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測到迄今最大雙黑洞整合之重力波,融成理論上的中等質量黑洞

2020-12-06 騰訊網

讓科學家摸不著頭緒、理論上確信存在但始終找不到直接證據的中等質量黑洞,終於現身了!LIGO與Virgo重力波天文臺證實於去年9月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的雙黑洞整合事件,兩者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和85倍,並且最終融合成太陽質量142倍的黑洞,正落在中等質量黑洞範圍內。

中等質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是質量介於太陽100~1,000,000倍的一種理論黑洞,比恆星黑洞(數十倍太陽質量)大,但遠小於超大質量黑洞(數十萬倍太陽質量),它們是上述2種黑洞之間謎一般的缺失環節,天文學家肯定中等質量黑洞一定存在(畢竟超大質量黑洞形成的其中一個理論就是通過恆星黑洞不斷整合變大,代表過程一定會有中等質量黑洞這個過渡期),但迄今為止,我們只有寥寥數個無直接證據的「候選」對象。

2019年5月21日凌晨,LIGO與Virgo接收到持續約0.1秒的重力波信號GW190521,起源於70億光年以外,研究成員表示,這次信號聽起來不像我們平常認識的啁啾聲(chirp,指頻率隨時間而增加或減少的信號),反而更像「爆炸(bang)」,同時也是LIGO與Virgo目前接收過最大的信號。

研究人員使用了4種不同算法來確定黑洞整合的質量、以及釋放出多少能量,計算結果驚人表明,在不到1秒鐘時間內,70億光年外的2個黑洞整合發布之能量約太陽能量8倍,並且2個黑洞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和85倍,融合成一個太陽142倍的中等質量黑洞,這裡立下2大裡程碑:第一,天文學家第一次握有清晰的中等質量黑洞重力波數據;第二,發現質量介於「灰色地帶」的黑洞。

根據愛因斯坦方程,黑洞可以具有任意質量,但宇宙只有通過天體物理學過程才能製造出一定質量的黑洞,大質量恆星崩潰是形成黑洞的一條關鍵途徑,卻也對黑洞質量設下了一些限制:根據恆星演化學,來自恆星核心光子與氣體的向外壓力會與向內推動的重力相抗衡,使恆星維持穩定,一旦這兩股力失衡,恆星就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縮引發超新星爆炸,視恆星本身質量可能變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一顆質量高達太陽質量130倍的恆星可直接塌縮成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但更大一點的恆星卻會開始存在「不穩定對」現象,由此產生的爆炸足夠強大,不會留下任何東西(不會形成中子星或黑洞),直到質量超過太陽200倍的恆星,才會又直接塌陷成12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也就是說,質量介於65~120倍之間的黑洞是塊灰色地帶,理論上,不會發現單顆恆星直接塌縮成質量介於66~120倍的黑洞。

而GW190521事件證明了現有模型的出入,天文學家不只發現2個質量都落在灰色地帶的黑洞,它們還進化成讓科學家遍尋無果的中等質量黑洞。研究人員考慮了其中一種可能性是「分層整合」:這2個黑洞也許不是來自恆星直接塌縮,而是來自另外2個更小黑洞的整合,如下圖所示。

黑洞一層一層整合的過程。(Source:LIGO)

雖然還有另一種解釋認為重力波可能來自宇宙弦,不過這解釋起來就複雜了,研究團隊退回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法則:最簡單的假設也許最正確。

又如果,中等質量黑洞真的來自其他恆星黑洞一步一步整合,也許可再說明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氣體盤中,確實藏有很多小黑洞。

兩篇新論文分別發布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與《天文物理期刊通信》(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首圖來源:LIGO)

