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80年,絕種的可能不止北極熊

2020-11-25 荊楚網

□克莉斯汀

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正在加速融化。一個國際組織「北極熊國際」的研究人員以北極浮冰融化速度和北極熊可空腹存活時間為基礎,分析了全球19個北極熊種群中的13個種群的生存情況,預測到2100年,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有的種群可能已滅絕。研究報告已發表於7月20日出版的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部分野生種群將面臨滅絕

該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發起,研究人員表示,北極熊可能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目前大約有2.5萬隻北極熊仍生存在野外。但隨著全球溫度持續升高和海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融化,它們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挑戰。

早在2008年,考慮到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並威脅到北極熊的生存環境,美國內政部已宣布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法》中的「受到威脅物種」。但研究人員通過建模評估情況,發現隨著北極熊能承受的空腹時間正在超過其極限,到2040年可能就會有許多北極熊將出現繁殖危機,到2100年這些種群將面臨生殖衰竭,最終導致絕種。

研究人員發現,2009年到2016年的觀察數據中顯示,一些北極熊的特定族群已出現了嚴重的幼崽減少和體重降低情況。以加拿大哈德遜灣生活的雄線性北極熊為例,如果體重比平常水平低20%,它們只能空腹存活125天,而不是原來的200天。

北極熊並不是水生動物,它們生活在海冰上,主要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食物,比如捕食海豹、海象甚至鯨類。以前它們每年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海冰上捕食,剩下的日子裡才會到陸地區生活,這段時間它們可能沒有食物來源,只能靠消耗體內囤積的脂肪來生存。

近20多年來,隨著北極的浮冰面積大幅減少,北極熊不得不縮短捕獵時間,或者被迫長途跋涉去尋找食物。它們可能需要遊更遠的距離才能從一塊海冰上轉移到另一塊上,這增加了捕食的難度。它們因此可能要忍受更長的空腹期,從而出現營養不良、精疲力竭、抵抗力變差等情況。近年,人們不僅時常發現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的北極熊,還頻頻發現身為「遊泳健將」的北極熊溺斃。高解析度衛星就經常在北冰洋上發現它們的屍體。

研究人員表示,海冰融化已將一些北極熊種群推向生存極限,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保持目前程度,令海冰融化持續加速,到22世紀初,可能只有生活在加拿大北極群島的伊莉莎白女王島的北極熊種群能繼續維繫。

北極還在加速升溫

北極一直是北半球氣候的「調節器」,北極海冰融化勢必對整個地球的氣候帶來長期性的威脅,因為海冰在反射太陽輻射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白色的海冰本來能夠反射光線和熱量,但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當冰層融化,深色的海洋水體會吸收更多熱量,融化更多海冰。北極溫度的升高還會讓大氣環流從低緯度地區帶來熱量,使北極的溫度繼續升高。因此北極氣溫的上升速度可能已達到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這一難以控制的惡性循環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有多種因素造成這一效應的出現,但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海冰的融化。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稱,他們發現,僅考慮陸表氣溫,北極相對於全球的增暖程度其實還被低估了4.3%左右。也就是說,北極迅速升溫的程度可能比我們所了解的更嚴重。

前兩年,北極圈在夏天時竟出現了百年難遇的32℃高溫,部分地域甚至達到38℃。連續的高溫天氣甚至令瑞典北部一座被稱為凱布訥山南峰的冰川出現快速融化,短期內就降低了4米,從而失去了它「瑞典最高峰」(海拔2101米)的稱號。這種異常的高溫還在持續,將進一步加劇北極圈夏季的海冰融化情況。

有統計數據稱,在過去40年裡,全球氣候變暖已使北極夏季海冰面積大為減少,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而在2020年1月份,北極最冷的冬季,海冰的覆蓋面積也僅有1338萬平方公裡,達到1979年有衛星記錄以來的1月同期最低值。

