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揭」味!《中國國家人文地理·揭陽》分卷編纂工作全面啟動

2021-01-15 瀟湘晨報

15日上午,我市召開《中國國家人文地理·揭陽》分卷編纂工作會議,部署揭陽分卷的編纂工作,更好地對外宣傳推介揭陽。

據介紹,《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是由中宣部、自然資源部主導,相關中央國家部委參加,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組織實施的國家重大出版工程和城市對外宣傳平臺。通過編纂《中國國家人文地理·揭陽》分卷,權威、立體、全面地展示揭陽的歷史文脈、地理市情、人文資源、發展成就及城市藍圖,打造揭陽城市名片,助力揭陽城市品牌建設,推動揭陽經濟社會發展,在國內外全面提升揭陽的城市影響力。

根據《中國國家人文地理·揭陽》分卷編纂大綱,全書除總序、分卷序和揭陽名片外,還包含揭陽概況、揭陽史話、活力古城、山水揭陽、榕水風韻、發展成就、城市藍圖等七大版塊。

會議指出,《中國國家人文地理·揭陽》是全面宣傳推介揭陽的一張名片,揭陽分卷是揭陽人文地理的集中展示、大力宣傳揭陽的有效載體、開展群眾性宣傳教育的生動教材。各地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編纂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強烈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全力推動揭陽分卷編纂工作。會議要求,要突出「揭」味,立足市情,全面、客觀、系統地展示揭陽的風情風貌;要突出精品意識,認真抓好整理、編纂、校對、出版等各個環節,精益求精,確保質量,確保本叢書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要突出責任意識,落實精幹人員,迅速、全力投入編纂工作,搜集整理各自行業的資料,確保10月底按時把資料交到編輯部。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國國家人文地理·揭陽》分卷編委會副主任江林生參加會議並講話。

