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年輕人的血可長生不老?獻血對健康有影響?世界獻血日,來了解這些...

2020-11-25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王蕊 金麗娜

今天是世界獻血者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安全血液」。在美國,有些機構專門為富人打造「長生不老」的千古帝王夢,方法是給對方輸入年輕人的血漿來保持年輕!這種操作聽起來很玄乎,但真的靠譜嗎?

「年輕血液」之謎

通過輸注年輕人的血漿變年輕「奇思妙想」並非來自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而是得到了「聯體共生」(Parabiosis)研究的啟發。

聯體共生研究是將年邁和年輕動物的血液循環系統連接起來,從而使它們的血液相互混合。這項手術最早可以追溯到1860年。新的聯體共生研究表明,年輕血液能讓衰老的小鼠重新煥發活力,並被證明對肌肉、心臟、大腦和其他器官都會產生有益效果。

在此基礎上,2013年《細胞》雜誌發布了新的研究成果,年輕小鼠血液中一種名為GDF11的蛋白質生長因子能讓年邁老鼠的肌肉力量增強,老化的大腦得到修復[1]。這一度被視為重要的研究突破。

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下,美國的一些創業公司開始宣稱找到了對抗衰老的答案,那就是輸注年輕人的血漿,花費8000美金,就可以擁有一次變得更年輕的機會。

在富人們自以為找到不老秘籍之時,不得不潑的冷水,並非所有動物研究都顯示出相同的結果。2015年發表於《Cell Metabolism》的一項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大,小鼠體內GDF11的含量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且抑制了骨骼肌的再生[2]。這與此前的研究相矛盾。

輸血有風險,應用須謹慎

血漿是血液中的液體成分,將血液中的細胞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去掉,剩下的就是血漿。血漿輸注是醫院臨床的一種常見治療措施,主要是為了治療凝血障礙和大量失血的救治。

用於臨床輸注的血漿都來自血站,符合健康標準的獻血者所捐獻的全血通過離心分離得到紅細胞與血漿,有時還有血小板。血站所供應的所有血液成分都必須對輸血傳播感染(如B肝、C肝、愛滋病、梅毒、人類淋巴細胞病毒等)進行嚴格的檢測,並且符合質量要求(如血漿中的凝血因子含量),在保障其療效的同時儘可能減少風險。

注意了,血站不會將血液成分按照獻血者的年齡加以區分,就是說你在輸血的時候,壓根不知道這袋血漿是不是來自年輕人!況且,更不提倡給缺乏適應症的患者輸血。輸血有風險,應用須謹慎。

就血漿輸注而言,首先有發生過敏反應和循環超負荷的風險;其次,還有發生輸血相關急性肺損傷(TRALI)的風險;另外,也不能排除輸血傳播感染的風險。

輸血是有風險的,這就是為什麼一直強調輸血應遵循不可替代原則,即:除非必要,不要輸血。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聲明:目前尚無臨床證據支持輸注年輕人血漿延緩衰老的療法。呼籲消費者對市面上聲稱輸注年輕人血漿可以防治正常衰老、記憶喪失等各種病症的說法,要保持警惕和謹慎的態度。

目前,美國一些提供該服務的機構網站已停止登記,僅掛一條公告:遵照FDA的警告,本公司已停止治療。

獻血真的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什麼人可以獻血?你需要知道幾件事!

什麼人適合獻血?

我們國家現在所接受的合法獻血的年齡是18周歲到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男性體重≥50公斤,女性體重≥45公斤,獻血者需要身體健康,有傳染性肝炎、結核、心臟病、精神病等患者禁止獻血。此外,對於血液安全存在高危險行為的,如嗜毒品者不應獻血。婦女月經期及前後三天,妊娠期及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暫不能獻血(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

獻血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

血量:成人全部血量約4000-5000毫升,獻血一次為200毫升,不足全部血量的5%,健康人一次失血10%以下極少引起症狀;

血液循環:人體約有20%的血液存於肝、脾等器官裡,失血時這些存儲的血液會迅速補充血容器,在短時間裡恢復正常,不會影響正常的血循環和血壓;

新陳代謝:人的血液是不斷新陳代謝的,一般每四個月紅細胞要更新一次,獻血會刺激造血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新生紅細胞,有利於健康。

目前獻血方式有獻全血和獻成分血兩種。獻全血是將一定量的血液的全部成分抽出,而獻成分血則是僅僅抽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血小板,然後把其餘成分回輸給人體。獻全血需要間隔的時間不少於6個月,獻成分血(血小板)間隔的時間:不少於2周。

獻血後應注意哪些事項?

