奪勾當,繼續增殖發展本國工商業的資金;另一方面則貪婪地尋求擴大推銷工業產品和掠奪原料的市場,以牟取超額利潤。
  • 清政府的滅亡從鴉片戰爭開始!
    影響:破壞了清政府的領土完整加重了人民負擔,破壞了當時閉關鎖國政策,破壞了關稅主權,司法主權,貿易主權,出現中之國!1843年,籤訂《南京條約》附件一《虎門 條約》和《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又先後籤訂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 老照片再現吸食鴉片的清朝人:賣妻賣女,骨瘦如柴,圖七迷迷糊糊
    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時,鴉片就已經傳到了中國。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就曾使用大麻和鴉片作為麻醉劑。在唐乾封二年,就有鴉片進口的記錄。照片中是清末青樓女子正在抽大煙。 之後有人將鴉片混入普通菸草,後被崇禎皇帝命止。清朝時期,仍然有人抽菸和吸食鴉片,但由於價格高昂,所以當時能抽起鴉片的大多是有錢人的愛好。1813年,嘉慶皇帝明令禁止抽鴉片。當時是鴉片戰爭發生前四十年。照片中是躺著抽鴉片的清末女子。
  • 清朝滅亡後,清政府有支百萬大軍突然失蹤,75年後才終於被人找到
    清政府滅亡的時候,還有上百萬殘兵敗將,他們後來都去了哪裡,仿佛突然消失了一樣,75年之後。他們終於被人找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清政府當年的殘兵敗將,居然去了香港的九龍城寨這個地方。說起來跟鴉片戰爭有一定的關係,當年的鴉片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英國人逼迫清政府籤署了一份不平等條約,為了保護清政府的面子,英國人專門在條約裡面,將九龍城寨歸還給了清朝。因此,清朝官員有權力派人去九龍城寨工作,還可以派遣軍隊監管當地的事務。
  • 科舉制的廢除加快了清朝滅亡?清政府為何要廢除科舉制?
    科舉制到明朝時達到鼎盛,趨於成熟,為何到了清朝就被廢除,而且廢除後的第六年清朝就滅亡了,是不是清朝的滅亡與科舉制有關?清代科舉制度基本沿襲了明代的八股取士,主要禁錮文人思想。科舉制度在選拔人才上體現了公平公正,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劣勢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到了近代,科舉制根本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
  •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為什麼會滅亡,僅僅是因為閉環清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閉關鎖國不僅沒有滅亡清朝,反而延長了清朝的存在時間。接下來筆者將具體分析清朝滅亡的原因。而事實上所有類似清朝的王朝從秦漢到唐宋元明,沒有一個逃得了滅亡的命運,清朝又怎麼能逃得了。封建王朝的末期一般都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嚴重的土地兼併,官僚集團腐和地方起義,內部問題惡化後往往又會使得王朝難以應對外部勢力的入侵,最終,要麼亡於內亂,要麼亡於外敵入侵。
  • 鴉片與大麻,雙毒奪冠——帝國墳場阿富汗的毒品大國打造之路
    早在公元前1500年前,原產地之一的古埃及就有用罌粟果汁治傷和防止嬰兒夜哭的記載。 而罌粟衍生出的第一種毒品鴉片,最初也是古代醫學家為了方便攜帶和儲存,而製作的一種藥膏。古羅馬時代的醫學寶典,就詳細記載了製作過程:用刀割開罌粟蒴果,採集乳汁,然後曬乾,製成膏狀。
  • 600多年前,一群中國人在南半球建立國家,存在73年後走向滅亡
    而也由於當時繁榮的經濟貿易,直接促進了中國當時造船技術的升級,讓中國有了初步的遠航航海能力,部分沿海地區的人民,開始向南洋地區遷徙生活,而在南宋滅亡後,這種遷徙更是變得尤為頻繁,這些漂泊海外的中國人,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這些陌生的地方努力打拼,有的甚至還建立了國家。
  • 鴉片魚頭,可不一定是「鴉片魚」的腦袋
    作為一種比目魚(鰈形目魚類),它們的眼睛和鼻孔都在身體的一側,另一側是白色的。和其他的鮃一樣,褐牙鮃會側躺在海底的沙地上靜靜地等待獵物,然後躍起吞食。因其肉質鮮美,這種鮃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的人工養殖,是近年來增殖放流最多的海魚之一。市場上見到的一般都是養殖個體。
  • 「世界首富」伍秉鑑真的是靠賣鴉片致富的嗎?
