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畫師《槍蝦與蝦虎魚》跨越種族...E..也許還跨越了性別的戀情

2021-01-18 O2DIVE有氧潛水


從前,有一隻槍蝦,它天生雙目以失明為標準的弱視。由於他們的家族體型都很小,通常在35—55毫米之間,又是沿海漁業捕撈的重點對象。所以為求自保的它只能在淺海的沙地上,奮力的挖洞,讓這個洞成為自己的藏身之所。


槍蝦背面棕色或緣褐色的較多。額角尖細而長,約伸至第1額角柄第1節末端。額角後脊不明顯。有一大一小兩個螯。大螯,長為寬的4倍。掌長為指長的2倍左右。小螯細長,長度等於或大於大螯,掌部外緣近可動指基部處背腹面也各具1枚刺。尾節背面無縱溝,但具兩對較強的活動刺。


雖然它個頭小容易被欺負,但是它也有嚇唬人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大螯,槍蝦遇敵時開閉大螯, 發出的響聲像小鼓一樣, 所以叫做鼓蝦。對於鼓蝦如何發出聲響的, 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是,大螯兩指有特殊的發聲結構(可動指上有杵突,不動指上有臼窩),兩指驟然合攏時,可動指上的杵突打入不動指的臼窩,射出一股強勁的水流,同時發出響亮的爆音。但我傾向於第二個說法,目前有證據表明:當鼓蝦快速合攏鉗子時,會有一股速度達每小時112公裡的高速水流產生。這股水流使水壓在短時間內急劇降低,在瞬間形成水泡。水泡的直徑會達到4毫米左右,隨著壓力恢復正常,水泡會馬上破裂,響聲就是在水泡破裂時發出的,這並非蝦鉗撞擊的聲音,整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大約為600毫秒。


槍蝦(鼓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共生蝦」。之所以叫共生蝦就說明它與其它物種存在共生關係,而「蝦虎魚」就是它的共生對象之一。


與槍蝦截然相反,蝦虎魚的視力極佳。老天爺為它開啟了一扇窗,就會去關上一扇門。蝦虎魚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脊椎動物,一般存活2~3年,最多4年。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一種蝦虎魚最多能活59天。

蝦虎魚不僅打破了壽命最短的脊椎動物記錄,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也出在蝦虎魚類Trimmatom和Pandaka屬的蝦虎魚類,它們完全成熟後也不到1cm ,而分布在菲律賓的一種蝦虎魚身長也僅有13毫米。


別看蝦虎魚身材小,它卻是一個肉食動物。它的食性很雜,比它小的魚、蝦、蠕蟲及其他魚類的卵都是它的食物。


蝦虎魚分布在除寒冷水域外的世界各沿岸水域,特別是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數量最多。一些種類的蝦虎魚還能適應淡水生活。比如撫仙湖的蝦虎魚就是「外來入侵物種」,是當地土著物種滅絕的元兇之一。蝦虎魚一個最大的形態特點就是腹鰭並成一體,形成了一個吸盤樣的結構。這種結構非常適應於潮間帶的環境,當大浪襲來的時候,能夠使蝦虎魚緊緊吸附在巖石或其他固定著的物體上不被衝走。


蝦虎魚會和槍蝦建立跨種族的「愛情」。當槍蝦挖好了一個洞,蝦虎魚就會和它建立「同居關係」。它們不僅白天相互守望,晚上還會同榻而眠。蝦虎魚像霸道總裁一樣,佔領了槍蝦一半的床。但看起來侵略的背後,是給予了槍蝦更多的「愛」。它做了槍蝦的眼。每當危險來臨,蝦虎魚不是先自己逃生,而是擺動尾巴,將危險的信號傳遞給洞中的槍蝦。而每當槍蝦出來傾倒沙石時,也總是把一根觸鬚搭在蝦虎魚的身上,這樣其他魚來襲時,蝦虎魚一動身,槍蝦就逃回洞中了,但雙魚座的我更想把這個當作槍蝦對蝦虎魚的愛撫。哇哈哈哈!

