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語文《愚公移山》優秀教案

2020-11-29 教習網

本文轉自教習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22 愚公移山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常用的文言詞語,培養學生藉助工具書和注釋解釋難詞、難句。

2.結合過去學過的寓言理解其特點,把握寓言的寓意。

3.理解愚公和智叟這兩個人物形象,弄清楚愚公和智叟的本質區別,從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課前預習,讓學生藉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章,並查找和課文有關的背景材料和作者資料。

2.把握文章的脈絡和寫法,抓住文章的主體內容,有效地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3.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朗讀、斷句、背誦、譯文,增強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愚公精神,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能利用工具書,結合注釋,弄懂重點字詞的意思,疏通文意。

2.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培養閱讀古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對比、襯託手法以及課文以神話結尾的作用。

2.分析人物形象,對文章做個性化的思考與探究。

3.聯繫生活,辨析寓言的現實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後來人為你感嘆」,耳聽江濤的《愚公移山》,想想這是怎樣的一段傳奇佳話?我們的心中有怎樣的感嘆?請隨我走進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板書課題)

二、自主預習

1.作者介紹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鄭國人,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後學著作的彙編。《列子》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書,它能開啟人們心智,給人以啟示,給人以智慧。全書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組成。

2.背景資料

戰國初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家學派在傳揚自己的主張時,常運用大量生動的小故事來說明抽象的道理。這樣,寓言就空前繁榮起來。《列子》早已散失,現在流傳的本子是東晉張湛輯注的,書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3.知識連結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種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達到勸誡、教育或諷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4.檢查預習

(1)重難字

萬仞(rèn) 豫南(yù) 荷擔者(hè)

箕畚(jīběn) 孀妻(shuāng) 始齔(chèn)

無窮匱(kuì) 一厝(cuò) 壟斷(lǒnɡ)

冀州(jì) 魁父(kúi)

(2)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聰明)

河曲智叟亡以應(「亡」同「無」,沒有)

(3)古今異義

(4)一詞多義

(5)重點虛詞

①「之」的用法

A.結構助詞,「的」:

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B.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雖我之死

汝心之固

C.指示代詞:

「這」: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這件事」:操蛇之神聞之,告之於帝

D.人稱代詞:

「他們」: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而」的用法

A.連詞,表修飾: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B.表順承:聚室而謀 何苦而不平?

C.錶轉折: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③「其」的用法

A.代詞:

「他的」:其妻獻疑曰 帝感其誠

「他」:懼其不已也

B.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其如土石何?

(6)詞類活用

面山而居(名詞用作動詞,面朝)

帝感其誠(被……感動,被動用法)

畢力平險(形容詞用作名詞,險峻的大山)

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名詞用作狀語,用箕畚裝)

(7)特殊句式

①被動句

帝感其誠(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了)

②倒裝句

A.主謂倒裝:甚矣,汝之不惠(正常的語序:汝之不惠,甚矣)

B.賓語前置:何苦而不平?(正常的語序:苦何而不平)

C.定語後置: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正常的語序:遂率荷擔者子孫三夫)

③省略句

A.省略主語:(愚公)聚室而謀曰

(室人)雜然相許

B.省略介詞:帝感(於)其誠

一厝(於)朔東,一厝(於)雍南

三、朗讀指導

停頓指導。

1.懲/山北之塞

2.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4.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5.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四、疏通文意

1.重點詞語解釋

方七百裡 方:古代計量面積用語。

懲山北之塞 懲:苦於。

迂:曲折,繞遠。

畢力平險 畢:盡、全。

雜然相許 許:贊同。

損:消減。

始齔:剛剛換牙,指七八歲。齔,換牙。

寒暑易節 易:更替。

固不可徹 徹:通達,文中指改變。

何苦不平 苦:愁苦,文中指擔心。

2.重點句子翻譯

(1)我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

譯:我和你們盡全力剷除險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怎麼樣?

(2)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是固定結構,是「把……怎麼樣」的意思。)

譯:憑你的能力,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不能削減,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麼樣?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定語後置句),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譯:於是立即率領三個能挑擔的人,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將這些石頭和泥土)運到渤海邊上。

五、合作探究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文一共四段,勾畫了幾幅圖畫?是哪幾幅圖畫?

答案示例:第一幅:二山雄立圖(第1段);第二幅:戰前動員圖(第2段);第三幅:畢力平險圖(第2段);第四幅:愚公智叟辯難圖(第3段);第五幅:神靈移山圖(第4段)。

2.移山非移物,在挖山過程中有哪些困難?

