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度溫差冷庫搬運工接棒難?

2020-12-05 紅網

7月26日,紅星冷庫,28歲的楊紅穿著棉衣在冷庫裡搬運貨物(左圖)。冷庫外,一名搬運工則穿著T恤和短褲坐在貨架上休息。組圖/瀟湘晨報記者 辜鵬博

室外35℃,冷庫室內零下16℃。卸完貨物,已是熱得滿身大汗,再度回到冷庫,又是寒氣侵骨,發尾掛霜。對於這群穿梭在冷庫內外的冷庫搬運工而言,「一半在冬天,一半在夏天」成了他們工作的實力代言。7月26日,記者來到紅星冷庫,採訪這群在高溫和冷庫間反覆進出的一線工人。

冷庫搬運工這個群體,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年輕人忍受不了單調枯燥的環境。」冷凍部部長張文說。

在冷庫門口,再熱也不願脫下棉褲

室外35度,冷庫室內零下16度。相差51度的溫差,讓人即便是套上了厚重的迷彩長大衣仍忍不住發抖。在冷庫做了4年,41歲的楊師傅因為要找一箱雞翅根,在高達3米的倉庫裡,踩著壘砌到天花板上的土黃色紙箱,在高處像一隻張開的蝙蝠。他出來的時候,後腦勺的發尾,結了一層白色的霜。

楊師傅經常戴著眼鏡出入冷庫,從零下16度的「冰陣」回到室外高溫,鏡片馬上蓋上一層很厚的霧。身體從冷到熱,剛出來那會兒,人也跟鏡片似的緩不過來。

楊師傅的同事,54歲的黃檢化每天早上8點,來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棉襪,套進帶毛的解放軍鞋裡。腿上還要套一條露了棉花的灰色棉褲。黃檢化的上半身穿一件格子短袖,不進倉庫的時候,他的身體,是一半在冬天,一半在夏天。

過去的6月,是黃檢化覺得最熱的時候,但坐在冷庫門口,就算再熱,他也不會把棉褲和棉鞋脫下,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進冷庫,黃檢化覺得一脫一穿太麻煩,還不如就這麼熱著。

「90」後員工:不會一直幹這份工

相較於前後相差50度的溫差,28歲的楊紅最難忍受潮溼。卸貨熱得滿身大汗,一進冷庫,水滴很快凝結附著在皮膚上,黏糊糊地讓人不舒服。

楊紅是甘肅人,2014年來到冷庫做搬運工,他是搬運工人裡年齡最小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90後。他穿著一件熒綠色上衣,一條黑色牛仔褲,頭髮比別人的工人長,年輕的長相在一排老工人裡特別顯眼。

楊紅來了長沙六七年,覺得長沙氣候比甘肅好,一直沒回去過。兩年前,他因為家裡的事情回了一趟老家,辭去了紅星冷庫的搬運工作。對於離職,他覺得自己厭倦了工作上的反覆、單調和疲倦。此後他去過裁縫廠,幹過建築工地,但做了一年,還是回到冷庫。

雖然楊紅對溫差並不太感冒,但當問及以後是否會一直從事冷庫搬運,他很快否定。「這個很容易得風溼,以後老了不好。我不會一直幹。」

冷庫工人平均年齡50歲以上

冷凍部部長張文覺得,讓年輕人難以接受的不只工作辛苦,還有搬運工的環境。冷庫工人的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年輕人來了以後無法適應環境,沒有人說話,沒有愉悅度,生活壓抑。

湖南紅星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的貿易部總經理彭文釗覺得,冷庫工作辛苦,但技術有革新。此前是裸裝貨物,現在都是包裝打包。以前人力堆碼貨物,現在很大部分是機械運作。人力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卸貨裝載和冷庫裡無法實施的機械堆碼。

