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美國100年的科技大發明

2020-11-27 騰訊網

來源:搜狐網

眾所周知:電燈發明者:愛迪生(美國)、磁帶錄音機發明者:馬文·卡姆拉斯(美國)、微波爐發明者:美國雷聲公司(1947年)......複印機1907年,世界上最早的照相複印機在美國紐約出現,在本世紀前不存在的塑料已成了我們這個世紀不可少的東西,它始於1909年美國人貝克蘭發明的酚醛塑料的製作方法。1911年,美國人發明了空調,人開始勝天。

通訊方面

電話,手機,網際網路,地球同步衛星轉播,全球定位系統

電器方面

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錄像機,微波爐,洗衣機,空調,冰箱

電子技術

三極體,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晶片......

軟 件

作業系統,計算機語言,編譯器,各類應用軟體,遊戲......

交通工具

四輪汽車,飛機,液體火箭,太空梭,登月,登陸火星,宇宙探索......

光學影印

膠捲,攝像機,雷射,現代排版印刷,數位相機,複印機

石油化工

現代石油化工,塑料,尼龍,不粘鍋......

能 源

發電機,輸電網,原子能......

其 他

網際網路、電腦、手機、電燈、電話、電報機、留聲機、電視機、彩色電視機、發電機、飛機、洗衣機、空調、汽車、剃鬚刀、電影、蒸汽機、雷達、電唱機、彩色膠片、可的松、尼龍、牙刷、凝固汽油、微波爐、隱形眼鏡、信用卡、抗麻疹疫苗、口服避孕藥、脊髓灰質炎疫苗、彩色錄像帶、盒式錄象帶、抗肝炎苗、三角形滑翔翼、彩色複印機、創立基因工程學、防滑輪胎、首例輸血、建成第一座摩天大樓、家用電冰箱、第一個交通紅綠燈、彩色電影、首次成功地進行玉米雜交、立體聲技術、橡皮膏、推土機、收音機調頻、電唱機、烤麵包器、彩色膠片、袖珍書、原子彈、發現鈽、大型計算機、同步加速器、電子、全景電影、寬銀幕影片、發明環境學、超導現象、首例基因手術、哈勃太空望遠鏡、真空電子管、收音機、心臟起博器、雷射、工業機器人、夸克模型、板塊構造學說、智慧機器人、通用微處理器......

而且還有:第一個光纖通信實驗系統、第一臺小型電子遊戲機、第一代無繩電話系統、美國五角大樓首創網際網路、電視電話、世界上第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世界上第一顆氫彈、生命遺傳的基因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數字式電視機由美國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臺多媒體電腦、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環球網(全球資訊網)、複印機、塑料、無線電廣播等等。

下面來看看這些偉大的發明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1901年,美國企業家和發明家金·坎普·吉列發明保險剃鬚刀。

——美國人費西爾發明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洗衣機。

馬丁·庫帕則是作為美國著名的摩託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發明了手機;

1902年,開利博士為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印刷廠設計了一套空調系統;同年,美國紐約建成第一座摩天大樓。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駕駛著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衝向碧藍的天空,這是人類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縱飛行;

1906年,美國人德·福雷斯特發明真空電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機的始祖;

1906年,美國發明家福雷斯特對二極體加以改進,研製出三極體,這看似小小的一步,卻是人類在打開電子時代大門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無線電之父」;

1906年,美國人費森登發明了無線電廣播,人們第一次用上述方法從麻薩諸塞州海岸發送出無線電波信號,收音機真的收到了音樂。現在眾所周知的無線電廣播就是這樣誕生的。

1906年,美國人庫利奇發明鎢絲燈。同年,開設SOS無線電緊急呼救信號,從而取代原有的CQD(遇難,速來救助)求助信號。

1907年,美國人克賴爾成功地進行了首例輸血。

1908年,美國人費爾斯通發明防滑輪胎。

1911年,美國人埃利駕駛的「科蒂斯」號飛機首次成功的降落在一艘裝甲艦上。

1913年,芝加哥生產的首臺家用電冰箱問世。

1913年,《紐約世界》報上首次出現縱橫填字字謎。

1913年,美國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正式啟用他的汽車組裝流水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成了這個世紀擁有決定性影響的一件大事;

1913年.鎢絲取得專利後,電燈開始大放光明;

1914年,在美國克利夫蘭出現第一個交通紅綠燈;

1917年,美國人卡爾馬斯發明彩色電影;

