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26日)A股市場走出震蕩整理態勢。早盤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隨後逐步拉升上行,盤中一度衝高全線翻紅,隨後有所小幅回落;午後滬深兩市先維持窄幅弱勢波動,隨後震蕩下探,尾盤加速跳水,弱勢格局一覽無遺。
截至滬深股市全天收盤,滬指下跌0.60%,收報2764.91點;深證成指下跌0.84%,收報10155.36點;創業板指下跌0.55%,收報1927.28點。
從盤面上來看,整體行情面偏弱勢,行業與概念板塊跌多漲少,熱點輪動加速,投資者操作難度加大。在行業板塊之中,醫療行業、農牧飼漁、食品飲料等板塊漲幅居前;而在概念板塊之中,轉基因、農業種植、醫療器械等板塊漲幅靠前。
資金面上,央行26日發布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26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因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公開市場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熱點板塊
整體上來看,正如和信投顧所述,從擇時和估值的角度,我們建議長線資金現在可逐步進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短線資金控制好倉位的情況下,可擇機低吸,短期操作方向偏向疫情救治相關的醫藥行業和復工復產帶來的傳統消費恢復機會。中線繼續重點關注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方向機會。金融權重方面的估值修復也具有吸引力,可重點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農業種植板塊維持活躍,截至收盤,農發種業、萬向德農、眾興菌業等個股漲停,蘇墾農發、宏輝果蔬、荃銀高科等多隻個股表現突出。此外,海南板塊表現強勢,截至收盤,覽海醫療、京糧控股等多隻個股漲停,華聞集團、海南橡膠、鈞達股份、海南瑞澤、海南高速等多隻個股異動拉升。
行業板塊漲幅榜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行業板塊跌幅榜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概念板塊漲幅榜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概念板塊跌幅榜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個股監控
主力淨流入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主力淨流出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北向資金
北向資金(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南向資金
南向資金(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消息面
1、據證券時報網稱,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6日發布通知,開展產業鏈固鏈行動,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行動將圍繞防疫物資、民生保障、春耕備耕、國際供應鏈產品、勞動密集型產業等重點領域開展。發揮「網際網路+」作用,拉動輕紡、家電、汽車等傳統消費,培育智慧健康養老、綠色產品等消費熱點。加快5G網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等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製造業智能化改造。
2、據第一財經報導,3月26日,商務部舉行網上新聞發布會。商務部表示,下一步,將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3、據央視新聞稱,為應對疫情打擊,美國參議院25日連夜投票通過2萬億美元規模的第三輪緊急經濟救助計劃,這將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救市計劃。該法案下一步將送交眾議院表決。
4、據證券時報網稱,3月26日,上交所上市公司一季報首次預約披露時間出爐,*ST金山將於4月8日發布滬市首份一季報。華正新材4月9日披露,三棵樹、傲農生物、鎮海股份、南京熊貓的一季報首次預約日為4月10日。
5、據央行網站消息,2020年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成功發行了100億元6個月期人民幣央行票據,中標利率為2.19%。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的背景下,此次香港人民幣央行票據發行仍受到了境外投資者的廣泛歡迎。包括美、歐、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央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和多個國際金融組織踴躍參與認購,投標總量超過350億元,是發行量的3.5倍,表明人民幣資產對境外投資者具有較強吸引力,也體現了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信心。
機構觀點
對於當前行情,天信投顧表示,築底期間,股指上上下下是正常的一種顯現,指數一般在周期上出現V型反轉的可能性很小,慢慢來不要急。操作上,仍舊以繼續低吸分批抄底為主,關注壓艙石券商、近期跌幅較深的科技股龍頭、受全球寬鬆預期的黃金股,以及必需品的醫藥、農業等為主。
此前,東莞證券分析,美國兩萬億財政刺激計劃有望實施;而國內多地政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放寬汽車限購,鼓勵內需消費復甦,有助於經濟企穩。近期外圍市場回暖,疊加北向資金小幅回流,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不過量能未見回升,顯示出市場情緒仍較謹慎,預計短期市場延續震蕩企穩,關注量能變化及板塊輪動。
上海證券指出,中國資本市場中波動中向好趨勢不變,核心資產仍是首選。海外疫情惡化導致海外市場波動性加大,非常規政策增多,情緒傳染暫時會增加市場波動性,但在經濟好轉確認、利率下降、流動性趨松下,資本市場好轉趨勢不變。中外利差持續,但對股權資本流動影響有限,流入中國資金平穩且多集中於債市。海內外疫情的變化帶來的預期變化和貨幣政策操作框架變化,推動了中國利率期限結構水下降,形狀改善,信用風險緩釋態勢延續,市場平穩中趨於活躍;股市伴隨通脹預期扭轉和經濟內生動力上行,趨向好轉,分化延續、核心資產中科技主線突出。
天風證券分析,當前位置最多「輸時間」、但大概率不會「輸空間」,後續關注央行貨幣政策信號和海外疫情信號。進一步明確看好的方向,兩個維度的布局。
(1)超跌反彈的維度:超跌的價值白馬
增量資金邊際變化的方向,3 月以來外資快速流出,一些具有長期配置價值的白馬遭遇被動賣出,但是全球情緒緩和外資回流,這些超跌的白馬龍頭值得關注,也是長期資金布局的好機會。
(2)中期主線的維度:逆周期調節
復盤歷史上春季躁動的主線,基本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景氣度上行趨勢的展開,是春季躁動主線能夠得以延續的必要條件。
因此,結合二季度逆周期政策落地和中長期趨勢的判斷,二季度仍然建議關注5G 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中心、特高壓、充電樁、醫療信息化的新基建領域。另外,傳統基建力度暫時沒有定論,但有些板塊從股價上來看,並未反應大刺激的預期,比如建築工程,後續可能至少會有邊際變化。
另外,廣發證券表示,建議關注「低估值、低波動、稀缺性」三條主線:1)對於長期資金而言,港股高股息是一個極佳的配置方向(銀行、地產),部分受益於政策的可選消費也將受益(汽車);(2)疫情「低敏感」的必需消費「抱團」效應有望繼續;(3)持有港股的優質「稀缺資產」是長期不變的主題,重點關注物業服務、軟體網際網路、醫藥等「新經濟」領域。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