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機器人也會怕福島核輻射

2020-12-01 中國機器人網
 2011年日本曾經發生過震驚世界的「福島核電站災難」,即使是到了現在,其危害依然沒有消失。雖然在災難發生之初,日本政府曾一度宣稱福島核電站是安全的,但是之後卻被爆出輻射量完全超出了預計。

日本負責偵查與清理災區的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Tepco(東京電力公司)表示,他們之前派出去的偵察機器人因為輻射的關係,每次還沒有達到預定偵查位置就已經死機了。他們預計當時的地震和海嘯,使得核電站內高達600頓的有毒性物質洩露,而現在他們在偵查機器人能夠達到指定位置確認災害前,他們無法到現場去作業。

那一次災難使得福島整個地區變成了「鬼島」,東京電力公司Tepco派遣的東芝機器人在高輻射情況下,「死亡率」竟然比讓出預估的還要高出5倍。原本能夠可以承受73希弗輻射量的機器人,而到了發電廠附近時,發現輻射量高達530希弗,完全超出了設計人員當初的設計。

在一月時,一臺偵查機器人的照相機就被燒壞了,而另外一臺行走機器人也在到達現場兩個小時候就直接死機再也無法重新啟動了。目前東京電力公司Tepco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嘗試還有什麼其他辦法能夠去探查核發電廠,需要一些「超常規思路」去能夠打破現狀,找到核反應堆的融化點並調查這些物質究竟是怎樣散發出來的。

2011年發生的福島核災難使得超過1萬5千人喪命,當地的居民被迫離開家鄉,而目前的福島要恢復到可以住人的程度,至少還需要50年。

 