——首張爵士樂唱片在紐約出現。

——紐約女工示威遊行,要求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

——美國人希克發明振動刀片式電動剃鬚刀。

1918年,美國人唐納德.瓊斯首次成功地進行玉米雜交;

1920年,信用卡金錢史上,信用卡的出現是自貨幣出現後的最大革命。首張信用卡是20年代印發的,普遍使用的信用卡是1950年印發的;

1920年,美國婦女享有表決權。

——美國人塞繆爾·沃特斯發明立體聲技術。

——市場上出現胸罩,胸衣逐漸消失。

1921年,美國人德魯發明橡皮膏;

1922年,美國人泰勒和揚發明雷達。

——美國人弗羅斯特在一輛福特汽車上安裝了第一個汽車收音機。

1923年,美國出現推土機;

1925年,美國人阿姆斯特郎發明收音機調頻。

——美國出現電唱機。

1926年,美國人格恩斯巴赫造出「科幻」一詞。

——美國埃德爾成為第一個遊泳穿過加萊海峽的女子。

——美國出現烤麵包器。

——美國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卡通形象問世。

1927年,倫敦和紐約之間首次實現電話通話;

1927年,電視當今世界上人均擁有量極高的電視(平均每10人擁有一部),始於美國人之手。

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明了彩色電視機;

1930年,美國10家食品雜貨店首次出售由克拉倫斯.伯戴製作的食品;

1932年,美國專家研製出第一臺有效的心臟起博器,這一發明使很多心臟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33年,茲沃裡金又研製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至此,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今天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接收的成像原理與器具,就是根據他的發明改進而來。

1934年,美國出現機械洗衣店;

1935年,美國發明柯達克羅姆彩色膠片;

——美國蓋洛普公司創立世界上第一家民意測驗機構。

1936年,美國人肯德爾發現可的松;

1937年,美國人鄧普提發明超市手推車;

1938年,美國製造的第一種尼龍產品——牙刷問世;

1939年,美國的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在紐約出版袖珍書;

1940年,美國制定研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

——美國人塞堡和麥克米倫發現鈽。

1942年,美國發明凝固汽油;

1944年,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開始生產大型計算機;

1945年,美國人斯潘塞發明微波爐;

——波普爵士樂在紐約出現,由帕克指揮、戴維斯、吉萊斯皮、拉塞爾和羅奇組成的5人爵士樂對進行表演。

1945年,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多用途電子數字電腦,標誌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1946年,核磁共振現象被科學家發現,70年代以來,核磁共振技術與圖像重建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1946年,美國建成第一個同步加速器。同年,法國舉辦首屆坎城電影節。

1947年,美國人圖伊發明隱形眼鏡。

——法國探險家保羅·埃米爾·維克託首次進行極地探險。

——美國人阿諾德駕駛飛機在一帶看到不明飛行物,這是人類首次目擊不明飛行物。

1947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家弗蘭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準確測定了曾經有過生命的有機體的年代,碳14測年法的發明,對於考古學、海洋學和地球科學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1947年,第一臺微波爐問世,掀起了炊用爐具的革命;

1947年,第一個半導體電子增幅器——電晶體問世,成為人類微電子革命的先聲;

1948年,美國工程師香農發表兩篇有關「通信的數學理論」的文章,系統地討論了通信的基本問題,由此奠定了資訊理論的基礎;

1950年,信用卡問世,「一卡走天下」的時代到來;

1951年,美國的克羅斯公司研製出第一臺實用的磁帶錄像機;

——美國開始有了彩色電視。

1952年,用有機玻璃合成的人工髖關節首次成功的植入人體內。

——美國首次公映全景電影。

1952年,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試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顆氫彈;

1953年,生物學家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生命遺傳的基因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1953年,美國2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首次推出寬銀幕影片。

1954年,美國設計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進行處女航,宣告了核潛艇時代的到來;

1954年避孕藥,美國醫師格雷戈裡·平卡斯發明了避孕藥,它是由兩種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組成的混合物。避孕藥之所以被列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原因就在於它把婦女從被動的生育中解放出來從此婦女們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要小孩,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何時懷孕。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錮婦女性自由的枷鎖,使她們有權走出家庭參加社會工作,最終擴大婦女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

1954年,第一個半導體收音機問世。

——美國人索爾克和薩賓及法國人萊皮納發現抗麻疹疫苗。

——美國人索爾克首次發現脊髓灰質炎疫苗。

1955年,美國人萊斯凱爾發明環境學;

