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彼得·莫納爾博士做了一項研究,調查40年來北極熊受氣候變化的生活和繁殖情況之後,得出結論:如果放任不管,北極熊可能會在80年內滅絕。
北極海冰融化,北極熊棲息地被破壞
北極熊,顧名思義生活在北極及周邊地區,它們擁有一身厚厚的皮毛和脂肪,能支持它們在嚴寒地區生活。
北極熊是唯一一種需要被劃分為海洋哺乳動物的熊,它們雖然能夠在岸上生活,但它們的食物來源主要來自於北冰洋。北極熊的主要食物是海豹,它們平時在漂浮的海冰上生活,漂浮中看到海豹就會跳下海去抓捕。
氣溫升高導致北冰洋夏季海冰數量驟減,北極熊不能長時間一直在海裡尋找獵物,只得被迫放棄海洋,轉向陸地生活。
缺乏海冰生存,北極熊轉向陸地
近年來,北極熊在陸地甚至人類居住區頻頻出現,從一開始的零星幾隻,到每年周期性成規模地出現,去年俄羅斯一小鎮被50多頭北極熊集體入侵,表明北極的環境正在日益發生改變,北極熊們已經越來越難在北極生存,紛紛轉戰陸地。
入侵俄羅斯的北極熊在村莊裡旁若無人地走動,但看到它們在垃圾堆裡翻找的模樣,還是讓人感到心疼。
有攝影師拍攝到一些北極熊因為缺乏食物,開始自相殘殺的照片(因照片過於血腥這裡就不放了),照片上,一頭雄性北極熊嘴裡叼著一頭小北極熊的殘骸,整隻熊被吃得只剩一層皮和一張臉,放在幾十年前,這樣的畫面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阿拉斯加一些地區的因紐特人還保留著捕獵鯨魚和海豹的生活習慣,成群結隊的北極熊開始出現在因紐特人的港口和村莊,它們是被大塊的肉、油脂和血腥味吸引而來的。
有些地區的因紐特人會選擇分一些肉給北極熊,也有些地區的因紐特人遭受到北極熊的攻擊,不得不輪流值班趕熊。
作為熊類體型最大最殘暴,也最容易攻擊人的品種,北極熊跑到人類聚集區絕對不是什麼好事,雖然它們也是為了生存。
北極熊現狀
根據數據顯示,25年裡北極失去了40%的冰層,目前全球北極熊的數量僅有26,000頭。
越來越多北極熊選擇在陸地久住,它們不再是夏季缺乏食物時才登上陸地,而是再也不願回到北極去,這是一個大問題。
曾經有科學家建議將北極熊遷徙到南極,雖然現實中確實有過類似的案例並且很成功,但北極熊畢竟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隨意把它們搬遷到從來沒有北極熊的地區,可能不但不會讓北極熊繁榮興盛,反而會使當地物種滅絕。
南極是大陸,北極是海洋,雖然在我們眼裡這兩個地方都是常年冰雪覆蓋,但實際環境、氣候差距還是比較遠的,北極熊能不能適應南極的氣候,也是個未知數。
南極企鵝雖然生活在遠離人類的地方,都免不了受到人類影響和全球環境的變化,也身處危機,再把北極熊搬過去,南極企鵝可怎麼活……
更不要說26000頭北極熊,需要多大的海域,多少海豹和企鵝才能養活得了。
幾年前有人拍攝餓瘦的北極熊照片,被指作秀;有村莊爆出北極熊前來覓食,被說成是個別案例;現在面對嚴酷的事實,人們不得不承認北極熊的處境真的已經危在旦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