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駕駛亞光速飛船,飛行一分鐘後再返回地球,還能見到家人嗎?

2021-01-15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關於光速的問題,始終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因為光是大家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質,而按照狹義相對論,光線傳輸也是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現象,如果能以光的速度行進,則在其所處的慣性參照系中,將產生一系列奇妙的結果,這裡面的時間膨脹效應尤為受到人們的關注,催使人們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如果能夠駕駛一個接近光速飛行的飛船,在飛行一分鐘後返回地球,地球在此過程中時間流逝的問題。

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時,有兩個基本的假設前提,其中一個就是著名的光速不變原理,即在所有的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光線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將保持著一個恆定的數值,即30萬公裡每秒,這個數值不會因觀測者所處的是哪一個慣性參照系而改變,也不會因觀測者、目標物體的移動而改變,只要滿足慣性參照系的條件即可。

根據狹義相對論中關於運動的表述形式,我們可以看出任何一個物體,在一個慣性參照系中的運動,都會對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產生一定影響,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這種影響程度也會不同,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慣性參照系內來進行觀測,那麼由於物體的運動所造成的時空改變不具有一致性。根據洛侖茲變換,我們可以用數學的方式來描述物體的運動,對於時間和空間改變的影響。

從物體與觀測者之間的相對運動來看,在兩個慣性參照系下,物體的不同運動速度之間,存在著如下的對應關係,即:v/u=1+(1-v^2/c^2)^(1/2),這個關係式不同於經典動力學中的伽利略變換,後者只是單純的數值累加,相對論條件下,物體的運動「疊加」速度,既與在一個慣性參照系下的「初始」速度有關,也與光速有關,無論這個物體在慣性參照系下的運動速度有多快,其最終的「疊加」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這也是為什麼理論上兩個相向而行的光線,從一個光線上看另一個光線的運動速度也是光速c、而不是2倍c的原因。

在此基礎上,可以得出狹義相對論下的兩個著名推論,一個是尺縮效應,另一個是鍾慢效應,它們分別對應的是在高速運動狀態下,在不同慣性參照系內,物體移動所通過空間距離以及時間流逝的差異。拿鍾慢效應來說,處於兩個慣性參照系內的時間流逝速度之比為:T』=T*(1-v^2/c^2)^(1/2),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飛船的運動速度越快,在飛船所在的慣性參照系內觀察時間流逝速度雖然正常,但對於從地球等其它並未發生明顯位移的慣性參照系內來看,飛船上的時間流逝速度越來越慢了,反過來覺察地球上的時間流逝速度要比飛船上的快。

以上就是鍾慢效應產生的原因,它所表達的是兩個慣性參照系內時間流逝速度的對應關係,無論是從觀測者來說,還是在光速飛船上的人來說,它們本身處在的慣性參照系內的時間流逝,分別是兩個獨立的過程。如果它們之間沒有信息聯繫的話,那麼從地球上看飛船上的人,感覺飛船上的時間過得慢甚至停滯,那麼反過來一樣成立,地球相對於飛船也處於光速運行,那麼光速飛船上的人看地球上的人,一樣也是感覺他們時間過得慢甚至停滯。這樣就會產生一個悖論,那就是如果以光速飛船飛行一段時間後,到底是誰變「老」了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還得明確一個概念,這也是狹義相對論中反覆強調的問題,那就是相對論成立的條件,必須是在慣性參照系內,即兩個參照系物體的運動,必須是處於靜止或者勻速運動的狀態,如果在任何的一個參照系發生加速或者減速,那麼無論是空間還是時間的相對性都會發生改變,就不會再適用狹義相對論了。如果以光速飛船離開地球之後不再回來,那麼無論是從哪個參照系來看,它們的時間流逝速度都是相互獨立且不互相影響,也就是不發生信息交流,地球上的人、飛船上的人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沒有什麼對比產生。

那麼,假如以光速飛行一段時間後再返回,這種情況就會被打破了,一方面從地球出發到加速到光速,再從光速減速到靜止,然後再加速返回,在到達地球後又進行減速直至靜止,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多次加速和減速的過程,此過程將不再適用於慣性參照系的物理規律,同樣狹義相對論也不適用,因此「雙生子悖論」不會產生,只能以打破慣性參照系的那一方為基礎,通過它所在參照系的時間流速來衡量地球上的時間流逝,這樣我們就得出了地球上的人所經歷的時間,要比飛船上的人所經歷時間長的結果,地球人「變老」了。

如果我們假定,飛船短時間內從靜止加速到光速期間,這種巨大的加速度人體能夠承受得住,而且將這個時間設定為無限小,那麼可以通過公式計算出飛船以光速運行1分鐘再返回時,地球上過了多長時間,當然,這個計算的結果取決於飛船所能達到的速度極限。

如果以90%光速計,1分鐘返回後地球所經歷的時間為2.3分鐘;如果以99%光速計,則地球所經歷的時間為7.1分鐘;以99.99%光速計,地球將經歷70.7分鐘,感覺在這樣的速度之下,地球的時間流逝還可以承受,假如我們再提升速度,達到光速的99.999999%,則地球將經歷7071分鐘,達到了5天左右。當然,我們再繼續提高這種飛行速度,地球上過去的時間還會變長,達到上百年、上萬年、幾千萬年都有可能,雖然地球上過去了這麼久的時間,但飛船上的人依然只是過了1分鐘,很是神奇吧!