答案示例:①山高大無比:「方七百裡,高萬仞」;②路途遙遠:「寒暑易節,始一反焉」;③移山的人年齡太大或太小:「年且九十」「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始齔,跳往助之」;④工具簡陋:「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困難重重。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是針對文中重點的文言字詞進行講授,圈注疑難點,適當點撥。弄清楚課文講述的故事內容。

七、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課前複習

抽查字詞的意思,試背課文。

二、新課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基礎的字詞和文章的大概內容,這節課我們就深入課文內容,來看看這篇寓言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我們從中又可以學到人物的什麼精神。

三、合作探究

(一)精讀課文,內容探究

1.文中寫了山的高峻,遺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這對表現愚公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答案示例:文中寫的這些,都有利於愚公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具體來說,山的高峻顯示愚公的決心大;遺男的相助,說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鄉鄰的擁護;智叟的阻止,則是通過愚公、智叟兩人截然不同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以突出愚公為子孫後代造福而移山的遠大抱負和長遠目光;寫神的搬山,則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2.智叟的笑和質疑與愚公妻子的「獻疑」有什麼不同?

答案示例:這兩個人物所說的話,表面上有相似之處,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關心,她提問題,是從「獻疑」的角度說的:「以君之力」帶有關心的語氣,「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語氣較輕,說的是她的真實想法。但她並不反對移山,所以接著就提出移山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焉置土石?」智叟則顯然是譏笑和責難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嚴厲的責備口氣,「殘年餘力」又顯得十足的輕視,「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譏笑和嘲諷,「其如土石何」反問語氣很重。在智叟的眼裡,愚公完全是一個愚蠢至極、不可救藥的老頭。

3.請談一談你對愚公這一形象的認識。

答案示例:愚公以九十高齡親自率領子孫上山「叩石墾壤」,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他有遠大的抱負,從「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為了造福千千萬萬的人和後代子孫;正因為有這樣的抱負,他才會不顧年邁力衰,毅然從事這一偉大事業。二是他移山的信心來自他在人和自然關係問題上的正確認識,他懂得人力是「無窮匱」的,而自然條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有變化,儘管移山的事業不可能在幾代人的手裡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堅持幹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徵服的。愚公的這種抱負和信心就是古代勞動人民徵服自然願望的生動反映。

4.結合課文具體說說本文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和諷刺烘託的手法。

答案示例:二山高峻與人少力微、工具簡陋對比,愚公、京城氏之子與智叟的對比。愚公用發展的眼光挖山不止,解決實際問題是智,智叟用靜止的眼光,阻止愚公挖山則是愚。這樣就有很強的諷刺效果。烘託,主要指側面描寫,如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路程的遙遠,操蛇之神的「懼」,天帝的「感」,對愚公堅強意志和必勝信念的完善起了很好的烘託作用。

(二)品讀課文,句段賞析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答案示例:這是愚公駁斥智叟的話,運用了頂針的修辭手法,層層緊扣,充分道出了子子孫孫綿延不絕的道理。用「無窮匱」作結,肯定了人力的無窮無盡,有說服力。最後用「而」字一轉又指出山不會增高加大,只會越挖越少,這樣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結論,令人信服。表現了愚公迎難而上的精神和決心造福子孫後代的願望。

(三)熟讀課文,主旨探究

1.本文以神話結尾,有什麼作用?

答案示例:本文採用神話結尾,藉助神的力量來實現愚公的宏偉抱負,是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條件下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想像方式,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跟宣傳輪迴報應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質的不同。

2.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著什麼深刻道理?

答案示例:本文通過愚公立志移山,終於搬掉兩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只要我們下定決心,不怕困難,持之以恆,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四)賞讀課文,鑑賞評價

學了此文,你是如何看待這篇文章的?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堅定信心和頑強毅力,說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難,堅持鬥爭,定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這對人們有很大的啟發。行文過程中,注重對比手法的運用,在對比中逐漸完善了對愚公藝術形象的塑造。篇幅雖短,但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五)課外拓展,對比延伸

賞讀著名教育專家錢夢龍教學時為鞏固課文字詞而作——

甲乙二生共讀《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長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蓋為子孫造福,非自謀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觀之,必謂愚公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觀之,則必謂愚公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應,生乙復曰:「今欲變吾貧窮之中國為富強之中國,其事之難,甚於移山。若我十餘億中國人,人人皆為愚公,則山何苦而不平?國何愁而不富?」生甲動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聞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雖甚可嘉,然其法則實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費之力寡,而子子孫孫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樂而不為?況移山之法,叩石墾壤,毀山之草木,損海之生靈,實有百害而僅一利之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聞言而正色曰:「見國土鄙陋而厭棄之,委身為他鄉之客,異國之子,實今人之常所為也。然則長此以往,何人整治吾鄉吾國?搬家之舉,雖省力少憂,然非大丈夫之所為也,毋須復論也。至若叩石墾壤之法,亦當初所僅能為之者。愚公及後來者,必能於幹中思,移中學,時至今日,有懸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盤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傳之四方,復能使山外之物輸之於內;既可不損天地之大貌,復能達『指通豫南,達於漢陰』之目標。愚公之為,何愚之有?」