不僅如此,蝦虎魚還為槍蝦提供食物。所以看似收留了蝦虎魚的槍蝦,其實也是一個受益者。


相關焦點

  • 白夜行:槍蝦與蝦虎魚式的愛情,跨越20年的愛與罪
    傳說中槍蝦是盲的,它會自己挖洞生存,而蝦虎魚會遊進來同住,而作為同住的回報,蝦虎魚會保護槍蝦的安全,甚至還會提供一些食物。通常蝦虎魚會呆在洞口不遠的地方,當槍蝦出來活動的時候會用觸鬚挨著蝦虎魚,蝦虎魚一有動靜,槍蝦就會躲進洞中。
  • 關於槍蝦,你不得不知道的這些知識!
    右邊的視頻有記錄槍蝦如何擊暈清潔蝦的(見原文)。雖然會捕食小型蝦,槍蝦同時也是很傑出的食腐動物槍蝦會在沙裡製造洞穴,也會在活石下打洞,所以也是有危險的。如果你的活石結構不是很結實,整個結構可能倒塌。雖然如此,它們也能給我們的魚缸提供很好的服務,因為它們會不停的翻沙,保持其清潔。有些槍蝦甚至和海綿有共生關係。槍蝦最有趣的是他和古B的共生關係。
  • 你以為它只能和槍蝦「相互慰藉」?
    筆者在Exotic-Aquariums找到一篇非常有意義的資料,翻譯如下:蝦虎和槍蝦的共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槍蝦為蝦虎搭窩,蝦虎為槍蝦保安。蝦虎也得名於此「Watchman」(守望者),當槍蝦每日進進出出,蝦虎一直在旁守護。雖然蝦虎也會挖沙,但是晚上蝦虎喜歡跟槍蝦同眠,相互警惕。如果你要養蝦虎,那就需要底砂,最好弄幾個洞穴,這樣蝦虎尋食走丟了也不至於無家可歸~
  • 關於蝦虎魚你到底了解多少?
    ·蝦虎魚是什麼魚呢?蝦虎魚是蝦虎魚科各蝦虎魚種類的統稱。它們每一種都有符合各自特徵的名字,如 「侏儒蝦虎魚」、「尋常蝦虎魚」等。儘管它們看上去無一例外地傻頭傻腦,而且多數身材短小,僅有幾釐米長,但卻是魚類中最大的家族,已知的種類達到2100多種。
  • 會打手槍的蝦 鼓蝦(槍蝦)!
    認識鼓蝦鼓蝦又名槍蝦,在飲食領域叫做嘎巴蝦,顏色呈泥綠色,擁有一對一大一小的蝦螯,身長約5釐米,但巨螯的長卻達約2.5釐米
  • 會打手槍的蝦 鼓蝦(槍蝦)
    認識鼓蝦鼓蝦又名槍蝦,在飲食領域叫做嘎巴蝦,顏色呈泥綠色,擁有一對一大一小的蝦螯,身長約5釐米,但巨螯的長卻達約2.5釐米。鼓蝦與蝦虎魚共生鼓蝦也被稱為「共生蝦」,原因是它與蝦虎魚奇妙的共生關係。小蝦的視力不及蝦虎魚,但如果它看見或感覺到蝦虎魚突然遊回洞穴,它便能跟著縮回。
  • 槍蝦與蝦虎魚的故事
    故事講述兩個從小被痛苦和罪惡包裹著長大的幼小靈魂,為了保護自己和對方,犯下了太多不可原諒的罪孽。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穗表面上看似是兩條平行線,一個在明亮,一個在黑暗,只是,在明亮的背後有著大片黑暗。從二十年前的大阪殺人案開始,他們就一直是一種共生的狀態。
  • 自帶好基友的「盲槍手」槍蝦
    槍蝦是何方神聖?身長一般只有5CM,光大螯就長達2.5CM左右,足足超過身長的一半,是槍蝦打獵用的「槍」,而小螯則是槍蝦吃飯用的「筷子」。既有本事,又有靠山,槍蝦也並非無敵。江湖險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如果作為武器的大螯因外力脫落怎麼辦?繳械認栽嗎?不。做蝦總要留一手:失去的大螯會重新長出來,只不過新長出來的是小螯;而與此同時,原來的小螯會長成大螯。正所謂真正的槍手,兩隻手都能拿槍。
  • 槍蝦,海洋裡帶槍的動物,打起架來堪比槍戰大片
    槍蝦,是一種生活在歐洲地中海附近的奇特的蝦。它們天生就會玩槍,而且兩個群體之間還會經常的相互射擊,場面有時比電影中的槍戰還激烈。槍蝦體長只有不到3釐米,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前面長有兩隻極度不成比例的螯,其中那隻大螯就是它們隨身攜帶的「槍」。
  • 跨越種族的愛 印尼「猴雞戀」溫暖人心
    跨越種族的愛 印尼「猴雞戀」溫暖人心 (1/2) "← →"翻頁
  • 闢謠:遠程VS近戰,槍蝦完勝螳螂蝦?不,正相反
    這種問題還用問?當然是拿遠程武器的槍手完勝貼身近攻的戰士。但在海洋裡,事實並非如此,掄一雙鐵錘的你打贏了持手槍的對手。身長不超過5釐米的槍蝦,巨大的蝦螯能有2.5釐米長,比半個身體還大。巨螯是槍蝦裝在胳膊上的粗筒獵槍,當它合上螯鉗時,就像扣動了扳機,發射子彈。子彈呼嘯而出,在水底發出呯呯響聲。槍蝦的槍上並沒有安裝消聲器,槍聲震天威懾四海。二戰時,盟軍追蹤納粹潛艇,水下監聽器經常收到呯呯呯槍聲的幹擾。