相關焦點

  • 這幾個機器人不怕核輻射
    科技日報成都6月19日電 (記者盛利)還記得福島核事故處置中,核輻射「摧毀」機器人的恐怖嗎?記者19日從中科院成都光電技術研究所獲悉,由陸地、水下等4臺應急機器人為一組的國內首套核電應急機器人已在該所研製成功,並於去年11月底交付大亞灣核電站。  超強核輻射環境是人類的禁區,對普通的工程機器人同樣如此。
  • 解密核電應急機器人:強核輻射環境下的「孤膽英雄」
    這些看似不難的舉動,在強烈的核輻射環境中,若要人親自來完成,就成了大難題。機器人責任重大,它們成為了深入「禁地」的「孤膽英雄」。比如在反應堆內部,反應堆水池裡是不允許有異物的。但是偶爾會掉落一些細小部件。曾經人們使用過長杆打撈,像魚竿,前面吊著攝像機鏡頭,伸進水裡四處撈,或者再吊個小重錘,外面包上一圈膠布,通過膠粘的方式打撈異物。
  • 日本福島核洩漏九年後現狀,城市無人居住,核輻射導致動物變異
    日本福島核洩漏是由天災人禍一起引發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了9.0級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設備毀損,核原料外洩,當地居民受到嚴重影響,雖然及時撤走,但是已經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得白血病和癌症的比比皆是,孩子也受到很大的影響,至今已經查到有159為兒童因核輻射患癌,福島這個曾是日本的「水果王國」的美麗城市,也變成了無人居住的「鬼城」。
  • 直擊福島核輻射中動植物變異情況
    蘇聯車諾比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洩露事件,而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芮氏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的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導致了歷史上第二大核洩漏事件,對當地以及周邊城鎮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核輻射的影響是通過水和空氣,所以對當時的周邊國家中國、朝鮮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 福島核輻射威力仍在,會影響我們嗎?
    當我們提起核洩漏的時候,很多人會想到車諾比,4號核反應堆的爆炸,直接導致如今的車諾比成了一座無人問津的鬼城。現在很少有人會記得在2011年的時候,日本爆發了一場大地震,而當時核島福電站受到地震與海嘯的原因,導致了一場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 福島核電站輻射爆表 核輻射的四大危害
    最近網上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的問題,而不斷的爆出目前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已經爆表?爆表意味著什麼?就是說明其中的核輻射已經用儀器無法檢測,我們經常說霧霾爆表,就是意味著霧霾的程度已經超過了一定的限制,儀器監測不了或者達到很高的值。
  • 我國造出耐核輻射機器人 可在「生命禁區」偵查救援
    (原標題:我國造出耐核輻射機器人 可在「生命禁區」偵查救援)
  • 車諾比與福島核輻射嚴重危害了野生生物
    我們的假設是,不同物種修補DNA的能力不同,而核輻射同時影響了物種的DNA替換率以及對核輻射的敏感程度。同廣島以及長崎核爆倖存者很像的是,車諾比也有大量的鳥和哺乳動物得了白內障,其腦容量也有一定程度的縮小。這些是接觸到空氣、水和食物中的電離輻射的直接後果。如同某些接受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許多鳥類出現了精子畸變。
  • ...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事故。之後,圍繞福島核輻射和核廢水問題...
    2020-11-28 04:20:49來源:FX168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了熱搜。
  •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
    2020-11-28 04:20:49來源:FX168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了熱搜。
  • 震後6年 福島核電站到底還有多危險
    央視網消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已過去近6年,福島的核輻射到底還有多嚴重?福島核輻射又會對周邊地區尤其是海洋環境產生怎樣的長久影響呢?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將一臺裝有攝像頭的「蠍子」型機器人投放到核電站2號機組進行檢測,發現2號機組安全殼內輻射量高達每小時650希沃特,刷新了最高值。而原計劃要進入安全殼內5米進行深入探測的機器人,只走了1米,就出現了圖像傳輸故障。
  • 福島核事故六周年,入海核輻射有多大?
    當地時間2016年2月15日,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禁區裡(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福島核事故六周年:追蹤「指紋」的科學家——入海核輻射:「不足口腔X光1‰」 》)元旦節前,媒體稱加拿大西海岸一條三文魚檢測到福島核洩漏放射性汙染物,核汙染已自西向東,貫穿了整個太平洋。
  • 研發團隊解密中國造核電機器人:打造核輻射環境中的最強身軀
    研發團隊解密中國造核電機器人:打造核輻射環境中的最強身軀 201719日,中科院特種光電智能化裝備研發團隊帶頭人馮常對該機器人團隊做了介紹。  「在每小時一萬西弗單位的核輻射環境下,人可能幾秒鐘內就會死去,但核電機器人依然能夠進行探測與直播,將數據傳輸到後臺。」馮常表示,當核洩漏等極端事件發生時,機器人能否在高溫、高輻射下進行正常工作,成為緊急救援的關鍵。
  • 日本福島核輻射唯一活人,獨自照看變異體6年,現在怎麼樣了?
    日本福島核輻射「唯一活人」,獨自照看「變異體」6年,現在怎麼樣了?日本是位於地震帶上的島國,可以稱得上一個神奇的國家,地震、海嘯,是常年發生的事情了。在2011年的日本福島就發生了嚴重的核洩露,此次產生的核輻射影響到了日本的很多地區,除福島之外,還包括千葉縣、栃木縣等地區,核輻射的影響是通過水和空氣。所以周邊國家中國、朝鮮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核輻射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的時間就能消散的,所以日本福島整片區域都陷入了無邊的沉寂中,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懼感。
  • 福島核事故:核輻射變異動物外遷,對日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它與大片陸地接壤,這些動物向外遷徙,會影響全日本的物種進化嗎? 核輻射為什麼會導致動物變異? 在農作物育種技術上有幾種和輻射有關的育種,一種是太空育種,利用空間環境中質子和中子等轟擊,使得作物種子的DNA發生變異,回到地面後用這些種子育種,然後再進行優選,挑選出有優勢的品種,除了航天育種外,還有輻射育種,這種方式其實和太空育種的條件是類似的,但它可以利核輻射來育種!
  • 福島核事故:核輻射變異動物外遷,對日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它與大片陸地接壤,這些動物向外遷徙,會影響全日本的物種進化嗎?核輻射為什麼會導致動物變異?在農作物育種技術上有幾種和輻射有關的育種,一種是太空育種,利用空間環境中質子和中子等轟擊,使得作物種子的DNA發生變異,回到地面後用這些種子育種,然後再進行優選,挑選出有優勢的品種,除了航天育種外,還有輻射育種,這種方式其實和太空育種的條件是類似的,但它可以利核輻射來育種!
  • 「福島50死士」照曝光 員工遭核輻射受傷
    至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搶修工作取得進展,不過1到4號機組上午冒出了白煙。日核汙染擴大 東京人搶購瓶裝水解說:千葉縣松戶市兩個淨水廠的樣本出現過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別達到每公升220及180貝克勒耳,高於嬰兒可接受的每公升100貝克勒耳。
  •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核輻射防護知識問答
    25.福島核電站事故會造成放射病嗎? 是否會造成放射病主要取決於受照劑量。目前報導的洩漏量下,處於安全控制距離之外的人員不會造成放射病。 26.放射病有什麼症狀? 32.核輻射能致癌嗎? 核輻射可能致癌。輻射致癌效應除了熟知的白血病以外,還有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等。輻射致癌是一種隨機性效應。 33.核輻射損傷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 2011福島核洩漏:人均核輻射相當於醫院2秒X光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在線版8日消息稱,科學家們已經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三座核反應堆事故造成的輻射,進行了首次全球性調查。結果顯示,事故中大部分放射性物質沉澱到海洋和河流中,人類平均遭受的核輻射劑量較少,相當於在醫院接受了一次。
  • 走進福島核洩漏區|那些難以消除的核輻射汙染和恐懼
    即使是在8年之後,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帶來的恐懼和疑慮依然難以消除。復興廳是日本政府為福島海嘯災後重建專門成立的內閣機構,在長達8年的災後重建之後,11月中旬,日本政府復興廳邀請中國媒體前往福島一線調查採訪,努力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消除國際輿論場疑慮之意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