 瀟湘晨報記者 馬慧 長沙報導

相關焦點

  • 青島港冷庫搬運工:溫差28度 一天搬40噸貨
    在山東青島,青島港貨運冷鏈中心冷庫,有一群常年工作在低溫環境中的搬運工,他們中有裝卸工、有叉車工、有庫管員,他們的工作就是搬運進出冷庫的貨物,並將貨物妥善安置。從今年3月份開始,冷庫一直處於忙碌狀態,裝卸工平均每人每天要搬卸近40噸的貨物,最多的人一天能搬60噸貨。在氣溫10℃左右的冷庫裝卸區域,他們都熱得直冒汗。
  • 冷庫搬運工穿梭在冰火兩重天,一年四季在零下18 ℃的冰庫裡工作
    從腳底直透頭頂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潁東開發區內的阜陽零下18度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速凍水餃、湯圓、冰淇淋等食品。如同公司的名字,其冷庫長年保持在零下18℃。隨著厚重的大門打開,冷庫裡一股刺骨寒氣伴隨著制冷機的轟鳴聲撲面而來。仗著身體還算壯實,記者試著不穿棉衣、棉褲走進冷庫,立即一股冰爽勁從腳底直透頭頂——爽!
  • 溫差60℃!冷庫工人屋外短袖屋內棉衣,出汗變成冰碴子
    然而,卻有不少工人在熱浪裡繼續著手頭的活計,趕著工期,也有特別的工作者——冷庫工人,在冰與火裡穿梭,他們的汗水在60℃的溫差下很快凍成冰碴兒。2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兩位年輕女記者分別體驗了冰與火交織的世界。嶽稼春在冷庫裡搬運成箱的雪糕。室外溫度38℃,這是濟南入夏以來的第一個高溫預警。
  • 溫差超過50℃ 這是夏天最冷的職業
    「37度的高溫,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這樣的調侃,小夥伴兒們是不是深有體會呀?不過,炎熱的夏季,當我們還在為避暑降溫犯愁的時候,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卻想著如何保暖。平時在-18℃的冰庫和37℃的室外來回穿梭,三伏天裡穿著棉衣棉褲體驗「冰火兩重天」,他們就是蘇州南環橋批發市場的冷庫搬運工。7月24日下午,看蘇州來到了蘇州南環橋批發市場的冷庫中心,體驗冰庫搬運工的工作,感受夏天裡的冰火兩重天。下午3點鐘,戶外如同烤箱一般。
  • 室內外溫差55℃ 冷庫工穿梭於「冰火兩重天」
    但是,三伏天裡真的有一群人就是在-18℃的冷庫裡工作。這種工作真的涼爽嗎?昨天下午,記者也一起探訪了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工作。室內外溫差55℃冷庫裡開口就哈出白氣昨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位於金華盤橋的新辰食品有限公司。站在約10釐米厚的冷庫大門前,還是可以感受到裡面散出的絲絲涼氣。
  • 長期在冷庫內工作也會危害到身體
    所有生產設備都離不開人類的操作,冷庫亦是如此。小型冷庫有管理員,大型冷庫除了管理員還有搬運工等,他們都是屬於低溫室內作業,所以長期在冷庫工作的人員,特別是搬運工一類的作業人員比較容易受寒患病。
  • 節能型冷庫建造注意事項
    1.制冷機組的選擇不同的制冷機組方案,會導致能耗不同,在方案選擇是一定要選擇能效比較高的機組,這樣可以從源頭減少冷庫的耗電量。4.合理利用晝夜溫差運行我國地域遼闊,不少地區晝夜溫差較大。通常海洋性氣候地區晝夜溫差為6——10℃,大陸性氣候地區晝夜溫差可達10——15℃。夜間環境溫度低,可根據產品貯藏特性,調整延長夜間開機時間,由於冷凝溫度相對較低,有利於冷庫的節能。
  • 溫差60℃,才出「火爐」又進冰窟,上海疾控採樣員的夏日冰火兩重天...
    8月24日,江玲玲和同事對菜市場、電商門店,以及大型超市的冷庫進行新冠病毒食品及其環境採樣,才出溼熱的農貿市場,又進零下20多度的冷庫,這樣冰火兩重天的工作環境已持續兩月餘。當日,申城再掛高溫黃色預警,最高氣溫達36度。
  • 大型冷庫中的冷庫設備應該如何保養?
    眾所周知,冷庫的安裝使用工作雖然非常重要,但是冷庫設備的日常保養與維護也同樣的重要。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說冷庫設備很容易損壞?其實不是的。從大的層面來說,定期給我們冷庫設備做維護與保養工作,可以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也能夠保持冷庫的正常運行,保持其性能的良好發揮。
  • 保鮮冷庫設計和其他冷庫的區別
    保鮮冷庫設計和其他冷庫的區別在生活中很多人是不明白冷庫是什麼,或者說只知道大致的了解冷庫。那為了需要運用冷庫或是冷庫管理人員在對冷庫操作的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應該多普及關於冷庫的各種概念,正確的認識冷庫。
