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續:為什麼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多,卻越來越痛苦了?

2020-12-05 讀霸天下唄

農業革命,歷史的發展

人類的每次革命,都是為了越來越好?

但人類由狩獵採集者變成農民,真的過上愉快富足的生活了嗎?

農業革命似乎是史上最具爭議的事件。

一、到底是誰馴化了誰

1萬年前,小麥只是一種野草。但就是短短的1000年內,小麥突然就傳遍了世界各地。

人類為了培育小麥,不得不定居在麥田旁邊。每天從早到晚鋤地、澆水、施肥、驅蟲。小麥不但受到了精心照顧,還得到了大量繁衍。

你能說不是小麥操縱了人類嗎?到底是誰馴化了誰呢?

還有人類圈養的家畜,家畜供人類食用,人類使家畜繁衍。你能說清到底是人類成全了家畜,還是家畜貢獻了人類嗎?

按生存和繁衍的演化標準,小麥和家畜是成功的。

農業社會的人類繁衍也是成功的。因為進入農業社會後,人口數量激增。

但演化並不是判斷物種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物種演化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個體的幸福。

你認為牛每天為人類辛苦耕作,人類幫它繁衍,它會感謝人類嗎?

你認為人類開墾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大,養的家畜越來越多,就越來越幸福嗎?

蛋雞、奶牛和提供勞力的役用動物,在人類的圈養下,也許會比野生的多活幾年,但代價就是,過著完全不符合它們天性和渴望的生活,它們喜歡嗎?

農業時代人類空間變小了,時間變長了。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足夠一周或一個月生活的糧食都備好後,又開始擔心明年和後年吃啥,永無止境,他們快樂嗎?

每當人類整體的能力大幅增加,看來似乎大獲成功,個人的苦痛也總是隨之增長。

最後,你會發現你擁有的東西越多,你就被奴役越多,你的痛苦也就越多。

越簡單才越快樂!

二、農業革命就是個陷阱

不可否認,農業革命確實讓農民的食物量有所增加,但食物量增加並不能代表就能吃得更好,過得更悠閒。

因為食物量增加,勞動量也相應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因為人類勞動量過大,食物品種單一,所致的椎間盤突出、關節炎和疝氣等疾病的增加。

狩獵採集時代人類食物多樣,很少有營養不良、餓死之說。

農業時代食物單一,就那麼幾樣,碰到乾旱、蝗災、瘟疫等災害,人類餓死、病死不計其數。

狩獵者時代遇到強敵,打不過可以逃離。

農業時代遇到不可抗暴力,逃離代表放棄土地、房屋、糧食,所以只能死守,結局有時會很悲慘。

狩獵時代的人們從不憂慮現在,亦不擔心未來,順應自然的發展,與自然共生,快樂得很純粹。

進入農業時代以後,人們變得貪婪,不但想著現在能得到多少東西,還總規劃著未來我要擁有多少東西?

為了自己的欲望和私利,總是改造自然為我所用,改造得越徹底,就會陷得越深。

人類總是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多聰明,結果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害自己!

也許有人會想,農業時代這麼不好,為什麼人們不回到從前呢?

三、習慣的力量

習慣成自然。

奧德維說:「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習慣是一個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

習慣是人們長時期逐步形成的行為傾向,它對人的影響非常大。

當你習慣了做一件事情,你就會對它產生依賴。

從狩獵時代進入農業時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經過多少年演化,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穩定的生活,已經不記得過去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選擇。

就如我們現代人用慣了手機、電腦、洗衣機一樣,發達的網絡、過盛的信息,雖然我們感覺比以前更方便、更快捷了,但也更忙碌、更焦慮了,我們還能回到從前嗎?

人們習慣了一種習慣,就很難改變。

農業社會給人類的最大教訓就是:一心想追求更輕鬆的生活,有時結果會事與願違!

