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光速飛行10秒鐘後返回地球,他還能見到自己的家人嗎?

2021-01-16 科學黑洞

這樣的問題是非常有意思的,因為答案打破了常規思維方式,如果一個人光速飛行10秒鐘,再返回地球,那麼他將永遠都見不到自己的家人,地球上會發生滄海桑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把這個問題徹底地搞清楚。

在現代社會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是堅持著絕對時空觀念的,簡單來理解就是每個人的時間尺度是相同的。例如公司規定早上10點上班,那麼大家都會在10點之前趕到公司打卡上班,這就不會出現問題。這也是從牛頓時代一直堅持到今天的思維方式,但實際上所謂的絕對時空觀是錯誤的,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修正了經典物理學,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也被打破。

理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從相對論的角度來出發,就是與運動速度和所處位置的時空曲率(引力)大小有關。結論都很清楚,那麼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哪?

時間最表觀的理解就是鐘錶秒針每移動一隔就是1秒鐘,而這個一秒鐘的長度可以有更準確的定義。在物理學中科學家設想了一種「光子鍾」,從它的原理可以知道這個「光子鍾」是非常精確的,首先尋找兩塊反射鏡平行放置,兩塊鏡的距離是30cm,那麼按照真空中光速30萬公裡每秒來計算,光子在兩塊發射鏡之間往復運動5億次就是1秒鐘。

此時可以設想如果一個人帶著光子鍾坐進快速飛行的飛船,同時地面上有一個人拿著光子鐘不動。那麼結果就是地面上的人看到飛船中「光子鍾」往復運動的光子走的是一條斜線。那麼這個時候問題會出現了,在飛船中的那個人看著自己的光子鍾是正常走動的,但實際上光子的飛行距離變長了。

同時根據「光速不變原理」,飛船中的光子在上下兩塊發射鏡之間的往複次數就減少了。正常情況光子需要上下往復5億次,但實際飛船上的光子只往復了2.5億次,最終的結果就是飛船中的時間變慢了(膨脹)。

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這個思維實驗推導出時間膨脹公示,非常簡單容易理解,只要你知道勾股定理就好。我們要先設定真空中光速為c,飛船相對於地面的運動速度v,飛船中的時間是t,面上的時間t'。

根據勾股定理列出如下公式:

(ct『)^2=(ct)^2+(vt』)^2

對公式進行整理開根號最後就是時間膨脹公式如下:

從這裡可以看到,時間的流逝速度和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關,運動速度越快時間的流逝速度越慢,理論上來講如果物體運動速度為光速,那麼最終時間流逝速度就為零了,這也就意味著時間停止不再流逝了。

但是狹義相對論中還對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限制,理論上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永遠都達不到光速,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那也就說明時間無限的接近於靜止。那麼問題的答案也就出現了,一個人光速非常10秒鐘,這裡的10秒鐘是他自己的時間,但是在地球上可能過了千年萬年甚至是上億年,已經是滄海桑田了。

並且運動速度對時間的影響時刻都存在,只不過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這裡就是一個低速的世界,造成的時間膨脹全部都可以忽略不計的。因此說絕對時空觀雖然是錯誤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是最適用的。

而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效應都已經被實驗驗證過,同時現在的導航衛星甚至還需提前計算出時間膨脹效應引起的時間差,從而提前調整,這才能準確地為人類導航。

因為時間膨脹效應的存在,就是愛因斯坦留給人類文明的一個彩蛋,我們知道宇宙是非常大的,目前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但是在這樣大的宇宙空間中,光速就顯的慢如龜速了。人類最多百年壽命,按照以前的想法就是按照光速飛行,一生最多飛行100光年,這個距離太短了。僅僅銀河系還要20萬光年的直徑哪!