獻血後稍作休息,壓迫抽血針孔部位的彈力繃帶1小時後取掉,創可貼4小時後可以取掉。如果針眼周圍有青紫,兩到三天熱敷可逐漸消退。

獻血後的當天,要注意穿刺針眼處的清潔衛生,洗澡以淋浴為好,避免髒水汙染針眼,以防感染。

在獻血後的幾天裡,適當吃一些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劇烈運動,適當休息。

相關焦點

  • 獻血無損健康及獻血後小貼士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0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獻血無損健康及獻血後小貼士》。從血液生理學角度看:獻血200毫升是個什麼概念?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佔體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獻血200毫升僅佔總血量的1/20-1/25;在臨床醫學實踐中,一般對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張輸血,可見獻血200毫升決不會影響健康。
  • 獻血與獻血漿有什麼區別?
    導語越來越多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隨著痊癒患者增多,一些醫生也呼籲,希望痊癒患者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通過獻血來幫助危重患者的治療。新冠肺炎的血漿療法是什麼?它可靠嗎?獻血漿會不會影響健康?血漿又有那些用途呢?
  • 醫生提醒:獻血前3件事,獻血後2件事,先了解清楚再去獻血
    實際上,大部分人或許都有經歷過或身邊人有過獻血的經歷,或許是在逛街時看見獻血車輛主動上車獻血;也或許是三五成群,好友一起約上每年獻一次血,作為長久感情的見證;還有的是單位和學校組織大家前往參加的獻血。不管怎樣,積極獻血,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好事情。但對於獻血,你有沒有注意過這些問題呢?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醫生自己從不獻血,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這實際上是謠言。獻血是一項公益行動,醫護人員一直是獻血的主力軍。因為他們知道,足夠的血液在一些緊急狀態下是挽救生命的基石。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已被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千百萬獻血者所證實。
  • 聽說輸年輕人血漿可「長生不老」?竟然真的有人做起了這個生意……
    現實世界中還真有人那麼幹在美國,有些機構專門為富人打造「長生不老」夢宣稱找到了對抗衰老的答案方法是給對方輸入年輕人的血漿來保持年輕這個機構的神奇腦迴路並非來自電視劇而是得到了「聯體共生」(Parabiosis)研究的啟發其原理是通過相聯通的循環系統年老動物獲得來自年輕動物血液中的物質
  • 當獻血變成一種習慣
    獻血中心工作人員王醫師告訴記者,近幾天來參加獻血的市民不少,今天這幾位是來捐獻血小板的。  兩口子一起來獻血   「俺兩口子本來想一起獻血的,可俺檢查沒達標,估計是前幾天幹活累著了,有些貧血。醫生囑咐先休息幾天再來獻血,這次只能讓他自己獻血了,等過幾天我再來。」家住火車站附近的陳豔珍向身邊的人說道。   這是記者來到獻血處看到的第一幕。
  • 獻血到底對身體有壞處嗎?
    但蝌蚪君見到的獻血車,即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總是無人問津。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大家對於獻血這件事,總有些心驚膽戰的,會出現「獻血會不會影響身體啊」「獻血會導致肥胖嗎?」等各種疑問。咱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事兒。所謂獻血,就是把健康人群的血液暫時存儲起來,供需要輸血的病人使用。人體內有多少血?
  • 聽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對身體到底有啥危害?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你獻過血嗎?說到獻血,就不得不提一個人——汪炎平。11年間,他無償獻血106次,73600毫升,相當於15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被人們稱為「獻血大王」。然而,命運並沒有優待這樣一個好人。12月11日,一個噩耗傳來:汪炎平於12月10日下午不幸去世,年僅48歲。
  • 義務獻血,他們用愛為生命接力「獻血特輯」
    ▲徐毅部分獻血證書上學時,同學生病的經歷使徐毅了解到成分血的用途,由於捐獻標準高,成分血顯得更為珍貴。後來為能夠幫助別人,徐毅保持健康生活作息、養成良好的體魄,成功捐獻了2份成分血。金亞倩一直有保持運動的習慣,對身體健康方面比較有信心。獻血前的周末還去濱江散了一下午的步,曬曬太陽,清淡飲食,晚上保證充足的睡眠,使自己始終處在一種健康愉悅的狀態之中。
  • 全國無償獻血金獎!21年獻血112次!最後一次獻血迎60歲生日
    8月21日上午,市中心血站內採科迎來了一位「熟人」,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朱益瑭再次來到血站擼袖獻血。只不過這一次比較特殊,因為再過幾天,他即將迎來自己60歲的生日。朱益瑭選擇用無償獻血的特殊方式來為自己21年的獻血經歷畫上圓滿的句號。
  • 「擇日」獻血成年輕人時尚 90後獲國家無償奉獻獎
