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市場年輕化 95後加入「相親大潮」

2020-12-06 瀟湘晨報

當第一批「90後」已步入晚婚年齡,許多「95後」單身男女如雨後春筍,悄然地拔出了尖兒。根據最新的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目前單身人口達到了2.4億。從年齡來看,38%的單身男女首次相親年齡不足23歲,四成「95後」已有了相親經歷。從遇見婚戀網近兩年的註冊信息也可發現,「95後」單身青年逐漸在相親市場中活躍起來,在10月份結束的廈門日報第二十屆讀者節相親會中,最年輕的相親者出生於1997年。

「越來越多『95後』湧入了相親大軍。這類人群在相親市場上有著自己比較明顯的特徵,在相親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屬於他們特有的困難。」遇見網情感顧問文濱老師說道。

擇偶條件

更看重「軟體」

95年的錢先生祖籍山東,來廈讀書後成功落戶。當談及對相親對象的要求時,錢先生表示對家庭情況、收入水平不是非常在意,但希望雙方能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最好是北方人,「一是生活習慣上比較接近,二是回家過年比較好協調」。無獨有偶,96年的趙小姐也有這樣的想法,來自江西的她並沒要求對方非在廈購房不可,「都是年輕人,可以一起打拼,最重要是人品好,有上進心。」

文濱老師在回訪了上百位「95後」單身青年的擇偶標準後談道:「剛剛進入相親市場的95後,物質要求並不凸顯,軟性要求卻不少。軟體要求包括對方的外在條件、性格、三觀、人品修養等,他們普遍認為物質方面不確定性太多,未來發展不穩定,但軟性條件一般很難改變,良好的軟體能讓彼此的愛情和婚姻變得更穩定。」

在本次擇偶觀的調查中,30%以上的受訪者對相親對象的外表提出了要求。「我是健身教練,所以我喜歡身材勻稱一點的女孩兒。」「我性格比較內向,所以我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是個陽光開朗的男生。」雖然提出的外在要求各不相同,但紅娘老師發現他們基本都會從自己的條件出發,或者希望找到條件相當,或者找個可以跟自己互補的。50%的受訪者把內在條件作為選擇伴侶的首要條件。認為外表並不是關鍵,性格溫和好相處,三觀一致,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才是維持感情發展的必要條件。而選擇收入職業,家庭背景以及社會地位這三項加起來的比例僅佔受訪者的15%。

對愛情抱有幻想

期望過高

雖然95後對擇偶對方的硬性條件要求沒有那麼嚴苛,但剛步入社會不久的他們對愛情有著美好的幻想,相信灰姑娘式的浪漫,美人魚式的悽美,或是白雪公主式的完美幸福。

戀愛時,因為有激情的存在,甜言蜜語的包裝,對婚後的生活就有了很高的期望,許多95後年輕人習慣性地將幻想中美好的愛情與現實的愛情相比較,公主與王子的故事演變成了婚姻生活中「高標準」、「嚴要求」的化身,這是他們自己給愛情人為附加的一種外包裝,當這種美好的幻想和人為的外包裝一旦被婚姻生活的瑣碎所取代,隨著婚後需求的無法滿足,失望與絕望的情緒就會像「黑雲壓城」一般伴隨著受騙的感覺一同襲向他們。

對此,文濱老師提醒道:「年輕人因為生活經驗較少,比較容易從偶像劇、童話等文藝作品中去理解愛情觀和婚姻觀,這樣就容易對婚姻有過高的期待,而做出不全面的準備。真實的婚姻中,要學會將幻想與現實相結合,保持理性的態度看待愛情,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面對愛情,唯有建立在客觀的自我分析和認知的基礎之上,並明確自己在婚姻生活中應具備的能力和責任,適時調整自己的婚戀觀,才能迎來自己滿意的婚戀。」

過於排斥父母

堅持自己想法

家住龍巖的王先生在廈門攻讀研究生,95年出生的他一門心思放在學業上,社交時間少,遲遲沒有遇到心儀的對象。作為獨生子,他的婚戀問題成為逢年過節親友關心的焦點,父母也不止一次催促他,對於家人的關心,他表示不耐煩,「我還只是個學生,戀愛結婚有必要一直催嗎?」

「95後年輕人普遍會有更多的條件去堅持自己的個性,對於父母的安排和催促往往很難理解。其實他們是不理解長輩的用心。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們希望未來有人能陪伴在孩子身邊,自己也能安心。年輕人要更多地去學著理解父母的想法。父母逼著你去相親,主要是覺得你沒有往這方面努力,你何不把自己的人生計劃告訴他們呢?譬如:30歲前是拼搏、拼事業階段,然後也在結識異性朋友,讓父母知道你在努力,就不會出現所謂的逼迫了。」文濱老師分析道。