但正是由於時間膨脹的存在,人類可以用百年光陰飛行更遠的距離,只要速度足夠的快,那麼就一切皆有可能。如果真的實現了達到光速,那麼無論到任何地方都只是瞬間的事情,當然這個時間只是針對於飛船內部,至於飛船外部時間依然是正常的流逝。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0秒鐘,然後再返回地球,他還能見到家人嗎?
    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創立的理論幫助人類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讓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大大加深,毫不誇張的說愛因斯坦的誕生讓人類文明向前至少加速200年時間,如果沒有愛因斯坦和他創立的科學理論,人類至少還需要在科學道路上慢慢探索200年時間才能取得如今輝煌的成就,因此愛因斯坦被譽為
  •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一分鐘,回到地球後,還能見到家人嗎?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一分鐘,回到地球後,還能見到家人嗎?,回到地球之後,還能見到家人嗎?也就是說不管飛行多久,人的時間都是處於一個靜止的狀態,基本上不會流逝,所以嚴格來說,一個人以光速飛行一分鐘,其實就是處於靜止,就連這一分鐘也不存在,此時的時間已然是停止不動的了。
  • 一個人以光速在宇宙飛行10秒,再返回到地球,家中的父母還在嗎?
    如果以帕克號的最快速度飛行,往返地球與月球之間只需要不到3秒鐘,從地球飛往火星也僅需78個小時,約3天左右,儘管帕克號探測器的速度很快,但它在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面前,慢得像蝸牛一樣。10秒,然後在返回地球,那麼他家裡的父母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 如果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0秒,再飛回到地球,還能看見親人嗎?
    文/行走天涯如果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0秒,再飛回到地球,還能看見親人嗎?光在真空中的航行速度可以達到每秒30km,可見速度之快了。想讓人類的飛船的質量趨近於零,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人類也不要妄想能夠達到光速和超越光速了,這是不是說明人類將永遠被困在地球上呢?倒也不盡然!如果某一天人類找到了穿越時空的方法。比如發現了蟲洞的入口,人類同樣也不會被局限於地球上,也不用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升宇宙飛船的航行速度了。
  • 如果有人以亞光速飛行1天後回到地球,他的家人還在嗎?
    或者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由於飛船的運動需要一個加速過程,所以飛船上的觀測者會真正感受到慣性力,飛船才是真正在加速運動,所以時間變慢的是飛船,而不是地球。 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為了便於計算,假設有一個人乘坐亞光速飛船飛行1天(飛船參照系的時間),然後回到地球上,他還能見到出發時的家人嗎?
  • 一人駕駛接近光速的飛船飛行一分鐘後回到地球,還能見到家人嗎?
    有人說,題目中不都這麼清楚明白地說了飛行一分鐘之後回到地球嗎?既然這樣的話,那麼地球上過去的時間不也就來去兩分鐘的時間嗎?可能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確實只經過兩分鐘,但是愛因斯坦告訴你,真相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 如果駕駛亞光速飛船,飛行一分鐘後再返回地球,還能見到家人嗎?
    ,在飛行一分鐘後返回地球,地球在此過程中時間流逝的問題。如果它們之間沒有信息聯繫的話,那麼從地球上看飛船上的人,感覺飛船上的時間過得慢甚至停滯,那麼反過來一樣成立,地球相對於飛船也處於光速運行,那麼光速飛船上的人看地球上的人,一樣也是感覺他們時間過得慢甚至停滯。這樣就會產生一個悖論,那就是如果以光速飛船飛行一段時間後,到底是誰變「老」了呢?
  • 如果有人以光速飛到宇宙中,1天後返回,他的家人還在地球上嗎?
    如果沒有光速飛船,我們在宇宙中寸步難行。考慮到1光年是以光速前進1年的距離,而銀河系直徑超過10萬光年,銀心離我們2.6萬光年,即便有光速飛船,也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遨遊銀河系。那麼,是否意味著光速飛船在浩瀚宇宙中仍然寸步難行呢?
  • 乘坐接近光速宇宙飛船旅行一年,回到地球還能看到自己家人嗎?
    在宇宙中,時間的流速其實並不一致,引力較強的地方時間流速會更慢,一個物體移動的速度越接近光速,相對正常速度的參考系下,時間流速同樣會變慢,那麼乘坐一艘0.9999倍光速的宇宙飛船,進入宇宙中旅行一年,回到地球後還能看到自己的家人嗎?
  • 假設有人以光速太空飛行10年返回地球,結果怎樣,會變年輕嗎?
    10年後返回地球,那麼他變年輕,還是變老呢?假如地球向30萬公裡外目標發射一束雷射,如果把光速看成30萬公裡一秒,那麼60萬公裡外目標在2秒後收到這束雷射,這應該很好理解,此時有一艘飛船以每秒6萬公裡速度從地球飛向目標,也就是說順著光移動方向飛行