瀕危的豈止是北極熊

有研究者預計,本世紀末之前,北極還可能將會出現「季節性無冰」的景象。這應該並不誇張。這不僅會對當地居民造成更大影響,對陸地和海洋生物的生存都會帶來新一輪的危機。不僅北極熊面臨著滅絕危機,還有更多動物都可能難逃滅絕的命運。

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曾顯示,如果全球變暖沒有得到控制,全球有60%的魚類將面臨生存威脅。到2100年,全世界估計有50%的物種都將面臨滅絕。根據聯合國的說法,「全球物種正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加速滅絕」。

比如北極還有一種海豹科的冠海豹,它們因雄性冠海豹在生氣狀態時,頭骨冠和鼻球會迅速膨脹起來而得名。由於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它們原本的棲息環境變得不再適合生存,現在已經瀕臨滅絕。

北極還有一種神奇的動物獨角鯨,它們是唯一沒有背鰭的鯨類,長著長長的「角」——其實是長牙。它們很挑食,可以在海水深層潛水捕食,對海面冰層也非常依賴。但海冰大量消失以及海水溫度的上升,讓它們喜歡的食物越來越少,它們的天敵虎鯨卻可以更輕易地自由出入北極圈,因此它們也正面臨滅絕。

生活在南極的帝企鵝面臨著同樣的種群滅絕威脅。它們跟北極熊一樣,相當依賴海冰而生存——它們一年中有九個月的繁殖季節都是在海冰上度過,這裡也是它們可以躲避食肉動物的地方。由於溫度上升,海冰漸漸消失,連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磷蝦都要消失了,所以它們眼下已經出現了繁殖危機。有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氣候變化得不到控制的話,到2100年帝企鵝的數量將減少81%至86%,幾乎意味著種群滅絕。

研究者認為,可能只有人類的幹預才可以拯救這些瀕危物種。

「在下個世紀,北極熊的保護不僅取決於我們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理解和量化能力,還取決於我們預測氣候變化的能力。」北極熊在北極地區的演化史可能已經超過100萬年,期間它們發展出許多應對極地高寒的特徵和生存方式。只是這一次,它們的演化速度明顯跟不上氣候變化的速度。北極熊是北極主要物種,它們的存在可以控制生物種群,損失北極熊必將衝擊整個生態系統。

科學家預測,如果我們遵循並勉強實現了目前《巴黎協議》的目標,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了2.4℃(協議目標為控制在2℃內),南極的帝企鵝到2100年時數量減少可能可以控制在44%,而大量北極熊仍然會面臨死亡,但整個種群的滅絕或許會推遲一些。

