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是每年冬天都會來的常客,已經成為綿陽人的老朋友了。然而就在最近,有一種從來沒在綿陽發現過的鳥,首次來到綿陽,這稀客的名字和紅嘴鷗僅有一字之差,它就是「紅嘴巨鷗」。
「這是紅嘴巨鷗第一次在綿陽出現,在四川出現。」綿陽市愛鳥協會成員張建寧介紹,據他的觀察,目前共有3隻紅嘴巨鷗來到綿陽。
紅嘴巨鷗和紅嘴鷗不僅名字相近,外貌也相似,都有著白色的羽毛和紅色的喙。不過,在鳥類愛好者張建寧眼中,分辨兩種鳥十分輕鬆。「一是看尾巴,紅嘴巨鷗的尾巴像燕子一樣是岔開的,而紅嘴鷗是扇形的;第二就是看抓魚,紅嘴巨鷗是直接俯衝到水裡面去抓,而紅嘴鷗要輕一些,它就在水面抓。」張建寧說。
紅嘴巨鷗↑
紅嘴鷗↓
那麼,這種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西北新疆地區的鳥兒,為什麼來到了從來沒有來過的四川地區?張建寧說,市愛鳥協會的成員們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大家認為存在三種可能性,「可能是它的導航系統出了問題,轉彎轉錯了;第二就是跟著其它鳥飛過來了;第三就是我們綿陽生態好,綠水青山,所以它喜歡這個地方。」
稀客的到來,讓不少鳥類攝影愛好者來到三江半島捕捉它們的身影,尤其是綿陽市愛鳥協會的成員們,大家一邊拍攝美麗的鳥兒,一邊做著宣傳、保護鳥兒的工作。張建寧說,在保護鳥兒棲息地的過程中,他們對於開船捕魚現象深惡痛絕,因為這樣會使魚類資源大量減少,威脅鳥類生存。
就在採訪時,直播綿陽記者看見,江面上有疑似捕魚的船隻。「三江半島魚資源豐富,就有人在這非法下網,現在網還在江裡面。」張建寧說,「這個事情我們也向12345(市長熱線)反映了,希望廣大市民發現這種情況要主動站出來,指責這種行為。大家一起愛護鳥,讓更多鳥來這越冬,是我們綿陽人的驕傲,綿陽人的幸福。」
小直說,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當然,小直說的「出手」可不是打人哦,而是打電話,向相關部門舉報,讓破壞生態的行為能夠被及時制止,讓更多的野生動物來到綿陽,讓咱們的家園越來越美~(綿陽廣播電視臺記者:鄧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