而對於許多年輕人而言,排斥的或許並非是相親本身,他們只是不喜歡被父母安排的感覺。如果換一種方式,比如說朋友介紹,或者父母雖然安排了,但提前將聯繫方式給對方,讓對方自己主動接近,給子女更多的空間和選擇權,這樣年輕人會更容易接受些。

來源:廈門網

【來源:中國青年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約單相親功能是什麼?約單相親功能怎麼玩?
    國內專業的同城生活服務平臺-約單app宣布,約單將上線其首個相親品類新功能服務,這標誌著約單這個社交網絡平臺開始進入相親應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他補充說,」約單的這個相親品類服務功能當然相比相比市場已有的專業的相親網站來說功能還是較少,所以約單上線此服務後市場的響應還要看其運營能力。」 約單相親功能是什麼?約單相親功能怎麼玩? 自 2015 年上線後,約單一直持續為用戶提供時間售賣與技能交易等服務,成為了分享經濟的領跑者。
  • 我的高科技相親經歷
    APP市場上的各種相親軟體。某交友軟體進行性格測試後,完成大數據匹配交友頁面 實際上,在婚戀網站、電視相親等婚介方式都略顯落伍的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嘗試把尋找另一半寄託於更高效的大數據算法。 在手機應用市場,主打大數據配對交友的軟體可以搜索到數十款,匹配方式也多種多樣:夫妻臉型匹配、性格星座匹配,甚至生辰八字匹配。有軟體還介紹稱用戶量達數千萬。 不過,從李易的親身體驗來看,這種交由計算機的配對似乎沒有自己想像的完美。
  • 相親節目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海選相親網上瘋傳
    浙江衛視《為愛向前衝》停播本報訊 今年相親類節目愈演愈烈,終於引起了一致批判,《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紛紛指責其「媒體社會責任感缺失、超越道德底線」。在本月廣電總局下達限制相親節目的文件後,央視在東方時空、新聞聯播中連批相親節目低俗化。6月22日,《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分別發文批評其「媒體社會責任感缺失、超越道德底線」。然而,相親節目的熱潮仍然沒有過去,雲南衛視就將在24日播出一檔全新的相親節目,東方衛視不久前剛剛推出《百裡挑一》,安徽衛視有《緣來是你》,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和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都仍在播出。
  • 相親就像買彩票,真的是一件很看運氣和緣分的事情
    活動結束後,每人都會拿到選自己的人的號碼,有意則可以進一步的聯絡。 相親行為大賞 從七點到九點半,這場活動持續了整整兩個半小時,到後來,我腦子裡只盤旋著「魔幻」和「現實」兩個詞語。
  • 中國式相親,究竟在相什麼?
    文中介紹有一個平臺會把「是不是985大學的畢業生」作為篩選條件,然後把符合條件的人放在一起做了個相親平臺。這個相親的成功率也不是那麼高。大家就見證了說「學歷那麼高,這些人找對象依然是很勢力的。」很多人對他們提出了批評,表示了失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相親的經歷?我相信還是有部分的人是會相親成功的。我一直強調說社會學其實不太做價值判斷。
  • 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談體制內相親的高階演變——相親指南五
    現在都說公務員在相親市場上是一張好牌,特別在一些中小城市。男公務員備受各路丈母娘的青睞。對此,可能有部分男公務員感覺飄飄然了,這裡,我要透露個秘密。備受丈母娘青睞,只是在相親市場上擁有優勢的低階表現形式,你一定要問高階表現形式是什麼?高階表現形式,是指鳳凰男不僅受到丈母娘青睞,還備受體制內準嶽父的青睞,並且單獨對你開出了不一樣的優惠。
  • 《光棍兒》:第一次約會,相親女要借20萬,光棍一句話相親女怒了
    1 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導致男女比例失衡 2 新舊觀念衝突,城市與鄉村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兩極分化嚴重 一 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導致男女比例失衡 影片開頭,馬雲飛帶著廚師男到農村來相親,卻吃了個閉門羹,原來農村相親女門前的相親男都排成了隊,那架勢就能面試似的
  • 伊對相親網,千尋視頻相親:國家不包分配對象,但它包哦!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伊對最新資訊 > 正文 伊對相親網,千尋視頻相親:國家不包分配對象,但它包哦!
  • 外國人居然也「相親」?相親用英語怎麼說你知道嗎~
    英語口語「相親」是大齡青年逃不過的話題也是中國家長亙古不變十分熱衷的話題之一。大家知道嗎,其實外國人也會相親,那他們是怎麼稱呼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相親」相關的英語口語該怎麼說。Blind:盲目的,看不見的 date:約會所以blind date表達相親的意思也就不難理解啦~拓展:go on a blind date 去相親例句:My mother arranged for me to go on a blind
  • 90後,你有沒有因脫髮「相親」被拒、怒而植髮?