    稚氣,但堅定;年輕,但成熟……90後姚思勤擁有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得主的榮譽,著實令記者吃了一驚。這是個讓人感覺溫暖的男孩子,用眼下流行的詞形容,是一名「暖男」。在大連市血液中心,利用周六休息前來獻血的他告訴記者:「儘管很多年輕人都走進無償獻血的行列,但仍有不少大學生對獻血存在認識誤區。」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讓更多人了解無償獻血的意義。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比如「血漿治療」,就是利用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的血漿,來治療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但在疫情期間,面對血液緊缺,一方面要增加血液來源,另一方面要保障血液的安全供應。那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真的安全嗎?有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中國老年學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景紅梅給大家講解。 獻血會影響健康嗎?
  • 獻血有沒有壞處?為什麼有人說醫生不願意獻血?
    獻血有沒有壞處?為什麼有人說醫生不願意獻血?@小燕子:誰說的?適量獻血對身體沒有壞處,我們夫妻兩個人每年各獻血一次,每次無償獻血400毫升!沒感覺身體有什麼異樣,我老公獻血後有點兒饞,平時不怎麼吃肉獻血後特想吃。我一開始有點兒害怕,獻了一次之後什麼感覺也沒有!過幾天我有時間還去獻血,希望能為那些急需O型血的人獻上一份愛心,能為社會做出一點兒小小的貢獻!謝謝!@周大俠:我媳婦是熊貓血,獻過血,有獻血證。但分娩時需要備血,生產完後我滿醫院問大夫費用能不能減免,需要什麼手續,連問了4人,都不接我的話!
  • 獻血對身體有危害所以醫生從不獻血?
    ,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失血的刺激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般而言,一次獻血流失的水分和無機物在1-2個小時內可恢復正常水平;肝臟合成的血漿蛋白質,1-2天內能得到補充;血小板需要2-3天,而紅細胞及血紅蛋白需要7-10天即可恢復至獻血前水平。
  • 獻血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是時候告訴你真相了
    今天是世界獻血者日。「為他人著想,捐獻熱血,分享生命。」是2018年世界獻血日口號。獻血是愛心奉獻的體現,但是很多人對獻血產生了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獻血有益。另一種認為獻血有害,對身體會產生的極大的危害。那具體如何?獻血會不會危害到自身的健康呢?今天就詳細的和大家說一下!哪些人可以獻血?
  • O型血還是全能血嗎?O型血,用血好用嗎?獻血又長見識了
    O型血是萬能的,這個萬能指的是萬能的輸血者。而AB型,則是萬能的受血者。這樣說,O型血也不是那麼沾光嗎?「今天,我陪著我的朋友去獻血,其中竟然獲得了一個意外的小知識。之前僅僅知道O型血是萬能的,但是不知道他是萬能的輸血源。等知道了的時候,沒想到,它已經不在萬能了。」
  • 無償獻血≠會感染「愛滋病」!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 今天,讓我們來扒一扒 獻血和愛滋病之間的那些事兒 正是由於「有償獻血」容易導致經血傳播性疾病的蔓延,所以在1998年10月1日國家才實行了無償獻血制度。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後,愛滋病病毒又經歷了哪些層層把控呢?
  • 血液專家:關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 你應該知道這些
    人體內的血液有20-25%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貯血庫",可貯存人體血液總量的20%。當人體血循環需要血液時,脾臟等"貯血庫"會不斷地釋放血液進入血管,參與血循環。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一定的條件下,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
  • 獻血會對身體有害嗎?
    很多人對獻血持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獻血有益身體健康;另一種認為獻血有害,對身體會產生極大的危害。那獻血究竟會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呢?如果一次獻血200至400毫升,僅佔全身血量的5%至10%,完全可以依賴自身的代償和造血能力,及時補充體內的循環血液,滿足自身需求。所以,獻血不會減少循環血容量,也不會影響人的健康功能。定期獻血對身體益處頗多,適量獻血能有效地降低血液黏滯度,預防多種疾病。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可刺激骨髓造血幹細胞產生出更多的新生血細胞和免疫球蛋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 什麼是熊貓血 熊貓血可以獻血嗎
    然而,在多數情況下,可查詢到的稀有血型獻血者有限,再去除間隔期未滿、身體因素等,真正能夠及時招募到人是屈指可數的。根據江蘇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庫的資料顯示,目前的「熊貓血」俱樂部成員,平均每年僅增加20多人。  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稀有血型獻血者,除了血型上的「稀有」之外,還有堅持上的「稀有」。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近30%稀有血型獻血者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