哪怕就為了這些「可能」,我們也應儘量減少碳排放,提倡環保。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可能不止8分鐘!
    可能不止8分鐘!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來說,水和氧氣是最重要的資源,一旦少了其中之一,生物都難以生存,水是生命之源,每天無法攝入足量的水,身體平衡被破壞,水就像是萬能藥,無論生活中的什麼疾病,都要多喝水。我們難以想像一個沒有水的地球會是怎樣的,氧氣與水同等重要。
  • 80年後,北極熊將面臨滅絕
    當海豹在海冰上換氣以及休息時,就很有可能成為北極熊的盤中餐,除了海豹,北極熊偶爾也會食用一些鯨的屍體。即使北極熊的運氣沒那麼好,沒有捕獵到海豹,它們儲存在皮下的脂肪層也能給它們提供一定時間的能量供給。「這層脂肪會讓它們看起來顯得很壯實,」長年觀測極地生態的生物學家Andrew Derocher表示,他曾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觀察北極熊的生存狀態。
  • 北極熊距離滅絕僅剩80年!人類在摧毀它的家園,北極熊經常餓肚子
    作為極地動物之一,它是北極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動物,不過遺憾的是,伴隨著全球變暖的大環境,研究者表示,或許再過80年,北極熊就會從地球上滅絕了。北極熊滅絕倒計時已開始?在過去的100年時間裡,地球上的生物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減少,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人類活動對於地球氣候環境的改變。是什麼導致北極熊出現生存危機?
  • 北極熊滅亡倒計時!80年後,北極將看不到北極熊
    同時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冷知識:雖然北極熊看起來通體雪白,這都是因為北極熊厚厚的毛髮導致的,如果撥開北極熊雪白的毛髮,會發現北極熊的皮膚是黝黑的,與它看起來的模樣天差地別。不過,雖然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大的肉食動物,可是,它們的日子卻並不好過,特別是人類進入到工業時代以來,伴隨著人類活動的頻繁,對於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北極熊的棲息地已經不斷縮小,而且食物也開始短缺,它們的未來並不樂觀。
  • 全球變暖,北極熊很可能在80年內滅絕!
    據外媒7月20日報導,科學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未來80年內滅絕。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的體重可達800公斤。但即便如此,近些年來,北極熊也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生存危機。
  • 北極熊80年內恐滅絕!北極熊在呼救!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2100年,不遠了…… 氣溫升高,冰塊消融,失去了棲息地,找不到食物,北極熊在望向我們虛弱的眼神中緩緩倒下。 於是,我們至此又失去了一位朋友。
  • 絕種80年,消失52年物種回來了,有益還是有害,為何違反常理
    但違反常理的是一些物種被宣布絕種後過後又回來了,在地球自然界裡,這種例子還真不少,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絕種80年物種被宣布再次出現澳大利亞草原生活著很多種哺乳動物,而一種後背長著老虎條紋,頭部類似狼的動物非常顯眼,它的名字叫塔斯馬尼亞虎,又名袋狼,體長約1.8米,高約0.6米,體重最大可達40公斤,最有趣的是,腹部有一個可愛
  • 絕種80年,消失52年物種回來了,有益還是有害,為何違反常理
    但違反常理的是一些物種被宣布絕種後過後又回來了,在地球自然界裡,這種例子還真不少,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  絕種80年物種被宣布再次出現  澳大利亞草原生活著很多種哺乳動物,而一種後背長著老虎條紋,頭部類似狼的動物非常顯眼,它的名字叫塔斯馬尼亞虎,又名袋狼,體長約1.8米,高約0.6米,體重最大可達40公斤,最有趣的是,腹部有一個可愛育兒袋,塔斯馬尼亞虎除了生活在澳大利亞草原,還廣泛分布在紐幾內亞島熱帶雨林中,到處都是。
  • 進入滅絕倒計時,80年後,最後一隻北極熊將從世界上消失
    看到這裡的時候,也有讀者會感到非常奇怪,在社交平臺上看到的出現在俄羅斯的熊都是棕色,但俄羅斯距離北極圈並不算遠,而俄羅斯人又如此勇猛,為什麼沒有征服一頭北極熊呢?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了解一下。北極熊,顧名思義,是一種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熊類生物。
  • 科學研究表明,北極熊在80年內或將消失!
    科學研究表明,北極熊在80年內或將消失!2020年7月21日,北極熊將在80年內滅絕的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相信很多人在看到這一條新聞的時候,大多都會感到十分震驚,要知道這一條新聞是由權威雜誌公布的,這足以證明此信息的真實性。根據最新的研究表示,氣候的變化正在使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受極為惡劣的破壞。
  • 研究:氣候變化或導致北極熊在80年內瀕臨消失