身為人類,我們不可能脫離想像所建構出的秩序。

每一次我們以為自己打破了「監獄」的高牆,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獄」,把活動範圍稍稍加大而已。

歷史從一個岔路走到下一個岔路,選擇走某條路而非另一條路的原因總是神秘而不得而知。

大約1500年,歷史又一次做出重大選擇。這次選擇,改變的不只是人類的命運,而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運。

我們將它稱為「科學革命」......

人類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待續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人類簡史》推薦——講述人類從動物變成上帝的書
    或許有人會很茫然不知該看什麼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人類簡史》。《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的青年歷史學家,到目前,他出版了三部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人類簡史》是他簡史三部曲的第一部,2012年首次出版,暢銷全球,在全球範圍內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以一個較為宏觀的視角,講述了人類從動物進化到現在,甚至成為神的歷程。
  • 《人類簡史》用宏觀的視角解讀世界
    《人類簡史》這本書早就是推薦書目榜上赫赫在目的書籍了,不過因為字數繁多,內容稍顯生澀,一直沒有靜心下來讀過。新修訂版根據中國文化、歷史做了內容上的改進,更加貼近中國國情,讀起來有種親切感,所以讓人讀得下去。我的《人類簡史》讀書日就開始了,並且不斷從中發現新視野,欲罷不能了。
  • 為什麼歡樂的「扭曲小人」遊戲越來越多了?
    《人類一敗塗地》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遊戲裡的純白默認角色沒有面目,但用肢體語言也能夠很好地自我表達。多人玩《人類一敗塗地》,最普遍的情緒表達是歡樂。你可以很自然地理解聯機小夥伴的歡脫與快樂。反過來也是一樣,物理扭曲也可能帶來身臨其境的無力與痛苦。
  • 生活越來越美好,為什麼我們卻越來越不想工作?
    「啃老族」、「蟄居族」的興起讓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喪失工作的動力,成天忙碌卻越來越窮。生活越來越美好,而我們卻越來越不想工作,到底是因為我們變懶了,還是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了,壓得我們無法呼吸,只想逃離?
  •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時間越來越快了?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時間越來越快了?難道背後真有操控者操控人類?來源於:科學探索之路關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時間變快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派上用場了也許一個人生來的時候,就註定了未來將處在怎樣的階級,哪怕通過畢生的努力,可能也不一定能趕得上三代都是富豪的貴族家庭。
  • 為什麼現在蜻蜓越來越少,蚊子卻越來越多?總算找到原因了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慢慢發現,每年蜻蜓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晚,數量也大大減少,有的地方甚至已經看不到蜻蜓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蜻蜓是一種生活在沼澤和池塘旁邊的昆蟲,蜻蜓幼蟲長成成年狀態至少要經過11次蛻皮,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長出翅膀,自由的在天空中飛行!不管是蜻蜓幼蟲還是成年的蜻蜓,都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生物!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時間變快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派上用場了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時間變快了?但是有一樣東西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那就是時間,不論是貧窮的人還是富有的人,他們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甚至有一些富有的人,因為生活太過於混亂。導致患上了一些不可治癒的疾病,也許年紀輕輕就已經離開了人世,而那些一生碌碌無為的人卻安度到了晚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時間好像流失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 《一本好書》看人類起源,王自健解讀《人類簡史》
    心中不免在想,為什麼不再是趙立新老師或者王勁松老師呢?源於《人類簡史》這本書的特殊性,王自健一個人站在舞臺上,從頭到尾一人解讀,發現很是有趣,也被王自健所折服。王自健已經從農業革命進入到科學革命,而我,還是處於認知革命時期。《人類簡史》講述了人類社會的四個時期: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以及科學革命。