1956年,美國人巴丁、庫珀和希弗解釋超導現象。

——美國人巴克斯確認公式翻譯程序語言,這是從程序設計中演變出來的最早的語言。

1957年 ,發現反常睡眠。

——美國有2000臺計算機運作,法國有20臺。

——美國波音707飛機首次飛行。

1958年,美國安培公司推出第一盤彩色錄像帶。

——美國發射第一顆「探險者-1」號人造衛星。

1958年,美國人發現雷射,兩年後的1960年,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誕生;

1959年,美國工程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

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世界上第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

1960年,美國發射首枚「泰羅斯—1」號氣象衛星;

1961年,美國人發射載有黑猩猩的宇宙飛船,並使之成功地返回地面;

1962年,第一個工業機器人在美國上市;

1962年,美國物理學家首次提出夸克模型,並預言這種非凡的粒子不僅存在,而且正是這種粒子構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4年,美國IBM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集成電路的通用;

1964年,美國貝爾公司推出電視電話;

1968年,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1968年8月11日,一艘名叫「格格瑪·挑戰者」號的科學考察船開始處女航,目的是深海鑽探。經過15年的航行,不僅驗證了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而且還有許多重大科學發現;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智慧機器人;

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網際網路;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飛船發射升空。21日11時56分,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他的一小步標誌著人類的一大步;

1970年,美國出現盒式錄象帶;

1971年,美國人布隆博格和米爾曼發現抗肝炎疫苗;

——美國人達馬迪安想到利用核磁共振進行身體檢查,專門用於檢查腫瘤。

——美國廣播和電視節目的錯誤播放導致核警報被拉響。

1971年,世界上第一個通用微處理器問世,被稱為第一代微處理器,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誕生;

1972年 ,美國人基爾伯恩發明三角形滑翔翼;

1973年,彩色複印機在美國問世;

——美國人科恩和博耶創立基因工程學。

1973年,世界上第一個光纖通信實驗系統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建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美國人威廉·米勒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小型電子遊戲機;

1976年,美國開始使用第一代無繩電話系統,行動電話逐漸成為現代「順風耳」;

1976年,美國「海盜」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登陸;

1977年,美國宣布研製出了中子彈並開始投入生產和裝備部隊;

1977年,活的時間最長的接受心臟移植者、美國人安尼克逝世。她是在1968年10月21日做的移植心臟手術;

1978年 ,三個美國人乘坐氣球從美國普雷斯克島出發穿越大西洋最後降落在法國諾曼第的埃弗勒。這是人類首次乘氣球穿越大西洋;

1979年, 美國人克萊因進行首例基因手術;

1981年4月12日,美國耗資100億美元,第一次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上天,使之成為自由往返於天地間的太空飛行器;

1983年,數字式電視機由美國研製成功;

1984年,美國蘋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多媒體電腦;

1985年,美國人哈裡森在舊金山將一個26周的胎兒部分一處子宮,在實施了拯救嬰兒的手術之後又將其放回子宮。這是人類首次為未出生的胎兒進行手術;

——美國人波斯頓和法國人圖雷納合作,成功地研製出人造皮膚。

1986年,美國宇宙探測火箭飛越哈雷彗星上空;

——美國人德雷特勒宣布,它通過內窺鏡利用雷射消除了33個病人的腎結石;

——根據傑弗裡斯方法,人們首次發現,孩子的父親可通過基因印跡來確認。

199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進入軌道;

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實施,標誌著人體「生命之書」掀開第一頁;

1991年,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環球網(全球資訊網)正式露臉,這張無形之網使人們相互傳遞信息猶如在網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年,在與世隔絕的「生物圈2號」中生活了兩年之久的8位科學家,平安地走出這一人造小世界,標誌著美國「生物圈2號」計劃首次試驗結束;

1993年,美國將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設計劃,一時間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1995年6月,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對接成功,標誌著人類在空間活動中的國際合作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1997年,美國探路者號火星探測飛船成功地在火星著陸,科學家們相信,終有一天人類登上火星將不僅僅是夢想;

1997年5月11日,在歷時9天的比賽中,IBM巨型計算機「深藍」以兩勝、三平、一負的成績,戰勝西洋棋大師卡斯帕羅夫,這次人機大戰在世界引起了不同的反響;

1998年6月3日,北京時間清晨6時06分,探索宇宙本源的人類第一個高能物理實驗「阿爾法磁譜儀」搭載美國「發現」號太空梭順利升空,幾千年來,人類第一次直接觀測宇宙空間的帶電粒子......