    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自然-氣候變化》雜誌刊登的最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使得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除非人類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否則這一物種或將在80年內幾乎消失。
  • 不到80年後,北極熊將面臨滅絕:人類剝奪了它們捕食的權利
    「這層脂肪會讓它們看起來顯得很壯實,」長年觀測極地生態的生物學家Andrew Derocher表示,他曾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觀察北極熊的生存狀態。但從本世紀開始,一切都開始變了,當Derocher在北極地區探索時,他竟然能偶爾發現瘦成骨架的北極熊,看起來就像行走的骷髏熊。一般來說,這些北極熊如果再找不到食物,基本難逃餓死的命運。
  • 加拿大科學家警告:全球變暖,北極熊很可能在80年內滅絕!
    據外媒7月20日報導,科學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未來80年內滅絕。▲研究表明,北極熊可能在未來80年內滅絕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的體重可達800公斤。但即便如此,近些年來,北極熊也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生存危機。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彼得·莫爾納博士警告,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的很多種群將在本世紀內消失,到2100年,全球變暖將威脅到北極熊的絕大多數種群。也就是說,北極熊很有可能在未來80年內滅絕!
  • 氣溫不斷升高,北極海冰持續融化,北極熊恐在80年內滅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彼得·莫納爾博士做了一項研究,調查40年來北極熊受氣候變化的生活和繁殖情況之後,得出結論:如果放任不管,北極熊可能會在80年內滅絕。入侵俄羅斯的北極熊在村莊裡旁若無人地走動,但看到它們在垃圾堆裡翻找的模樣,還是讓人感到心疼。有攝影師拍攝到一些北極熊因為缺乏食物,開始自相殘殺的照片(因照片過於血腥這裡就不放了),照片上,一頭雄性北極熊嘴裡叼著一頭小北極熊的殘骸,整隻熊被吃得只剩一層皮和一張臉,放在幾十年前,這樣的畫面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 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
    還有的網友更是發出疑問「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或者成為保護動物嗎其實,用10年的時間,把知了猴吃絕種幾乎是不可能的時間,首先我們要知道,雌蟬是將卵產在嫩樹枝內,借風雨的作用跌落在樹下,逐漸被掩埋於土中,在每年的夏至後,如下了透雨水,便很快地從土中鑽出地面,而某個地方有雨水或者雨量大的話,知了猴便會出土,相反某地乾旱,知了猴便少了。而有網友說,以前一晚上能抓到幾百隻知了猴,現在一晚上才抓到幾十個。
  • 距離消失還有80年,北極將看不見北極熊了,人類該如何挽救它
    北極熊由於體型龐大,體內脂肪量大,而且有濃密的毛髮抵抗嚴寒的入侵。另外,北極熊是一名出色的獵手。據悉,它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嗅覺極為靈敏,是獵犬的7倍,而且北極熊奔跑速度更為驚人,最快可達60km/h,哪怕是世界百米冠軍也難以望其項背。再加上北極圈的天時地利環境,北極熊能夠輕易地捕殺到獵物。可以這樣說,北極圈就是北極熊的樂園。
  • 由於海冰融化,北極熊同類相食,甚至可能在80年內滅絕
    一項研究報告警告說,北極熊有可能在80年內滅絕。融化的海冰迫使它們陸上生活,在那裡缺乏海鮮,不得不靠儲存的脂肪為生。而這一切,都歸因於全球變暖。北極熊壽命四十多年,它的進食、生長、繁殖都與氣候息息相關。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者彼得莫爾納爾博士說,目前全球僅剩26000隻北極熊。
  • 北極熊長途跋涉遊至冰島 警方擔心害人將之射殺
    北極熊長途跋涉遊至冰島 警方擔心害人將之射殺 2008年06月06日 14: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6月6日電 一隻北極熊日前好不容易從北極跋涉抵達冰島,是15年來首次有北極熊登陸冰島。
  • WWF公布全球十大瀕臨絕種動物 老虎居首[圖]
    香東方網1月4日消息:港《文匯報》4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前公布全球十大瀕臨絕種動物名單,鑑於2010年為中國農曆虎年,基金會特別將野生老虎列為名單之首,加強名單的象徵意義,以喚醒世人對拯救瀕危動物的關注。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
    再加上「 合法狩獵許可」和「非法盜獵行為」,北極熊的主要食物來源——海豹的生存受到極大挑戰,數量急劇減少,這也就意味著,北極熊的食物來源也大大減少。早在2013年,美國就將北極區及其附近兩個海域地區的髯海豹列為瀕危動物,將拉多加湖環斑海豹亞種列為瀕臨絕種動物。在加拿大,科學家們也建議將環斑海豹列入《聯邦瀕危物種法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