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日《自然—可持續性》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如果要讓用於減少人工湖水分蒸發的黑色塑料遮陽球取得保護效果,至少要使用0.2至2.5年,具體取決於遮陽球的壁厚。該發現給便捷水管理技術的實際可持續性投下了陰影。
水庫的水分蒸發損失佔全球農業、工業和家庭水消耗的25%,預計在氣候變化條件下,這個問題將進一步加劇。因此,水資源管理者必須開發新的保護方法。為了最大程度減小加利福尼亞近年來嚴重乾旱造成的水分蒸發損失,2015年8月,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向艾芬豪水庫投放了逾9600萬個空心高密度聚乙烯球,球體直徑約為10釐米。
麻薩諸塞州麻省理工學院的Erfan Haghighi及同事使用水足跡方法評估了這一解決方案的可持續性,包括考查整個聚乙烯球供應鏈消耗或汙染的水資源總量。他們發現雖然遮陽球每年可以節約115萬立方米左右的水資源,但是製造這些遮陽球需要耗費25萬~290萬立方米的水資源,具體取決於球的壁厚。洛杉磯遮陽球節約的每一滴水可能都意味著在美國或世界其他地區消耗了更多的水——除非遮陽球在水庫裡面使用足夠長的時間。
研究人員總結表示,需要對諸如遮陽球之類的便捷水管理解決方案進行綜合的可持續性分析,以評估其整體可行性。(來源:中國科學報 唐一塵/編譯)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