看一組數據:

美國專利總量:5739851

美國國內總量:3030080

其他各國總量:2709771

而截止2015年底,世界各國獲美國專利局授權專利數量排名:

1.日本2.德國3.南韓4.中國臺灣5.英國6.法國7.加拿大8.義大利 9.瑞士10.荷蘭11.瑞典12.中國大陸13.以色列14.澳大利亞15.芬蘭16.比利時17.奧地利18.印度19.丹麥20.中國香港

美國專利局官方網站截圖

相關焦點

  • 科技改變我們的現實生活
    科技改變生活同學們,當我們坐在電視機前收看豐富多彩的節目時;我們手按滑鼠在計算機的世界裡暢遊時;當我們沉浸在與同學在電話裡快樂地聊天時……我們可曾想過:是什麼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那麼多的變化?是科技!是科技的巨大力量,改變了我們身邊的一切,改變了整個世界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呢?
  • 高房價的解藥:信息世界的洪流,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嗎?
    你是否也曾想過,隨著信息以及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會改變,更甚至影響城市生態的改變?進而影響房價?最近看到了一條關於美國矽谷房價下跌的新聞,而恰恰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疫情的衝擊使得美國矽谷很多科技巨頭,徹底把自己辦公線上化了。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員工開始考慮搬離矽谷。
  • 科技改變生活——十項技術顛覆人類出行方式
    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下是未來十年可能改變人們生活的一些科技創新。也許你已經對它們有所耳聞,也許你對其中一些科技感到難以置信。過去的一個半世紀,前所未有的科技創新讓人們的許多想像變成了現實,然而,擁有的更多,人們就希望將更多天馬行空的想像轉化為現實。
  • 蒸汽機:小人物的大發明
    >瓦特工作室內景★ 承繼文匯傳統 秉持讀書品質 ★文匯讀書周報 ID: whdszb由於一位商人捐給了格拉斯哥大學一批天文儀器,於是瓦特便在格拉斯哥大學謀到了一個職位,負責組裝調試這批儀器,並且學校給了他一間單獨的工作室。利用這間工作室,瓦特在工作之餘通過出售自己複製的古舊地圖,以及修理各種物品來賺取一些生活費用。當然在此期間,浸染於大學的科學研究氛圍,瓦特勤奮學習,不僅學會了法語、義大利語和德語,還關注科學發展的動態,經常向格拉斯哥大學的教授們請教以及交流科學問題。
  • 非洲國家用上太陽能自行車 徹底改變生活方式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非洲國家普遍擁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三個非洲國家正在試驗使用太陽能驅動的3輪和4輪自行車,這種太陽能自行車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在白天能為電池充電,為自行車提供動力,自行車能夠承載50-100公斤重物,充滿一次電能夠行駛50公裡,最高時速可達到35公裡/小時。
  • 未來十年,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接下來讓我們暢想一下未來科技會怎樣走入我們的生活。吃萬物生長靠太陽,而太陽的能量必定有限,而如何存儲太陽能,如何製造「人造太陽」,這將會大大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從過去追求的吃飽,已經變成了吃好,吃的精緻。
  • 諾貝爾獎創紀錄:97歲老人研發的鋰電池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瑞典皇家科學院今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John B。 Goodenough,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教授M。
  • 2050年前將改變我們生活的17大科技!
    各種新的高科技都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    Iran Pearson,預測準確率高達85%的未來主義者,預測以下17大科技,會在2050年前改變我們的生活。  不過,仍然有很多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公司在研製無人駕駛車,我們大約能在10年內用上~  3D列印技術能在20年內建造更多的房子    全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們已經在嘗試建造3D列印的房子了。
  • 未來50年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科技創新
    科技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改變時間。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科技可以幫助我們的時代,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容易。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可能改變世界的的 10 項科技創新。
  • 劃時代的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人類從蒙昧時代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科技文明時代,其實就是一部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成長史。在這個成長過程中人類不斷探索新領域,學會新知識,知識一點一滴積累,最終爆發釋放出了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這才有了我們如今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近代,生產方式、水平集中性提升優化,短短兩百多年的變化比人類歷史上所有變化加起來都要大。
  • 非洲居民的太陽能自行車,時速高達35公裡每小時,徹底改變生活方式
