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徐靜波:衝繩首裡城是琉球文化的象徵,中國元素非常多

2021-01-09 澎湃新聞
復旦徐靜波:衝繩首裡城是琉球文化的象徵,中國元素非常多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19-10-31 15:32 來源:澎湃新聞

據NHK等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0月31日凌晨,位於日本衝繩縣那霸市的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發生大火。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靜波對此表示非常痛心,他曾踏訪首裡城遺蹟,還拍下了不少照片。

首裡城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徐靜波看來,首裡城與其說是日本文化的象徵,還不如說是琉球文化的象徵。

「琉球群島相對而言,是較晚進入農耕文明時代的。首裡城的建造,始於14世紀末,1429年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向明朝的中國稱臣朝貢,並受明、清王朝的冊封。琉球王國或琉球民族,原本帶有南洋群島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後來受到中國文化以及日本文化的較多的影響。」

他提及,在明清兩代,琉球頻頻向中國派遣使者,在福州還專門設有一個供來華使者住宿休息的「柔遠驛」,俗稱「琉球館」(現在遺蹟上建起了紀念館)。中國也常有冊封使來到琉球。因此琉球在後來的發展中,受中國大陸文化的影響要更多一些。「在首裡城內以及周邊,可以看到濃鬱的中國文化的影跡。首裡城既是琉球王室成員居住的王宮,也是首裡王府的所在地,它可以說是琉球文化最高的象徵。」

「可以說,首裡城中中國的元素太多了。」徐靜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首先,首裡王宮是仿照中國的王宮樣式建造的,只是規模要小得多。整個王城的建築,按照中軸線而建,只是為了表示琉球心向西邊的中國,王城的建築是坐東朝西,而不是一般的向南,建築的柱子上也有龍的雕飾,但龍爪是四個,表示「要比中國少一個,位在中國之下」。首裡王宮的內部已成了一個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了康熙、乾隆皇帝對琉球國王冊封的印金,用滿漢兩種文字表示。國王的座椅也完全仿照中國。

首裡王宮 本文由徐靜波供圖

首裡王宮的內部已成了一個歷史博物館。

首裡王宮中國王的座椅也完全仿照中國。

康熙賜予的金印

「更有意思的是,我在參觀首裡王宮時,看到了今天的衝繩人自己製作的一個模型,放在一個玻璃框內,清晰地再現了當年來自中國的冊封使向琉球國王冊封的宏大場景,這些我都拍攝了下來。另外,明清兩代,琉球王國都採用中國的年號,使用漢字。琉球是有語言而無文字的。」

徐靜波還提到,朱元璋有感於當時的琉球群島上的文明水準還比較落後,曾專門派遣了文字技術水平較高的福建的三十六姓居民到琉球去,幫助當地居民成長進步,這些人就居住在首裡城附近的久米村,史稱久米三十六姓。「這一脈一直傳承到了今天,他們建有孔廟、媽祖廟和和關帝廟等,分布在首裡城的周邊,我曾兩度去那裡踏訪。」

「另外,日本自8世紀一直到19世紀中葉,由於歷代天皇信佛,禁止殺生,不允許食肉,因此日本本土曾有一千多年基本上不食肉的歷史。而琉球,也就是今天的衝繩一帶,則受中國的影響,完全沒有這樣的禁令,這裡一直有吃肉的生活習俗,衝繩的燉煮豬肉,是當地的一道名菜,稍稍有點類似中國的紅燒肉。」