    除了數量暴漲之外,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國內脫髮人群還有一大趨勢,那就是年輕化。如今,60%的人在25歲就出現脫髮現象,並且脫髮人群以20歲到40歲之間為主,比上一代人脫髮年齡提前了整整20年,脫髮現象一代比一代早。
  • 釣魚式相親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相親或戀愛前必學招式之一了解下
    釣魚式相親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相親或戀愛前必學招式之一了解下時間:2020-08-11 17:00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釣魚式相親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相親或戀愛前必學招式之一了解下 釣魚式相親: 指在相親過程中,利用技巧,千方百計考驗對方是否符合自已的要求。
  •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相親實驗
    相親成為很多大齡青年的重要活動,不論是父母逼迫還是自己覺得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不少人走上了這條路,但是相親能不能找到真愛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相親實驗。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他組織了一次很有趣的相親實驗。
  • 員工相親被31歲女生吐槽:年薪10萬還好意思出來相親?浪費時間
    時間一久人們的終身大事也就被耽擱了,做父母的一著急就會給孩子們安排各種形式的相親。隨著相親活動的展開,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也就發生了。這不?有一個男子在相親時就被嫌棄了,「一年賺10萬也敢來相親?」具體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被嫌棄的男子其實自身條件不錯,長得不賴,車房都有,年薪10萬,也同意婚後財政大權交給妻子。
  • 90後小夥自嘲太宅找不到對象,在遊戲貼吧發帖相親,被留言嚇跑
    隨著20後的出生,90後已經被迫加入了當代的催婚大軍當中,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總是有各種七大姑,八大姨幫你安排一輪又一輪的相親"面試",在抵抗情緒作祟下大部分人的相親之路十分的坎坷,其中有些人更是在心灰意冷下打起來網戀的主意。
  • 富豪相親會,是相親還是配種?
    其中一名據稱身家百億的富豪還出天價求嬌妻,並豪言推薦人在富豪與女方首次約會後可獲得5萬元現金。(5月21日《羊城晚報》)   在這個提倡男女自由戀愛的時代,婚姻問題依然困擾著很多單身男女。因為高不成低不就,很多單身男女不得不去參加一些相親活動。在很多城市,每年的相親活動中,單身男女成千上萬,景象蔚為壯觀。
  • 夜讀|「985相親圈」,精緻還是狹隘
    一篇《在985高學歷圈層相親》,揭開了一個隱蔽的角落:原來,在「談感情」的婚戀市場,也有一條鄙視鏈:清北的看不上985,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說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是誇張。畢竟,以學歷為邏輯建立起的鄙視鏈,我們已經見過不少。而且,雖然外人看來新鮮,但名校相親平臺早已有之。
  • 夢境知道相親對象適不適合自己!
    「上次相親見的那個小夥子有沒有聯繫了?」春節這個詞本來應該是充滿溫馨與幸福的字眼,但是在一部分單身青年眼裡這無疑是催命咒一樣的東西。春節回家別的都可以不做,但是相親,那是必須的,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春節裡相親的事情。一個相親下來,要說一點印象沒有,那肯定是假的,男女相親的時候,其實是兩個磁場的觸碰試探,不僅僅是聽覺,嗅覺,視覺,而這些,是最容易作用於夢境的。
  • 我飄了,居然敢給藝術家安排相親
    一提相親,許多人都是非常排斥的,不光因為對於父母「安排婚姻」行為的不滿,更因為你不知道會在相親局上遇到什麼樣奇怪的人。 ▲ 圖片源自@微博搞笑排行榜 評論 我作為藝術號的小編,在看著上面奇葩相親的對話「鵝鵝鵝」笑了十分鐘之後,不禁在腦袋裡演起了小劇場:如果我們熟悉的藝術家們來參加現在的相親
  • 相親夢魘:一周相一個,一年到頭還是一個人
    一怒之下問出緣由,大抵都是因為前半年疫情影響家裡消停了,於是後半年就開始了更為急切的相親轟炸。 朋友悠悠是一周相一個,都不帶歇的。縱然之前她如何享受免費的相親午餐和電影,這一個月下來也怪受不了的。特別是當她遇到奇葩的相親對象時,面對對方的奪命連環call,差點就要爆粗口,毀了淑女形象。
  • 相親是男女認識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緣分
    有些人認為,對於相親對象,畢竟你之前不會有深入的了解,甚至有時候你對他的了解只是他展現給你的,這樣有些人就會覺得他只是展現了他想給我看的一面,對他我也不需要認真以待。但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你帶著一顆懷疑的心去接觸一個人,對方又怎麼會以誠相待?真正的尊重是相互的,無論他是否是對的人,你的懷疑註定了相親的失敗,也註定無法通過相親找到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