    在非洲,很多地區都擁有非常豐富的太陽能,如果他們能好好利用,一定會給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人們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了,於是有3個非洲國家正在嘗試推廣太陽能自行車,這種自行車一般有三個輪或者四個輪,在自行車上方裝有一大塊的太陽能電池板,用來收集太陽能,在白天的時候為電池充電,可以為自行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而且能承載50到100公斤的重物,充一次電能跑50公裡,最高時速35公裡每小時,這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 科學網—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手機行為(手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嚴正撰寫了一本名為《手機行為(手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以下簡稱《手機行為》)的書,探討手機對人類行為所帶來的深刻改變。 由繁到簡再到繁 嚴正在十幾年前就開始進行計算機行為的研究,隨著網絡的發展,他的研究延展到網絡行為領域。
  • 是我們改變生活,還是生活改變我們?
    今日上班之生活感悟篇。早晨起來,突然發現天氣下雪。從之前規避的上班路線!騎共享單車-到地鐵口做地鐵-再騎共享單車去公司,路程半個小時。今日下雪的原因,路線改為坐公共汽車-到地鐵口-騎共享單車到公司。之前覺得滴滴不安全,各種狀況,今天遇到打的這麼難,我深有感觸,滴滴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為何計程車沒有想到自己改變,因為他們思維慣性,習慣了平常的生活規避,等突然出現了新的事物他們不願改變,也不讓別人改變。從畢業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快10個春秋了,從大學到社會,我們從年輕的豪言壯志,我們將改變世界,世界會因為我們而改變。
  • 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前往職業中專參加了「科普進校園」活動,雖然炎炎夏日,但仍阻擋不了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濃烈興趣,一到官場,我們的熱情就被點燃了,最先吸引我的,是一臺描述未來生活的機器,轉動機器上面的骰子,可以轉換不同的方面,裡面向我們展示了未來吃穿住行各方面的變化,吃的是天然無害的綠色蔬菜,房間有智能機器管家,有什麼吩咐隨傳隨到,出行時,機器會聯繫好最近的無人駕駛車輛,送你前往目的地,身上衣物更是會自動調節以適應不同溫度
  • 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 科學強健我們的體魄
    網絡的快速發展,物流服務的火箭速度提升,科技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一切生活的需求。這時的我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的,每天在單位、在家裡我們基本上都是在電腦和手機上度過。嘲笑我們懶惰嗎,這是我們現代的快節奏的生活,我們生活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今社會,上個世紀的人只能羨慕我們吧。可是,我們的生活健康嗎,哈哈,上個世紀的人在笑我們了,對,是嘲笑,看你們現代的生活就是一個個大肚腩,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一個個亞健康,一個個各種保健品和藥品中維持狀態。。。。
  • IBM 2019年科技預測:五年改變人類生活五項技術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 IBM連貫性發布五項被認為會在接下來五年中改變人類生活的科技(「5 in 5」), 從2006年開始已經推出的55項預測中,很多已經變成了現實
  • 相對論改變世界100年
    相對論對於人類思想的發展、科學與技術的諸多變革、對我們的生活都產生了巨大影響。20世紀初愛因斯坦相對論開啟的科技革命和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的高科技時代,對人類思想文化的影響更是震撼性的。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例,我們由此可窺一斑而知全豹。由於數位技術的應用,人類從觀念到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說,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影響到了當今思想文化的每個角落。
  • 信息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人類理性認識信息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幾十年。我們現在知道的信息是在1948年,美國科學家香農在對通信的理論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創立了信息理論。信息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信息有哪些功能呢?具體來說,信息的主要功能如下:為認識世界提供依據,為改造世界提供指導,為秩序建立提供保證,為資源開發提供條件,為知識產生提供資料。
  • 達沃斯上的工業4.0「黑科技」 將改變人類生活
    為期3天的大會科技氛圍十足,論壇現場展出了許多令人腦洞大開的黑科技、新發明。不久的將來,這些有趣的創造也許會走進現實,在飲食、醫療、環保、建築和交通等方面改變人類的生活。  人造肉  「你會吃人造肉嗎?」「未來人造肉將會大量進入市場?」美國靛藍農業執行長兼董事大衛・帕裡說,在不遠的將來,人造肉會大量進入市場,成為未來餐桌的主角。
  • 科技改變生活,文化改變方式
    最近,從新聞上,看到深圳一家有港資背景的好嘢食材貿易商行,與大學合作,發明了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喝的「周氏「商標有機雞湯速溶乾粉,猶如咖啡一樣,把喝雞湯當做了一種生活方式。真的是不錯的嘗試。這不禁讓我感嘆:社會變了,科技改變生活,文化真的改變方式。讓傳統的繁瑣飲食習慣,變得簡單快捷,猶如微信支付一樣,便利,成事,管用,成為今天新生代的生活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