衝繩人製作的模型,清晰地再現了當年來自中國的冊封使向琉球國王冊封的宏大場景。 

損失價值更大的恐怕是裡面的文物

據外媒報導,首裡城正殿、北殿、南殿全部燒毀。大火還蔓延至正殿前的御庭入口「奉神門」以及連接南殿的「書院」。因為首裡城均為木製建築,所以火勢很難控制。

「這次的火災,非常令人痛心。儘管被燒毀的首裡城正殿等,並不是歷史的原物。」徐靜波說,1879年3月,日本用武力強行處理了琉球,將其改為衝繩縣,併入大日本帝國的版圖,從此琉球王國就消失了。原來的國王尚泰被強行帶到東京居住,首裡城一度成了日本駐軍的兵營和學校的所在地,1930年代曾進行過大修。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裡被設為日軍戰時司令部,1945年4至6月,美軍攻打衝繩,首裡城以及相關的建築都被戰火摧毀。戰後衝繩被美軍佔領和管理,首裡城的遺蹟一度曾被用作琉球大學的校園。1972年5月衝繩歸還給了日本,以18世紀時的建築為原型,首裡城開始了復建工程,至1992年重建的首裡王城以及周邊的紀念公園建成,對外開放。

2000年12月,首裡城遺蹟作為「琉球王國的城堡及關連遺產群」被登錄為世界遺產。徐靜波稱:「被登錄為世紀文化遺產的共有9處,分別是:首裡城跡,園比屋武御嶽石門,玉陵,識名園,今歸仁城跡,勝連城跡,座喜味城跡,中城城跡,齋場御嶽。」

「我感到非常痛心,無論如何,這都是人類的文化遺產。不過我覺得,比起建築來,損失價值更大的恐怕是裡面的文物。因為被燒毀的建築本身也是後來復原的,可以花一些人力財力重新再建造,如果有珍貴的文物被毀,那就無可挽回了。這是包括衝繩人民、日本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重大損失。好在周邊的石城和建築尚留存,這還是值得慶幸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25)