  • 會打手槍的蝦——鼓蝦
    鼓蝦又名槍蝦,在餐飲領域叫嘎巴蝦、卡搭蝦、槍蝦、樂隊蝦、狗蝦、夾板蝦、嘎嘣蝦、共生蝦。鼓蝦體長一般為35—55毫米。,顏色呈綠色,擁有一對一大一小的蝦鰲,身長約5釐米,但巨鰲的長缺達到2.5釐米。鼓蝦屬動物的統稱。眼完全被頭胸甲覆蓋。第一對步足特別強大,鉗狀,左右不對稱,雄性較雌性強大。生活時體上多具明顯花紋,特別是鮮明鼓蝦,體色鮮豔美麗。鼓蝦的繁殖期在秋季,卵產出後抱於雌性腹肢間直到孵化。鼓蝦遇敵時開閉大鰲之指,發出響聲如小鼓,故稱鼓蝦。
  • 美人蝦同其他種蝦相處不好,有報導說它咬死過清潔蝦!
    美人蝦(學名:蝟蝦Stenopushispidus),亦稱姬蝦、櫻花蝦、拳師蝦,是蝟蝦屬的一種蝦。幾乎分布於整個泛熱帶地區,在一些溫帶地區也有分布。主要生活在從加拿大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域(包括墨西哥灣),在澳大利亞由北至南直至雪梨的海域以及紐西蘭附近也有分布。
  • 溪流裡池塘裡常抓到的這小魚,如今是養魚大神手裡的原生觀賞魚
    子陵吻蝦虎魚相信各位魚友聽到這個名字都並不會陌生。子陵吻蝦虎也是一種蝦虎魚,分布區域非常廣泛,基本上有水流並且無汙染的江河就可以見到他的身影。這種蝦虎的體型一般來說比較大,我見過最大的也得有8-10釐米不等了。
  • 虎蝦,蝦虎,傻傻分不清楚?眼力大考驗正式開始!
    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年讓我們眼花繚亂的蝦類吧~~竹節蝦別名花尾蝦,身體呈淺黃色,具有藍褐色橫條斑花紋,尾肢後部呈鮮豔的藍色和黃色。基圍蝦別稱為麻蝦、虎蝦等,身體呈淡棕色,腹部遊泳肢是鮮紅色。明蝦又名中國明對蝦,與墨西哥棕蝦、蓋亞那白蝦並稱為「世界三大名蝦」。肉質肥厚,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
  • 新品種蝦虎魚,先睹為快
    這種細長的地面居住的蝦虎與最近描述的Tomiyamichthys emilyae有關,後者長期以來成為了水族館中最受喜歡的蝦虎魚。這種新蝦虎魚的外觀獨特,帶有不規則的大白斑點和像糖果一樣的橙色條紋。有趣的是,在Tomiyamichthys eyreae的棲息洞中的還有搶眼的Randalli蝦(紅色和白色)存在,使二者變成了完美的搭配。
  • 波氏吻蝦虎魚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波氏吻蝦虎魚1、形態學特徵波氏吻蝦虎魚(Rhinogobius&nbspcliffordpopei)體長是體高的5.0-5.4倍,身體前半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較平直,背部稍隆起,尾柄較長。眼的後下方到前方具1感覺乳突線。頭部及眼部較大,眼間隔小於眼徑,口小,前位,齒多行,3個感覺管孔位於鰓蓋骨的後緣。體被櫛鱗,胸部及腹部無鱗,無側線。
  • 鰟鮍、馬口和蝦虎
    這三種原生魚在我國的大江南北幾乎都看得到,而且是品種繁多、花色各異,往往出現最多的地方是在觀賞魚的活餌小魚或者菜場的小雜魚中間,我們有許多養魚愛好者,尤其是鍾情於這些本土魚種,對這三大類我給它們起了綽號原生魚「三賤客」,賤的不只是價格便宜,更是皮實好養。
  • 常見海洋生物識別番外篇—不被人關注的隱形殺手:槍蝦(多為動態圖,請耐心等待圖片加載)
    如您想更多了解潛水資訊,海洋生物知識,請點擊上方關注訂閱號Diving失重        之所以把這個槍蝦搞個番外篇
  • 當心:勿把黑殼蝦和這種蝦混淆,黑殼蝦不吃魚,而這種蝦吃魚厲害
    同時黑殼蝦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觀賞魚天然飼料,對於一些獵食性的觀賞魚,其實用黑殼蝦來餵它們是非常好的。一方面黑殼蝦,活著會跑來跑去,可以訓練這些魚它們的捕食能力,增強它的觀賞性。另外一方面,由於黑殼蝦裡面含有比較多的蝦青素和蝦紅素,也有利於一些紅色的觀賞魚發色更加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