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動物物種數量達5600多種 涵蓋動物界所有門類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南海動物物種數量達5600多種 涵蓋動物界所有門類

  中新網海口11月2日電(記者 付美斌)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王力軍2日在南海海洋生態環保研討會上透露,據不完全統計,南海動物物種數量約5600多種,其中以魚類1000多種、頭足類70多種、蝦蟹130多種等甲殼類經濟動物為主。

  王力軍介紹說,南海動物幾乎涵蓋動物界所有門類和類群,不僅包括海洋動物類群,同時也包括島嶼陸地動物類群。海南島周邊海域魚類有344種、甲殼類有47種、頭足類有15種。

  王力軍說,南海主要類群動物的物種數目佔中國對應的物種總數的百分率,分別為魚類67%,蝦蟹類80%,軟體動物75%,棘皮動物76%。南海動物資源可開發和利用價值高,有食用價值、醫藥價值、旅遊價值、工藝品等觀賞價值、工業價值等。

  不過,王力軍無不擔憂地說,工業廢水、農業汙水、生活汙水、養殖排放汙水等對南海海洋環境帶來威脅,動物的生存境遭到破壞、喪失和改變,以及亂捕濫獵等對南海海洋生態帶來破壞。

  王力軍建議,應加強陸域汙染的治理,積極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政府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加強科學研究與合作;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完)