相關焦點

  • 日媒:世界遺產衝繩首裡城災後重建或長期化
    日媒稱,向現代傳遞琉球王國歷史和文化的衝繩縣那霸市首裡城的正殿因火災而全部燒毀。首裡城在戰爭中被破壞後,在衝繩縣民眾的強烈要求下被復原,一直是衝繩的象徵。日本政府和衝繩縣有重建首裡城的意願,但是7棟主要建築物被燒毀,要復原到原來的面貌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 曾經是琉球王國的都城遺址,如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第一站去的是首裡城公園。郵輪已經靠岸啦,到衝繩咯。那霸是衝繩的首府,位於衝繩島南部西海岸,臨東海的那霸灣。為琉球群島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那霸風景優美,有很多婆娑多姿的棕櫚樹和檳榔樹、蒼翠挺撥的琉球松、五彩繽紛的各色鮮花,配上蔚藍色的大海和白雲朵朵的天空,一派南國風光,是日本少有的亞熱帶旅遊區。
  • 琉球村衝繩文化的公園,許多琉球傳統紅瓦頂屋,整個村落古色古香
    其實,「萬座」的意思就是「萬人坐下」,「毛」是衝繩的方言,意思是草原、空地。因此「萬座毛」指的便是可以容納萬人坐下的大草坪。這個美麗的大草坪位於海邊的一座斷崖之上,周圍的植物群落被衝繩縣指定為天然紀念物。這是一個體現衝繩文化的主題公園,保留了衝繩昔日風貌,有許多琉球傳統紅瓦頂屋,整個村落古色古香。在這裡可以體驗傳統手工藝,包括製作陶器、藍染、釀酒等,有一個傳統樂器「三線」的演奏教室。
  • 衝繩血淚:一個原名「琉球」的中國藩屬國
    1372年,朱元璋派出使者楊載,向琉球三大王國發出詔書,中山國、北山、南山接連臣服明朝,向明朝朝貢,成為大明帝國的藩屬國。同時,明朝一直保持「宣德化而柔遠人」的思想,盡力幫助朝貢國解決困難。1392年,朱元璋派遣福建三十六姓(明朝遷居琉球的福建人)中非常善於造船的工匠,幫助琉球實現大型船隻的鑄造。
  • 又一世界文化遺產在熊熊大火中被毀,被譽為琉球王國精神象徵
    31日凌晨,世界遺產、日本衝繩首裡城發生火災,城中正殿與北殿兩座建築全部被燒毀,這座建築擁有600年多年歷史、被稱為琉球王國的象徵,此前曾經歷一次重建。
  • 十一出行|衝繩-石桓(琉球群島)自然探索開團~
    因為附近有黑潮(日本暖流)經過,琉球群島的終年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水清沙白,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往。衝繩風光        對自然愛好者而言,琉球群島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長期的地理隔離,使得這裡的許多野生動植物都是本地特有的,如琉球棘螈、衝繩啄木鳥、衝繩秧雞和西表山貓等。
  • 熊熊大火吞沒日本知名景點,600年世界文化遺產付之一炬……
    位於日本衝繩的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遺址」,於當地時間31日凌晨發生火災,包括正殿在內的多棟建築被燒毀。暫時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火災前的首裡城首裡城大火突發大火4200平方米建築付之一炬△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31日凌晨2點40分左右,位於衝繩縣那霸市內的首裡城發生火災。當地消防部門接到火警電話後,出動了30輛消防車進行滅火。現場消防人員稱,起火地點位於首裡城正殿,之後蔓延到城內其他建築。
  • 日本衝繩,被稱作富有輝煌歷史的「迷人之島」,你有來過嗎?
    日本衝繩,被稱作富有輝煌歷史的「迷人之島」,你有來過嗎?衝繩縣是日本列島西南端的一個縣,管轄著衝繩本島以及琉球諸島。除了衝繩本島南部和官古島、石垣島以外,平地很少。衝繩縣的面積為2254平方公裡。氣候為亞熱帶氣候。冬季也較暖和,不降霜,也不下雪。
  •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琉球、日本的愛恨糾紛(上)
    2019年日本衝繩縣,琉球王國故都「首裡城」,慘遭火災,許多重要的文化遺產遭到焚毀。不過,琉球王國的外交檔案,卻保存在臺灣的世界記憶國家名錄中。你沒看錯,可不是保存在日本國,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琉球曾是臺灣東北方海域的小王國,被日本併吞才改稱衝繩。那琉球是怎麼被吞併的呢?這就得從中國與日本,爭奪東亞大哥的亂局說起。
  • 日本第11個世界文化遺產灰飛煙滅,琉球王宮被徹底燒毀
    2019年10月31日,日本時間凌晨2點40分左右,位於日本衝繩縣的世界文化遺產——琉球王國時代首裡城王宮突然發生火災,這座王宮的正殿和北殿全部被大火燒毀,由於火勢太大,蔓延至了南殿,截止日本時間早上7點,大火仍在蔓延,現場火光沖天,這個世界文化遺產可以說是被大火毀於一旦。
  • 最用心的衝繩旅遊攻略,記我的第一次出國遊