  • 《未來簡史》:人類步入巨變的前夜?
    另一個突破性變革大家已經從某種程度上在經歷了,那就是人類上萬年以來在演變過程當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力量,但在21世紀,這些力量將逐步從我們這個物種讓渡給人工智慧。我們人類做決策的過程,將會逐步拱手讓給計算機或人工智慧的算法。比如讀一本書,以往很多人一般會依賴自己的感覺、喜好,但是在今天,我們逐步把購買什麼書的權利讓渡給了售書網站,網站一直在收集你的數據並了解你的興趣。
  • 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這個與我們每天息息相關的東西,記憶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心理過程,是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離開記憶,如果我們失去了記憶的能力或者記憶發生了任何混亂都會給生活造成很多麻煩。
  •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速讀分享
    概括人類過去,審慎智人如何成為地球統治者未來幾千年的思考,人類最後如何成為神,智能和意識最終又會走向什麼樣的命運《今日簡史》是對當今人類全球性大問題的思考之書動物到上帝人類從哪裡來?智人到智神人類往哪裡去?
  • 醫療越來越發達,為什麼醫院的病人卻越來越多?這說明了什麼?
    原衛生部部長高強也在會議上感慨:「醫院的病人越來越多,不是好事;醫院的收入越來越多,不是好事;人們吃藥越來越多,更不是好事。」 對於醫生個人來說,患者越來越多,說明醫生的醫術得到了認可。可從整個醫療行業來看,病人越來越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這是進入了誤區。
  • 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這個與我們每天息息相關的東西,記憶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心理過程,是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離開記憶,如果我們失去了記憶的能力或者記憶發生了任何混亂都會給生活造成很多麻煩。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而人類簡史就用語言和文字描述了這樣宏偉藍圖。人,誠然偉大,人在一萬年前從採集走向農業,掀起了農業革命,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狀況,也意味著人類可以不再聽天由命,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快,人類能夠生產越來越多的糧食,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
  • 為什麼頭上的白髮越來越多了?
    為什麼頭上的白髮越來越多,是不是身體裡缺什麼營養了,該怎麼辦?這要看什麼年紀了,如果年紀過了五十歲了,那白髮越來越多是正常的,如果年紀輕輕,或者是三四十歲的年紀白髮就開始越來越多了,那就應該看看屬於什麼情況了。
  • 對話"未來簡史"作者赫拉利:人類還有用嗎?
    新智元推薦   來源:價值中國 授權轉載  採訪人:朱逸飛、王珊   【新智元導讀】前後歷時一個多月,價值中國網記者與21世紀裡程碑式的人類學著作《人類簡史》、《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進行了深度對話
  • 人類在集體變涼,而且會越來越涼,越來越高,越來越胖
    這是為什麼呢?許多人心中不安,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變涼了,而且還在繼續變涼,擔心會不會出現未知的後果?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在過去50年裡,人類總體上變得越來越胖,科學家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對100年來有記載的身高的對比,我發現我們的身體在一代一代的長高。
  • 為什麼越來越多博士逃離科研?
    為什麼越來越多博士逃離科研?當我們漠視螞蟻存在的意義的時候,我們就在抹煞自己存在的意義。因為整個人類的科學研究遇到了瓶頸!(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與方承志老師和袁嵐峰老師的看法基本一致,不過袁嵐峰老師的看法是人類必然將取得突破,本人對此並不樂觀。)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孩都不喜歡「小男孩」了?
    當然,這樣的三觀是不對的,女孩子不管怎樣都不可以降低底線,去給別人當小三或是什麼,這樣的討論只是為了告訴大家,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女孩都不喜歡小鮮肉了,這種三觀的轉變,到底是因為什麼?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很多年前,我有過一個很喜歡的男孩,我願意為他付出一切,我也想過和他的未來。
  • 為什麼世界上黑人數量越來越多?未來的人類文明是進步還是退步?
    黑人是繁殖能力最強大的人種,在可預見的將來,黑人的數量可能會超越黃種人和白種人,成為主宰未來世界的人群,只不過這種趨勢對人類文明來說是退步還是再一次騰飛,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科學驛站,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黑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