  • 天津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為北美豬頭
    據央視新聞消息,11月24日,在天津第155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女士介紹了天津海聯冷庫的疫情源頭:北美豬頭! 10月7日山東省德州市通報從天津港轉運到德州市一批德國進口豬肘,外包裝檢出核酸陽性。
  • 建冷庫必須用三相電嗎?
    農村閒置空房改建成果蔬保鮮冷庫或者肉類冷凍庫等越來越普遍,近日,小編接到的諮詢中常被問到的冷庫用電問題就是能否直接用220V民用電供電而不去改三相電380V。
  • 天津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為北美豬頭!
    11月24日,在第155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女士介紹了天津海聯冷庫的疫情源頭:北美豬頭!10月7日山東省德州市通報從天津港轉運到德州市一批德國進口豬肘,外包裝檢出核酸陽性。天津衛健委循著這根線對海聯冷庫進行了全員的排查,發現了138號病例和139號病例。
  • 2019年漢鍾精機中低溫產品冷庫應用解決方案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9年11月20日,上海漢鍾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新暉大酒店成功舉辦了「2019年漢鍾精機中低溫產品冷庫應用解決方案研討會」。二、《冷庫負荷計算和設備選型》本次會議特邀工蜂聯盟校長李傑以漢鍾精機產品實際案例介紹冷庫項目的負荷計算、設備選型規範及選型不合理帶來的相關問題展開講解。
  • 有人說月球晝夜溫差二三百度,而地球兩極溫差只有幾十度?為什麼
    然後月球周圍也沒有大氣層,所以說太陽出來之後有15天時間一直照射在月球上面,所以說月球的表面溫度就特別高,能到達127度左右。但是到了晚上要經過15天的時間太陽才升起,所以說這個月球的溫度就特別低,能降到零下183度。總結一下你就知道了,月球上面為什麼一個晝夜溫差特別大。在月球上面,因為白天需要四五天時間,晚上需要四五天的時間,所以說它的溫差特別大,特別大。
  • 資料:月球上一天溫差超過350度
    在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時段的溫差可能超過350度。所以,月球上山峰的向陽面比火焰山還要熱,而山的背陽面卻比冰窖還要冷得多。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來傳遞熱量,所以溫度變化很大。白天太陽光直射的地方,最高溫度可達123度;到了晚上,溫度就會下降到零下233度左右。晝夜溫差超過了350度 。
  • 別在迷信能降溫就是好冷庫說法了!
    (製冷快報)製冷產業的發展讓製冷人對冷庫的要求不再局限於「冷」,如何保證庫內儲品安全,降低冷庫能耗,減少冷庫維護成本等問題已然成為大家的焦點。  解決好這些問題說難也不難,2018年冷博會萬裡行來到蘇州新亞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們的遠程監控系統如何實現冷庫從電控到管控的轉變?
  • 揭開冷庫蒸發器鋁排神秘面紗
    相信大家已經對冷庫鋁排產品有了很多了解。今天製冷快報記者將全面和大家一起分析冷庫蒸發器鋁排的特點和優勢,為大家一層層揭開鋁排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要選用鋁排作為冷庫蒸發器?  由於鋁排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因此用鋁排做冷庫製冷系統的蒸發器要比常規的鋼排、冷風機等總體來說可以節能30%以上。
  • 為何月球上晝夜溫差300度,而我們地球溫差卻很小?
    有人說月球晝夜溫差二三百度,而地球兩極溫差只有幾十度?為什麼?不是有人說,而是科學觀測的事實。準確的說,月球的晝夜溫差約在340度,因為白天,也就是被日光照射到的地方,溫度約127℃;夜間,也就是日光沒有照射或者背陰的地方,溫度為-183℃。
  • 研究發現月球的晝夜溫差有300多度,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其實,地球之所以會擁有生命,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的晝夜溫差並沒有那麼大。對比太陽系中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月球,它上面的晝夜溫差可以達到300多攝氏度,而地球的晝夜溫差即使是兩極地區,卻也僅有幾十度。為何月球的晝夜溫差會這麼大?其實,這也是月球無法擁有生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