    ,與世隔絕的衝繩卻保留了淳樸的文化和純淨的自然風光,於是政府決定主要依靠旅遊業發展經濟。其以琉球群島為中心,由宮古諸島、八重山諸島等島嶼組成,眾多小的島嶼沿中國大陸圍成一個弧線,土地面積佔日本總面積的0.6%左右,在47個都道府縣中位於第44位,衝繩縣總面積2249平方千米,而杭州市面積有1.66萬平方公裡,也就是說整個衝繩只有杭州的七分之一不到,而只有38平方公裡那霸市只有杭州的1/436,所以玩遍那霸景點其實三天時間基本足夠了。
  • 復旦徐靜波教授著作出版,《日本新華僑報》總主筆作序推介
    1月15日,臺灣的時報出版將為讀者們奉上復旦大學徐靜波教授的著作——《被隱藏的日本史 從上古生活到政治革新》和《被偏誤的日本史 從軍國末路到經濟飛躍》。縱觀日本文明古今流脈,徹底理解一衣帶水的鄰邦。徐靜波教授是中國國內研究日本文化的資深學者、博士生導師,著作頗豐,將宏大的日本文明史深入淺出的娓娓道來;他熱愛旅遊與美食,注重用自己的足跡去實際考證古籍史料,從容觀察日本的各個角落。
  • 古琉球國往事:明代成中國藩屬國,1871年一場意外改變命運
    據海外網報導,位於日本衝繩縣那霸市的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今日(10月31日)凌晨突發火災,截至當地時間7點,火勢仍在蔓延。 首裡城從15世紀至19世紀一直是琉球國都城和王宮的所在地。這座城堡在1933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陸軍第32軍在首裡城地下挖掘坑道,設置指揮所。在1945年3月的衝繩戰役中,該城被美國海軍飛機及戰列艦多次轟擊。1945年3月29日,美國海軍「密西西比」號戰列艦開火炮轟首裡城,將其完全摧毀。
  • 日本城堡排名,地震毀壞的熊本城和火災燒毀的首裡城依然進入前十
    初次上榜的有兩個新的城堡,因為地震毀壞的熊本城和火災復興重建的首裡城依然進入前十名。1位 姫路城(兵庫県姫路市)姬路城建於慶長年間,用日本獨有的城郭建築技術在技術最高峰時完成。昭和26年被指定為國寶,平成5年1993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外觀塗著白色,形狀像一隻展翅欲飛的白鷺而被稱為白鷺城。
  • 2020太魔幻了,過年我們一起踩豬吧,闢邪驅魔的|衝繩,島生活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於搜索和文末參考資料------後半部內容可能引起胃部不適從此再也不想吃烤肉----黑毛豬在琉球王國時代就從明朝傳到衝繩了原來是政府網頁的英文版隨便音譯的衝繩方言フール,那這到底是什麼。看圖片是看到很多古民宅裡有這樣的結構,走過路過很多次,我隱隱約約以為是墓地的地基,衝繩的墓可有講頭可厲害了,巨大無比,很多資料和人都是躲在這裡躲過二戰的比如上次說的首裡城《從頭還能開始嗎?
  • 琉球王國時期的遺蹟—日本—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為14世紀琉球王國三山時代中的三山之一北山王的居城。南北長350米,東西寬800米,面積37000平方米。為衝繩縣最大級別的城堡。在城內發現了大量中國和東南亞生產的陶瓷器物,從中可看出該城昔日的繁榮。座喜味城跡(Zakimi Castle Site):位於今衝繩縣中頭郡讀谷村。約建於1416年至1422年之間。座喜味城扼守中山通往北山的要道,為當時重要御城之一。
  • 為何古代琉球發展成文明國家,而離大陸更近的臺灣則是一片蠻荒?
    後來由於歷史演化,現在臺灣成為中國的領土,而琉球則被日本控制,成為「衝繩縣」(關於日本控制衝繩是不是合法,這個實際仍然有一定爭議,不過現在世界各國均承認日本對琉球擁有主權)。不過,可能令很多人詫異的是,事實上琉球的文明歷史比臺灣要悠久很多,臺灣本島的大規模開發非常晚,大概要到17世紀;而琉球則不然,14世紀,琉球出現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分別位於衝繩本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這個時期稱為「三山時代」,1429年,中山一統,琉球本島統一,並羈縻了附近奇界(喜界島)、馬齒山(慶良間群島)、古米(久米島)等島。
  • 日本世界遺產衝繩首裡城大火
    當地時間10月31日凌晨2時許,日本世界遺產衝繩首裡城跡發生大火。
  • 為什麼衝繩更適合冬天去?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
    可其實除了北海道,日本冬季還有一個值得一去的魅力之地——衝繩。有些朋友可能會表示不解:細軟的沙灘、碧藍的海水,海島衝繩應該是夏天的天堂啊,怎麼變成了冬天的必去之地了?衝繩以海出名,很多人都體驗過夏天在衝繩海島沙灘上嬉戲遊玩,可其實冬天衝繩的海,才是一年中透明度最高的時候,美的靈淨、美的直擊人心。
  • 地圖看世界;日本最西點,距離中國只有110多公裡
    與那國島在琉球本島西南300多公裡,距離日本九州鹿兒島縣約1000多公裡,距離中國臺灣省南方澳僅110多公裡,距離中國釣魚島僅150公裡。與那國島面積;28.88平方公裡,人口約1745人。與那國島16世紀是琉球王國的殖民地,那裡的人有自己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