相關焦點

  • LIGO-Virgo重力波信號大豐收,迄今探測總數已達50個
    2015年9月14日,科學家終於檢測到了人類史上第一個重力波信號,來自13億光年外2個黑洞整合產生的連鎖反應,這一成就不只更加鞏固了廣義相對論地位,也讓天文學家描述宇宙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很快地,LIGO-Virgo在2017年偵測到史上第一個雙中子星整合產生的重力波,又證實了一些理論包括:伽馬射線暴起源、重金屬的起源(但後續有新研究反駁)等。
  • 「不可能質量」黑洞: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
    ,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觀測到的最大的黑洞。恆星運動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橢圓。5月21日,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科學協作組織(LSC)和歐洲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Virgo探測到一段微弱的信號。在通過四種不同的算法對這段信號進行測量後,天文學家認為它可能是距今約70億年前,在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的形成過程中釋放出的引力波信號,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GW190521。據悉,此信號持續時間極短,還不足0.1秒。
  • 借引力波首次探到「中等質量」黑洞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發現一大一小雙黑洞重力波事件,將驗證廣義相對論另一預測
    自5年前科學家首度發現重力波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至今,重力波事件已經不是什麼大新聞,不過最近LIGO最新探測到的重力波事件相當有趣,來自兩個質量相差甚大的黑洞碰撞,我們將能利用該系統來驗證廣義相對論中另一個尚未經檢驗的預測。
  • 史上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驚人發現中等質量黑洞的存在
    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處女座探測器探測到太空中驚人的一聲「BANG」,驚人的發現開始揭開謎底。事實上,此次探測到的信號是兩個黑洞碰撞合併的一個過程,在宇宙中這樣的天體碰撞事件並不少見,但是這次的合併在天文史上,真的算得上是「前無古人」。
  •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
    原標題: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劉繼峰研究員在發布會上介紹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的發現及研究相關情況。 孫自法 攝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8日在北京宣布,該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依託中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發現一顆迄今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
  • 引力波幫助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重力波的孿生黑洞可能誕生於一個單獨的恆星內
    費米太空望遠鏡在0.4秒後,偵測到伽瑪射線爆發。新的研究認為,爆發的發生是因為兩個黑洞在一個單獨巨大的恆星裡生存和死亡。2015年9月14日美國雷射幹涉儀重力波天文臺(LIGO),從合併中的兩個黑洞偵測到重力波。兩個黑洞分別為太陽質量的29倍和36倍。
  • 人類發現「中等質量黑洞」!黑洞理論被打臉是肯定的了
    因為這次LIGO發現的是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不僅如此,這個黑洞還是由更小一點的兩個黑洞合併形成的:一個是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另一個是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令科學家們奇怪的就是這顆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根據我們現有的「黑洞理論」,宇宙中是不應該存在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的。現有的理論認為,黑洞可以特別小,也可以特別大,就是不能夠中等大小。
  • 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迄今最強引力波信號
    北京時間 9 月 9 日消息,利用引力波探測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 142 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天體物理學家對這一引力波事件非常關注,因為這對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論提出了挑戰。
  •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時間:2020-11-08 13: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包括美國西北大學天文學家在內的國際研究合作已經見證了一個中等質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 史上最大黑洞碰撞,變成比太陽大80倍新黑洞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大的黑洞碰撞事件。圖為藝術家筆下,兩個黑洞進行合併的示意圖。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偵測到兩個龐大黑洞發生碰撞所產生的引力波,進而發現這是史上最大的黑洞碰撞事件,而發生碰撞的兩個黑洞最終合併成一個比太陽大80倍左右的新黑洞。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的恆星級黑洞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8日宣布,該臺研究團隊依託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個迄今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這個黑洞質量約為太陽70倍,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 142倍太陽質量!科學家發現迄今質量最大的黑洞
    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質量介於100個太陽到1000個太陽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也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利用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科學家推測,這個黑洞由兩個較小的黑洞合併而成,而兩個參與合併的黑洞中質量較大的一個,其質量並不在此前理論允許的質量範圍內。這些發現將挑戰我們關於大質量恆星生命周期最後階段的理解,並加深我們對黑洞形成和演化的認識。
  • 中等質量黑洞 黑洞這個開掛的超能力是如何練就的?
    中等質量黑洞 黑洞這個開掛的超能力是如何練就的?時間:2020-11-09 10: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中等質量黑洞 黑洞這個開掛的超能力是如何練就的?
  • 逃出黑洞,量子資訊必須掙脫黑洞的枷鎖,才能挽救量子力學!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團隊運用並整合遍及全球的電波望遠鏡網絡,公布了這個具有65億太陽質量且鄰近M87星系中心之黑洞的影像。這是一項驚人的成就:我們長久以來即預測黑洞存在,卻從未直接「看見」,這是首次拍攝到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更令人興奮的是,這些黑洞影像與後續的觀測結果將為物理學中最深奧的謎團提供線索。
  • 人類探測到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這一中等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 科學家發現中等質量黑洞證據:迄今最強的引力波源
    利用引力波探測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天體物理學家對這一引力波事件非常關注,因為這對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論提出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