【來源:揭陽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講好山東16座城市故事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9日消息,11月8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記者節媒體開放日上了解到,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最新出版的《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山東省城市分卷,為16座城市打造了一張張特色鮮明的亮麗城市名片。
  •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傳說河北卷張家口分卷》編纂工作會召開
    2020年8月14日,由張家口市文聯、張家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傳說·河北卷·張家口分卷》編纂工作會在赤城召開。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楊榮國,張家口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武佔軍出席,部分縣區文聯負責人及該卷本編委會委員十餘人參加了會議。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走向世界編委會會議在京召開
    作為「十三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的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目前已進入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展示和銷售,並在亞馬遜中國書店上架,將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概的城市形象推向全世界。
  • 水利部全面啟動《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水利學科編纂工作
    近日,水利部在京召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水利學科編委會第一次會議,全面啟動《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水利學科編纂工作。水利部部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水利學科編委會主任陳雷主持會議並講話。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來我室採訪座談
    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元月4日上午,國家級知名媒體《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編輯雷東軍等一行三人在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陽建等陪同下來到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編纂室)召開採訪座談會,對株洲情況進行深度了解。《中國國家地理》由中國地理學界最權威的機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融科學性、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彩色期刊,也是中國目前唯一對外出售版權的雜誌,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為宣傳推介湖南人文地理及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營造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的濃厚氛圍,省委宣傳部與《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擬於2021年初聯合推出湖南專輯,將株洲納入重點報導地市。
  • 氣象局:我國首部氣象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動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動,這是記者11月15日在該書第一次總編委會會議上了解到的。該書是我國氣象行業的首部百科全書,將在傳播氣象知識、體現氣象業務、提高公民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要求增強《中國氣象百科全書》條目框架、分類的準確性;加大氣象科普力度,增強可讀性;科學組織,明確責任,切實推進編纂工作的順利進行。
  • 江西五十鈴&《中國國家地理》第四季聯合科考啟動儀式落幕
    江西五十鈴&《中國國家地理》第四季聯合科考啟動儀式落幕 2021-01-07 15:07: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
  • 《中國植物保護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航
    本報訊(記者鍾欣)《中國植物保護百科全書》總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70多位活躍於中國植保領域的「兩院」院士、知名專家作為總編纂委員會委員參加了此次會議。據悉,《中國植物保護百科全書》被列為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和國家辭書編纂出版規劃項目,獲得了國家出版基金重點資助。《全書》共設8卷19冊,是一部關於植物保護學科全面系統的學術巨著。
  • 大型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2019年,《江蘇文庫》數位化工程啟動,同步推進數位化工作,努力使珍稀圖書化身百千,開放共享。典籍續存民族文化的集體記憶,傳承民族發展的文化基因;典籍整理與研究,能夠為人們尋找傳統智慧、增強文化自信厚植根基。持續推動地方歷史文獻編纂出版高質量發展,要深化梳理整理、摸清家底;深化傳播創新,惠及大眾、澤被後世;深化交流合作,分享經驗智慧,凝聚共識、加強合作,促進資源共享、實現協同發展。
  • 居家悅讀——重讀地理 細觀中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讀後感
    重讀地理,細觀中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讀後感作者/孫庚辰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中國歷史地理後,對人文地理的興趣使然,我開始閱讀相關書籍。《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便是第一本。書的第二章系統地講述了自先秦時期到近代帝國主義侵華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疆域形成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中國黃河流域第一個國家政權——夏朝出現,繼而商周,而後西周諸國林立、春秋五霸迭興、戰國七國爭雄、秦帝國統一局面形成;秦漢北擊匈奴,修築長城,置郡設都護;魏晉中原混亂,邊區民族壯大,人口遷移改變格局……直至近代帝國主義侵華,中國國土淪喪,疆域日蹙。
  • 國際化視野中的中國人文地理
    這是繼2003年在南京大學、2004年在中山大學先後舉辦第一、第二次人文地理學沙龍後,國內知名中青年人文地理學者的又一次高水平聚會與學術交流。本次沙龍以「國際化視野中的中國人文地理學」為主題,旨在推動開放環境下的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俞立中教授出席會議並致開幕辭。
  • 廣東揭陽一夜誕生6位百億富翁,身價1550億,這座小縣城獨佔5席
    揭陽,汕潮揭都市圈成員,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西經濟區地理軸線中心,是潮汕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興城市,有「亞洲玉都」的美譽,廣東沿海經濟帶東翼主戰場,2019年揭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03.54億元,同比增長6.9%,發展勢頭喜人。
  • 首個中國國家地理·營地淄博開營
    淄博10月20日訊 今天,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開營儀式在淄博市博山區啟動,這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首個營地,將通過三大核心板塊呈現淄博的「海岱齊風、葳蕤自然」。據悉,淄博營地並非獨立的營地建設項目,以營地形態切入顏神古鎮文旅市場,將為當地文旅景觀帶來更多亮點,升級遊客群體,培育城市消費新業態。
  • 樊傑:中國人文地理學70年創新發展與學術特色
    而比照蘇聯經濟建設模式發展中國經濟,對中國經濟地理學學科建設也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科學的階級性被提出來,西方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科學必定是為帝國主義服務的。因此,舊中國從西方引入中國政治地理、社會地理和文化地理——狹義的「人文地理學」被全面取締,廣義人文地理學中經濟地理學、交通地理學和人口地理學得以留存,社會主義經濟地理學地位格外突出,取代了「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科中的分科地位。
  • 會議通知 | 2020年中國人文地理學術年會(第一號)
    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數位化正日益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些變化對人文地理學科的發展和創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全球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影響下,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中國人文地理學作為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在服務「一帶一路」、新型城鎮化、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發展戰略和回應社會重大關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中國國家地理》辦刊宗旨  推開自然之門 昭示人文精華  我們的優勢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主辦者是享譽中外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及中國地理學會。  她在秉承保護地球、探索未知、推進文明的基礎上,又涉及了各種有趣的話題:天文、地理、生物、人文、歷史諸領域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件及重大考古發現、後旅遊時代出行的理由、都市白領的生活方式、探險的經歷、著名科學家的人生軌跡、文化版圖的脹縮等等。
  • 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全面啟動
    近日,多省、學會、協會已經公布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通知,標誌著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全面啟動。國家能源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國家檔案局、國家鐵路局、國家文物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家海洋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
  • 弘揚正能量 兩岸一家親——淺述揭陽與臺灣三山國王文化交流工作
    中共揭陽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中共揭陽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   鄧榮賢  一個理想的家園,不在於它的奢華,而在於歷史文化和現實文明的和諧共生。長期以來,揭臺兩地同胞進香會香、對接交流,傳承了三山國王民俗文化,特別在近年來,揭陽市積極發揮三山國王信仰力量,加強各三山國王宮廟之間的互動交流,深化與臺灣三山國王宮廟「點對點」「廟對廟」對接交流,潛移默化、文以化人,切實做好揭臺交流交往工作,已經成為促進兩岸共贏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重要推動力。2018年9月,三山國王祖廟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准列入省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關於召開「2020年中國人文地理學術年會」的通知(第一號)
    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數位化正日益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些變化對人文地理學科的發展和創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全球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影響下,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中國人文地理學作為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在服務「一帶一路」、新型城鎮化、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發展戰略和回應社會重大關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中國氣象局黨組2018年第二輪巡視工作全面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牛彥元 周愛春 通訊員蔡冰茹 劉明奇 戈福江報導 按照中國氣象局黨組部署,各巡視組已於日前陸續進駐被巡視單位,全面啟動2018年第二輪巡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