相關焦點

  • 南海深潛鯨類科考取得成果:在南海發現抹香鯨等動物群體
    南海深潛鯨類科考取得成果:在南海發現抹香鯨等動物群體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11日 09:12 A-A+ 在為期14天的考察中,一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性鯨類動物27群次,共發現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熱帶斑海豚等可確定的7個鯨類物種。這是我國、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南海相應海域開展深潛和遠海性鯨類科學考察。
  •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它被認為是科學界期盼已久的、可以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麒麟蝦的發現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  達爾文的困惑  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特別提到,動物界以三葉蟲為代表的複雜類群在最古老含化石的巖石中「突然」出現,而複雜動物在寒武紀「突然」出現是對進化論的巨大挑戰。
  • 現生80%物種的祖先被找到了!它長著蝦的身體,還有5隻眼睛
    ,但是它們卻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門,現生動物80%的物種,都來自節肢動物,現存的物種也多達120多萬種。節肢動物的演化之謎提到節肢動物的演化,就不得不提地球生命進化史上的一大未解之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早在達爾文研究進化論的時候,達爾文就曾經表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對進化論最大的挑戰,因為超過90%的現生動物門類,都找不到過渡環節,仿佛「空降」一般來到地球。
  • 南海深潛鯨類科考:發現抹香鯨等7個鯨類物種
    在為期14天的考察中,一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性鯨類動物27群次,共發現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熱帶斑海豚等可確定的7個鯨類物種。這是我國、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南海相應海域開展深潛和遠海性鯨類科學考察。南海是我國鯨類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區。歷史捕鯨和擱淺記錄表明,在我國海域出沒的鯨類動物有近40個物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最大的齒鯨--抹香鯨等。
  • 科學網—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這些是自然界留給古生物學家的「靈魂拷問」。 5.4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到來,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成為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從達爾文開始,生命如何「突然」發生,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也成為一代代古生物學家執著破解的難題。
  • 動物界的金色物種,如黃金般炫目精美!
    動物界的金色物種,如黃金般炫目精美!在地球上存在一些神秘的黃金色生物,它們非常美麗而罕見,看上去就如同貴重的金屬。它們看上去非常精美,如同活生生的黃金珍寶。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動物界的金色物種,如黃金般炫目精美。
  • 5億年前「麒麟蝦」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裡特別提到,動物界以三葉蟲為代表的複雜類群在最古老含化石的巖石中「突然」出現,而複雜動物在寒武紀「突然」出現是對進化論的巨大挑戰。「澄江動物群中,絕大多數現生動物門類的演化歷史可追溯到寒武紀,為揭示生物『寒武紀大爆發』的奧秘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證據。」達爾文進化論提到,在現存和已滅絕的所有物種之間,中間和過渡環節的數量一定是難以想像的多。「因此,想要破解『寒武紀大爆發』之謎,科學家就需要找到動物門類起源的過渡型祖先化石。」論文通訊作者之一、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黃迪穎說。
  • 中國南海最特殊的1個島嶼:島上有野牛群,數量最多時達500多頭
    中國南海最特殊的1個島嶼:島上有野牛群,數量最多時達500多頭。怎麼回事呢?這島叫東島,位於中國南海西沙群島東部,呈長方形,長約2.4千米,寬約1千米米,陸地面積1.7平方公裡,行政上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
  • 我國在南海海域首次發現多種稀有鯨豚種類
    新華社三亞5月10日電(記者劉鄧)歷時14天、總航程約2500公裡,「2019年中國科學院南海深潛鯨類科考」航次10日順利返回三亞,這是我國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南海相應海域開展深潛和遠海性鯨類科學考察。
  • 動物是如何從單細胞,變幻出30多種不同的形態?
    這些特徵的組合被稱為「軀體模式(bodyplan)」,這一概念通常被用於將不同動物歸類為同一門(phylum)。現代的門類例子包括節肢動物(蜘蛛、蜈蚣、甲殼綱動物、昆蟲等)、脊索動物(脊椎動物和一些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蝸牛、章魚等)和環節動物(蚯蚓和水蛭等)。
  • 大熊貓作為動物界的頭號明星,是怎樣從瀕危物種變成易危物種的?
    2016年9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調整了大熊貓的瀕危等級,從「瀕危級(EN)」調整成了「易危級(VU)」,也就是說,大熊貓這一物種已經不是狹義上的瀕危動物了,但是這條新聞一出,很多網上的媒體給搞錯了,他們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探索欲望,於是大張旗鼓地散播大熊貓已經不再是稀有動物了,然後再誇讚一番保護工作的成效。
  • 耶魯科學家:同性戀在1500多種動物中都很常見
    我們最早的動物祖先實行的是「針對所有性別的、不分青紅皂白的性行為」,而不是純粹的異性性行為。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1500多種動物的同性戀行為,包括螃蟹、蛇、猴子和獅子等。研究顯示,所有現代動物(包括人類)的遠古祖先可能都是雙性戀者,或者存在同性戀行為,而不是之前認為的純異性戀。動物中的同性戀現象之所以如此普遍,可能是源自動物的本能行為。研究人員認為,同性戀行為是我們最早DNA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像先前認為的那樣在異性戀之後進化出來的。
  • 這種5億年前的「四不像」動物,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因為其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如同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瑞獸——麒麟,因此被命名為「c」。中國科學家在寒武紀地層裡發現的這些麒麟蝦化石,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南海「鯨」喜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組織的「2020年南海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航次」完成全部科考任務,順利返回三亞。   這是該團隊第二次前往南海進行鯨類科考。此次科考人員目擊到的鯨類動物有31群次、11個物種,說明考察海域具有較豐富的鯨類物種多樣性。   科考背後有哪些瞬間令人難忘?
  • 《中國海洋物種和圖集》發布
    海葵屬於刺胞動物,像海星和珊瑚,它們最終沒有像大多數物種那樣進化出腦,取而代之的是分布全身的神經網。遇到外界刺激時,海葵縮回了觸角,關閉了頂部既是嘴又是肛門的口。其體內的毒素能使動物血壓快速下降,心率減慢,呼吸抑制,從而引起動物死亡。
  • 黑豹並不是生物學上的獨立物種,而是多種黑化大型貓科動物的統稱
    貓科動物魅力非凡,是當今世界極受歡迎的幾類動物之一。特別是大型貓科動物,身體健壯行動敏捷,力量與速度並存,還擁有銳利的目光、鋒利的爪牙,又威武又霸氣,偶爾還會賣萌,無論在各地動物園還是在紀錄片等電視節目中都是擁有無數粉絲的大咖。
  • 動物界九大金色物種 如黃金般炫目精美
    原標題:動物界九大金色物種 如黃金般炫目精美 【科技訊】11月2日消息,在地球上存在一些神秘的黃金色生物,它們非常美麗而罕見,看上去就如同貴重的金屬。其中包括:多彩昆蟲、蛛形綱動物、脊椎動物。它們看上去非常精美,如同活生生的黃金珍寶。
  • 南海女子家中闖入巨巨巨巨大隻「神奇動物」,一查竟是外來物種!
    」 闖進了南海一村民家中 嚇得眾人不敢靠近…… 11月2日早上,南海區官窯鎮譚南村的嚴女士聽到房頂有異響,前去查看發現一隻巨型動物在房頂徘徊。
  • 臺灣物種名錄出爐 登錄5萬多種佔全球數量2.5%
    中國臺灣網7月16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物種生命力十足多元!臺當局「農委會林務局」今天表示,與臺灣「中研院」合作歷經數年的臺灣第一本官方物種名錄誕生,共登錄5萬多種生物,每平方公裡1.4個物種,物種數量佔全球2.5%。
  • 伯吉斯寒武紀頁巖,一個小採石場,15~20類動物之間的差別巨大
    本文探討的是動物界的早期歷史,議題集中在門類的起源、最初的數量,以及門類之間的差異程度,我們要問的是有關我們動物界組成的最根本問題——如今地球上的動物有多少個門類?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一,因為這個問題包含了一些主觀因素。(物種是自然的基本單元,生命之樹末端的小枝是客觀的,但樹枝要多大才算得上是大枝條?)儘管如此,我們達成了一種共識,門類的體量要大,易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