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蝦又名槍蝦,在飲食領域叫做嘎巴蝦,顏色呈泥綠色,擁有一對一大一小的蝦螯,身長約5釐米,但巨螯的長卻達約2.5釐米。鼓蝦潛行於熱帶海洋的淺水區域,當鼓蝦獵食時會將它的巨螯快速合上,噴射出一道時速高達100公裡左右的水流,將獵物如小魚、小蟹震懾、擊昏,甚至殺死。這道高速水流會觸發空穴現象,成形一個極微小的低壓氣泡,當水壓回復正常,氣泡會崩裂並發出劈啪聲,鼓蝦因此得名。假若一群鼓蝦同時閉合它們的巨螯,所發出的聲量足以讓潛水艇避過聲納探測器的追蹤。
鼓蝦與蝦虎魚共生
鼓蝦也被稱為「共生蝦」,原因是它與蝦虎魚奇妙的共生關係。小蝦的視力不及蝦虎魚,但如果它看見或感覺到蝦虎魚突然遊回洞穴,它便能跟著縮回。蝦虎魚和鼓蝦總是保持著聯繫,鼓蝦通過其觸角觸碰蝦虎,當有危險時,蝦虎魚會輕拍尾鰭以示警告。
蝦光現象
荷蘭屯特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一個每秒鐘可連續拍攝40,000次的高速照相機,觀察某一品種鼓蝦(Alpheus heterochaelis)的活動。研究員發現,當鼓蝦閉合巨螯產生一道高速的噴射水流,形成空穴現象,產生一個低壓氣泡,當氣泡崩裂時,會產生高達200分貝的音量,足以震碎玻璃及殺死1.8米內的小魚,氣泡在崩裂同時,會產生聲致發光(即氣泡在水中發生內向爆炸,產生光及高溫),科學家稱這種鼓蝦造成的聲致發光為「蝦光現象」(shrimpoluminescence)。
鼓蝦產生的氣泡因被迅速地壓縮,熱力無處消散,使得氣泡內的溫度可激增至華氏8500度,並產生持續數億分之1秒的亮光,因持續時間太短,現時並沒有工具可以準確量度出持續時間。這道亮光用肉眼無法看到,事實上只是衝擊波造成的副產品,生物學上沒有重要性,但這是首次發現動物利用這方式發光。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角按鈕,發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您想關注我,請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號」關注我的公眾號碼
感謝您關注聰聰爸微信公眾平臺,此平臺將為廣大海水生物愛好者提供幫助,有關海水生物方面的問題請儘管提出。
詳情請諮詢天津聰聰爸個人微信號niuqingsen盡情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