相關焦點

  •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一分鐘,回到地球後,還能見到家人嗎?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一分鐘,回到地球後,還能見到家人嗎?,回到地球之後,還能見到家人嗎?首先我們要知道,既然是以光速飛行一分鐘,那麼這一分鐘是指飛船的一分鐘,而不是地球的一分鐘,這一分鐘,對於一光速行駛的人來說,僅僅只是一瞬間而已,但是對於地球上面的時間來說,卻是有可能過去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
  • 一人駕駛接近光速的飛船飛行一分鐘後回到地球,還能見到家人嗎?
    有人說,題目中不都這麼清楚明白地說了飛行一分鐘之後回到地球嗎?既然這樣的話,那麼地球上過去的時間不也就來去兩分鐘的時間嗎?可能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確實只經過兩分鐘,但是愛因斯坦告訴你,真相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0秒鐘,然後再返回地球,他還能見到家人嗎?
    ,因為光速實在太快了,人類還沒有可以達到或者接近光速的飛行器,不過根據愛因斯坦對待科學的嚴謹性,時間膨脹理論雖然僅僅驗證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十有八九應該也是對的,假設以光速飛行真的可以讓時間停止,那麼如果一個人從地球出發,以光速飛行10秒鐘,然後在返回地球,他還能見到自己的家人嗎?
  • 乘坐飛船亞光速飛離地球,1天後返回,地球上過了多久?
    那麼,假設我們乘坐的飛船是按照亞光速飛離地球的,那麼當我們在宇宙中不斷前進飛出1天後返回地球,我們的家人們又是否會在地球上等待著我們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很多科幻電影中,對於這種情況也有著相應的講解。7年,由此可以推算,當1天過去後,地球上將過去將近170年的時間,別說我們的家人了,整個地球上的人類,都換了1輩。
  • 如果乘坐光速飛船從地球出發,遨遊一分鐘返回,地球過去了多久?
    在鍾慢效應的影響下,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乘坐光速飛船從地球出發,遨遊一分鐘返回,地球過去了多久?事實上,這個問題本身就有一個錯誤,前面我們所說了,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所以飛船的速度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如果飛船的速度真的達到了光速,飛船內的時間已經失去了意義。
  • 如果有人以亞光速飛行1天後回到地球,他的家人還在嗎?
    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亞光速飛船上的時間會過得比地球上慢,因為飛船相對於地球運動。只要飛船的速度足夠接近光速,對於地球參照系來說,飛船上的時間趨於靜止。
  • 如果20歲的太空人駕駛光速飛船飛行10年,他再回地球時是幾歲?
    如果20歲的太空人駕駛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10年,那麼,當他飛回地球時,他會是多少歲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非是簡單的30歲,因為涉及到光速運動,必然就要考慮相對論效應,此時我們的常識將會被顛覆。根據相對論,為了讓光速相對於所有參照系保持相同,不同參照系的時間和空間就會變得不同。
  • 如果一個人光速飛行10秒鐘後返回地球,他還能見到自己的家人嗎?
    這樣的問題是非常有意思的,因為答案打破了常規思維方式,如果一個人光速飛行10秒鐘,再返回地球,那麼他將永遠都見不到自己的家人,地球上會發生滄海桑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把這個問題徹底地搞清楚。時間最表觀的理解就是鐘錶秒針每移動一隔就是1秒鐘,而這個一秒鐘的長度可以有更準確的定義。在物理學中科學家設想了一種「光子鍾」,從它的原理可以知道這個「光子鍾」是非常精確的,首先尋找兩塊反射鏡平行放置,兩塊鏡的距離是30cm,那麼按照真空中光速30萬公裡每秒來計算,光子在兩塊發射鏡之間往復運動5億次就是1秒鐘。
  • 如果有人以光速飛到宇宙中,1天後返回,他的家人還在地球上嗎?
    因為光速飛船上的時間變慢了,不再與地球上的時間同步。如果有人搭乘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1天再回到地球上,他的家人還在地球上嗎?因此,即便是飛到宇宙的盡頭,光速飛船也是一瞬間到達。如果再返回地球,也是一瞬間抵達。從出發到飛到宇宙盡頭,再到返回地球,光速飛船上的人感受不到時間流逝。然而,光速飛船外的時間就不是這樣子了。據估計,整個宇宙的半徑至少為12萬億光年(465億光年只是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當光速飛船完成星際飛行之後,飛船外的時間將會過去24萬億年。
  • 以光速在宇宙中飛行24小時,返回地球後,你在家人還在嗎?
    人類在沒有走出地球之前,人類的夢想是有一天遨遊整個地球,看遍地球每一個角落的風採。而這樣美好的願望,在人類走進文明時代的5000年後實現了,人類雖然誕生有數百萬年,但是真正進入文明發展的時間只有5000年左右。也就是說,人類用了5000年左右的時間就實現了走遍地球的遠古夢想。如果現代人可以穿越回數千年前,告訴古人,數千年後人類就可以自由走遍這個世界。
  • 乘坐接近光速宇宙飛船旅行一年,回到地球還能看到自己家人嗎?
    在宇宙中,時間的流速其實並不一致,引力較強的地方時間流速會更慢,一個物體移動的速度越接近光速,相對正常速度的參考系下,時間流速同樣會變慢,那麼乘坐一艘0.9999倍光速的宇宙飛船,進入宇宙中旅行一年,回到地球後還能看到自己的家人嗎?
  • 一個人以光速在宇宙飛行10秒,再返回到地球,家中的父母還在嗎?
