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中等質量黑洞「現身」銀河系千萬光年外(圖)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奇妙中等質量黑洞「現身」銀河系千萬光年外(圖) (1/1)

"← →"翻頁

這幅圖像由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拍攝,展示了NGC1313星系中心地區的畫面。

該星系是超高光度X射線源NCG1313X-1的「家鄉」,天文學家認為,它可能是一個中等質量黑洞。

NGC 1313大小約有五萬光年,距離銀河系約有1400萬光年,位於南天的網罟座。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官網,發布於9月24日。

發布時間:2015-09-25 09:02:08 【編輯:邱宇】

奇妙中等質量黑洞「現身」銀河系千萬光年外(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430萬倍太陽質量,直徑4400萬公裡,2.6萬光年外黑洞終於現身!
    黑洞曾經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天體,但現在黑洞已經赤果果的現身在宇宙中,其質量之巨大,吞噬過程之慘烈,規模之宏大,無一不讓科學家目瞪口呆,而在太陽系賴以寄生的銀河系中心,就有這樣一個黑洞!吞噬一切的銀心黑洞,它是如何被發現的?
  • 偵測到迄今最大雙黑洞整合之重力波,融成理論上的中等質量黑洞
    讓科學家摸不著頭緒、理論上確信存在但始終找不到直接證據的中等質量黑洞,終於現身了!LIGO與Virgo重力波天文臺證實於去年9月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的雙黑洞整合事件,兩者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和85倍,並且最終融合成太陽質量142倍的黑洞,正落在中等質量黑洞範圍內。
  • 銀河系周圍或存數百流浪黑洞:質量為太陽數千倍-銀河系,流浪,黑洞...
    除非這種黑洞正在吞噬大量氣體,否則的話,唯一的探測方式就是觀測其超強引力場彎曲在附近穿過的光線。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引力透鏡』,背景恆星似乎發生移動並且亮度增強。」此項研究通過電腦建模研究中等質量黑洞。直到現在,仍有一些科學家對它們的存在提出質疑。迄今為止,得到證實的中等質量黑洞只有一個。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科學家發現10億光年內的最大黑洞,質量為銀河系中心黑洞9300倍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個地球很大,大到無邊無際,然而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是地球的3萬倍左右,太陽的質量更是地球的33萬倍,但是黑洞的質量更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所有的黑洞質量都比太陽大,在一些星系的中心還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基本都在太陽的10萬倍以上,它們都是宇宙中最大級別的單一天體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70億光年外,9個太陽質量的物質消失了
    根據2019年5月21日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天文學家的推測,該信號是一個85倍太陽質量的中等質量黑洞與一個66倍太陽質量的恆星黑洞碰撞時產生的,最後形成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中等質量黑洞,消失了9個太陽質量。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捕捉到發生在50億光年外的神秘時空漣漪,認為這個遙遠的空間裡可能正在發生一場
  • 為什麼拍攝5500光年外的黑洞,卻不選擇3萬光年內的黑洞?
    明明3萬光年內有黑洞,為什麼卻拍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讓人費解!黑洞一直是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個空白,但是前幾日黑洞照片的公布,也讓我們對於黑洞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開始已經拍攝,經過了兩年的衝洗之後在2019年和大家見面。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小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原標題: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首個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 八地望遠鏡聯手拍攝黑洞照
    首個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 八地望遠鏡聯手拍攝黑洞照 2020-11-09 16:17:45 來源:環球網資訊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
  • 人類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帶來謎團
    這是LIGO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併合事件;這是LIGO探測到的最遠的引力波信號,遠在50億秒差距(1秒差距約等於3.26光年)之外,光傳輸就要花上70億年,這意味著事件發生時,宇宙的年齡還只有現在的一半;這是人類首次發現質量介於100到100000倍太陽質量之間的黑洞,即所謂的中等質量黑洞;最後,根據現有的黑洞演化理論,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 人類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帶來謎團
    這是LIGO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併合事件;這是LIGO探測到的最遠的引力波信號,遠在50億秒差距(1秒差距約等於3.26光年)之外,光傳輸就要花上70億年,這意味著事件發生時,宇宙的年齡還只有現在的一半;這是人類首次發現質量介於100到100000倍太陽質量之間的黑洞,即所謂的中等質量黑洞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黑洞的吸積盤和噴流不斷向宇宙空間輻射各類電磁波。捕捉宇宙電磁波,間接描繪黑洞輪廓。恆星衰老,向奇點無限坍塌形成黑洞。中等質量黑洞照片。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
  • 在地球三億光年外,這個星系中心竟有三個超大質量黑洞!
    博科園:本文為天文學類螺旋星系(Spiral Galaxy)看著像一個鑲滿星星的風車,比如我們美麗的銀河系,但並非所有星系都呈漩渦結構,例如不規則星系NGC 6240。NGC 6240星系距地球約3億光年。
  • 「不可能質量」黑洞: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
    ,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觀測到的最大的黑洞。在通過四種不同的算法對這段信號進行測量後,天文學家認為它可能是距今約70億年前,在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的形成過程中釋放出的引力波信號,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GW190521。據悉,此信號持續時間極短,還不足0.1秒。研究人員推測,GW190521引力波信號來自距地球5吉秒差距(gigaparsec)外的星系,反映了宇宙年齡相當於目前一半時的狀態,經歷了70億年的旅程才抵達地球。
  • 人類發現「中等質量黑洞」!黑洞理論被打臉是肯定的了
    因為這次LIGO發現的是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不僅如此,這個黑洞還是由更小一點的兩個黑洞合併形成的:一個是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另一個是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令科學家們奇怪的就是這顆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根據我們現有的「黑洞理論」,宇宙中是不應該存在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的。現有的理論認為,黑洞可以特別小,也可以特別大,就是不能夠中等大小。
  • 大小黑洞都很多,唯有中等質量黑洞很稀有,是何緣故?
    質量在太陽質量30倍以上的大質量恆星,它們的壽命通常是非常短暫的,因為質量越大,氫核聚變就越劇烈,燃料消耗的速度就越快,有些恆星的壽命甚至於還不到1000萬年,而宇宙已經138億歲了,所以宇宙中恆星級黑洞的數量也就可想而知了,保守估計,僅在銀河系之中,恆星級黑洞的數量就能夠達到上億個。
  • 大小黑洞都很多,唯有中等質量黑洞很稀有,是何緣故?
    宇宙中除了有由恆星演化而成的恆星級黑洞之外,還有著質量和視界半徑都極為巨大的星系級黑洞,這些黑洞的質量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百萬倍以上,如此巨大的黑洞足以帶動極大範圍的宇宙物質運動起來,所以圍繞這些星系級黑洞通常會形成規律運動的龐大星系,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的動力之源就是位於銀河系中心的星系級黑洞,我們稱之為人馬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