四、課堂小結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動形象,寓意深刻。愚公精神的實質是排除千難萬險不達目的決不休止。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這種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裡會有我們國家現在這個繁榮昌盛的局面?哪裡會有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我們應該繼續發揚愚公精神。

五、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

愚公移山改造自然,實現理想踏實苦幹,人定勝天

相關焦點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愚公移山》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愚公移山》,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愚公移山》   1.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列子,名寇,又名禦寇,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 初中語文教案:《海燕》
    初中語文教案:《海燕》 http://www.hteacher.net2013-02-01 16:03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統編教材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0課《陀螺》學習資料及教案
    統編教材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0課《陀螺》學習資料及教案一、教學目標1、 認識課後8會認字,掌握14個會寫字,讀準「釘、旋」兩個多音字,學會寫130頁17個詞語。2、 能在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批註,並藉助批註進行閱讀。
  • 小學語文教案:《白頭翁的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白頭翁的故事》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7-25 15:4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部編四下語文第17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微課圖文講解+知識點習題
    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 圖文微課講解目錄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第一單元第1課《古詩詞三首》朗讀精講第2課《鄉下人家》朗讀精講第3課《天窗》朗讀+知識點圖文精講第4課《三月桃花水》朗讀+知識精講
  • 青島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潭》教案設計
    青島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潭》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積累「茂盛、名勝古蹟、隱隱約約、風光秀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 初中語文教案:七年級《國寶—大熊貓》
    初中語文教案:七年級《國寶—大熊貓》 http://www.hteacher.net2013-02-19 10:04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2013年小學語文招考教案《白頭翁的故事》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二年級語文《白頭翁的故事》教案白頭翁的故事(第一課時)執教班級:二年級教學內容:語文第四冊《白頭翁的故事》執教者:蠍子教學目的:1.學會本課的3個一類生字「翁」「鵲」「鶯」,會認讀5個二類生字「厭」「倦」「銜」「鷹」「獵」。
  • 部編語文《鳥的天堂》 教案+反思
    語文課程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所以我們的教學研究必須不斷創新。老師要發揚自己的教學個性,學生要萌發自己的個性意識,課堂教學就要創設個性學習的天地。 其主體參與,合作互動設想是:小組生生互動,集體師生互動;積極探討中提高學習能力,自然滲透中培養人文素養。
  •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教案及視頻作業附答案,趕緊保存!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第二課時教案及作業布置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條理,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抓住關鍵語句,通過查詢資料、練習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了解納米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培養準確的科學觀點。
  • 《新愚公移山》開啟的「創世神話宇宙」能成嗎?
    「十月一日,太公歸來」,「封神宇宙」第二部《姜子牙》因疫情延期半年多重新定檔國慶,再一次喚起大家對國漫新動態的關注。而就在《姜子牙》歸來前,另一部同樣是神話改編的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近日官宣,它將於更早的9月10日登陸全國大銀幕,成為自疫情結束影院復工後,第一部國產動畫電影新作。
  •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愛國情懷
    統編語文教科書中具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它是學生形成國家意識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好語文教科書,厚植家國情懷。培養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具體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 小學語文教案:《長徵》
    小學語文教案:《長徵》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招聘考試,教師考試備考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知識要點
    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知識要點一、拼音梳理1.韻母8個複韻母:ai ei
  • 蘇州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設計
    蘇州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會寫4個生字,認識多音字「為、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拼音+生字+詞彙+造句,為孩子收好,太實用了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拼音+生字+詞彙+造句,為孩子收好,太實用了!在一年級階段,是孩子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階段,也是學習的啟蒙和打基礎的階段,雖然學習的知識很簡單,但卻很重要。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玩心很大,學習的內容比較多,在學習上不夠積極主動,需要家長們的監督和引導。
  • 「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召開
    日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於12月5日至6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本次活動主題是「長課文和難課文的有效教學」,活動採用說課觀摩展示和交流研討的形式,通過全面解讀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長課文和難課文的編排理念和核心內容,立體呈現相關優秀課例,幫助廣大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 蘇州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我是一隻小蟲子》教案設計
    蘇州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我是一隻小蟲子》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8個,認識二類字10個,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詞彙表匯總,涵蓋所有課文!開學變黑馬!
    部編版:三年語文上冊詞彙表匯總,涵蓋所有課本!開學變黑馬!在小學語文階段,生字詞彙是非常重要的知識。不管是閱讀理解還是寫作,甚至是審題,都需要有豐富的詞彙量。才能正確而熟練的解讀題目的意思,做出正確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