  • 以光速在宇宙中飛行24小時,返回地球後,你在家人還在嗎?
    人類在沒有走出地球之前,人類的夢想是有一天遨遊整個地球,看遍地球每一個角落的風採。而這樣美好的願望,在人類走進文明時代的5000年後實現了,人類雖然誕生有數百萬年,但是真正進入文明發展的時間只有5000年左右。也就是說,人類用了5000年左右的時間就實現了走遍地球的遠古夢想。如果現代人可以穿越回數千年前,告訴古人,數千年後人類就可以自由走遍這個世界。
  • 如果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小時後返回地球,他會看到什麼變化?
    筆者:三體-小遙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光速飛行並不現實,因為重力加速度等原因,宇宙中除了光線和宇宙膨脹速度之外,幾乎不存在光速飛行的物體。以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而言,實現光速飛行似乎更不現實,因此我們只能在科幻作品中滿足這些想像。設想一下,拋開生理結構等問題限制,如果有人能夠以光速飛行一小時,再次回到地球的話,將是怎樣一番景象呢?對此,多數科學家認為,需要分兩種情況討論。一種情況是,以飛行者本身為準,讓他攜帶一塊手錶計時。
  • 如果人類能達到光速,並且在宇宙飛行1分鐘,回到地球後會怎樣?
    愛因斯坦認為,其實時間與物體本身的運動速度是有關的,當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將會越慢,而如果速度無線與光速接近,那麼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無限接近靜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在電影中便出現了宇宙中的一小時,等於地球上7年的橋段,這其實就是因為引力太大了,導致時間的流速變慢。
  • 人類以光速飛行10秒後回到家中,家人還在嗎?答案讓人惶恐!
    文/行走天涯人類以光速飛行10秒後回到家中,家人還在嗎?答案讓人惶恐!光速在真空中飛行的速度達到了3.0*10的八次方m/s。如果人類製造的飛船能夠以光速在宇宙中航行的話,那麼人類也不需要花費50年的時間才能離開太陽系了。假設一個人能夠以光速飛行十秒鐘的時間,回到家裡的話,身邊的一切是否會發生一些不可逆轉的變化呢?
  • 如果人以光速飛行10秒,再回到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很難想像
    而上面說的是在星系間飛行,如果僅僅是在地球上利用光速飛的話,按照地球直徑12756公裡來算,一秒鐘可以圍繞地球飛行23圈半;地月的距離是384400公裡,如果利用光速飛行,那麼從地球去月球,連2秒都不用,但如果按照現有的飛行速度,去到月球可能需要幾天時間。就拿上個世紀,美國阿波羅計劃來說,當時美國的載人飛船就是花費了4天時間才從地球飛到了月球表面,由此對比,光速確實很快。
  • 假如以光速離開地球,2天後返回家人還在嗎?愛因斯坦這樣說!
    眾所周知,光速是我們人類現在無法所達到的速度,也是人類已知中的最快的速度。因為無法達到,所以才會更好奇。有人提出假設:以光速飛出地球,兩天的時間後返回家人還會存在嗎?最終的結果出乎大家的預料,無論飛出地球多長時間,哪怕僅僅只有一秒,在達到光速的那一瞬間就已經脫離了原本的時空。兩天後以光速返回,地球可能已經過去了無數年,那時候地球上是否還有人類可能都是未知的。
  • 光速飛行1年返回,地球上已經是滄海桑田,這該如何理解?
    如何最簡單的理解光速飛行一年地球過去100年?這種說法很多人都非常的不理解,為什麼時間的尺度會發生變化?按照牛頓所堅持的絕對時空觀,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所經歷的時間都是一致的沒有改變,不能說每天公司規定是早上9點上班,你每天都10點來,跟老闆說咱們倆的時間是不同的,你老闆可能直接就給你踢出來了。這種時空觀深深的刻印在每個人的腦中,但愛因斯坦如果還在世的話,他會告訴你你所堅持的都是錯誤的。
  • 假如一個人中了幾秒鐘就會死的劇毒,以光速狀態前行,他會死嗎?
    假如一個人中了幾秒鐘就會死的劇毒,以光速狀態前行,他會死嗎?這個要看怎麼理解了,如果正常的情況下,這個人肯定是必死的,但這裡牽扯到了速度的問題,所以我們就要從兩種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解釋,但最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確定的,就是這個人終究還是會死。
  • 以光速飛離地球,1分鐘後返回,這個世界會有什麼變化?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接收到了來自比鄰星的神秘信號,這讓很多人都相信,比鄰星上有一個和我們類似的文明存在,那麼,人類未來有機會去比鄰星上看看嗎?也不是沒可能,只需要人類實現光速就可以。因為如果人類可以光速飛行,那麼人類從地球出發,以光的速度在太空中前進,只需要4.2年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比鄰星了。
  • 相對論點明了鍾慢效應,當一個人以光速飛行時,地球上有何變化
    當一個人以光速飛行,地球上的時間也會發生變化。高速運動幹擾了衰變過程,原本的衰變時間是10秒鐘,現在被改變了,衰變期將由運動速度來決定。這就是鍾慢效應,我們作為觀察者,所使用的參考系不同,所以能更直觀的感受到時間的異常。也不用質疑理論的真實性,科學界早就蓋棺定論了。