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0光年外,一大群黑洞正在集結!

2021-02-28 三體迷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意外地發現,一大群黑洞竟然齊聚一堂,集結於球狀星團NGC 6397中心區域。

NGC 6397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球狀星團之一,大約位於7800光年外。這個球狀星團極其古老,幾乎與宇宙同壽,中心區域的恆星分布也非常密集,屬於核心坍縮型星團。

一開始,天文學家認為NGC 6397中心可能潛伏著一個傳說中的中等質量黑洞。

我們知道,恆星級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兩種黑洞。前者由大質量恆星演化至生命末期內核坍縮形成,質量一般是太陽質量的數十倍;後者則潛伏在星系中心,質量可達太陽質量數百萬甚至數百億倍。在理論上,宇宙中還存在質量介於兩者之間的黑洞,即所謂的中等質量黑洞。

只不過,我們迄今為止也未曾找到中等質量黑洞存在的確切證據,只是發現了個別潛在候選。一些天文學家認為,球狀星團中心很可能是中等質量黑洞的藏身之地,以至於大量恆星緊密聚集於此。

有意思的是,球狀星團NGC 6397卻給了我們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

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IAP)的天文學家愛德華多·維特拉爾(Eduardo Vitral)介紹道:「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球狀星團NGC 6397密集的中心區域,存在一部分看不見的質量。但我們驚訝地發現,這個額外質量並不是點狀的,而是散布在大小相當於球狀星團百分之幾的範圍內。」

為了探知這部分讓人難以捉摸的質量,維特拉爾和IAP的同事加裡·馬蒙(Gary Mamon)通過分析哈勃太空望遠鏡和蓋亞衛星的觀測數據,對球狀星團NGC 6397中心區域恆星的運動情況進行了詳細研究。

結果表明,這裡的恆星的運動軌道幾乎是隨機的,並不是有序地環繞著一個共同中心運轉。,研究人員結合恆星演化理論推斷,球狀星團NGC 6397中心區域的額外質量可能主要來自一大群恆星級黑洞。

在漫長的時間裡,球狀星團中很多大質量恆星死去,並坍縮成黑洞。其中一些黑洞,通過與附近質量較小的恆星發生引力相互作用,逐漸下沉到星系中心。據估計,球狀星團NGC 6397中心至少集結了20個恆星級黑洞。

