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當我們還在為避暑降溫犯愁的時候,他們卻想著如何保暖!在山東青島,青島港貨運冷鏈中心冷庫,有一群常年工作在低溫環境中的搬運工,他們中有裝卸工、有叉車工、有庫管員,他們的工作就是搬運進出冷庫的貨物,並將貨物妥善安置。從今年3月份開始,冷庫一直處於忙碌狀態,裝卸工平均每人每天要搬卸近40噸的貨物,最多的人一天能搬60噸貨。在氣溫10℃左右的冷庫裝卸區域,他們都熱得直冒汗。
冷鏈中心冷庫分為兩個區域,其中裝卸區無論冬夏永遠是恆溫10℃左右;另一部分就是冷凍區,零下18℃,運進港口的海鮮、凍肉有相當一部分都存放在這裡。溫差28℃,這就是冷庫搬運工的工作環境。
裝卸工人負責裝卸貨櫃內的貨物,幾乎每人每天要搬卸近40噸的貨物,最多的人一天能搬60噸貨。在氣溫10℃左右的裝卸區域,作者站一會兒就感覺渾身發涼,但工人師傅卻都穿著短袖衫工作,還不停地冒汗。
高志華是冷庫裡的一名叉車工,每天的工作是把裝卸好的貨物用叉車推進冷凍區,再把要發走的貨物取出來裝車。「剛開始真是受不了,28℃的溫差,你要是在裝卸區時間長了出了點汗,再進冷凍區直接給你來個透心涼。」高志華在冷庫工作了4年,與其他人相比,再熱的天,他也需要穿著棉衣棉褲來上班,基本上要穿4層才能徹底保暖。
2017年7月25日上午,冷凍區的溫度是零下18℃,這裡常年恆溫。圖為庫管員吳懷偉在清點入庫的貨物。每次裝卸貨,庫管員都要進冷庫進行仔細查驗、做好統計,根據當天的工作計劃,指揮叉車司機搬走哪些貨,哪些先不用動。
「剛來冷庫幹活的同事,基本上都要感冒幾次。」吳懷偉說,他當初是從其他崗位調過來的,剛開始的時候,這種頻繁的冷熱交替真心讓他吃不消,沒多久就感冒了,這也是許多在冷庫工作的工人都要經歷的。
「別看我42歲了,我可是隊裡最能搬、賺得最多的,一天能搬60噸貨,一天就能賺300塊錢!」作為裝卸工人,來自山東臨沂的李吉才(左)驕傲地向作者介紹他的「戰績」。
現在的碼頭還需要人工裝卸?出於節約運輸成本的考慮,許多企業進出口貨櫃裡裝的貨物並沒有配套的託盤,叉車無法直接作業,這就需要裝卸工人先把貨物搬到託盤上,再交給叉車司機運送進庫。與其他工種相比,裝卸工是勞動強度最大的。
裝卸用的木質託盤原本重30斤,吸飽了空氣中的溼氣之後,分量更足了。就是這樣的託盤,裝卸工師傅每天要搬起、放下數百次。
與戶外三十五六度的氣溫相比,10℃左右的冷庫裝卸區是最好的空調房,甚至比空調房更冷。在這裡,工人師傅流的每一滴汗都是自己的勞動體現,跟天氣無關。
裝卸是工人師傅們要做的第一步,冷庫有近60名裝卸工人,平均每人一天要搬運將近40噸的貨物。
青島港冷鏈中心擁有6.5萬噸庫容的冷庫,年查驗能力可達64萬噸,正是因為吞吐量大,所以冷庫搬運工的工作格外繁重。
圖為庫管員在查驗貨櫃內的貨物。因為要頻繁出入冷庫,庫管員直接穿起了棉褲配短袖的混搭,要進冷凍區的時候才穿上厚重的外套。
在青島港冷庫外,經常能見到這樣的景象——一邊是穿著厚厚棉衣、走在下班路上的搬運工,一邊是衣著清涼的碼頭工人。這也算是青島港特有的景象,對比鮮明。
下午的工作還要繼續,開工之前,作者為冷庫裡各個工種的工人拍攝了一張合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