    如果以帕克號的最快速度飛行,往返地球與月球之間只需要不到3秒鐘,從地球飛往火星也僅需78個小時,約3天左右,儘管帕克號探測器的速度很快,但它在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面前,慢得像蝸牛一樣。10秒,然後在返回地球,那麼他家裡的父母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 如果人類能達到光速,並且在宇宙飛行1分鐘,回到地球後會怎樣?
    愛因斯坦認為,其實時間與物體本身的運動速度是有關的,當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將會越慢,而如果速度無線與光速接近,那麼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無限接近靜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在電影中便出現了宇宙中的一小時,等於地球上7年的橋段,這其實就是因為引力太大了,導致時間的流速變慢。
  • 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飛行5分鐘,地球上的時間過去了多久呢?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光速,真空中光速每秒可以達到30萬千米,這個速度從地球一秒多就可以到達月球,太陽光到達地球也只需8分鐘,可以說是人類難以想像的快。現實是人類如果想要進行星際旅行,就必須達到亞光速甚至光速才能勉強進行星際旅行,為什麼說勉強呢,因為光速雖快,但是和宇宙的大小相比,簡直就是蝸牛一樣慢,而且星體星系之間相距甚遠,動不動就幾十光年的距離,光都要跑幾十年,人類哪能等那麼多年!
  • 它比人類目前任何一種能源都強大,有可能讓飛船實現亞光速飛行
    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新能源,即使是有取之不盡的能源供我們使用,人類文明也無法實現升級,成為更高級的文明。人類目前在地球上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這種能源在地球時代的時候,足夠人類的科技發展。我們正是依靠化石能源的幫助,才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可是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才明白原來地球是那麼的渺小。
  • 反物質飛船的速度是子彈的1.5萬倍,能夠實現亞光速飛行
    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的宇宙,激發了科學家探索宇宙的熱情和決心,目前我們航行最遠的探測器已經超過冥王星,但還離飛出太陽系還差得很遠。在人類過去的認識裡,太陽系的邊緣就是冥王星一帶,過了冥王星就出了太陽系,不過,近年來科學家家最新的研究認為,太陽系的範圍遠超過原來的估計,只有飛出奧爾特星雲才算是出了太陽系,而這個奧爾特星的範圍有可能達到一光年,如此來算,我們太陽系的直徑就達到了2光年。
  • 亞光速飛船需要多久才能飛到宇宙盡頭?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光速飛船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接近光速的亞光速飛船。如果乘坐亞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那什麼時候才會飛到宇宙的盡頭呢?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但這並不意味著從地球出發,飛了465億光年就能到達宇宙的盡頭。
  • 當我們以亞光速從地球出發,1年後返回,地球上有什麼變化?
    同時,愛因斯坦也表示,如果人類可以無限接近光速飛行,那麼時空就會發生變化,換句話來說,當我們亞光速出發飛離地球1小時後返回,地球早已經不是1小時之前的模樣。簡單來說,當我們坐著亞光速的飛船離開地球,我們過去的1小時,對於地球來說很可能是1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根據公式計算,如果我們以0.99999624c的速度飛離地球,我們在飛船上1小時的時間大約地球上會過去半個月,不過,如果我們的速度為0.999999999999無限接近光速去飛行,那麼當我們返回地球的時候,地球很可能早已滄海桑田。
  • 當我們以亞光速從地球出發,1年後返回,地球上有什麼變化?
    同時,愛因斯坦也表示,如果人類可以無限接近光速飛行,那麼時空就會發生變化,換句話來說,當我們亞光速出發飛離地球1小時後返回,地球早已經不是1小時之前的模樣。簡單來說,當我們坐著亞光速的飛船離開地球,我們過去的1小時,對於地球來說很可能是1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根據公式計算,如果我們以0.99999624c的速度飛離地球,我們在飛船上1小時的時間大約地球上會過去半個月,不過,如果我們的速度為0.999999999999無限接近光速去飛行,那麼當我們返回地球的時候,地球很可能早已滄海桑田。
  • 飛船以光速飛行,前往100光年外的行星需要多久?答案你不會想到
    可是面對以光年為基本距離單位的宇宙,人類過去自豪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我們要走出探索宇宙的第一步,首先就需要將飛船的速度提升到光速飛行。光速是人類現有科學理論之下的速度極限,沒有什麼物體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那麼飛船以光速飛行,前往100光年外的行星需要多久?可能很多人站在地球的角度會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100光年的距離,以光速飛行那不是需要100年的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