天文學家還意識到,一大群黑洞聚集在這裡,可能增加黑洞碰撞與併合的可能性,從而撥弄出時空的漣漪——引力波。

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21/hubble-uncovers-concentration-of-small-black-hol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拍攝5500光年外的黑洞,卻不選擇3萬光年內的黑洞?
    明明3萬光年內有黑洞,為什麼卻拍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讓人費解!黑洞一直是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個空白,但是前幾日黑洞照片的公布,也讓我們對於黑洞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開始已經拍攝,經過了兩年的衝洗之後在2019年和大家見面。
  • 5.7億光年外上演手撕恆星:每114天爆發一次猶如呼救吶喊
    黑洞吞食恆星的事件再次上演,在美國天文學會第237次會議上,科學家發布了距地球約5.7億光年的星系中,正在發生黑洞吞食恆星的事件,科學家將該事件命名為
  • 7800光年外,一個雙星系統變亮,兩顆恆星或在本世紀內發生碰撞
    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顯示,在距離我們大約7800光年的一個雙星系統中,兩顆恆星在未來可能會發生碰撞。如果這些恆星發生碰撞,在那一瞬間確實是會很震撼,可以發出超乎想像的能量,有可能成為夜空中最明亮的存在。雖然,我們沒法想像這些大星球碰撞的場景,但是通過間接的對比,其實可以知道這些撞擊事件非常猛烈。
  • 99億光年外,一個黑洞噴發的氣體,在100萬光年外形成了4顆恆星
    不過,最新的一項研究卻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事實:99億光年外,一個星系中心的黑洞噴發的氣體,在距離黑洞100萬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間,形成了4顆巨大的恆星!Gilli)主持的,該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黑洞,該黑洞噴發的物質導致在100萬光年外的多個星系中形成了4顆新的恆星。
  •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是哪個?距離多少光年?
    離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是麒麟座V616,距離約2800光年,第二是天鵝座X-1,距離為6100光年,第三是天鵝座V404,距離為7800光年!一般所指的黑洞是恆星型黑洞,超大質量的恆星(一般需要大於30倍太陽質量以上)在超新星爆發過程中形成的!即使是光都無法逃逸,因此沒有直接手段可以觀測到黑洞,假如其周圍或者背景沒有任何天體以供對比的話,即使宇宙空曠,仍然有很多黑洞被這些方式觀測到,當然最多的還是其吞噬物質吸積盤所發出的X射線!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捕捉到發生在50億光年外的神秘時空漣漪,認為這個遙遠的空間裡可能正在發生一場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小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
  • 地球會被黑洞吞噬嗎?最近的黑洞在1000光年外
    黑洞的質量有大有小,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有1.7~2.7倍太陽質量,可以輕鬆地吞下太陽這種等級的恆星。如果地球附近真的有顆黑洞,那最終必然無法逃脫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很關心,地球附近到底有沒有黑洞呢?想找出一顆黑洞並不容易,放眼整個星空,吸引我們的都是那些閃閃發亮的恆星。其實這些恆星離我們都很遠,其中很多離我們有1000光年以上。
  • 這是宇宙超級文明的一次黑洞實驗?100億光年外發現黑洞合併,歐空局發布黑洞合併產生的超強引力波
    ,黑洞的質量都不太相同,但基本都達到數百萬倍太陽質量。我們目前已經知道在100億光年外有兩個處於合併期的黑洞,最新的計算表明,21年內這兩個黑洞會發生合併,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來研究時空漣漪。為了模擬時空漣漪的出現,歐洲空間局近日發布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模擬宇宙時空漣漪的出現,即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碰撞的場面,可以揭示宇宙在140億年前是如何誕生的。
  • 奇妙中等質量黑洞「現身」銀河系千萬光年外(圖)
    奇妙中等質量黑洞「現身」銀河系千萬光年外(圖) (1/1) "← →"翻頁
  • 1000光年外發現一個黑洞,科學家: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ALENG 自媒體】5月6日晚間自媒體專稿,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存在的一個超大質量的天體,由於引力無限大,甚至連光也無法逃脫黑洞的束縛,因此,即使是現在最發達的天文學技術,也無法直接「看」到黑洞,但是由於黑洞巨大的引力會導致時空的扭曲,因此,通過對圍繞黑洞運行的天體的觀測,從而判定黑洞的存在
  • 7億光年外400億倍太陽黑洞,史瓦希半徑4光天,幸虧地球跑得快!
    也許7億光年外的40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還真不能用肉眼看,也無法用光學望遠鏡看,可能只能通過其發出的強X射線源頭去判斷,儘管人類已經發現比這質量更大的黑洞,但距離地球只有7億光年外發現如此高質量黑洞,也許對星系的起源與發展有相當的裨益!
  • 8000光年外黑洞發現偏振光現象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圖中展示的就是著名的天鵝座X-1雙星系統,這個系統的成員之一是一個黑洞   天文學家對著名的天鵝座X-1黑洞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這裡出現的光線彎曲現象「偏振光」正在給科學家們透露更多有關黑洞附近出現的空間彎曲以及超強磁場的信息。
  • 430萬倍太陽質量,直徑4400萬公裡,2.6萬光年外黑洞終於現身!
    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是天鵝座的X-1,這是1964年的一次火箭彈道飛行觀測時被發現,也是從地球觀測最強的X射線源之一,這個位於6,070光年外的主星體是一顆超巨星變星,有一個看不見的天體互相環繞公轉,距離約為0.2天文單位。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50億光年外黑洞大爆發!科學家拍攝到前所未有的細節
    一年前,天文學家公布了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將位於橢圓星系M87中心,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質量高達太陽65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M87*呈現在世人面前。現在,事件視界望遠鏡的又一成果出爐——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利用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合成全新圖像,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揭示了超大質量黑洞爆發的噴流。
  • 黑洞手撕恆星!2.15億光年外發生一起宇宙慘案
    回望現實中的宇宙,我們會發現,黑洞是這條法則最堅定的支持者與實踐者。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極度彎曲周圍時空,產生強大引力場,在事件視界範圍內連光也無法逃脫,從而如幽靈般潛行於宇宙黑暗森林中,無法被直接觀測到。更可怕的是,黑洞還是卓越的清道夫,能夠吞滅周圍的一切物質。
  • 天文學家觀測到7億光年外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
    霍爾姆15A星系團距離地球7億光年,天文學家推測,位於該星系團中心位置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400億倍。如果這一推測能夠得以證明,這將是以此為中心半徑10億光年區域內最大的超大質量黑洞。據科技日報報導,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地外物理研究負責人凱努斯徹梅甘介紹稱,霍爾姆15A是一個亮堂的星系團,其內核已經耗盡,這一點非常反常。在最新研究中,他們運用超大望遠鏡對霍爾姆15A耗盡的內核進行了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