    十三行與全世界貿易的主要貨物為茶葉,伍秉鑑之所以獲得顯赫地位,取決於他的茶葉質量與商業智慧。1958年,發掘定陵地宮,經過科學化險,發現萬曆骨殖中含有較重的嗎啡成分,證明他是一位用專業設備服食鴉片的癮君子。據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房德鄰《封疆大吏與晚清變局》一書記載,道光朝吸食鴉片現象相當普遍。據《蓉城閒話》記載,道光皇帝也曾吸(鴉片)煙成癮。道光寫過一篇《賜香雪梨恭記》,記述吸菸的經過和體會。
  • 清朝為什麼滅亡?
    1793年【乾隆58年】馬噶爾尼使團訪華,想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乾隆不願意。回廣州走京杭大運河,經過一路的觀察,馬噶爾尼使團對中國從嚮往到鄙夷。1840年的鴉片戰爭,清政府治下「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廣東老百姓,直接組成護軍隊跟隨英國人一路北上,參與打擊侵略中國戰爭。
  • 清朝滅亡後,漂亮的宮女為何沒人願意娶,有一點原因難以忍受!
    雖然這個朝代在我國近代史中的表現讓人唾棄,不過也持續繁榮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封建王朝終將走向覆滅,好巧不巧,清王朝就接過了這一歷史任務。無能的清政府不但沒有抵禦住列強的侵略和瓜分,還對內打壓起義勢力,鼓勵民間種植罌粟等,加快了自己走向滅亡的速度。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清朝覆滅。
  • 林則徐本可以火燒鴉片,卻非要泡在海裡,不嫌麻煩嗎
    林則徐本可以火燒鴉片,卻非要泡在海裡,不嫌麻煩嗎 大家都知道林大人虎門銷煙的這一舉動,點燃了華夏人民抗擊外國殖民的星星火焰,喚醒了一個民族永不屈服的靈魂。從那時起華夏民族這頭沉睡的雄獅,才開始逐漸睜開惺忪的雙眼。
  • 鴉片又難聞又難看,為何清朝老百姓還抽?全因英國人用了這餿主意!
    在萬曆沒有在朝堂上的幾十年裡,有專家考證,他經常抽鴉片 清朝晚期,由於清政府到處割地賠款,導致國庫空虛鴉片的樣子臭烘烘的,樣子也很難看,黑乎乎的。
  • 科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發現,懶惰使直立人走向滅亡
    【科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發現,懶惰使直立人走向滅亡】進行了一系列考古挖掘的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了我們最親近的人類親屬如何消亡。直立人,我們最近的古老祖先之一,已經滅絕,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很懶惰。我們不是在談論將城鎮過境到最近的貿易商店。或者關於徒步登山以尋找堅硬的石頭。或漫遊廣泛收集精細黑曜石。「在我們看到的地方,有一塊巨大的石頭露出優質石頭,距離小山丘不遠。但是,他們不會走上山坡,只會使用任何已經滾下來並位於底部的石頭。「他們知道它在那裡,但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源,他們似乎已經想到了,'為什麼要打擾?'」。
  • 科學家: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
    科學家們預測,人類未來的結局只有兩種,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開啟「星際移民」。地球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主要跟地球環境變化因素有關係。在地球過去的數十億年的時間裡,不管是地球大陸的分裂,或者是地球氧含量的變化,又或者是太陽活動改變了地球溫度,都會讓地球環境發生惡化。地球為什麼會出現生命?
  • 科學家: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
    科學家們預測,人類未來的結局只有兩種,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開啟「星際移民」。但是地球的環境不可能永遠適宜,隨著地球溫度和環境的變化,未來很可能就會出現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雖然小範圍的氣候變化不會直接造成人類的滅亡,但是氣候變化導致的農作物減產,就會引發人類的糧食危機。如果這種情況持續發生,全球至少數億人會因為飢餓導致死亡。除了地球本身的環境變化,宇宙中也存在著很多威脅地球安全的因素,其中就包括了隕石和小行星。宇宙中除了有固定軌道的衛星和行星以外,還有大量的「流浪天體」,它們有些會「流浪」到地球附近,這樣就可能因為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而撞擊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